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预埋线对全麻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自主神经和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夏海燕 张建友 +3 位作者 偶鹰飞 王鼐超 李菲菲 郑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9-703,共5页
目的观察多组穴位预埋线对全麻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自主神经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25~64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穴位预埋线... 目的观察多组穴位预埋线对全麻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自主神经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25~64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穴位预埋线组(M组),每组30例。M组于术前1 d给予患者内关、三阴交、膈俞、厥阴俞、胃俞共5组10个穴位进行预埋线,C组术前不进行穴位埋线操作。记录麻醉诱导前5 min、气管插管后即刻、建立气腹后即刻、气腹后10、20、30 min、拔除气管导管时的HR、MAP、低频功率标准化值(LF)、高频功率标准化值(HF)和LF/HF。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24 h检测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M组气腹后10、20、30 min的HR明显减慢,MAP、LF和LF/HF明显降低,HF明显升高(P<0.05);M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穴位组合预埋线可调节全麻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康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自主神经 胃肠功能 心率变异性 术后恶心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减重步态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下肢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沙蕉 顾茜 +1 位作者 刘芳 偶鹰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减重(PBWS)步态训练对下肢步行功能及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41例分为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1例,术后分别进行常规训练加减重步态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术后12周、6个月...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减重(PBWS)步态训练对下肢步行功能及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41例分为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1例,术后分别进行常规训练加减重步态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术后12周、6个月进行小腿周径测定、Holden步行功能分级、10m步行时间测定、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术后6个月进行KT-1000关节稳定性检查。结果:术后12周治疗组Holden步行功能分级、10m步行时间、健患小腿周径差、IKDC评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各项指标及KT-1000检查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12周时治疗组与6个月时对照组相比Holden步行功能分级、10m步行时间、小腿周径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加入减重步态训练能较早促进下肢功能恢复,提高步行能力,同时也不影响近期膝关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支持 前交叉韧带 步态训练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综合卒中中心应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邱玉发 王驰 +5 位作者 舒张 吕楠 于瀛 杨鹏飞 翟万庆 王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讨县级综合卒中中心使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3—12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7例,均接受了Solitaire支... 目的探讨县级综合卒中中心使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3—12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7例,均接受了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其中男10例,女7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8~22分,平均(14±4)分;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12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闭塞1例,颈内动脉起始段闭塞4例;醒后卒中4例,院内卒中1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ODT)、入院至溶栓时间(DNT)、入院至穿刺时间(DPT)、穿刺至再通时间(PRT),对比术前及术后24 h NIHSS评分的改变,评价血管再通情况[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2b^3级为成功再通]、并发症发生比例和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比例。结果17例患者中,静脉溶栓后桥接动脉取栓治疗5例,单纯动脉取栓12例;ODT为1.0~5.5 h,中位时间3.0(2.0,4.7)h;DNT为26~35 min,平均(30±4)min;DPT为79~276 min,平均(152±53)min;PRT为27~134 min,平均(57±33)min;支架取栓次数为1~3次,中位次数1(1,2)次。取栓后即刻行DSA检查,17例患者中,TICI 2a级2例,TICI 2b级5例,TICI 3级10例,血管再通占比为15/17,一次取栓成功占比为11/17。17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远端栓塞,经再次取栓后血管再通;未发生颅内出血。患者取栓后NIHSS评分2~20分,平均(9±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9,P<0.05)。术后90 d mRS评分≤2分者12例,预后良好占比为12/17。结论县级综合卒中中心使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取栓 抽吸技术 县级综合卒中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沙蕉 李宏云 +4 位作者 陈世益 陈疾忤 李云霞 华英汇 沈伟中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09-612,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修补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的手术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联合周边缘缝合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 目的:回顾分析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修补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的手术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联合周边缘缝合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49例(52膝),随访时采用Lysholm评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及复查MRI评价手术疗效。结果:49例(52膝)术后随访14个月至30个月,平均20.8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为43±7.3分,术后90±5.3分(P<0.01),术前HSS评分为40±8.6分,术后89±7.3分(P<0.01),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6.5%和87.9%。24膝得到MRI复查,21膝完全愈合,3膝部分愈合。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联合缝合修补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创伤小,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半月板 关节镜 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列拥挤与牙弓、牙槽弓、基骨弓形态相关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金军 赵春洋 +4 位作者 张卫兵 陈文静 谷妍 陈馨 王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5-659,共5页
