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街景影像交通标志牌限速限高信息提取
1
作者 季辰 刘磊 +1 位作者 蔡栋 程亮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4,共6页
针对端到端识别模型对样本稀疏交通标志牌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在街景影像中先检测交通标志牌,再提取限速限高语义信息的方法,以实现对标志牌所在道路限速限高属性的更新。首先,融合公开样本数据集,训练基于4种典型网络的检... 针对端到端识别模型对样本稀疏交通标志牌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在街景影像中先检测交通标志牌,再提取限速限高语义信息的方法,以实现对标志牌所在道路限速限高属性的更新。首先,融合公开样本数据集,训练基于4种典型网络的检测模型,对比选用效果最佳的Faster R-CNN作为标志牌检测模型;然后,分割全景街景影像,在子图像中检测限速限高标志牌;最后,引入PP-OCRv3文字识别模型提取限速限高值,并通过语义约束清洗结果。结合交通运输部门公开数据,对本文方法进行测试,并在中国台湾省台南市开展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样本稀疏的限速限高标志牌,能从街景影像中准确提取限速限高信息,对交通标志牌管理和限速限高道路属性校验更新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限速 道路限高 交通标志牌 目标检测 信息提取 街景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网络的江苏省生态空间连通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启舜 李飞雪 +2 位作者 王帝文 李满春 陈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07-3020,共14页
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人类土地利用强度加大,部分地区生境斑块趋于破碎,生物交流通道趋于阻断,研究生态空间连通性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保护和修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人类土地利用强度加大,部分地区生境斑块趋于破碎,生物交流通道趋于阻断,研究生态空间连通性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保护和修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方法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并识别重要生态源地破碎与新增情况,利用最小累积阻力(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模型构建生态网络并分析生态空间连通性。研究选取整体连通性指数量化斑块/廊道的相对重要性;结合生态网络结构,具体分析廊道连通性的变化、原因及其影响;并运用电路理论、障碍改善方法识别廊道维护与疏通关键点,提出生态网络保护和修复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江苏省生态网络呈现西密东疏的格局,局部地区生态节点破碎12处,新增5处,源地斑块整体趋于破碎;(2)新沂市马陵山风景区等6处节点的破碎使北部生态网络多条廊道结构功能下降,亟须修复;(3)因沿河防护林及道路林网建设,中部网络与北部网络间廊道连通性有所改善,但缺乏中间节点;(4)丹阳市打雁山丘陵节点的破碎使南部网络与长江湿地间联系削弱,宁镇山脉的结构重要性相对凸显;(5)东部沿海滩涂节点与其他节点间的联系尚处于薄弱状态,有待改善;(6)建议修复生态节点7处,新增生态节点7处,建设踏脚石44处,维护廊道关键点18处,疏通其中5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生态连通性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国土空间数据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及人口承载力评价--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潘昱奇 李满春 +1 位作者 姜朋辉 陈登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0-356,共7页
[目的]研究江苏省常州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情况,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与利用方向,为该区土地与人口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10-2019年多源国土空间数据,构建多因素多因子综合判别模型。[结果]常州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呈... [目的]研究江苏省常州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情况,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与利用方向,为该区土地与人口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10-2019年多源国土空间数据,构建多因素多因子综合判别模型。[结果]常州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呈现出显著的东高西低,平原高山地丘陵区低等空间分异特征。此外,基于未来土地资源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预测2030年常州市人口承载指数高达1.27,显著高于国际警戒水平。[结论]常州市空间开发程度、自然本底和基础设施条件对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水平具有显著的约束,且人口处于超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 土地资源 粮食安全 人口承载力 多因素多因子综合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
4
