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立式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无加筋/加筋)抗震性能试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丽艳 吉文炜 +4 位作者 陶云翔 唐跃 王炳辉 刘义 吴思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282,I0003,I0004,共12页
为了解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的抗震性能,促进模块式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在高烈度地震区域的推广应用,针对直立式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无加筋/加筋)开展抗震性能试验对比研究。基于相同的测试条件,分别建立了直立式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和土工... 为了解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的抗震性能,促进模块式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在高烈度地震区域的推广应用,针对直立式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无加筋/加筋)开展抗震性能试验对比研究。基于相同的测试条件,分别建立了直立式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和土工格栅加筋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的两种振动台试验模型,考虑近场什邡地震波和远场松潘地震波的作用,研究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墙体加速度、侧向位移、残余变形、墙后填料加速度、竖向沉降和墙背动土压力的响应特征,并与传统悬臂式刚性挡土墙的动力响应特征进行对比,综合评价以塞土轮胎为墙体面板的废旧轮胎挡土墙的整体抗震性能。得出直立式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无加筋)挡土墙抗震性能较弱,而直立式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加筋)整体抗震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式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 土工格栅加筋 抗震性能 振动台试验 悬臂式挡土墙 地震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浚泥-凹凸棒土垂直屏障抗渗特性
2
作者 焦龙进 徐浩青 +3 位作者 葛鹏 姜朋明 周爱兆 梁景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641-8650,共10页
太湖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弃置疏浚泥,为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索将疏浚泥与凹凸棒土制备成垂直屏障材料的可行性,并对其抗渗特性开展了研究。通过柔性壁渗透、水分离心以及低场核磁共振试验等多种测试方法,对疏浚泥-凹凸棒土工程屏... 太湖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弃置疏浚泥,为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索将疏浚泥与凹凸棒土制备成垂直屏障材料的可行性,并对其抗渗特性开展了研究。通过柔性壁渗透、水分离心以及低场核磁共振试验等多种测试方法,对疏浚泥-凹凸棒土工程屏障材料的抗渗性能及其微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结压力的提高,疏浚泥-凹凸棒土屏障材料中的小孔比例增加、介孔比例减小、自由水含量下降、结合水含量基本不变,宏观上表现为疏浚泥-凹凸棒土的孔隙率与渗透系数随固结压力的增加逐渐降低;在100 kPa的固结压力时,与水为渗透液的试验相比,采用氯化锌与丁酸为污染渗透液的疏浚泥-凹凸棒土屏障材料的孔隙率与渗透系数均升高,原因是污染液的加入使得疏浚泥-凹凸棒土的小孔比例减小、介孔比例增加、自由水含量上升,结合水含量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泥-凹凸棒土 固结压力 渗透系数 孔隙率 自由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升降与水下冲刷作用下边坡破坏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齐永正 杨子明 +4 位作者 刘玮民 滕文丽 张安琪 陈昊鹏 姜彦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4,142,共5页