目的:分析错畸形人群的牙列拥挤程度与牙弓、牙槽弓及基骨弓的长度和宽度相关性,探讨牙列拥挤的病因机制。方法:选择错畸形患者382例,测量初始记存模型的牙冠宽度,牙弓弧形长度,牙弓、牙槽弓、基骨弓宽度和长度,对拥挤度与牙弓、牙... 目的:分析错畸形人群的牙列拥挤程度与牙弓、牙槽弓及基骨弓的长度和宽度相关性,探讨牙列拥挤的病因机制。方法:选择错畸形患者382例,测量初始记存模型的牙冠宽度,牙弓弧形长度,牙弓、牙槽弓、基骨弓宽度和长度,对拥挤度与牙弓、牙槽弓、基骨弓的宽度和长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牙列拥挤与牙弓、牙槽弓、基骨弓的宽度、长度相关,有统计学意义,且长度对牙列拥挤的影响大于宽度。牙弓、牙槽弓、基骨弓与牙列拥挤的相关性依次减少。结论:牙弓、牙槽弓、基骨弓形态与牙列拥挤密切相关,且长度对牙列拥挤的影响大于宽度,提示在临床处理拥挤病例时扩弓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拥挤 牙弓 牙槽弓 基骨弓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后减重支持步行训练对膝关节位置觉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沙蕉 顾茜 +1 位作者 刘芳 偶鹰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40-1144,共5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后早期减重支持步行训练对膝关节位置觉的影响。方法:将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后患者41例分为对照组21例及治疗组20例,术后分别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及附加减重支持步行训练。术后12周、6个月进行健患侧膝0...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后早期减重支持步行训练对膝关节位置觉的影响。方法:将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后患者41例分为对照组21例及治疗组20例,术后分别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及附加减重支持步行训练。术后12周、6个月进行健患侧膝0°—20°、40°—60°、80°—100°被动角度重现测定。结果:术后12周及6个月两组健患侧膝之间位置重现试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6个月时健患侧膝之间位置觉成绩之差两组均较12周时进一步缩小,且治疗组差值小于对照组,3个角度中伸直、中间位时的位置觉差值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后加入减重支持步行训练能早期对膝关节位置觉产生积极意义,可明显改善0—60°膝关节位置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支持 前交叉韧带 位置觉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杞黄斑颗粒中阿魏酸含量测定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永其 胡道德 +1 位作者 刘亮 陈文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4-226,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灵杞黄斑颗粒中阿魏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为进样0~3 min,调节流动相A∶B(10∶90);3~2... 目的建立测定灵杞黄斑颗粒中阿魏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为进样0~3 min,调节流动相A∶B(10∶90);3~20 min,流动相A∶B(36∶64);20~22 min,流动相A∶B(10∶9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16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阿魏酸在0.058~0.579 m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4 443.6ρ-10.135(r=0.999 6,n=6),阿魏酸的加样回收率为97.9%~101.5%(n=9),3批样品中阿魏酸的平均含量均不低于0.210 mg.g-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灵杞黄斑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杞黄斑颗粒 阿魏酸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表达水平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金湖 王梅 +4 位作者 杨剑虹 王旭东 申娴娟 浦江 鞠少卿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7-630,共4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FQ-PCR)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表达水平。方法:47例NHL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表达水平。结果:RFQ-PCR...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FQ-PCR)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表达水平。方法:47例NHL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表达水平。结果:RFQ-PCR检测BAFF含量的示灵敏度为10 pg/ml,低浓度样本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8.56%和11.32%,高浓度样本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0.76%和4.58%。NHL患者和健康对照者BAFF mRNA表达量分别为(0.48±0.023,0.25±0.023),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RFQ-PCR检测BAFF mRNA含量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和重复性。NHL患者BAFF mRNA高表达,提示BAFF可能在NHL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方法 非霍奇金淋巴瘤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药学对利伐沙班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全程管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国梅 孙洁 陈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66-1571,共6页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基于循证药学(EBP)对使用利伐沙班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全程管理效果,为改进药学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诊断为非瓣膜性房颤且口服利伐沙班的住院患者2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基于循证药学(EBP)对使用利伐沙班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全程管理效果,为改进药学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诊断为非瓣膜性房颤且口服利伐沙班的住院患者2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35例,分别采用常规诊疗服务和基于EBP的全程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干预后栓塞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并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法对其经济性进行评价。结果干预期间,对照组13例、干预组7例患者因经济原因退出试验。干预后两组患者栓塞和出血事件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学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人均成本增加112.58元,降低的医保支付费用为1098.01元,效益-成本比为9.75,具有经济性。敏感度分析支持成本-效益分析结果。结论与常规诊疗服务模式相比,基于EBP的全程管理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循证药学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全程管理 评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应用CPC/rhBMP-2复合材料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闫楷忠 王宸 沈伟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50-553,共4页
