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特色的认知、表达与规划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东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73,共9页
从时空和人三重视角谈城市特色的认知和表达,认为城市空间特色体系具有复杂多维结构,城市特色的空间表达须关注空间、群体和社会性三个主导价值,其表达路径包括既有特色的彰显、当代特色的塑造和公众认知教育。结合对江苏城市空间特色... 从时空和人三重视角谈城市特色的认知和表达,认为城市空间特色体系具有复杂多维结构,城市特色的空间表达须关注空间、群体和社会性三个主导价值,其表达路径包括既有特色的彰显、当代特色的塑造和公众认知教育。结合对江苏城市空间特色体系规划的回顾与总结,肯定了规划在强化江苏13个城市特色的认知、表达和实践中的现实意义,并就城市社会生活的空间特色表达、"先底后图"的空间特色规划编制以及规划实施管控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特色 认知视角 价值主体 复杂多维结构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村庄大战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江苏实践 被引量:23
2
作者 周岚 于春 何培根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27,共8页
十八大报告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受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刻影响,中国的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也相应存在巨大的城乡差异。我们对城市研究多,对乡村认知少。改变这一学科现状,需要理论界和实践者的共... 十八大报告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受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刻影响,中国的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也相应存在巨大的城乡差异。我们对城市研究多,对乡村认知少。改变这一学科现状,需要理论界和实践者的共同努力。本文在回顾中国乡村现代化历程、借鉴国外推进乡村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江苏乡村农民意愿调查和村庄环境整治实践,由江苏实践提出了"小村庄大战略"——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有力抓手和有效举措,同时提出了对中国乡村规划建设的反思——"小村庄大学问",希望引发更多同行学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发展一体化 乡村现代化 乡村规划建设 江苏 村庄环境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Spacesyntax)分析的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以苏州为例 被引量:31
3
作者 朱东风 《现代城市研究》 2006年第12期60-67,共8页
回顾了传统城市中心性定量研究技术存在的不足,认为现代空间句法技术应用于城市中心性研究能够兼容空间的主客体性,减少分析要素的冗余,提高分析精度。在论证了技术原理现实可行性的基础上,对苏州市拓扑空间进行了中心性分析。分析结论... 回顾了传统城市中心性定量研究技术存在的不足,认为现代空间句法技术应用于城市中心性研究能够兼容空间的主客体性,减少分析要素的冗余,提高分析精度。在论证了技术原理现实可行性的基础上,对苏州市拓扑空间进行了中心性分析。分析结论表明,空间句法集成核轴线与城市中心功能吸引子分布高度协同,并体现出系列互动变化特征。结合当前两者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城市中心体系发展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一是结合集成核结构演变规律,建立多中心结构体系;二是构建科学的交通体系,注重集成核街道的功能设计;三是引导增长中心功能发展,加强新城区集成核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 空间句法 集成核 协同发展 增长 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镇小城市化的理论分析与江苏实践的思考 被引量:23
4
作者 朱东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9-74,共6页
对中心镇小城市化的战略缘起、发展趋向和实施路径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这一发展方向符合东部发达省份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阶段需要。针对江苏实际,有选择地推进中心镇小城市化,有利于为城市区域化发展提供新空间,为县域经济增长提供新... 对中心镇小城市化的战略缘起、发展趋向和实施路径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这一发展方向符合东部发达省份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阶段需要。针对江苏实际,有选择地推进中心镇小城市化,有利于为城市区域化发展提供新空间,为县域经济增长提供新载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突破。通过对江苏中心镇小城市化面临的规模经济、内生动力、区域中心性、公共服务和规划建设等方面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优先发展、壮大规模、培育产业、延伸服务和优化环境等思路,并就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镇 小城市化 规模经济 体制机制创新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小城镇人口发展的时空分异 被引量:9
5
作者 朱东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9-65,81,共8页
强调了小城镇人口研究的意义,采纳小城镇人口集聚度(Pt/Pr)和人口平均规模(Pta)2个指标,运用波士顿矩阵和地图分析法,分析了2000-2008年间江苏13个省辖市小城镇人口的时空变化,将不同时期的小城镇现状与变化特征归为明星、幼童、金牛、... 强调了小城镇人口研究的意义,采纳小城镇人口集聚度(Pt/Pr)和人口平均规模(Pta)2个指标,运用波士顿矩阵和地图分析法,分析了2000-2008年间江苏13个省辖市小城镇人口的时空变化,将不同时期的小城镇现状与变化特征归为明星、幼童、金牛、瘦狗4类。在此基础上,探讨并建立了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影响机制模型。认为以地方产业经济要素为核心的内生机制是其根本动力,区域影响机制和外部作用机制通过内生机制而发生作用。并根据小城镇发展的时空特征提出引导不同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人口集聚 时空变化 内生动力机制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市镇城市设计创新与实效研究——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朱东风 吴月静 李志明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6-84,共9页
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心城市外围新市镇发展的需要,南京市全面启动新市镇城市设计,期望新市镇成为新时期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承载空间。本轮新市镇城市设计试行了3个创新,包括在技术目标层面着力达成城镇功能和品质... 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心城市外围新市镇发展的需要,南京市全面启动新市镇城市设计,期望新市镇成为新时期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承载空间。本轮新市镇城市设计试行了3个创新,包括在技术目标层面着力达成城镇功能和品质的共同提升,在制度目标层面尝试以城市设计协同法定规划编制与实施,在组织目标层面致力于多元主体参与。以高淳区6个新市镇的城市设计为例,对城市设计技术、制度和组织创新的成效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城市设计的技术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使城市设计协同法定规划体系有路径可循,多元主体的参与度逐步提高。但就新市镇对城乡系统发展的能动作用要求而言,还应更多地推进政策联动和自下而上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市镇城市设计 功能品质提升 协同 自下而上 南京高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湖南路商业中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瑞山 朱东风 《现代城市研究》 2005年第2期90-96,共7页
