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南京梅山铁矿床外围多金属矿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喜华 徐明钻 +3 位作者 邹芝红 张龙生 蔡卫东 钱凌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5-980,共16页
南京梅山铁矿床是宁芜地区典型的玢岩型铁矿床。本次工作在梅山铁矿床主矿体外围及顶部(即"铁矿近矿指示蚀变带")发现了金、铜、钼多金属矿体,这在长江中下游白垩系火山岩盆地中尚属首次。研究表明,金、铜、钼多金属矿化主要... 南京梅山铁矿床是宁芜地区典型的玢岩型铁矿床。本次工作在梅山铁矿床主矿体外围及顶部(即"铁矿近矿指示蚀变带")发现了金、铜、钼多金属矿体,这在长江中下游白垩系火山岩盆地中尚属首次。研究表明,金、铜、钼多金属矿化主要赋存在磁铁矿主矿体上部大王山组辉石安山岩或火山碎屑岩中。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辉石安山岩属于低硅、高钾玄武质安山岩,其与辉长闪长玢岩可能来自同一个火山岩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多金属矿体的δEu正异常明显,与玢岩铁矿的磁铁矿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与辉长闪长玢岩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形式,推测多金属矿化与辉长闪长玢岩有关。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与金成矿有关的流体包括高温低盐度和中低温低盐度流体2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多金属矿 含矿凝灰岩 稀土元素 成矿流体 找矿前景 宁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道思想对促进地质档案管理方法的研究
2
作者 吴溢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0期342-342,共1页
地质档案管理必须充分注重管理思维的实质性变革,通过融入新理念,创新管理体系,从而实现整个地质档案管理活动的变革与创新。结合茶道思想的价值内涵看,其中所倡导的不仅是一种人文思想,更是一种包容性精神,这恰恰是当前地质档案管理过... 地质档案管理必须充分注重管理思维的实质性变革,通过融入新理念,创新管理体系,从而实现整个地质档案管理活动的变革与创新。结合茶道思想的价值内涵看,其中所倡导的不仅是一种人文思想,更是一种包容性精神,这恰恰是当前地质档案管理过程中所需要具体包容的精神理念和人文思想。本文拟从茶道思想的价值理念内涵认知入手,结合当前地质档案管理活动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探究茶道思想对促进地质档案管理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道思想 促进机制 地质档案 管理方法 应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学的地面沉降监测网优化设计
3
作者 刘刚 彭轶群 +2 位作者 徐昊 裴江涛 骆祖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0-1255,共16页
地面沉降是一种缓慢发生且不可逆转的地质灾害,是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了解决现有地面沉降监测网获取的沉降信息不完整、对城市地面沉降的监控不够精准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本文以南京市长江漫滩地面沉降监测网... 地面沉降是一种缓慢发生且不可逆转的地质灾害,是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了解决现有地面沉降监测网获取的沉降信息不完整、对城市地面沉降的监控不够精准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本文以南京市长江漫滩地面沉降监测网为例,利用地质统计学的区域化变量理论和变异函数理论,运用Kriging插值法对研究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分别建立变异函数模型,研究南京市长江漫滩区域各监测网标准差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优化布设。结果表明:南京市长江漫滩区域地面沉降监测网存在分布不合理问题。进行优化布设后,淘汰冗余及边缘监测井34个,新增监测井16个;淘汰冗余及边缘水准点49个,新增水准点21个;分层沉降监测网缩减18组,新增13组。改进后的监测井网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取监测数据,实现了沉降监测网络的优化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监测网 地质统计学理论 KRIGING插值 优化设计 地质灾害 变异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化砂岩地层盾构扁齿滚刀磨损分析与寿命预测
4
作者 苏明 荣雪宁 +3 位作者 韩爱民 刘鹏 王位 李彤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盾构滚刀磨损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盘形滚刀,对扁齿滚刀的磨损特性认识较少。为明确中风化砂岩地层掘进时扁齿滚刀的磨损规律,通过现场测量南京地铁6号线金陵石化—十月广场(简称金十区间)扁齿滚刀磨损数据,分析中风化砂岩地层扁齿滚刀... 盾构滚刀磨损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盘形滚刀,对扁齿滚刀的磨损特性认识较少。为明确中风化砂岩地层掘进时扁齿滚刀的磨损规律,通过现场测量南京地铁6号线金陵石化—十月广场(简称金十区间)扁齿滚刀磨损数据,分析中风化砂岩地层扁齿滚刀的磨损规律和主要控制参数,并对后续换刀点的磨损情况进行预测和检验。结果表明:扁齿滚刀的磨损量具有非连续特性,该参数无法识别出中等磨损状态;扁齿滚刀磨损量和旋转半径、切割距离之间并非单调关系,扁齿滚刀的磨损系数波动很大,不宜用于磨损量预测;采用破岩体积参数能较好地预测扁齿滚刀的磨损情况,在中风化砂岩地层掘进时,扁齿滚刀的有效破岩寿命约为700~1000 m ^(3),显著高于该地层中盘形滚刀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齿滚刀 盾构施工 磨损量 破岩体积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江北新区地铁盾构开挖引发地面沉降三维数值模拟预测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成华 何政宇 +2 位作者 刘刚 施威 骆祖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6-1325,共10页