作者 周德荣 胡清华 +3 位作者 蔡哲 唐志伟 陈希 江飞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通过建立1 km高精度网格分辨率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cological Quality Index,EQI)和人类活动强度指数(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Index,HAI),基于四象限法研究两者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近20年间HAI持续上升,EQI... 通过建立1 km高精度网格分辨率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cological Quality Index,EQI)和人类活动强度指数(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Index,HAI),基于四象限法研究两者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近20年间HAI持续上升,EQI在20年来先降低后上升,高HAI主要分布在人口聚集沿海城市,高EQI地区主要分布在内陆山区。福建省大部分城镇和道路处于高HAI、低EQI的区间,山区林地处于低HAI、高EQI区间。近20年来高HAI、高EQI区域占比升高3%,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协调变化和冲突变化均占9%,冲突变化地区主要出现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协调变化区域主要出现在城区外围,在城区内部也有零散分布。近10年相比前10年协调变化地区上升4%,冲突变化降低5%,说明福建省近10年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取得一定成效,福建省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人类活动强度指数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江苏海岸带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张云倩 张晓祥 +2 位作者 陈振杰 王伟玮 陈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0-105,111,共7页
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长时间序列的江苏海岸带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对于保证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显得十分迫切和必需。以江苏沿海3市海岸带为对象,通过获取1975—2007年的遥感影像数据,采用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 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长时间序列的江苏海岸带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对于保证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显得十分迫切和必需。以江苏沿海3市海岸带为对象,通过获取1975—2007年的遥感影像数据,采用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and Tradeoffs)模型对江苏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进行定量评估,构建了长时间序列的碳储量变化数据,并结合ESDA(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方法研究其空间相关性,探讨了江苏海岸带碳储量的时空变异。结果表明:江苏海岸带总碳储量呈增长趋势,但单位土地面积的碳储量呈降低趋势;该区域碳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连云港云台山境内、新沂河泛洪区和盐城滨海苇地是碳储量的高集聚区,城镇是碳储量的低集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InVEST模型 空间相关性 时空变化 江苏海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SP/OLS数据的中国大尺度城镇用地信息提取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晓慧 肖鹏峰 +1 位作者 冯学智 李海星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9-164,共6页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已在城镇用地信息提取中得到较多应用,其中,较高分辨率数据比较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的方法,但现有研究主要通过逐个城市确定灯光数据的阈值提取城镇用地信息,这对于大尺度的城镇研究所需成本较大、处理效率较低。为此...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已在城镇用地信息提取中得到较多应用,其中,较高分辨率数据比较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的方法,但现有研究主要通过逐个城市确定灯光数据的阈值提取城镇用地信息,这对于大尺度的城镇研究所需成本较大、处理效率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区的较高分辨率数据比较法,将中国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为7大区,分别对各区提取城镇用地信息,并对提取结果进行真实城镇像元判定,得到1992,1995,2000年中国的城镇用地信息。结果表明,采用分区的方法不仅提高了较高分辨率数据比较法的提取效率,反映了特定区域的城镇整体状况,而且在总体区域上保证了提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SP OLS 较高分辨率数据比较法 城镇用地 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滨海湿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地表温度响应遥感监测 被引量:27
7
作者 杜培军 陈宇 谭琨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2-120,共9页
