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BU-GAC型CO2吸附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宏仓 肖旭 +4 位作者 何都良 Nana Agyemang Prempeh 章文斌 谢文杰 徐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78-83,共6页
为了实现烟气CO2的低成本、高效捕集,研究负载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1,8-diazabicyclo[5,4,0]undec-7-ene,DBU)的颗粒活性炭(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GAC)吸附剂对CO2捕集性能。DBU负载率越高,吸附剂比表面积、总孔容积... 为了实现烟气CO2的低成本、高效捕集,研究负载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1,8-diazabicyclo[5,4,0]undec-7-ene,DBU)的颗粒活性炭(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GAC)吸附剂对CO2捕集性能。DBU负载率越高,吸附剂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微孔容积越小,平均孔径与负载率呈明显的负相关性;Langmuir模型是拟合DBU在GAC上吸附行为拟合优度最佳的模型,DBU在GAC上单分子层吸附要多于多分子层吸附;DBU-GAC吸附剂在低于140℃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DBU能抑制吸附剂水分蒸发,有利于DBU与CO2耗水反应;DBU溶液对CO2具有很高的捕集效率,是常用一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monoethanolamine-methyl-diethanolamine,MEA-MDEA)复合胺溶液的2.6~3.3倍;GAC负载适量DBU对模拟烟气CO2具有良好的捕集效率,消除膜封效应能提高DBU-GAC吸附剂对CO2的吸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8-二氮杂二环[5 4 0]十一碳-7-烯 颗粒活性炭 吸附剂 性能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灰霾天气的长时间变化特征及其气候原因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丹 于亚鑫 +5 位作者 夏俊荣 龚宇麟 刘刚 李凤英 杨孟 曹双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242,共11页
以南京市1954—2012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分析南京市灰霾天的长时间变化规律并从气候角度探讨其变化原因。南京市的霾日数近60 a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20世纪50年代的40 d/a已增加至21世纪的230 d/a左右,气象行业标准界定的霾日与人工观测... 以南京市1954—2012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分析南京市灰霾天的长时间变化规律并从气候角度探讨其变化原因。南京市的霾日数近60 a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20世纪50年代的40 d/a已增加至21世纪的230 d/a左右,气象行业标准界定的霾日与人工观测的霾日长期变化趋势一致,前者在南京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南京市雾霾混合日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对应的相对湿度在不断降低,这可能是雾霾日向霾日转换,雾霾日数降低而霾日数增多的关键因素。南京地区能见度不断降低,近30 a里约下降8.4 km,霾日数与能见度相关系数高达-0.91,随着能见度的降低,灰霾天数几乎线性增加。南京地区的年平均相对湿度在1985年以后大幅降低,已从约80%下降至68%左右,湿度与霾日的相关系数为-0.72,随着湿度的降低,霾日呈上升趋势。南京年平均温度1985年后明显上升,升高了1.8℃,其中冬季上升幅度最大,夏季上升幅度最小;年均温度与霾日数呈现出明显正相关,和相对湿度呈现明显负相关,温度的升高将造成相对湿度的降低,进而造成霾日增多。南京的年平均风速1978年后不断降低,到20世纪末约降低1.5 m/s,风速与霾日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随着平均风速的降低,霾日数不断增多。在全球变暖的大气候背景下,南京市霾的长时间变化受到各种气候因子的影响,能见度、相对湿度、温度和风速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间变化 全球变暖 气候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体CuO-CeO_2催化剂对多环芳烃(萘)的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宏仓 查键 +4 位作者 王镇乾 何都良 单龙 张露 谢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46-2253,共8页
以活性氧化铝颗粒(GAA)、13X分子筛(13XMS)和4A分子筛(4AMS)为载体,通过共浸渍法制备3种CuO-CeO2负载型催化剂,利用氮吸附-脱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固定床催化反应装置上评价萘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载体... 以活性氧化铝颗粒(GAA)、13X分子筛(13XMS)和4A分子筛(4AMS)为载体,通过共浸渍法制备3种CuO-CeO2负载型催化剂,利用氮吸附-脱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固定床催化反应装置上评价萘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载体对CuO-CeO2催化剂的性能影响很大,CuO-CeO2/4AMS对萘的催化能力较差,而CuOCeO2/GAA和CuO-CeO2/13XMS则具有良好的萘催化能力;随着催化反应温度升高,CuO-CeO2/GAA和CuO-CeO2/13XMS的催化能力显著提升,350℃时2种催化剂对萘的CO2产率分别为85%和81%,去除率均超过98%,CuO-CeO2/13XMS具有比CuO-CeO2/GAA更好的低温活性,250℃时CO2产率接近70%;CuO-CeO2/13XMS和CuO-CeO2/GAA经过5次循环实验后去除率均保持在92%以上,反应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氧化铜 二氧化铈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