为研究地铁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首先以Biot固结理论为基础,将土体本构关系拓展为黏弹塑性,考虑土体渗透性的动态变化,建立了地铁盾构引发地面沉降的三维全耦合数值模型;然后以南京地铁11号线江北新区马骡圩站至石塘公园站盾构... 为研究地铁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首先以Biot固结理论为基础,将土体本构关系拓展为黏弹塑性,考虑土体渗透性的动态变化,建立了地铁盾构引发地面沉降的三维全耦合数值模型;然后以南京地铁11号线江北新区马骡圩站至石塘公园站盾构施工区间为例,模拟预测了该盾构区间的沉降量,并完成了模型的校准;最后利用该模型模拟预测了地铁盾构开挖所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并模拟了盾构拱顶上方土体和盾构底部下方土体的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实测地面沉降量与计算值吻合较好,模型可靠;以模型第二区间段为例,东线轴线处沉降量在52.41~54.52 mm范围内,西线沉降量在53.28~55.60 mm范围内;东线盾构隧道沉降以隧道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西线隧道开挖后,最终引起累积地面沉降量在轴线之间较大;随着开挖的进行,上方土体孔隙度、渗透系数及泊松比变小,变形模量增大,下方土体变化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BIOT固结理论 盾构施工 三维全耦合 地铁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漫滩区深大异形基坑施工对紧邻特大型桥梁影响及变形控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史建升 徐源 +7 位作者 李慧 阎长虹 侯珏 俞良晨 赵华新 崔王洪 徐成华 刘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3-1454,共12页
随着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深基坑呈现出开挖深、规模大、形状不规则等特点,其支护结构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笔者等以南京地铁某基坑工程为例,分析基坑施工对邻近桥梁的影响。其场区位于长江下游漫滩相... 随着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深基坑呈现出开挖深、规模大、形状不规则等特点,其支护结构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笔者等以南京地铁某基坑工程为例,分析基坑施工对邻近桥梁的影响。其场区位于长江下游漫滩相二元结构地层分布地段,上部软土层厚度大,下部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位高、水量丰富,地质条件复杂,该基坑为典型的深大异形基坑,距离某大桥的双曲拱引桥仅为7.2 m,由于之前桥梁已遭受其他地下工程施工产生的较大变形,所以后续工程对其影响变形控制要求极高。为此,该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基于地下空间实际功能采用设置分隔墙分区开挖及MJS超深工法墙综合变形控制方案。笔者等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开展复杂环境下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及桥梁桩基的变形预测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该深大狭长异形基坑开挖对邻近桥梁沉降变形影响显著,通过设置分隔墙分区开挖及MJS工法墙进行变形控制,能够较好地控制基坑的空间效应,减少“长边效应”、“异形效应”等对桥梁沉降变形的影响。通过现场基坑开挖过程实际监测结果,验证这一综合变形控制方案的可行性。该研究成果对于类似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大狭长异形基坑的支护及施工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大异形基坑 空间效应 分区开挖 双曲拱桥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Hs污染土壤热脱附过程关键影响因素及脱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涛 骆文轩 +3 位作者 徐成华 常伟 岳修鹏 张亚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4,共12页
土壤多环芳烃(PAHs)污染已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通过异位热脱附试验探究了PAHs初始浓度、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粒径对脱附效率的影响,并采用一级、二级动力学和指数衰减模型对PAHs热脱附过程进行拟合,以探究土壤中PAHs热脱... 土壤多环芳烃(PAHs)污染已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通过异位热脱附试验探究了PAHs初始浓度、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粒径对脱附效率的影响,并采用一级、二级动力学和指数衰减模型对PAHs热脱附过程进行拟合,以探究土壤中PAHs热脱附的去除机制。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随着PAHs初始浓度的增加,脱附效率随之升高,且在热脱附20~40 min时提高初始浓度可明显提高PAHs的去除率。