以Landsat TM/ETM+图像为主要数据源,提取了江苏省盐城滨海湿地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基于单窗算法反演了地表温度,综合分析了1992—2009年间湿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及其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92—2009年的17 a间,江苏省滨... 以Landsat TM/ETM+图像为主要数据源,提取了江苏省盐城滨海湿地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基于单窗算法反演了地表温度,综合分析了1992—2009年间湿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及其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92—2009年的17 a间,江苏省滨海湿地最主要的LUCC类型是人类主导型,且以自然类型向人工类型转化最为显著;互花米草、碱蓬和芦苇等自然景观总面积减少了385.52 km2,养殖场、盐田及建筑用地等人工景观总面积增加了376.97 km2;人为干扰是湿地LUCC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在LUCC的影响下,湿地地表温度也有显著波动,多数湿地类型都有不同层次的升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遥感( RS) 分类 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 LUCC) 地表温度( L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森林信息提取及其变化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13
8
作者 姜洋 李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261-7270,共10页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提取森林信息是遥感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以不同时相的Landsat TM/ETM+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和基于多级决策树的分类方法得到浙江省2000年、2005年以及2010年的森林植被覆被图。经实地采样点验证,2010年分类精度达到92...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提取森林信息是遥感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以不同时相的Landsat TM/ETM+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和基于多级决策树的分类方法得到浙江省2000年、2005年以及2010年的森林植被覆被图。经实地采样点验证,2010年分类精度达到92.76%,精度满足要求。介绍了浙江森林信息的快速提取方法,即统计不同森林类型的Landsat TM影像原始波段和LBV变换值以及各种植被指数在各时相上的差异,经过C5决策树训练,选取合适的规则和阈值实现森林信息的提取。结果表明,面向对象分割与决策树算法结合可以作为森林信息提取的有效方法。最后,通过对3期森林专题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了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布,并以此为基础对林地变化的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森林资源变化主要分布在浙西北山区、浙中南山区以及沿海地带,这一结果可以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TM 森林信息提取 森林资源变化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Landsat8数据的南方丘陵区典型地物信息提取——以秦淮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宋明明 郑文龙 +1 位作者 卞国栋 都金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9-216,共8页
以南方丘陵区秦淮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多时相Landsat8遥感影像进行典型地物的光谱采样。根据典型地物光谱特征统计结果,针对各地类特点选取最优的指数提取模型,最终形成具有分层提取特点的决策树分类模型。结果表明:1借助植物的物候特征... 以南方丘陵区秦淮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多时相Landsat8遥感影像进行典型地物的光谱采样。根据典型地物光谱特征统计结果,针对各地类特点选取最优的指数提取模型,最终形成具有分层提取特点的决策树分类模型。结果表明:1借助植物的物候特征,采用多时相遥感影像进行水田与植被的划分能够取得较好效果;2秦淮河流域水田与旱地交错分布,水田主要分布于秦淮河河流洼地,夏季的水田与旱地光谱特征差异最明显,是遥感信息提取最好的时间,短波红外波段为水的吸收波段,在区分水田与旱地信息上具有明显优势;3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可区分农田信息与非农田信息,但由于部分绿化程度好的建筑用地在光谱信息上与农田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仍然存在一部分明显的误分现象,采用裸土指数BSI可以有效地将这部分建筑用地从农田信息中剔除;4建筑用地与裸地的混分问题是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难点之一,研究中尝试了多种指数模型与监督分类方法,结果显示监督分类方法在区分建筑用地与裸地信息方面效果最好;5决策树分类模型较单一的监督分类方法总体精度提高了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 多时相 分层提取 决策树 秦淮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WI和NDVI时间序列的水田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元亮 李艳 吴剑亮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37,F0002,共7页