库岸边坡失稳与破坏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边坡失稳与破坏的因素多种多样。通过开展4种不同含砂量的下蜀黏土均质边坡失稳滑塌破坏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水位升降与水下冲刷侵蚀对边坡失稳滑塌破坏产生的影响,进行... 库岸边坡失稳与破坏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边坡失稳与破坏的因素多种多样。通过开展4种不同含砂量的下蜀黏土均质边坡失稳滑塌破坏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水位升降与水下冲刷侵蚀对边坡失稳滑塌破坏产生的影响,进行了4种不同含砂量的下蜀黏土试样水下崩解试验。结果表明:边坡自身土体成分构成对边坡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在水位升降与水下冲刷作用下,纯下蜀土均质边坡稳定性最好,边坡土体含砂量越大,边坡抵抗水位升降与水下冲刷的能力越弱,边坡失稳滑塌破坏的时间越短;水位升降与水下冲刷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随边坡土体含砂量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异,随着边坡土体含砂量的增大,水下冲刷作用对边坡失稳滑塌破坏的影响越来越小,水位升降作用对边坡失稳滑塌破坏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同含砂量试样在水中的崩解情况区别很大,含砂量小的下蜀土试样在水中的崩解较慢,随着土体含砂量的增大,试样崩解速度越来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水位升降 水下冲刷 模型试验 下蜀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化期影响的橡胶-钢渣填料动力特性与微观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艳 蒋飞 +3 位作者 庄海洋 王炳辉 张雷 李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3-62,共10页
废弃钢渣和轮胎是两大工业固体废弃物,用废旧轮胎橡胶颗粒作为质地较重的钢渣的改轻材料,将橡胶-钢渣混合填料用来代替日渐干涸的砂石料,十分符合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因为钢渣的物理力学特征具有时效特性,为了研究橡胶-钢渣填料考虑时... 废弃钢渣和轮胎是两大工业固体废弃物,用废旧轮胎橡胶颗粒作为质地较重的钢渣的改轻材料,将橡胶-钢渣混合填料用来代替日渐干涸的砂石料,十分符合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因为钢渣的物理力学特征具有时效特性,为了研究橡胶-钢渣填料考虑时间效应的动力特性,采用共振柱试验研究考虑水化期、橡胶颗粒含量和橡胶颗粒粒径对橡胶-钢渣填料的动剪切模量、阻尼等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基于Hardin-Drnevich双曲线模型建立橡胶-钢渣填料养护后的动力特性模型,以Botlzman函数描述最大动剪切模量变化规律以及最大阻尼比的参考范围,得出橡胶掺入比为5%的橡胶-钢渣填料动剪切模量最大,且密度改善明显;掺入的橡胶颗粒粒径较小时有助于提高水化潜力,掺入的橡胶颗粒粒径较大时提高水化潜力不大,橡胶-钢渣填料最佳配比为橡胶颗粒粒径为0~1 mm,橡胶颗粒含量为5%。与传统砂土动力特性进行对比,得出橡胶-钢渣填料水化前动剪切模量略高于传统细砂水平,水化90d后动剪切模量接近为哈尔滨中砂水平,略低于福建标准砂,相应的工程条件下可以用其作为一种填料代替砂土。通过微观电子显微镜对橡胶-钢渣填料颗粒进行微观试验,发现橡胶-钢渣填料的水化反应可分为潜伏、诱导、侵蚀、加速和放缓5个阶段,掺入橡胶颗粒使得水化反应具有滞后性,其中期结构形式改变,但并不影响水化产物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橡胶颗粒 最大动剪切模量 阻尼比 水化反应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时间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齐永正 郝昀杰 +4 位作者 吴思麟 周爱兆 朱忠泉 杨子明 金永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84-87,共4页
污泥絮体紧紧包裹大量结合水,导致污泥脱水性能很差。超声波处理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有效处理方法之一。针对超声时间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超声波作用在液相中产生瞬时高温高压,其声空化和水力剪切作用通过裂解污泥... 污泥絮体紧紧包裹大量结合水,导致污泥脱水性能很差。超声波处理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有效处理方法之一。针对超声时间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超声波作用在液相中产生瞬时高温高压,其声空化和水力剪切作用通过裂解污泥絮体,将难以去除的结合水释放出来,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同时,也释放了胞内大量的有机酸或碳酸类物质,改变了污泥的pH值。但是,超声波作用存在最优作用时间,无限延长超声波作用时间,污泥絮体和微生物细胞将变得更加破碎,污泥脱水性能会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作用时间 污泥处理 脱水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M-DEM方法的泥浆过滤微观过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晓道 吴思麟 +2 位作者 姜朋明 彭晓 陈奕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839-3848,共10页