土壤含水率对于PAHs不同组分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当土壤含水率为16%,萘(Nap)、菲(Phe)和蒽(Ant)达到最佳去除率,而荧蒽(Fla)和芘(Pyr)最大去除率对应的土壤含水率为13%。在相同脱附条件下,土壤粒径越小,土壤中PAHs的去除率越高。研究发现指数衰减模型对PAHs各组分的脱附过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土壤中PAHs热脱附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PAHs受到土壤中水的蒸发作用从土壤颗粒表面快速蒸发;(2)PAHs的蒸发速率受到土壤孔隙内部扩散的限制,以非常缓慢的速度从土壤中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 多环芳烃 热脱附 指数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302铀矿床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研究:H、O、Sr、Nd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6
8
作者 傅丽雯 孙立强 +3 位作者 凌洪飞 沈渭洲 李坤 冯尚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52,共10页
粤北地区是中国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大型矿集区。位于粤北诸广复式岩体东部的302铀矿床是一个规模大,埋藏较深,矿化垂幅较大的花岗岩型铀矿床。矿体呈似脉状、扁豆状或透镜状产于印支期油洞岩体和燕山早期长江岩体的断裂蚀变带内,矿... 粤北地区是中国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大型矿集区。位于粤北诸广复式岩体东部的302铀矿床是一个规模大,埋藏较深,矿化垂幅较大的花岗岩型铀矿床。矿体呈似脉状、扁豆状或透镜状产于印支期油洞岩体和燕山早期长江岩体的断裂蚀变带内,矿石矿物以沥青铀矿为主。近年来,研究者们对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一直存在争议。文中对该矿床进行的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δ18O_(H_2O)值为-7.09‰~3.24‰,δD_(H_2O)值为-105‰^-63‰,反映成矿流体主要由深循环的大气降水通过水-岩相互作用演化形成,δD_(H_2O)值的偏低可能主要由成矿流体的热液沸腾作用和/或大气降水在深循环过程中与少量有机水(δD_(H_2O)=-90‰^-250‰)的混合引起。成矿期萤石的εNd(t)值(-11.9^-11.4)和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赋矿围岩长江岩体十分相似而与油洞岩体区别明显,萤石落在Gd/Yb-Nb/Ta图解中的长江岩体及其邻近范围内,表明302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长江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 302铀矿床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营期地铁轨行区监测数据的去噪小波基函数选取 被引量:5
9
作者 余腾 胡伍生 +2 位作者 赵升峰 孙小荣 陈永祥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6-120,共5页
基于在用小波方法去除监测数据噪声时对于小波基选取尚无理论依据的现状,以运营期南京地铁2号线某区间的轨行区连续监测数据为例,提出采用小波阈值去噪法对连续长期轨行区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小波基选取的一般原则,选取3种常用小波... 基于在用小波方法去除监测数据噪声时对于小波基选取尚无理论依据的现状,以运营期南京地铁2号线某区间的轨行区连续监测数据为例,提出采用小波阈值去噪法对连续长期轨行区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小波基选取的一般原则,选取3种常用小波基系结合实例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小波基去噪后残差余量,并基于均方根误差和信噪比指标分析不同基函数的去噪效果。计算实例表明,选用sym4小波基函数进行去噪,可获得更小的均方根误差,从而提高监测数据的信噪比,值得在地铁及相关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小波基函数 去噪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式止水帷幕深基坑降水方案模拟优化 被引量:16
10
作者 骆祖江 成磊 +2 位作者 张兴旺 于丹丹 徐成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46-1956,共11页
为研究深基坑降水工程中悬挂式止水帷幕和抽水井过滤器最佳组合深度,优化深基坑降水方案,以南通市地铁1、2号线换乘站青年路站深基坑降水工程为背景,以地下水渗流理论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为基础,建立考虑土体参数随固结过程变化的深基... 为研究深基坑降水工程中悬挂式止水帷幕和抽水井过滤器最佳组合深度,优化深基坑降水方案,以南通市地铁1、2号线换乘站青年路站深基坑降水工程为背景,以地下水渗流理论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为基础,建立考虑土体参数随固结过程变化的深基坑降水三维渗流与地面沉降耦合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求解。使用抽水试验资料对可视化数值模型进行识别验证,通过对坑内水位和坑外地面沉降量的控制,优化抽水井的数量及抽水量,模拟预测止水帷幕插入含水层1/3、1/2、2/3深度处3种方案下过滤器的最佳位置,并对3种方案从工期、造价及安全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止水帷幕插入含水层1/2深度下,抽水井过滤器插入含水层9/50~9/20深度处,即止水帷幕底部埋深为46.2 m、过滤器埋深为33.7~42.7 m时,采用17口抽水井进行降水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降水 地面沉降 悬挂式止水帷幕 有限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FCM土壤表层重金属污染评价——以南京市炼油厂及生活区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红华 王璐 余爱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239-5245,共7页
