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鹌鹑的核型及G带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徐琪 陈国宏 +4 位作者 张学余 王偕根 嵇宝华 李碧春 吴信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5-869,共5页
分别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和胰酶处理法 ,对鹌鹑染色体的核型和G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鹌鹑染色体数目为 2n =78,有 10对大染色体 (包括Z、W ) ,2 9对小染色体。染色体形态分别为 :NO .1染色体为sm型 ,NO .2、Z染色体为m型 ,其... 分别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和胰酶处理法 ,对鹌鹑染色体的核型和G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鹌鹑染色体数目为 2n =78,有 10对大染色体 (包括Z、W ) ,2 9对小染色体。染色体形态分别为 :NO .1染色体为sm型 ,NO .2、Z染色体为m型 ,其余染色体均为t型 ,这与前人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G带分析结果显示 ,鹌鹑的前 9对大染色体及Z、W染色体G带可分为 2 7个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鹌鹑 染色体 核型 G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稗草×扁秆藨草互作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奎萍 刘苏闽 +1 位作者 徐小南 陈长军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0-161,共2页
稗草×扁秆藨草是我国稻田常见杂草组合,造成水稻产量严重损失。本试验采用人工接草的方法,形成稗草×扁秆藨草8个组合,研究稗草×扁秆藨草互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稗×扁组合对水稻产量损失作用达显著... 稗草×扁秆藨草是我国稻田常见杂草组合,造成水稻产量严重损失。本试验采用人工接草的方法,形成稗草×扁秆藨草8个组合,研究稗草×扁秆藨草互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稗×扁组合对水稻产量损失作用达显著水平,杂草的密度与危害程度成正相关;稗×扁组合在整个生育期中与水稻争光、争水、争肥、争空间,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致使水稻分蘖能力减弱,同化能力下降,分蘖成穗减少,幼穗退化,造成穗少粒小,千粒重降低,从而导致严重减产。(2)稗草和扁秆藨草对水稻危害的直接危害较大,且两者作用相近(稗草和扁秆藨草对水稻产量损失率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620 1和0.624 5);从产量构成看,该组合主要引起水稻有效穗减少,其次是每穗实粒数的减少,从而造成水稻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稗草 扁秆藨草 互作 杂草 通径分析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