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方法研究--以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实践为例 被引量:50
1
作者 刘宇红 梅耀林 陈翀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5-79,共5页
阐述了村庄规划的研究背景,深入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科学发展观对村庄规划的新要求,并反思当前村庄规划所面临的问题,提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方法;最后,通过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近年来的规划实践进行实证说明。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村庄规划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引导发展”理念下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曹国华 黄富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0-83,共4页
以江苏省为例,以"交通引导发展"理念为指导,提出了与城市发展和谐共生的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体系设想,并探讨了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以及城市道路网络、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等规划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规划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与管理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毅 黄富民 《上海城市规划》 2013年第1期89-92,共4页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城市交通、扩充基础设施容量、增加城市绿地、保持历史文化特色、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景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江苏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与管理...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城市交通、扩充基础设施容量、增加城市绿地、保持历史文化特色、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景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江苏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与管理》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升,概述了课题研究的技术思路、主要内容和创新特色,以期对该领域的规划实践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规划编制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城市设计到“规划中的设计”——兼论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方法运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洪亮平 陈鹏宇 乔杰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121,共8页
塑造魅力国土空间,营造美好人居环境和宜人空间场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如何适应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和人居环境高品质提升的需求成为研究重点。从历... 塑造魅力国土空间,营造美好人居环境和宜人空间场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如何适应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和人居环境高品质提升的需求成为研究重点。从历史与现实维度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设计的发展演进及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对城市设计的新要求;以城市规划—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线索为背景,系统分析了从城市设计到“规划中的设计”这一发展演进背后的内在逻辑。以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价值共识、协同共力”为出发点,在解析城市设计价值演进和思维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方法运用的重点、难点及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价值共识 协同共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元模式: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空间统筹规划——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被引量:36
5
作者 陈小卉 徐逸伦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8,共6页
以常熟市为例,提出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空间统筹规划的一元模式。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空间利用无序、低效,生产和生活空间发展面临瓶颈,人居环境改善的要求日益迫切,这些都对一元化的发展模式提出了现实的诉求。一元模式的核心是淡化农村... 以常熟市为例,提出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空间统筹规划的一元模式。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空间利用无序、低效,生产和生活空间发展面临瓶颈,人居环境改善的要求日益迫切,这些都对一元化的发展模式提出了现实的诉求。一元模式的核心是淡化农村。按照城区—卫星城—独立社区的结构安排市域居住空间;工业空间集中于省市级开发区,统筹安排市域物流空间;市域生态空间包括农业空间和生态绿地,农业空间兼具生产、环境、旅游、社会保障功能。按照集散层面路网—服务层面路网两大类规划市域交通系统。最后提出了实施“区—街道—居委会”管理体制等一元模式的政策支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一元模式 市域规划 常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生态视角下的江苏省生态空间规划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叶兴平 何常清 陈燕飞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6,共4页
选择影响江苏省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自然地理要素、自然灾害要素,考虑在城镇发展过程中亟需保护的自然生态要素,分析构建了"两片、两带、四廊、多核网状"的生态保育空间结构,其中"两片"主要指太湖及苏南丘陵山地点状... 选择影响江苏省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自然地理要素、自然灾害要素,考虑在城镇发展过程中亟需保护的自然生态要素,分析构建了"两片、两带、四廊、多核网状"的生态保育空间结构,其中"两片"主要指太湖及苏南丘陵山地点状发展地区生态保育区、洪泽湖周边及里下河生态保育区;"两带"主要指沿海滩涂生态保育带、沿江生态保护带;"四廊"主要指沿南水北调东线、江水东引(通榆河)两条清水通道和新沂河、淮河入海水道两条尾水通道(泄洪通道)及其两侧保护带,并对这些生态空间结构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建设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生态 生态结构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安全供水与流域污水治理研究--以江苏省城乡安全供水与流域污水治理规划实践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富民 朱建国 黄咏洲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4-87,共4页
以国内率先完成并得以实践的江苏省系列区域供水和污水处理规划为例,重点分析城乡安全供水、流域污水治理的理念、方法、布局、措施等核心问题。贯彻环保优先理念,提倡人水和谐发展,保护水生态环境;贯彻循环经济理念,鼓励污水资源化利用... 以国内率先完成并得以实践的江苏省系列区域供水和污水处理规划为例,重点分析城乡安全供水、流域污水治理的理念、方法、布局、措施等核心问题。贯彻环保优先理念,提倡人水和谐发展,保护水生态环境;贯彻循环经济理念,鼓励污水资源化利用,安全处置尾水与污泥,防止污染转移。采用区域统筹方法,优化区域水厂、污水厂布局,协调取水与排污口空间关系;采用城乡统筹方法,改善农村饮用水质量,合理处置农村污水。依托长江、太湖、京杭运河等主要水源,建设区域水厂,改善供水水质;区域供水为主、集中供水为辅,提高城乡供水安全性。集中和相对集中为主、分散为辅处理污水,建设城镇污水厂;强化污水深度处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供水 污水治理 区域统筹 城乡统筹 规划实践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述评及展望 被引量:31
8