采用自适应模糊C均值聚类(FCM)挖掘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信息,以实现污染程度分类数的自动获取,确保类别划分的合理性,真实地反映重金属污染的空间聚集特征.以江苏省南京市炼油厂及生活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中Cr、Cd、Ni、Pb、Zn、Cu... 采用自适应模糊C均值聚类(FCM)挖掘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信息,以实现污染程度分类数的自动获取,确保类别划分的合理性,真实地反映重金属污染的空间聚集特征.以江苏省南京市炼油厂及生活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中Cr、Cd、Ni、Pb、Zn、Cu重金属浓度值,首先运用自适应FCM对浓度值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利用地统计学空间插值,揭示污染的空间聚集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自适应FCM算法比传统聚类算法能更合理地划分重金属污染程度,挖掘出样本潜在的污染信息,可为分析污染成因及土壤环境治理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FCM 土壤表层重金属 污染评价 混乱指数法 空间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浦口区某山前缓坡滑坡复活机制再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燕晓莹 阎长虹 +5 位作者 谈金忠 吴澄宇 郭书兰 徐成华 王振祥 施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26-1636,共11页
南京猪头山滑坡属于典型的覆盖层滑坡,2003年5月边坡发生缓慢变形失稳,没有对周围造成很大的危害,故未引起足够重视,2016年6~7月间受强降雨的影响再次发生大规模的滑动。研究发现,该滑体的地层具有特殊地质结构,在强降雨条件下会产生暂... 南京猪头山滑坡属于典型的覆盖层滑坡,2003年5月边坡发生缓慢变形失稳,没有对周围造成很大的危害,故未引起足够重视,2016年6~7月间受强降雨的影响再次发生大规模的滑动。研究发现,该滑体的地层具有特殊地质结构,在强降雨条件下会产生暂时性承压水,在其承压水的渗透力及浮托力作用下,其稳定性将会大大下降,因此该滑坡的再滑动与降雨密切相关。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滑坡变形过程与降雨时长及降雨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猪头山山前缓坡的稳定性随降雨时长和降雨强度增大逐渐降低,且具有一定的突变性,其滑坡面的位置位于坡体填土层的下部,较好地揭示了猪头山降雨型滑坡形成的机理以及滑坡再滑动机制。这一研究为所在地区的降雨性滑坡预报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再滑动 降雨型滑坡 机制分析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山地热水补给及受轨道交通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成华 于丹丹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61,共5页
为研究汤山地热水接受外源水补给的证据及宁句线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汤山段对地下热水资源的影响,对汤山地下热水和冷水的18O、Sr同位素比值(87Sr/86Sr)及水化学指标进行分析,并与河水、库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汤山地热水并非接受当地降... 为研究汤山地热水接受外源水补给的证据及宁句线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汤山段对地下热水资源的影响,对汤山地下热水和冷水的18O、Sr同位素比值(87Sr/86Sr)及水化学指标进行分析,并与河水、库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汤山地热水并非接受当地降水补给,而是来自于具有同位素贫化特征的外源水,外源的深循环水在汤山两端沿断裂构造向地表排泄,形成温泉。宁句线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对汤山温泉的补给与径流条件不会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同位素 轨道交通工程 地热水补给源 汤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剂协同热脱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效率提升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成华 骆文轩 +3 位作者 黄涛 常伟 岳修鹏 张亚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2-498,共7页
