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曲肽治疗急性胃粘膜病变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兆申 许国铭 +8 位作者 孙志扬 陶忻 邹晓平 金震东 孙振兴 熊源长 方国恩 陈国昌 夏惠治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75-476,共2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急性胃粘膜病变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奥曲肽治疗急性胃粘膜病变及应激性溃疡出血111例(男性70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43.6岁),给予奥曲肽0.1mg,静脉滴注,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急性胃粘膜病变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奥曲肽治疗急性胃粘膜病变及应激性溃疡出血111例(男性70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43.6岁),给予奥曲肽0.1mg,静脉滴注,1次/8h,共维持3d。结果:24,48及72h止血率分别为18.9%,28.8%和37.8%,3d总止血率为85.6%,无效率为14.4%。未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奥曲肽对严重创伤、烧伤、神经系统损伤、重要器官功能不良及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胃粘膜病变 应激性溃疡 出血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切除与根治性切除治疗早期胃癌的短期创伤程度及远期生存复发情况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潘琦 张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0期2427-2430,共4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切除与根治性切除治疗早期胃癌的短期创伤程度及远期生存复发情况。方法:对在我院确诊为早期胃癌的18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和开腹组。随访两组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术后3d时测定血清中创伤相... 目的:比较内镜下切除与根治性切除治疗早期胃癌的短期创伤程度及远期生存复发情况。方法:对在我院确诊为早期胃癌的18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和开腹组。随访两组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术后3d时测定血清中创伤相关分子、肿瘤标志分子以及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术后1年时测定血清中肿瘤标志分子。结果:在5年随访时间内,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生存率达到100%,内镜组3年复发率和5年复发率均与开腹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d时,内镜组血清中CA199、CA724、OPN、CD44v6、DKK-1、CRP、PA、SAA的含量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GAS、MTL的含量以及外周血红细胞的C3bR花环数目、ICR花环数目、CD58、CD59、CR3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术后1年时,两组血清CA199、CA724、OPN、CD44v6、DKK-1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镜下切除治疗早期胃癌的远期疗效与开腹根治性切除术相当且短期的创伤程度弱于开腹手术,术后胃肠功能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下切除术 复发 肿瘤标志物 红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菌小鼠在肠道菌与机体免疫互作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征 刘志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3-666,共4页
肠道菌在机体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其中肠道菌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是什么?无菌小鼠作为一种动物模型,在研究肠道菌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必不可缺。本综述以无菌小鼠模型为基础,探讨肠道菌对机体系统发育、维持中的作用,并重点讨论一些特有... 肠道菌在机体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其中肠道菌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是什么?无菌小鼠作为一种动物模型,在研究肠道菌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必不可缺。本综述以无菌小鼠模型为基础,探讨肠道菌对机体系统发育、维持中的作用,并重点讨论一些特有的肠道菌在免疫调控中的具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小鼠 肠道菌群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