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海岸线演变及地质灾害遥感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乐平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2年第4期12-20,共9页
江苏省漫长的海岸曾经历了大淤大蚀的沧桑变化。现代海岸仍经常受到侵蚀崩岸、岸滩淤涨 以及沿岸泥沙流的袭扰破坏。沿岸港口建设、交通航运及滩涂围垦等也不时受到危害,成为江苏 海岸带特有的地质灾害。 采用50年代、60年代、8... 江苏省漫长的海岸曾经历了大淤大蚀的沧桑变化。现代海岸仍经常受到侵蚀崩岸、岸滩淤涨 以及沿岸泥沙流的袭扰破坏。沿岸港口建设、交通航运及滩涂围垦等也不时受到危害,成为江苏 海岸带特有的地质灾害。 采用50年代、60年代、80年代的航片(比例尺为1/2万—1/3.8万)作多时相动态分析, 确定划分了江苏省海岸的蚀淤类型及其分布岸段。在全省 619.10km的海岸线中,除少数基岩 港湾式海岸和沙质海岸较稳定外,占绝大多数的粉砂淤泥质平原海岸蚀淤剧烈。其中侵蚀型海岸 长近 230km,侵蚀速率每年达数米至数十米;淤涨岸长 320多km,淤涨速率每年达数十至200m. 海岸带地质灾害的主要形式,一为侵蚀崩岸造成的溃堤失地和工程受损,另一种便是由于沿 岸流对泥砂物质的搬运淤积,造成河口外航道偏移、港口淤积以及形成拦门沙等。 江苏省海岸带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入海径流、地质构造、海洋水文、气象及人工作用等。 1855年黄河北归是导致大规模蚀淤调整的首要因素,并奠定了目前仍在进行着的“削凸补凹”的 海岸变化作用过程。即废黄河三角洲的凸出部分在遭侵蚀后退的同时,沿岸流又将此处泥沙携带 着向南北两侧运移,形成大范围的淤涨岸。蚀淤调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遥感 海岸线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无锡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存在问题的遥感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窦京生 黄家柱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2年第2期12-16,36,共6页
本文通过对建国后三个时期遥感资料的解译,结合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等信息资料,对无 锡市区土地利用变化作了分析,论述了城市用地规模、结构、布局的发展演变特征和郊区土地使 用变化特点,并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无锡市区 土地 资源 利用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彩色航空像片上看苏州拙政园
3
作者 朱道尊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3年第3期11-14,T001,共5页
使用1986年航摄的1:10000比例尺自然彩色负片,放大制作1:1000比例尺苏州市拙政园彩 色图像,对园内土地利用现状和绿化覆盖范围进行解译、调查和制图,在解译图上量测各类用地 及绿化覆盖的面积,计算出拙政园内绿地... 使用1986年航摄的1:10000比例尺自然彩色负片,放大制作1:1000比例尺苏州市拙政园彩 色图像,对园内土地利用现状和绿化覆盖范围进行解译、调查和制图,在解译图上量测各类用地 及绿化覆盖的面积,计算出拙政园内绿地率为52.50%,绿化覆盖率为81.36%,为园林、绿化管 理部门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和资料。据解译图上各类用地的平面格局总结了拙政园的园林结构特征 集中体现了理水、叠山、建筑、绿化、装修、陈设等综合手法建园之精粹,是我国南方园林艺术 之最。因此,在古典园林景点调查中推广运用遥感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航空像片 苏州 拙政园 人文旅游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