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景观全要素数字化模型构建研究——以福建省将乐县常口村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袁旸洋 谈方琪 +1 位作者 樊柏青 成玉宁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56,共7页
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全要素数字化模型能够实现信息的识别、集成与融合,提升乡村景观保护、规划与管控的科学化、精准化与高效化。乡村景观全要素数字化模型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数据的多源异构与空间融合是其特征,也是构建难... 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全要素数字化模型能够实现信息的识别、集成与融合,提升乡村景观保护、规划与管控的科学化、精准化与高效化。乡村景观全要素数字化模型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数据的多源异构与空间融合是其特征,也是构建难点。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库构建、数据融合”4个主要环节,阐述了乡村景观全要素数字化模型的构建方法;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为例,开展了乡村景观全要素数字化模型的构建实践。实现了乡村景观生态数据和形态数据的空间融合与动态可视,解决了以往数字化模型中乡村景观要素彼此游离、各类数据缺乏关联的问题。该模型不但能够支持乡村景观全生命周期、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而且可支撑规划、设计、建设、管控等各类场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景观 数字孪生 数字化模型 多源异构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乡村景观特征与景观性格的表征体系构建 被引量:56
2
作者 王云才 陈照方 成玉宁 《风景园林》 2021年第7期107-113,共7页
中国已步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载体。新时期乡村景观的内涵、构成与特征已发生深刻变化,维护乡村景观地方性特征与性格是未来乡村规划的重要... 中国已步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载体。新时期乡村景观的内涵、构成与特征已发生深刻变化,维护乡村景观地方性特征与性格是未来乡村规划的重要途径和共同愿景,而识别与评价乡村景观特征与性格的关键在于其表征体系的构建。基于新时期乡村景观的认知,以景观C-3P理论体系为基础框架建立了一套融合时空特征的多要素、多尺度、多维度的景观特征与性格表征体系。景观要素决定了景观环境的语境特征,景观要素表征是对要素单体属性信息的直观描述;景观特征表征是融合景观空间格局、景观空间过程、景观空间感知3个维度的完整表达;景观性格表征是对各类景观特征在景观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呈现出的效用与效应的典型刻画。通过对表征体系中关键指标的测度与评价可以揭示出乡村景观空间的整体特征与地方性格,以此作为乡村景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生命共同体 乡村景观 景观特征 景观性格 景观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公园景观建筑参数化选址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袁旸洋 成玉宁 李哲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28,共5页
山地环境的生态敏感性与空间特殊性使得景观建筑选址成为规划设计的一个难点。运用参数化、定量化的数字景观技术,采用ArcGIS软件,通过构建景观建筑与场地之间的耦合关联,在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参数化调控景观建筑选址,以提升山地... 山地环境的生态敏感性与空间特殊性使得景观建筑选址成为规划设计的一个难点。运用参数化、定量化的数字景观技术,采用ArcGIS软件,通过构建景观建筑与场地之间的耦合关联,在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参数化调控景观建筑选址,以提升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精准性与科学性,统筹实现景观环境保护与建筑功能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地公园 景观建筑 耦合原理 参数化 建筑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蓝绿系统一体规划编制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周聪惠 张诗宁 +1 位作者 赵金 成玉宁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9-116,共8页
在存量发展时代,仅通过城市内部孤立的蓝色空间和绿色空间已难以有效应对城市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为在规划中有效建立协同一体的城市蓝绿系统,最大化发挥蓝绿空间的协同效应和服务效能,在当前城市更新和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梳... 在存量发展时代,仅通过城市内部孤立的蓝色空间和绿色空间已难以有效应对城市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为在规划中有效建立协同一体的城市蓝绿系统,最大化发挥蓝绿空间的协同效应和服务效能,在当前城市更新和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梳理城市蓝绿系统的要素构成、职能构成及结构构成,对规划中城市蓝绿系统的职能设定、用地获取、空间布局、实施管控等4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展开辨析,并提出城市蓝绿系统一体规划的总体框架和对策,在此基础上结合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蓝绿系统一体规划实践,讨论城市蓝绿系统一体规划策略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空间 雨洪管控 一体规划 水系 绿地 绿色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秦时期的人居涉水实践智慧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奕成 成玉宁 +1 位作者 刘梦兰 刘翔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9-144,共6页
先秦时期的人居实践饱含原创定向智慧。水作为重要的人居要素是早期人居发展的依凭,亦是实践之对象,从整体环境观角度对其进行关联而系统的考察,有助于揭示早期多层面人居实践与自然环境间关联调适智慧。综合文献与考古材料二重证据并... 先秦时期的人居实践饱含原创定向智慧。水作为重要的人居要素是早期人居发展的依凭,亦是实践之对象,从整体环境观角度对其进行关联而系统的考察,有助于揭示早期多层面人居实践与自然环境间关联调适智慧。综合文献与考古材料二重证据并结合地景格局,从区域、流域与城邑3个层面提炼涉水实践智慧:区域层面主要体现在治水实践顺应于自然规律的疏导与调蓄策略,是基于人居开发与环境资源利用间协同智慧的体现;流域层面反映在城邑群化分布与异态营建的综合适水上,互通交融的网络化水系搭织是人居展拓需求下的智慧营建;城邑层面则表现在择址、营城的因任思维和识时务的迁城避患方略。区域、流域与城邑不同人居层面的涉水实践内容相互嵌套,隐含完整的逻辑链,为后世人居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先秦时期的人居涉水实践智慧反映出先民尊敬自然、顺应山水规律的实践思维,而“循自然之理,助自然生长”觅因得境的实践观,与绝对自然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先秦时期 涉水实践 传统人居智慧 整体环境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