作者 何序君 陈沧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6-100,共5页
城市规划通过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全方位审视,力求科学地指导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理所当然地离不开对城市文化的研究。研究通过对基于城市规划视角的城市文化相关研究的综述,得出一些共性的结论。首先,城市规划领... 城市规划通过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全方位审视,力求科学地指导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理所当然地离不开对城市文化的研究。研究通过对基于城市规划视角的城市文化相关研究的综述,得出一些共性的结论。首先,城市规划领域的学者认为城市文化的内涵是在促进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体现的,城市文化的本体在空间上有所表达,如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址、特色风貌街区等;其次,在对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研究上,学者多从历史和现代等不同时空角度归纳了两者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再次,部分学者还审时度势地对当前城市规划中出现的文化迷失现象进行了解读;最后,诸多一线的规划师们在理念、制度和实践层面对城市规划中的文化策略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城市文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以江苏连云港港湾地区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杨帆 朱晓东 +1 位作者 孙翔 汤春峰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7,共5页
从景观变化视角出发,运用蒂观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方法,以连云港港湾区域为例探讨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规划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以最新遥感TM影像为基础数据,基于RS/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破碎度指标进行空间量化和... 从景观变化视角出发,运用蒂观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方法,以连云港港湾区域为例探讨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规划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以最新遥感TM影像为基础数据,基于RS/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破碎度指标进行空间量化和表达,进而将两者叠加后生成景观生态规划分区图,将连云港市区划分为重点生态维护区、重点生态修复区、一般生态维护区、一般生态修复区、城市扩展重点开发区和城市扩展优化开发区,并提出相应分区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生态规划 生态服务价值 景观破碎度 快速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半城市化现象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被引量:15
10
作者 曹国华 张培刚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83,共6页
半城市化地区是位于城市建成区以外,由制造业发展驱动而形成的一种城乡土地利用混杂交错且变化迅速的过渡性地域类型。研究表明,常熟半城市化地区具有非农产业比重不断加大、以工业为主的建设用地扩展迅速、各类用地分布交错混杂等特征... 半城市化地区是位于城市建成区以外,由制造业发展驱动而形成的一种城乡土地利用混杂交错且变化迅速的过渡性地域类型。研究表明,常熟半城市化地区具有非农产业比重不断加大、以工业为主的建设用地扩展迅速、各类用地分布交错混杂等特征,存在村镇企业分散分布、管理体制混乱等问题,应通过加强土地控制、整合工业用地、整合居民点等措施,引导半城市化地区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 经济发达地区 常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审查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雷 王树盛 张宁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
文章立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和专项规划统筹管理视角,剖析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相关规划的逻辑关系,分析当前线网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要求,探索建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专项规划审查衔接机制,指出国家、省... 文章立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和专项规划统筹管理视角,剖析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相关规划的逻辑关系,分析当前线网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要求,探索建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专项规划审查衔接机制,指出国家、省、市级自然资源部门主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工作的必要性,以便更好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专项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编制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效应的实证研究与城市规划应对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锦富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0-41,共2页
高铁时代的到来为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国许多城市对高铁效应的认识和应对存在误区。报告以国内5条高铁线、90多个站点客流大数据的抓取以及50多个站点的实地调研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和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国情下的高... 高铁时代的到来为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国许多城市对高铁效应的认识和应对存在误区。报告以国内5条高铁线、90多个站点客流大数据的抓取以及50多个站点的实地调研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和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国情下的高铁效应进行解析,提出了设站城市在区域影响、功能定位、空间结构、交通组织、站点选址及其周边布局等方面较为系统的城市规划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影响 功能定位 数据分析 铁线 中小城市发展 地区核心 地区规划 区域中心 城市化地区 集疏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人口城市化与空间组织互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49,共5页
近年来,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城市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成为该类地区演化的主要趋势。人口分布在城镇空间上的重新优化组合,引导区域城镇群体空间不断向高级化方向演进。从人口城市化过程和空间组织互动... 近年来,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城市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成为该类地区演化的主要趋势。人口分布在城镇空间上的重新优化组合,引导区域城镇群体空间不断向高级化方向演进。从人口城市化过程和空间组织互动的一般原理出发,探讨了江苏人口城市化过程对促进区域空间组织的多方面影响,分析了江苏的区域空间组织对人口城市化进程的调控作用,及其实施调控的手段。以期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口城市化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促进该类地区人口城市化与空间组织的健康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空间组织 互动机制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交通与城镇空间协调规划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14
作者 李铭 郑文含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2,26,共5页