利用多时相的Landsat TM/ETM+和DEM数据,分别采用直方图匹配(HM)和准不变特征点(PIFs)方法对影像序列进行相对辐射校正,减少了影像的光照和大气条件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水分指数(LSWI)的计算精度。根... 利用多时相的Landsat TM/ETM+和DEM数据,分别采用直方图匹配(HM)和准不变特征点(PIFs)方法对影像序列进行相对辐射校正,减少了影像的光照和大气条件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水分指数(LSWI)的计算精度。根据水稻在不同生育期表现出的生理特征,基于LSWI和NDVI时间序列及高程特征,采用二叉树方法提取了浙江省金华市水田信息。经过验证,在空间上水田信息的提取精度达到92.3%,在县域尺度上提取面积与统计年鉴具有0.97的相关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NDVI时间序列 金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农田信息对SLEUTH模型模拟准确性的影响--以常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丽妍 李飞雪 +3 位作者 李满春 姜朋辉 钟礼山 龚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3,F0002,共7页
以常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探索规划基本农田信息对SLEUTH模型校准过程产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常州市中心城区的城市扩张进行预测。采用一组对比试验:排除层E1不包含规划基本农田信息,排除层E2包含规划基本农田信息,限制城市发展。试... 以常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探索规划基本农田信息对SLEUTH模型校准过程产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常州市中心城区的城市扩张进行预测。采用一组对比试验:排除层E1不包含规划基本农田信息,排除层E2包含规划基本农田信息,限制城市发展。试验结果表明,排除层的设计影响模型的校准过程,在研究区内将规划基本农田信息纳入排除层可以有效提高模型校准精度,从而更好地预测常州市中心城区未来城市扩张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排除层 基本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算法与多智能体的细碎化耕地空间优化研究
12
作者 黄炳元 黄秋昊 +1 位作者 杨力虹 陈振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6-1205,共10页
通过微观地块调整实现耕地资源的规模利用,可以解决区域耕地细碎化治理难题,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探究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综合加权叠加法对常州市新北区耕地细碎化和土地资源宜耕性进行评价,使用聚类算法划分耕地细碎... 通过微观地块调整实现耕地资源的规模利用,可以解决区域耕地细碎化治理难题,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探究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综合加权叠加法对常州市新北区耕地细碎化和土地资源宜耕性进行评价,使用聚类算法划分耕地细碎化类型,并构建多智能体耕地空间优化模型。结果表明:使用K-medoids聚类算法将现状耕地划分为连片规整类、形状复杂类和分散破碎类,其中非连片规整类耕地占比为53.68%,耕地细碎化较为严重;研究区土地资源宜耕性总体水平较高,高适宜性和较高适宜性地块占比分别为14.03%和44.83%,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多智能体模型能够有效实现细碎化耕地的空间优化,优化后耕地宜耕性提高,空间布局更加连续和聚集且形状更加规整;研究区内平衡情景可取得更好的优化效果,但会造成更大规模的耕地调整和宜耕性较高的乡镇承担更多的耕地恢复任务。本研究构建的耕地空间优化模型具有良好的优化效果,可为区域耕地细碎化治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细碎化 聚类算法 多智能体 耕地空间优化 新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冰通量散度的格陵兰冰盖表面物质平衡遥感估算
13
作者 魏佳宁 罗凯 +2 位作者 陈又榕 李培根 杨康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7,共8页
近几十年,格陵兰冰盖表面物质平衡(surface mass balance,SMB)和溢出冰川崩解造成冰盖物质损失加速,其中SMB的贡献近年来持续增大。因此,掌握SMB时空分布对于理解格陵兰冰盖物质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研究格陵兰冰盖SMB的2种主要手段... 近几十年,格陵兰冰盖表面物质平衡(surface mass balance,SMB)和溢出冰川崩解造成冰盖物质损失加速,其中SMB的贡献近年来持续增大。因此,掌握SMB时空分布对于理解格陵兰冰盖物质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研究格陵兰冰盖SMB的2种主要手段中,区域气候模型模拟的SMB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溢出冰川通量门遥感观测仅能间接获得通量门上游流域整体的SMB值,难以反映SMB的空间分布。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冰通量散度的格陵兰冰盖表面物质平衡遥感估算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估算SMB空间分布:①利用ICESat-2卫星激光测高数据获取格陵兰冰盖高程年际变化量;②利用MEaSUREs冰流速遥感数据和BedMachine冰厚度数据,采用基于像元的有限差分法计算冰通量散度,估算冰流造成的冰盖高程变化,进而从ICESat-2冰盖高程变化中减去由冰流造成的冰盖高程变化,获得由SMB引起的冰盖高程变化;③利用粒雪密实化模型将SMB引起的高程变化转换为质量变化,即可反映格陵兰冰盖年际SMB空间分布。研究采用该方法估算了2019年与2020年格陵兰冰盖SMB空间分布,通过与观测站点实测SMB对比分析,表明本方法估算SMB的精度较高(RMSE为0.519 m w.e.),优于区域气候模型(RMSE为0.565~0.877 m w.e.),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格陵兰冰盖表面物质平衡时空分布遥感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物质平衡 ICESat-2 冰通量 粒雪密实化 格陵兰冰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类衰退研究进展
