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隍山地区铅锌(银)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1
作者 宁仁祖 强小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5-133,共9页
城隍山地区铅锌(银)矿床分布于石英斑岩体接触带,矿体以矽卡岩型为主,伴有石英脉型和细脉浸染型。矿石中Cd、Bi、Se和Te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较高。主要矿化阶段的均一揾度为220~330℃,盐度多数在4.4wt%~24wt%NaCl范围内。同位素研究表... 城隍山地区铅锌(银)矿床分布于石英斑岩体接触带,矿体以矽卡岩型为主,伴有石英脉型和细脉浸染型。矿石中Cd、Bi、Se和Te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较高。主要矿化阶段的均一揾度为220~330℃,盐度多数在4.4wt%~24wt%NaCl范围内。同位素研究表明:石英斑岩中锆石年龄(243×10~6a)与矿石年龄(232.6×1~6a和201×10~6a)接近,矿石铅为幔壳混合铅,δ^(34)S在-4.6‰~+3.57‰,δ(?)O_(H2O)在-7.63‰~+5.03‰范围内变化。初步认为该矿床的成因在很大程度上与石英斑岩有关,岩浆期后热流体中有部分大气水和地层(包括田岩)物质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银矿 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海州群细碧角斑岩系的成因 被引量:11
2
作者 樊金涛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5年第2期118-124,共7页
海州群的变质火山岩地层,以石英角斑岩为主,细碧岩次之,角斑岩类稀少,属于细碧岩—石英角斑岩组合类型,且以普遍含钾偏高为特点。根据该岩系的岩相、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含量情况分析,它是元古代晚期在张性条件作用下产生陆内裂谷... 海州群的变质火山岩地层,以石英角斑岩为主,细碧岩次之,角斑岩类稀少,属于细碧岩—石英角斑岩组合类型,且以普遍含钾偏高为特点。根据该岩系的岩相、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含量情况分析,它是元古代晚期在张性条件作用下产生陆内裂谷一海州裂陷槽,并形成海底火山喷发活动的产物。其中细碧岩和石英角斑岩分别来源于上地幔碱性玄武岩和硅铝地壳偏碱性流纹岩浆,所以具有双峰模式的组合特点。海州群沉积之后,曾多次发生区域性中一高压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分布上可划分为兰闪石绿片岩相、低绿片岩相、高绿片宕相等三个变质带,显示了递增变质的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海州群 细碧角斑岩系 角斑岩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