区域交通体系对城镇空间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适应于江苏未来城镇空间规划、交通转型和节能减排发展需求,需要建立新的交通发展模式。本文以江苏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在分析现状交通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城镇空间布局相协... 区域交通体系对城镇空间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适应于江苏未来城镇空间规划、交通转型和节能减排发展需求,需要建立新的交通发展模式。本文以江苏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在分析现状交通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城镇空间布局相协调的交通布局框架,指导交通系统的构建和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引导 城镇空间 差别化规划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社区规划中空间特色塑造研究——以江苏省高淳县东坝镇青山新社区规划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阳 霍子文 +1 位作者 陈青鋆 高明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53-157,共5页
该文以南京市高淳县东坝镇青山新社区规划为例,在对该社区空间现状和特色挖掘的基础上,探讨了新社区旧村保留空间及新区建设空间规划中的差异化策略,并对青山新社区的特色空间塑造提出了对策,以期对相关规划和建设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社区规划 目标定位 整体布局 空间特色 江苏省高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韵特色构建下的城市治理研究——以江苏省泗洪县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秋云 相西如 张梦玥 《园林》 2020年第11期76-81,共6页
城市水系是城市中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对城市的经济、生活、环境等方面影响深远。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制的改革也使得由绿地、水系与湿地组成的蓝绿空间的系统规划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章从水系对城市的作用因素出发,通过文献查阅与... 城市水系是城市中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对城市的经济、生活、环境等方面影响深远。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制的改革也使得由绿地、水系与湿地组成的蓝绿空间的系统规划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章从水系对城市的作用因素出发,通过文献查阅与归纳演绎,从城市形态、城市环境、城市风貌、城市人文4个角度,研究水系对城市形成及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江苏省泗洪县水系特色,从城市形态、环境、人文风貌3大角度,分析泗洪水资源利用潜力,以泗洪城市水韵构建为目的,提出揽湖入城、制定特色生态水系治理、融合"水脉—绿脉—文脉"等的城市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空间 水韵构建 城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治理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与思考——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海波 陆枭麟 +2 位作者 丁琳 严亚磊 张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7,共7页
国土空间规划是完善现代化治理手段、提升空间治理能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总结跨地区、全流程、多主体的协同治理框架下,基于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多层次同步编制的实践,探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区域协同治理的有... 国土空间规划是完善现代化治理手段、提升空间治理能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总结跨地区、全流程、多主体的协同治理框架下,基于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多层次同步编制的实践,探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区域协同治理的有效路径。跨区域协同治理通过城市定位协同、生态环境治理协同、交通协同、市政基础设施协同、文化协同等手段,实现不同空间协同治理目标的落实;全流程协同治理通过建立常态化沟通磋商机制,实现省市县的纵向传导反馈和多部门、多条线的横向寻求共识,化解跨界地区矛盾;多主体协同治理侧重制度建构,保障行政力、市场力和社会力的多元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国土空间规划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 被引量:123
18
作者 张泉 叶兴平 陈国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8,41,共7页
对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建设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提出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应关注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方面,并针对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理论基础以及低碳... 对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建设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提出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应关注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方面,并针对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理论基础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低碳城市深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规划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模型在城市消防站布局规划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林俊雄 江心 +2 位作者 朱建国 曹万春 孔赟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68,共6页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效果卓著,但消防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式发展并不协调。传统消防站选址和责任区划分随意性较大,难见合理性和科学性。规划以火灾问题和防护目标为导向,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城市火灾风险评估...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效果卓著,但消防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式发展并不协调。传统消防站选址和责任区划分随意性较大,难见合理性和科学性。规划以火灾问题和防护目标为导向,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城市火灾风险评估和防护等级分析基础上,通过消防基本单元划分、消防路网模型构建和消防站GIS优化选址三步,实现消防站的整体布局优化。该方法综合考虑道路阻抗、城市火灾风险和重点防护单位分布,从空间角度优化调整消防站辖区,实现消防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客观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利于避免规划选址的盲目性和理想化,实现消防站数量合理化和消防服务覆盖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规划 风险评估 防护等级分析 模型优化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灾种应对的城市综合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丁琳 翟国方 李莎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7-112,共6页
现阶段,避难场所对于复合型灾害响应的诉求日益凸显。文章对综合性避难场所的概念进行界定,在对各类型灾害避难要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综合避难场所的规划流程,认为在规划实践中,综合避难场所的规划应该包括前期研究阶段、中期布局阶段... 现阶段,避难场所对于复合型灾害响应的诉求日益凸显。文章对综合性避难场所的概念进行界定,在对各类型灾害避难要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综合避难场所的规划流程,认为在规划实践中,综合避难场所的规划应该包括前期研究阶段、中期布局阶段以及后期管理阶段。以张家港中心城区为实例,利用GIS软件工具,对张家港市主要灾害(地震、洪水)风险进行评估、需求测算和适宜性评价,并统筹安排布局综合性避难场所和仅针对地震灾害的避难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避难场所 多灾种 风险评估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