14
作者 戴文昱 吴朝宁 +2 位作者 余博洋 刘耘志 王结臣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93-3613,共21页
近年来两栖动物在全球范围内面临严重威胁,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地理研究等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两栖类衰退问题的研究成果,从态势及成因两方面对两栖动物衰退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全球两栖物种的衰... 近年来两栖动物在全球范围内面临严重威胁,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地理研究等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两栖类衰退问题的研究成果,从态势及成因两方面对两栖动物衰退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全球两栖物种的衰退形势较为严峻,衰退成因复杂,对两栖动物衰退成因的认知也在不断发展,主要因素包括栖息地丧失和改变、气候变化、UV-B辐射、壶菌病、化学污染、外来物种的引入、过度利用及物种特征因素等。其中,栖息地丧失是最根本也是最主要的威胁,气候变化对两栖动物的威胁逐渐上升,加剧了它们的生存危机。这些因素往往会共同作用于两栖动物,驱动两栖动物的衰退。结合中国的两栖动物保护现状提出若干保护建议,包括:(1)加强中国两栖动物监测网络建设;(2)优化两栖动物保护的保护区;(3)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危害两栖动物的非法行为。针对两栖类衰退研究存在的发展空间提出,未来可借助更多新技术,与地理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互动,持续地开展两栖动物的监测及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全球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衰退态势 威胁因素 生物多样性 栖息地丧失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南海历史地理情势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伟 刘永学 +2 位作者 李满春 汪业成 周旻曦 《热带地理》 2015年第2期202-207,217,共7页
结合当前南海严峻形势以及GIS系统开发的特点,研究设计了基于Arc GIS Engine组件、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与Arc SDE空间数据引擎、以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平台、C#为开发语言的南海历史地理情势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了历史情势分析、... 结合当前南海严峻形势以及GIS系统开发的特点,研究设计了基于Arc GIS Engine组件、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与Arc SDE空间数据引擎、以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平台、C#为开发语言的南海历史地理情势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了历史情势分析、岛礁分析、油气分析和系统管理4个模块,可用于统筹分析南海历史情势、岛礁情势和油气情势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历史地理 情势分析 系统设计 WEB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W-NSGA-Ⅱ算法的海上搜救力量调度研究
16
作者 薛清仁 程亮 +1 位作者 吴洁 宋彦杰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
针对海上搜救力量调度决策复杂、涉及因素多和全局优化难等问题,建立海上搜救力量调度模型,并采用一种基于去重策略的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DW-NSGA-Ⅱ)进行求解。详细阐述考虑目标生存概率的搜寻成功率指标(POSAS)和搜救力量到达搜寻... 针对海上搜救力量调度决策复杂、涉及因素多和全局优化难等问题,建立海上搜救力量调度模型,并采用一种基于去重策略的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DW-NSGA-Ⅱ)进行求解。详细阐述考虑目标生存概率的搜寻成功率指标(POSAS)和搜救力量到达搜寻区域时间的相关数学模型,以最大搜寻成功率、最短搜救物资到达时间和最小搜救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搜救力量调度模型;针对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在求解搜救力量调度模型过程中因重复解多导致拥挤距离失效、全局优化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去重策略的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DW-NSGA-Ⅱ);以某事故为例,分别采用DW-NSGA-Ⅱ和NSGA-Ⅱ求解模型并比较优化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充分考虑海洋环境信息、事故救援需求和搜救力量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搜救力量调度方案,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DW-NSGA-Ⅱ算法的优化效果优于NSGA-Ⅱ算法,验证DW-NSGA-Ⅱ在搜救力量调度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搜救力量调度 NSGA-Ⅱ 搜救成功率 物资到达 搜救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一号卫星WFV影像的水稻信息提取模式(英文)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杨闫君 黄彦 +3 位作者 田庆久 王磊 耿君 杨冉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55-3261,共7页
