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宜兴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及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可伟 蒋涛 +1 位作者 钱伟杰 吴春雷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1-12,19,共3页
近年来,江苏省宜兴市通过重视试验示范、加快品种更新、建立生产规程、扩大优质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扶持农业企业、推进品牌创建等措施,进行了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及其三产融合模式探索。为进一步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及三产融合发展,需... 近年来,江苏省宜兴市通过重视试验示范、加快品种更新、建立生产规程、扩大优质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扶持农业企业、推进品牌创建等措施,进行了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及其三产融合模式探索。为进一步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及三产融合发展,需改善稻田基础设施、提高稻米品质、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以促进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巩固产业融合发展成果,加速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米产业 三产融合 发展 措施 思路 宜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兴地区小麦田菵草发生危害和防除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婷 沈国安 +2 位作者 钱曙光 石磊 沈萍 《上海农业科技》 2013年第3期134-134,101,共2页
自20世纪90年代起,菵草在宜兴地区麦田和田埂边迅速蔓延,现已成为麦田的主要恶性杂草,为给有效防除该草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试验和长期观察,基本摸清了宜兴地区小麦田恶性杂草菵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出草规律,对菵草种群发生量上升的原因进行... 自20世纪90年代起,菵草在宜兴地区麦田和田埂边迅速蔓延,现已成为麦田的主要恶性杂草,为给有效防除该草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试验和长期观察,基本摸清了宜兴地区小麦田恶性杂草菵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出草规律,对菵草种群发生量上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科学的防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菵草 出草规律 上升原因 防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刀鲚体内菌群PCR-DGGE指纹图谱及多样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聂志娟 徐钢春 +3 位作者 杜富宽 沈芬华 黄敏康 顾若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9-1026,共8页
以长江刀鲚(Coilia nasus)洄游前幼鱼和洄游后成鱼为对象,通过PCR-DGGE指纹技术探讨长江刀鲚菌群多样性及受洄游路径周围环境影响之后的稳定性。结果显示,PCR-DGGE指纹谱带丰富,共显示出70条可鉴别条带,其中长江水体谱带数(28)高于洄游... 以长江刀鲚(Coilia nasus)洄游前幼鱼和洄游后成鱼为对象,通过PCR-DGGE指纹技术探讨长江刀鲚菌群多样性及受洄游路径周围环境影响之后的稳定性。结果显示,PCR-DGGE指纹谱带丰富,共显示出70条可鉴别条带,其中长江水体谱带数(28)高于洄游后刀鲚鳃(26)、胃(26)、肠道壁(20)、肠道内容物(21)和洄游前刀鲚鳃(21)、胃(20)、肠道壁(11)、肠道内容物(13),洄游后刀鲚成鱼体内各对应部位菌群数显著高于洄游前刀鲚幼鱼。UPGMA聚类和PCA结果显示不同样品之间差异显著,虽长江水体与洄游后刀鲚鳃、胃及肠道内容物样品在聚类图上聚为一簇,但其菌群结构的相似度较低,分别为43%、35%和28%。成功克隆测序其中43条条带,主要包含α-变形菌(25.6%)、β-变形菌(7%)、γ-变形菌(16.3%)、放线菌(25.6%)、厚菌门(9.3%)、拟杆菌(7%)、柔膜菌门(4.6%)、绿弯菌(2.3%)和未定义菌(2.3%)。以上结果表明长江刀鲚体内不同部位及其在洄游前后不同阶段,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并受环境和宿主双层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DGGE 长江刀鲚 洄游 香农指数 细菌菌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水稻新品种大区比较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春雷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7期66-67,共2页
2014年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扬农稻1号、武运粳24、武运粳30、宁0145、扬粳806等5个品种的产量较高,其余品种产量表现一般。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比较试验 2014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和稻秸秆还田量对小麦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雯 周焕成 +2 位作者 陈可伟 陈俊义 钱伟杰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第6期52-54,59,共4页
为探索适宜小麦生产的种植方式和稻秸秆还田量,以春性小麦品种"宁麦14"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稻秸秆还田量对小麦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中,以稻秸秆还田播后浅旋方式播种最均匀、最省工... 为探索适宜小麦生产的种植方式和稻秸秆还田量,以春性小麦品种"宁麦14"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稻秸秆还田量对小麦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中,以稻秸秆还田播后浅旋方式播种最均匀、最省工省力,生产成本最低,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在试验采用的3种种植方式中,随着稻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小麦成苗率、基本苗数和成穗数均呈直线下降趋势,特别是稻秸秆还田量达一半以上时,对小麦出苗、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植方式 稻秸秆还田量 生长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优先7.5%WG防除小麦田ALS抗性菵草药效试验研究
6
作者 钱伟杰 周益民 +1 位作者 钱曙光 石磊 《上海农业科技》 2013年第2期117-118,共2页
为验证优先7.5%WG于冬季对小麦田ALS抗性菵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对小麦的安全性,明确其最佳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了其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优先与异丙隆混用杀草谱广,除草效果好,特别对防除ALS抗性菵草、日本看麦娘防效明显。冬前小... 为验证优先7.5%WG于冬季对小麦田ALS抗性菵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对小麦的安全性,明确其最佳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了其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优先与异丙隆混用杀草谱广,除草效果好,特别对防除ALS抗性菵草、日本看麦娘防效明显。冬前小麦田一般掌握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麦苗2~4叶期、田间禾本科杂草基本出齐时使用,以每667m2用优先5.6~11.1g加50%异丙隆133.3g为宜,草害严重的田块以每667m2用优先11.1g加50%异丙隆133.3~200g为宜,均对水30kg/667m2均匀喷雾,除草效果一般可达98%以上,且对小麦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优先7.5%WG 防效 ALS抗性菵草 小麦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地区水稻每667m^2产量700kg高产栽培技术
7
作者 吴春雷 《上海农业科技》 2015年第5期46-46,23,共2页
根据多年从事水稻生产的实践,要确保太湖地区水稻每667m2产量达700kg,除了要选用高产品种种植外,还要采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机插秧高产育秧技术、精确定量机插技术、大田管理技术等。
关键词 水稻 高产栽培技术 太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