通过对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异位热脱附实验,探究了碱基类(Ca(OH)_(2)、CaO、NaOH)、氧化类(过硫酸钠、过氧化苯甲酰、过碳酸钠)和其他类(FeCl_(3)、CuCl_(2)、颗粒活性炭)改性剂对PAHs热脱附效率的提升作用,优选最佳改性剂及配比。... 通过对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异位热脱附实验,探究了碱基类(Ca(OH)_(2)、CaO、NaOH)、氧化类(过硫酸钠、过氧化苯甲酰、过碳酸钠)和其他类(FeCl_(3)、CuCl_(2)、颗粒活性炭)改性剂对PAHs热脱附效率的提升作用,优选最佳改性剂及配比。3类改性剂的优选结果为2.0%(质量分数,下同)Ca(OH)_(2)、5.0%过氧化苯甲酰和5.0%FeCl_(3)。添加2.0%Ca(OH)_(2)在300℃下脱附10 min、添加5.0%过氧化苯甲酰在200℃下脱附60 min或添加5.0%的FeCl_(3)在150℃下脱附60 min均可使各PAHs组分残留量达到《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DB11/T 811—2011)的修复标准。添加2.0%Ca(OH)_(2)对土壤PAHs热脱附去除效果最好,300℃下PAHs热脱附去除率最高,可达96.31%,而5.0%过氧化苯甲酰对PAHs热脱附去除率提升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修复 改性剂 热脱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盾构施工引发地面沉降三维流固全耦合数值模拟预测 被引量:16
15
作者 徐成华 谈金忠 +1 位作者 骆祖江 李兆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9-419,共11页
为了研究地下水影响下盾构施工引发的地面沉降,用比奥(Biot)固结理论,将土体本构关系推广到黏弹塑性,引入土体参数随着有效应力的动态变化关系,建立盾构施工引发地面沉降三维流固全耦合数学模型,并采用伽辽金加权余量法对数学方程进行离... 为了研究地下水影响下盾构施工引发的地面沉降,用比奥(Biot)固结理论,将土体本构关系推广到黏弹塑性,引入土体参数随着有效应力的动态变化关系,建立盾构施工引发地面沉降三维流固全耦合数学模型,并采用伽辽金加权余量法对数学方程进行离散,运用FORTRAN95语言研发有限元程序.以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玉双路站至双林路站盾构区间段为例,通过对比实测地面沉降量和计算沉降量验证模型可靠性,并模拟预测了盾构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地面沉降和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特征,同时模拟土体参数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实测地面沉降量与计算值吻合较好,模型可靠,盾构隧道施工引发的地面沉降在左右线盾构隧道轴线之间较大,远离左右线盾构隧道轴线,地面沉降量减小,且随着盾构施工的进行,在开挖面处孔隙水压力降至最低,随着管片支护完成,孔隙水压力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奥固结理论 盾构施工 流固耦合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舜耕山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黎志豪 许光泉 +2 位作者 余世滔 高加林 张海涛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8-426,共9页
淮南市舜耕山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岩溶地貌发育且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给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本文通过对区内碳酸盐岩裸露区和覆盖区岩溶野外地质勘查、岩溶塌陷特征统计、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总结本区岩溶... 淮南市舜耕山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岩溶地貌发育且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给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本文通过对区内碳酸盐岩裸露区和覆盖区岩溶野外地质勘查、岩溶塌陷特征统计、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总结本区岩溶塌陷发育机理。结果表明:裸露型碳酸盐岩区岩溶塌陷发育主要受本区多期构造运动以及岩性组合的影响,岩溶塌陷发育构造形迹呈NW向居多,并多发育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界面处,以构造破坏-潜蚀为主;覆盖型碳酸盐岩区岩溶塌陷发育多为地面构筑物增加导致静荷载增加以及矿区强排水诱发的塌陷,以有效应力破坏-真空吸蚀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舜耕山 地质背景 岩溶塌陷特征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重质石油降解菌群构建及降解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汪润民 张晓东 +2 位作者 徐成华 于丹丹 余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653-5660,共8页
基于重油污染场地生物修复需求,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高效重油降解混合菌群并通过降解前后重油组分结构及官能团的变化对混合菌群的降解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混合菌群的结构在重油降解的不同阶段有明显差异。Pseudomonas、Reyranella、Pa... 基于重油污染场地生物修复需求,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高效重油降解混合菌群并通过降解前后重油组分结构及官能团的变化对混合菌群的降解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混合菌群的结构在重油降解的不同阶段有明显差异。Pseudomonas、Reyranella、Parvibaculum和Pseudoxanthomonas等菌属在重油降解过程中先后起到主要作用,其中Parvibaculum和Pseudoxanthomonas属的功能菌在重油重质组分的降解中或起主要作用。经过对重油降解混菌长期连续强化培养,可使50天内重油降解率由25.42%提升至41.57%。将不同来源富集获得的四种重油降解混合菌群复配得到了QM混合菌群,20天和50天内重油降解率可分别达到42.31%和53.48%,同时50天沥青质降解率可达25.56%。经过菌群降解后重油内轻质组分及甲基、亚甲基等轻质基团含量大幅度下降,同时重质组分的饱和度增大、多环结构被活化、酯、醚等含氧重质组分实现轻量化,实现了高效且稳定的重油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石油 混合菌群构建 生物降解 降解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暂时性承压水影响的南京游子山滑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俞良晨 阎长虹 +4 位作者 郭书兰 谈金忠 徐成华 刘羊 黄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3-141,共9页