通过对南京市湖南路商业中心发展回顾和现状特征总结,指出湖南路商业中心发展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湖南路商业中心发展优势和潜力的基础上,认为湖南路商业中心应当重视功能协同,重点发展湖南路东部地区,进行用地置换,完善商业中心空间结构... 通过对南京市湖南路商业中心发展回顾和现状特征总结,指出湖南路商业中心发展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湖南路商业中心发展优势和潜力的基础上,认为湖南路商业中心应当重视功能协同,重点发展湖南路东部地区,进行用地置换,完善商业中心空间结构和综合交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中心 湖南 发展研究 城市商业 南京市 商业业态 发展回顾 空间环境 现状特征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创新转型的城市规划建设应对--以江苏连云港市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富伟 朱东风 何培根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4-89,共6页
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在界定城市规划建设创新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连云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该市建设领域进行规划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创新空间载体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体制机制创新策略。研究旨在为创新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在界定城市规划建设创新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连云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该市建设领域进行规划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创新空间载体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体制机制创新策略。研究旨在为创新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和解决方案,推动创新型城市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创新型城市 规划 连云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 被引量:33
9
作者 周岚 崔曙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4,26,共7页
基于对新常态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影响分析,提出新常态下的转型期正是城市规划行业凤凰涅槃的关键阶段,城市规划面临着包括存量空间规划作为新重点、绿色生态规划作为新类型、行动规划作为新领域、乡村规划作为新天地以及"... 基于对新常态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影响分析,提出新常态下的转型期正是城市规划行业凤凰涅槃的关键阶段,城市规划面临着包括存量空间规划作为新重点、绿色生态规划作为新类型、行动规划作为新领域、乡村规划作为新天地以及"互联网+"作为新课题等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城市规划行业如能积极应对变化,当可在中国城镇化后半程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城市规划 存量空间 绿色 生态 行动规划 乡村规划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行合一:在现实世界践行城市规划理想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岚 崔曙平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7,共6页
面对新的发展背景和多部门竞相推动"多规融合"的社会现实,需要重新思考城市规划的社会定位和城市规划的现实问题。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源于人类追求更好人居环境的理想,并在及时回应发展变化的城市问题的社会实践中不... 面对新的发展背景和多部门竞相推动"多规融合"的社会现实,需要重新思考城市规划的社会定位和城市规划的现实问题。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源于人类追求更好人居环境的理想,并在及时回应发展变化的城市问题的社会实践中不断进步。而这种进步,需要一代代具有理想精神的城市规划者,通过"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不断推动。规划师需要结合实践,不断发展完善专业的"六能","心、手、眼、口、脑、足"并用,在"理想—实践—理想—实践"的过程中,持续渐进地推动规划引导下的人居环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理想 现实改善 规划师 江苏乡村人居环境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用地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相关分析--以苏州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东风 《现代城市研究》 2008年第10期60-70,共11页
借助GIS与空间句法技术,分析总结了1995~2003年苏州城市用地结构与句法结构变化的量化特征。通过SPSS对城市句法结构与用地结构的相关分析,发现城市功能用地结构与句法结构存在相互作用关系。正是由于建设用地拓展过快、居住用地向心... 借助GIS与空间句法技术,分析总结了1995~2003年苏州城市用地结构与句法结构变化的量化特征。通过SPSS对城市句法结构与用地结构的相关分析,发现城市功能用地结构与句法结构存在相互作用关系。正是由于建设用地拓展过快、居住用地向心集聚、工业用地离心扩展以及公建用地不足等原因,导致城市句法结构难以适应功能结构演变,从而体现为空间结构与其内在社会逻辑的错位。研究建议转变城市空间扩展模式,整合城市功能用地结构,以促进两者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用地结构 句法结构 相关作用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要统筹兼顾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东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17,19,共2页
1要放眼长远。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统筹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首先,提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整体承载力。当前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导致大城市住房和公共服务承载力不足,应进一步将进城农民工向中小城市疏散,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 1要放眼长远。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统筹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首先,提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整体承载力。当前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导致大城市住房和公共服务承载力不足,应进一步将进城农民工向中小城市疏散,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降低广大农民工进城门槛.将更多农民工吸引到中小城镇就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问题 农民工 大中小城市 城乡一体化发展 承载力不足 中小城镇 公共服务 城市住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