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壮苗灵在小麦上应用示范效果分析
- 1
-
-
作者
丁扣琪
丁峰
李久进
丁长秀
阚亚丽
-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土肥站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农技站
江苏省如皋市桃园镇农技站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77-77,共1页
-
文摘
如皋市自2003年开始在小麦上使用壮苗灵,2006~2009年推广实践表明,施用壮苗灵拌种,有利于提高小麦分蘖率、单株成穗率,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投入产出比较高。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
关键词
壮苗灵
小麦
应用效果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黄瓜喷施叶面肥效果试验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丁长秀
阚亚丽
陈书华
-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桃园镇农技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0期120-120,共1页
-
文摘
研究了叶面肥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黄瓜喷施叶面肥,对瓜长、瓜形及瓜重都能产生显著影响,较喷清水增产6642~8097kg/hm2,增加纯收入7 790.4~9 536.4元/hm2,产投比最高可达52.95,增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
-
关键词
黄瓜
叶面肥
应用效果
-
分类号
S147.2
[农业科学—肥料学]
S642.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活性促根剂在草莓假植育苗中的应用初报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章琪运
陈广余
陈帮明
-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草莓协会
江苏省如皋市桃园农技站
-
出处
《江西园艺》
1999年第4期10-11,共2页
-
-
关键词
草莓
假植育苗
活性促根剂
假植苗素质
-
分类号
S668.406.2
[农业科学—果树学]
S482.8
[农业科学—农药学]
-
-
题名草莓施用葆地复合微生物有机肥试验研究
被引量:3
- 4
-
-
作者
丁长秀
阚亚丽
陈书华
-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桃园镇农技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0期103-103,105,共2页
-
文摘
由于多年施用化肥,如皋市草莓品质有所下降,为了解施用有机肥对草莓的增产效果,实施了草莓施用葆地复合微生物有机肥的肥效试验,结果显示:施用葆地复合微生物有机肥较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增产1 515.43 kg/hm2,增收3 030.86元/hm2,还可改善草莓品质和抗性,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对保持土壤肥效也有一定作用。
-
关键词
草莓
葆地复合微生物有机肥
江苏如皋
-
分类号
S668.4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氮肥运筹对水稻武粳15产量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阚亚丽
丁长秀
-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桃园镇农技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9期61-61,64,共2页
-
文摘
通过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氮肥用量试验,分析同等施氮条件下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为6∶4时产量最高,成熟期干物重、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
-
关键词
氮肥运筹
水稻
产量
物质积累
影响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特色紫心甘薯品种宁紫薯1号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阚亚丽
丁长秀
-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桃园镇农技站
-
出处
《农技服务》
2010年第7期825-825,833,共2页
-
文摘
宁紫薯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成的一个食用兼加工的紫心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在2003~2005年国家和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鲜薯平均产量为28527.0kg/hm2,比对照徐薯18增产2.6%,薯块平均干物率为27.5%,薯块花青素含量22.41mg/100g,总可溶性糖含量5.6%,抗茎线虫病和根腐病,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条件下种植。
-
关键词
紫心甘薯
宁紫薯1号
花青素
高产
抗病
-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0.1%笑拂药肥颗粒剂防除稻田杂草试验简报
- 7
-
-
作者
陈书华
刘萍
-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桃园镇农技站
江苏省如皋市植保站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153-153,共1页
-
文摘
为验证0.1%笑拂药肥颗粒剂防除杂草的效果,笔者在水稻机插秧大田进行了防除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撒施0.1%笑拂药肥15kg,对稻田杂草防效及水稻安全性都较好,并能促进水稻苗期生长。
-
关键词
0.1%笑拂药肥
水稻田
杂草防效
-
分类号
S451.2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TQ325.12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
-
题名蘘荷及其栽培
- 8
-
-
作者
章琪运
-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桃园乡农技站
-
出处
《特种经济动植物》
1998年第5期45-45,共1页
-
文摘
蘘荷(Zingiber mioga Rosc.)原产我国南方,以蘘荷作蔬菜已有悠久历史。主要食用部分为花穗。过去农民喜欢在家前屋后栽培,以自食或互赠尝鲜为主,很少作商品菜栽培。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蘘荷得到了外商的青睐。目前,除市场上有少量销售外,以盐渍出口为主。亩产鲜蘘荷1,000kg,产值6,000元左右。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称蘘荷有祛痰、健胃、延年益寿之功效。蘘荷有特殊芳香,驱虫效果明显,病虫害很少,极少使用农药,是十分理想的绿色食品。1 植株形态特征 蘘荷地下有匍匐茎。匍匐茎上抽伸出肉质根,肉质很上生大量须根。
-
关键词
Rang荷
植物形态
生长特征
栽培技术
姜属特菜
-
分类号
S635.9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菜用玉米早熟丰产技术
- 9
-
-
作者
章琪运
-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桃园乡农技站
-
出处
《蔬菜》
2000年第1期6-6,共1页
-
文摘
菜用玉米是近几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兴蔬菜,利用栽培的糯玉米收青穗,在市场上作蔬菜销售,增加收人。菜用玉米营养丰富,食味好,易消化,深受人民喜爱。如皋市地处长江北岸,我们通过提早播种、塑盘育苗、双膜覆盖、合理密植等多种栽培手段,使菜用玉米比常规玉米上市期提...
-
关键词
玉米
菜用玉米
早熟
栽培
-
分类号
S644.9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油研八号”群体质量栽培指标及配套技术
- 10
-
-
作者
王小燕
丁扣琪
陈良
丁长秀
-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农业局
江苏省如皋市夏堡乡农技站
江苏省如皋市桃园镇农技站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5期62-64,共3页
-
-
关键词
油研八号油菜
群体质量
高产栽培指标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65.4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4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