目的研究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CPC)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rhBMP-2)复合材料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4月龄雌性清洁大鼠106只,随机分成实验组96只,对照组1... 目的研究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CPC)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rhBMP-2)复合材料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4月龄雌性清洁大鼠106只,随机分成实验组96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行双能X线骨扫描确定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形成。然后将实验组96只大鼠制作右侧股骨远端松质骨骨折,将上述动物随机分成3组,每组32只(1)克氏针组,从髁间窝穿入直径1mm克氏针固定;(2)CPC组,将CPC从12号针头注入骨髓腔,手法固定至骨水泥凝固;(3)CPC-BMP组,将CPC与rhBMP-2复合材料用12号针头注入骨髓腔,手法固定至骨水泥凝固。术后第2、4、6、8wk三组各取8只动物处死,取手术侧股骨远端标本行压缩实验。结果在上述4个时间点,CPC-BMP组的骨折段最大载荷较克氏针组及CPC组增高(P<0.05);第2周CPC组骨折段最大载荷较克氏针组增高(P<0.05)。结论(1)局部注射CPC-BMP复合材料可以促进骨质疏松大鼠骨折的愈合,提高骨折愈合后的强度;(2)CPC局部应用可以对骨折起到即时固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质疏松症 骨折愈合 磷酸钙骨水泥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迟发型囊袋阻滞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俞江 徐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3-394,共2页
囊袋阻滞综合征(capsular block syndrome,CBS)是一类较罕见的与晶状体摘出术中连续环形撕囊相关的并发症,少数也可发生于白内障囊外摘出开罐式截囊或固定于睫状沟的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白内障手术。其特点为环形... 囊袋阻滞综合征(capsular block syndrome,CBS)是一类较罕见的与晶状体摘出术中连续环形撕囊相关的并发症,少数也可发生于白内障囊外摘出开罐式截囊或固定于睫状沟的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白内障手术。其特点为环形撕囊口被晶状体核或IOL光学面机械性阻塞导致囊袋内液体聚积、浅前房,甚至可引起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BS可发生于术中、术后早期及术后晚期,术后晚期CBS目前多采用Nd:YAG激光治疗,关于其手术治疗效果的报道较少。就3例5眼术后迟发型CBS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进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袋阻滞综合征 手术治疗 迟发型 疗效分析 Nd YAG激光治疗 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连续环形撕囊 白内障囊外摘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与多发性骨髓瘤关联性的临床实验诊断研究
12
作者 鞠少卿 王跃国 +7 位作者 王金湖 李小华 王旭东 徐建辉 姚敏 练小琪 孔宪涛 仲人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B细胞激活因子(BLyS)及其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PCR),对19例MM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BLyS含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BLyS及其受体m... 目的:探讨B细胞激活因子(BLyS)及其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PCR),对19例MM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BLyS含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BLyS及其受体mRNA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MM患者血清BLyS含量与外周血BLyS及其受体基因表达水平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浓度、乳酸脱氢酶(LDH)、轻链(kap、lam)的相关性。结果:MM患者血清BLyS含量[(7.95±4.93)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70±1.09)g/L,P<0.01],并与LDH浓度呈正相关性(r=0.734,P<0.001);97.4%(18/19),84.2%(16/19)的MM患者PBMCs中BLyS、BCMA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并且也与LDH的含量呈正相关;而47.32%(9/19)患者TACI 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MM患者的血清BLyS蛋白浓度和PBMCs中BLyS及其受体基因表达水平有异常改变,说明BLyS及其受体可能参与MM的发病;BLyS及其受体表达水平也许可作为预后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多发性骨髓瘤 乳酸脱氢酶 轻链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对滋养-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13
作者 颜士兰 蒋荣珍 滕银成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血清对滋养-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滋养细胞侵袭力改变及对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孕早期细胞滋养细胞(CTB)和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传代后建立滋养细胞与HUASMC共培养模型并分别加...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血清对滋养-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滋养细胞侵袭力改变及对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孕早期细胞滋养细胞(CTB)和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传代后建立滋养细胞与HUASMC共培养模型并分别加入正常和子痫前期患者静脉血清培养24小时并设立相对应的单培养组;用不同的方法检测细胞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HUASMC活力、HUASMC凋亡率、滋养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RNA、MMP-9mRNA、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杀相关因子(Fas)及HUASMC的Fas配体(Fasl)mRNA的表达;HUASMC的Fas蛋白的表达。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能显著抑制共培养体系中的细胞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上调HUASMC活力,降低HUASMC早期凋亡率,降低细胞滋养细胞MMP-2mRNA、MMP-9mRNA、FasmRNA及HUASMC的FaslmRNA和Fas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子痫前期血清可能通过降调细胞滋养细胞MMP-2、MMP-9表达而影响滋养-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子痫前期血清培养滋养-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的Fas/Fasl的表达异常可能与HUASMC凋亡下降有关。提示滋养细胞MMP-2、MMP-9、Fas/Fasl系统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子宫螺旋动脉重铸障碍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细胞滋养细胞 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FAS/FASL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骑缝钉固定加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21例
14
作者 顾建华 俞家华 +1 位作者 杨桢榕 徐昌陵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98-399,共2页
目的观察和讨论内固定加喙锁韧带重建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肩锁关节Ⅲ度脱位患者全部采用'骑缝钉'内固定,同时应用喙肩韧带重建喙锁韧带术.结果术后随访11~53月,平均34月,愈合良好,肩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 目的观察和讨论内固定加喙锁韧带重建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肩锁关节Ⅲ度脱位患者全部采用'骑缝钉'内固定,同时应用喙肩韧带重建喙锁韧带术.结果术后随访11~53月,平均34月,愈合良好,肩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肩锁关节脱位行切开复位弹性内固定,喙肩韧带重建喙锁韧带疗效确切,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缝钉 肩锁关节完全脱位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溶血病的光疗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菊英 《山西护理杂志》 1994年第6期169-169,共1页