在各类工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高含水率废弃泥浆,过滤分离技术逐渐应用于泥浆的快速减量化中。为明确泥浆过滤的微观过程及堵塞机理,建立并验证了利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离散单元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discrete element method,LBM-D... 在各类工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高含水率废弃泥浆,过滤分离技术逐渐应用于泥浆的快速减量化中。为明确泥浆过滤的微观过程及堵塞机理,建立并验证了利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离散单元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discrete element method,LBM-DEM)模拟泥浆过滤。采用LBM-DEM方法模拟了多类条件下泥浆的过滤,包括不同泥浆含水率、过滤介质孔径、过滤压力及絮团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泥浆在过滤过程中,过滤介质先作为主要的过滤单元,颗粒(或絮团)不断堵塞在过滤介质中或发生流失,当过滤介质完全堵塞后,颗粒(或絮团)不再发生流失,逐渐堆积在过滤介质表面,随着过滤的进行,泥皮逐渐累积增厚;堵塞完成的过滤介质及不断增厚的泥皮的组合体成为新的过滤系统。泥皮的渗透系数决定了新过滤系统的渗透能力,是影响泥浆过滤脱水的主要因素。LBM-DEM新方法的建立为研究及优化泥浆过滤效率提供了借鉴以及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M-DEM 过滤 泥皮 渗透系数 絮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颗粒破碎的钙质砂双屈服面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侯贺营 潘卓杰 姜朋明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2-141,共10页
珊瑚岛礁主要由颗粒形状不规则、多孔隙、高压缩性、易破碎的钙质砂组成。在进行珊瑚岛礁生态开发建设时,由于其地基土钙质砂具有特殊性,有必要针对颗粒易破碎的钙质砂进行本构模型研究,为设计施工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开展不同围压下的... 珊瑚岛礁主要由颗粒形状不规则、多孔隙、高压缩性、易破碎的钙质砂组成。在进行珊瑚岛礁生态开发建设时,由于其地基土钙质砂具有特殊性,有必要针对颗粒易破碎的钙质砂进行本构模型研究,为设计施工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开展不同围压下的钙质砂三轴试验并筛分颗粒,得到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及级配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级配、同一密实度的钙质砂,在不同围压下存在不同程度的应变软化和剪胀性,尤其在较低围压下更为明显;存在应变软化和剪胀性的围压范围内,随着围压的增大,其偏应力峰值点和临胀点所对应的轴向应变越大;不同围压下钙质砂颗粒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颗粒破碎,且围压越大其颗粒破碎程度越大,细粒含量相对越多。同时,为准确描述考虑颗粒破碎的钙质砂应力–应变关系,基于分形理论和莫尔–库仑理论建立颗粒破碎指标对峰值内摩擦角进行修正,并结合试验数据对"南水"模型中的切线变形模量和切线体积比进行修正,明确了各材料常数的意义,建立了考虑颗粒破碎的钙质砂本构模型。采用Fortran语言将修正的本构模型汇编程序进行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较为吻合。此外,引用文献中相关试验数据对所建立的考虑颗粒破碎的钙质砂本构模型进行推广验证,表明该模型依然能较为准确地反映钙质砂在不同围压下存在的应变软化和剪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本构模型 颗粒破碎 分形理论 应变软化 剪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工况土质边坡的失稳破坏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齐永正 张航 +1 位作者 马文刚 朱雅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6190-6196,共7页
库岸边坡的失稳和破坏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边坡失稳和破坏的因素多种多样。开展了不同含砂率的均质饱和土质边坡在水位升降、水下冲刷、震动及不同水流流速下边坡的失稳与破坏室内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库岸边坡的失稳和破坏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边坡失稳和破坏的因素多种多样。开展了不同含砂率的均质饱和土质边坡在水位升降、水下冲刷、震动及不同水流流速下边坡的失稳与破坏室内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位升降与水下冲刷条件下,均质下蜀土饱和土质边坡稳定性最好,土质边坡含砂率越高,边坡抵抗水位升降与水下冲刷的能力越弱,边坡越易失稳滑塌破坏;在震动作用下,饱和边坡土体内孔压快速上升,有效应力快速减小,边坡更易失稳崩塌破坏。水流潜蚀导致边坡土体细小颗粒更易流失,水流潜蚀作用使边坡坡脚部位形成凹陷空洞,使坡体上部失去支撑而导致边坡崩塌失稳破坏,且水流速度越快,边坡越易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边坡 复杂工况 模型试验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