随着极端强降雨天气的增加,南京地区多处山前缓坡发生规模较大的山体滑动,这与传统认为的山前缓坡相当于反压马道,有利于山体整体稳定的观点不一致。通过分析南京游子山山体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初步认为这是典型的降雨诱发型滑坡。从滑... 随着极端强降雨天气的增加,南京地区多处山前缓坡发生规模较大的山体滑动,这与传统认为的山前缓坡相当于反压马道,有利于山体整体稳定的观点不一致。通过分析南京游子山山体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初步认为这是典型的降雨诱发型滑坡。从滑坡场区的地层岩性、地貌特征、降雨条件以及工程活动等方面对该缓坡的滑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地区山体自然边坡具有独特的地层结构特征,山体上部岩石裸露,地形陡峻;中下部广泛覆盖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坡度较缓,形成山前缓坡。缓坡的表层以细颗粒土为主,中下层以粗颗粒土及碎石土或风化岩体为主,形成特殊的"二元地层结构"。在强降雨极端天气条件下,山体上部裸露岩体裂隙发育,利于降水入渗,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山体中部受降水作用容易发生圆弧滑动;山体下部缓坡容易形成"暂时性承压水";在暂时性承压水和中部滑体下滑力的共同作用下容易发生滑坡。运用GeoStudio软件对山坡变形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边坡体中上部首先达到极限平衡状态,随着下部暂时性承压水顶裂坡脚土层厚度较薄地段,山体中下部发生整体滑动,有效验证了其滑坡的形成机制。该研究成果对南京地区类似滑坡灾害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缓坡 降雨 暂时性承压水 滑动机制 游子山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汤泉地下热水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11
19
作者 徐成华 于丹丹 骆祖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11472-11478,共7页
为确定南京汤泉地区地下热水补给来源,本次对比分析了区内20组不同水样的水化学、氘氧同位素及锶同位素比值的特征。结果表明,汤泉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为SO 4-Ca型,热储温度为63~75℃;δD、δ18 O值分别为-42.89‰^-53.21‰、-7.11‰^-8... 为确定南京汤泉地区地下热水补给来源,本次对比分析了区内20组不同水样的水化学、氘氧同位素及锶同位素比值的特征。结果表明,汤泉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为SO 4-Ca型,热储温度为63~75℃;δD、δ18 O值分别为-42.89‰^-53.21‰、-7.11‰^-8.40‰,均位于当地大气降水线附近,指示其补给来源为雨水,补给高程为321~539 m;Sr同位素比值87 Sr/86 Sr为0.708876~0.709299,表现为碳酸盐岩溶滤水特性。研究认为,地下热水的来源为碳酸盐岩岩溶出露区的大气降水补给,并主要流经碳酸盐岩地层,与浅层冷水和地表水水力联系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热水 水文地球化学 同位素 地球化学起源 地热温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成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刚 徐成华 +2 位作者 施威 李兆 骆祖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9-647,共9页
为了查明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的成因,笔者等在系统研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面沉降的分布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软土分布及建筑荷载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了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的成因。研究结果... 为了查明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的成因,笔者等在系统研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面沉降的分布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软土分布及建筑荷载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了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南京河西地区不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与软土层厚度和建筑荷载分布关系密切,地面沉降主要受建筑工程影响,即建筑荷载和深基坑降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有效应力原理 建筑荷载 软土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