新生儿溶血病的光疗护理215400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马菊英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光疗,护理NursingonNeonatewithHemolyticDiseaseTreatedwithLightTherapy¥M... 新生儿溶血病的光疗护理215400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马菊英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光疗,护理NursingonNeonatewithHemolyticDiseaseTreatedwithLightTherapy¥MaJuying(TheFirs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光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联合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心身康复管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40
16
作者 黄华磊 李莉 +9 位作者 徐永清 赵瑞娥 陆斌 李勤 衡燕红 董红芳 张伟 任元鹏 朱凤兰 吴爱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42-1847,共6页
背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的糖尿病防治工作。2015年,《关于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临床初步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和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 背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的糖尿病防治工作。2015年,《关于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临床初步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和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同时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医院构建医联体,创建合理分工协作机制,引导糖尿病的防治结合和关口前移,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心身康复的管理效果,旨在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太仓经济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太平和惠阳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随访的2型糖尿病患者2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干预组(n=110)和对照组(n=112)。干预组采用多学科联合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3、6、12个月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6、12个月的空腹血糖(GLU)、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干预前、干预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各维度评分。结果干预方法和时间在收缩压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时间在收缩压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舒张压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在舒张压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在舒张压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HbA_(1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时间在HbA_(1c)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GLU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时间在GLU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TG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时间在TG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T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在TC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T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HDL-C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在HDL-C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HDL-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LDL-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时间在LDL-C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后12个月,干预组患者生理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多学科联合管理后12个月,糖尿病患者血压、HbA_(1c)、GLU和血脂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改善,SF-36中生理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的改善好于对照组。多学科联合管理能充分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使糖尿病得到良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社区卫生服务 多学科联合管理 心身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再通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松 王驰 +5 位作者 王伟 邱玉发 吕楠 杨鹏飞 肖国栋 舒张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78,108,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再通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31例)、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61例)及苏... 目的分析急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再通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31例)、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61例)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35例)连续收治的急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并采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血管内治疗后血管成功再通患者的临床资料。END定义为患者入院开通闭塞血管术后7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相比术前升高≥4分。根据患者血管成功再通后有无发生END,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END组(29例)和非END组(98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脑血管病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饮酒史、吸烟史、心房颤动史、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用药史、抗凝药物用药史、他汀类药物用药史、发病至入院时间、发病至穿刺时间、术前NIHSS评分、闭塞部位以及取栓次数、各中心手术量(低手术量中心:取栓<20例/年;高手术量中心:取栓≥20例/年),采用单因素分析进行初步筛选,将单因素分析结果P<0.1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以分析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家中心共127例急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血管成功再通。