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裂霉素C预防大鼠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量效关系及安全性 被引量:6
1
作者 陆圣华 孙琳婧 +1 位作者 张弛 曹晓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预防大鼠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量效关系及其使用安全性。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分别切除L1椎板,术中各组分别以棉片浸透生理盐水(A组)或0.1mg/ml(B组)、0.3mg/ml(C组)、0.5mg/ml(D组)、0.7mg/...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预防大鼠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量效关系及其使用安全性。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分别切除L1椎板,术中各组分别以棉片浸透生理盐水(A组)或0.1mg/ml(B组)、0.3mg/ml(C组)、0.5mg/ml(D组)、0.7mg/ml(E组)的MMC,置于裸露的硬脊膜后方5min。A组应用生理盐水前后及B、C、D、E组应用MMC前后分别测定其体感诱发电位(SEP)潜伏期。术后4周处死大鼠,切取手术段脊柱,肉眼观察硬膜外粘连程度,行硬膜外瘢痕组织羟脯氨酸(HOP)含量测定、胶原组织面积测定及成纤维细胞计数。结果:A组应用生理盐水前后及B、C、D、E组应用MMC前后SEP潜伏期无明显改变。D、E组与A、B、C组比较硬脊膜与后方瘢痕组织粘连变轻,HOP含量降低,胶原面积减少,成纤维细胞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A组比较硬脊膜与后方瘢痕组织粘连变轻,HOP含量降低,成纤维细胞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两组间及B、C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mg/ml浓度的MMC对预防大鼠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具有较好的量效关系,且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切除术 硬膜 粘连 丝裂霉素C 量效关系 安全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弛 葛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90-1190,共1页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严重 软组织损伤 开放性骨折 治疗 效果 装置 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