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里下河平原地区富硒土地资源评价及开发潜力
1
作者 周欣 刘强 +2 位作者 丁小琴 杨贵芳 王丹菱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8-1118,共11页
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备受关注,然而,对于远离母岩的平原区富硒土壤评价标准还存在硒有效性评估不足和有机质考虑不全面等问题。本次研究在1∶5万土地质量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江苏海安里下河平原地区富硒土地资源分区及开发潜力评价,... 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备受关注,然而,对于远离母岩的平原区富硒土壤评价标准还存在硒有效性评估不足和有机质考虑不全面等问题。本次研究在1∶5万土地质量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江苏海安里下河平原地区富硒土地资源分区及开发潜力评价,以期为当地富硒农业布局规划及开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潟湖相沉积区土壤硒含量明显高于周边土壤,硒含量最高达0.63 mg·kg^(-1),富集区面积约66 km^(2);土壤硒与成土母质、土壤质地、地形条件及有机质(SOM)等均出现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36、-0.60和0.86(P<0.01)。土壤富硒成因为古潟湖相的母质经表生富集作用形成的,有机质在成壤过程中对硒具有重要的吸附和固定作用,为表层土壤硒富集的关键因素。采用改进富硒土壤评价方法,圈定了优质富硒区、一般富硒区和潜在富硒区分布范围,面积分别为9.87、23.42和32.96 km^(2);小麦富硒率分别为86.7%、63.3%、33.3%,稻米富硒率分别为50%、25%、5%,小麦籽粒Se最高含量为0.20 mg·kg^(-1),总体上较稻米更易吸附硒。研究区有机质丰富,土地综合质量较好,富硒区成片分布,具有开发天然富硒小麦和水稻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土壤 有效硒 里下河平原 有机质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