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与非END组间取栓次数≥3次(χ^(2)=4.904,P=0.027)、低手术量中心(χ^(2)=23.839,P<0.01)及颈内动脉闭塞(χ^(2)=4.631,P=0.031)患者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取栓次数≥3次(OR=2.749,95%CI:1.029~7.342)及低手术量中心(OR=8.433,95%CI:3.155~22.537)为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取栓次数≥3次及低手术量中心是急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血管再通后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血管内治疗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6例临床和免疫学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浦永兰 王杰 +4 位作者 李中华 龚银花 曹利峰 顾挺 李志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613-1614,1617,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免疫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2010年7月收治的36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PBC患者中黄疸33例(91.7%)、皮肤瘙痒27例(75.0%)、腹水22例(61.1%)。血生...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免疫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2010年7月收治的36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PBC患者中黄疸33例(91.7%)、皮肤瘙痒27例(75.0%)、腹水22例(61.1%)。血生化指标:总胆红素(149.2±65.6)μmol/L、碱性磷酸酶(298.6±128.1)U/L,γ-谷氨酰转肽酶(172.6±84.9)U/L;免疫学指标:IgM(4.98±3.1)g/L,抗线粒体抗体AMA-M2阳性30例(83.3%),GP210阳性5例(13.9%),SP100阳性2例(5.6%)。肝肾微粒体LKM-1阳性2例(5.6%)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LC-1)抗体(2.8%),抗核抗体(ANA)5例(13.9%)。36例患者经熊去氧胆酸等治疗,31例病情好转,有效率达86.1%。结论:PBC以中年女性多见,黄疸、皮肤瘙痒为患者最主要表现,AMA-M2、GP210、SP100等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P B C的重要依据之一,熊去氧胆酸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临床特征 自身抗体 熊去氧胆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楼宇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健 姚岗 +6 位作者 潘文雷 戴芳芳 黄倩 刘蕊 李欣 周良 黄蛟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782-2789,共8页
背景上海市正逐步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拓展至楼宇功能社区,目前中青年楼宇人群的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尚不知晓。研究中青年楼宇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制定和调整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相关政策提供参考。目... 背景上海市正逐步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拓展至楼宇功能社区,目前中青年楼宇人群的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尚不知晓。研究中青年楼宇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制定和调整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相关政策提供参考。目的探讨中青年楼宇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虹口区、浦东新区、静安区采用典型抽样法抽取楼宇,在选中楼宇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中青年人群(18~59岁)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272份,本研究以其中有家庭医生服务利用经历的1137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涉及的主要调查内容为受试者的社会人口和经济学特征、健康状况、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了解度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包括基本服务需求、个性化服务需求两方面,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中青年楼宇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39.61%(425/1073)的受试者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满足/完全满足其基本服务需求,39.01%(419/1074)的受试者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满足/完全满足其个性化服务需求。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籍、职业类别、年收入、自评健康状况、对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了解度、对家庭医生信任度、对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是中青年楼宇人群基本服务需求满足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年收入、患慢性病情况、对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了解度、对家庭医生团队组成了解度、对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是中青年楼宇人群个性化服务需求满足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约40%的楼宇人群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满足其基本服务需求/个性化服务需求,主要影响因素可概括为楼宇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度、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4个方面。建议加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并针对楼宇人群特点和差异化需求,为其定制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同时,着力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丰富签约服务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中青年楼宇人群 卫生服务需求 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楼宇人群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潘文雷 徐永清 +7 位作者 吕晓 徐健 姚岗 邵洁 刘蕊 李欣 石建伟 黄蛟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790-2795,共6页
背景我国中青年楼宇人群的亚健康检出率逐年增加,其中心理健康问题的占比呈上升趋势。上海市于2018年6月率先试点基于“楼宇健康驿站”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但针对中青年楼宇人群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不足。目的了解上海市中青年楼宇... 背景我国中青年楼宇人群的亚健康检出率逐年增加,其中心理健康问题的占比呈上升趋势。上海市于2018年6月率先试点基于“楼宇健康驿站”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但针对中青年楼宇人群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不足。目的了解上海市中青年楼宇人群焦虑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虹口区、浦东新区、静安区采用典型抽样法抽取楼宇,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选中楼宇内抽取中青年人群(18~59岁)开展问卷调查,本研究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回答完整的2198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以SAS得分评价受试者的焦虑程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社会人口学和经济学特征、健康及生活方式情况对受试者SAS得分的影响。结果2198例中青年中,没有焦虑1328例(60.42%),轻度焦虑409例(18.61%),中度焦虑274例(12.46%),重度焦虑187例(8.5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籍、受教育程度、自评社会阶层、自评健康状况、体检频率、疲劳程度、患慢性病情况、规律用药情况是中青年楼宇人群SAS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上海市中青年楼宇人群的焦虑水平相对较高,焦虑程度受人群特征的影响。在为中青年楼宇人群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应加强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根据其实际情况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中青年楼宇人群 焦虑 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