通过卫星影像利用水稻不同物候期的特征对其进行识别是目前在水稻信息提取方面比较有效的方式。首先根据水稻区别于其他植被的显著特征,即水稻生长前期稻田的下垫面含有大量水的特性,将用于提取水域信息的归一化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 通过卫星影像利用水稻不同物候期的特征对其进行识别是目前在水稻信息提取方面比较有效的方式。首先根据水稻区别于其他植被的显著特征,即水稻生长前期稻田的下垫面含有大量水的特性,将用于提取水域信息的归一化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合理地应用在水稻前期的信息提取中,并且利用两个物候期的NDWI做比值,扩大了水稻与其他地物之间的差异。再借助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在不同物候期的增长变化特征可以进一步提高水稻信息提取的精度。研究发现充分利用水稻在不同物候期的特殊性,并结合与水稻特性相关的指数,将NDWI和NDVI两种指数同时用于水稻提取,确定合理、准确、有效的提取方法是提高水稻提取精度的主要途径。本文以安徽省来安县的水稻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年7月12日和8月30日获取的两幅高分一号卫星WFV影像数据,利用水稻分蘖期和抽穗期的NDVI和NDWI构建了水稻信息提取模式,有效地提取出了来安县的水稻信息分布并进行制图,最后结合在研究区野外实地考察的信息数据对提取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式能够快速、准确地从遥感影像上获取水稻分布信息,具有很好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一号卫星 WFV影像 水稻信息提取 NDWI N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dsat8不透水面遥感信息提取方法对比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畅 杨康 +2 位作者 程亮 李满春 郭紫燕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8-156,共9页
不透水面是重要的地表覆盖类型,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准确提取不透水面信息对于掌握地表覆盖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已提出了多种不透水面遥感信息提取指数,但目前尚缺乏对这些不透水面指数的系统对比分析。利用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 不透水面是重要的地表覆盖类型,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准确提取不透水面信息对于掌握地表覆盖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已提出了多种不透水面遥感信息提取指数,但目前尚缺乏对这些不透水面指数的系统对比分析。利用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测试了目前8种主要不透水面指数的提取精度。结果表明,在现有不透水面指数中,垂直不透水层指数能够有效增强不透水面信息,不透水面提取精度最高(89.6%),其次是比值居民地指数和生物物理组分指数(87.5%和87.4%),城市指数与新建筑指数提取精度再次之(82.9%和80.0%),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归一化建筑指数和基于指数的建筑指数未能有效增强不透水面信息,提取精度较低(<75.0%)。此外,这8种不透水面指数都未能有效解决不透水面与大片裸地光谱混淆的问题,在裸地广泛分布的区域难以准确提取不透水面,平均提取精度仅为71.0%,影响了不透水面指数的大区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遥感信息提取 不透水面指数 土地覆盖 Landsat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和分形维数的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卢奔 李满春 +1 位作者 周磊 徐双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15,共6页
结合长沙市2005—2012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信息熵理论和分形维数理论,对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从整体性、时序性、空间性、地类差异性4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信息熵理论对长沙市整体性进行分析,从时序角度将信息熵变化分成... 结合长沙市2005—2012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信息熵理论和分形维数理论,对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从整体性、时序性、空间性、地类差异性4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信息熵理论对长沙市整体性进行分析,从时序角度将信息熵变化分成2005—2008年上升,2008—2009年下降,2009—2012年上升3个阶段;从空间角度将各区县(市)分成高熵值区、中熵值区、低熵值区.(2)利用分形维数理论对长沙市地类差异性进行分析,随着区域内土地利用发生变化,则表现出相同年份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复杂度变化,不同年份下相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复杂度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信息熵 分形维数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岩心光谱扫描仪CMS350A数据预处理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蒙亚平 杜培军 +2 位作者 李二珠 张浩 徐志刚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81,共9页
岩心高光谱编录是目前深度挖掘地质资料、实现地质找矿突破的有效支持技术之一。该技术实现了高光谱遥感矿物识别优势与钻探技术深部岩层采样特点的结合。针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岩心光谱扫描仪研发与产业化"支持... 岩心高光谱编录是目前深度挖掘地质资料、实现地质找矿突破的有效支持技术之一。该技术实现了高光谱遥感矿物识别优势与钻探技术深部岩层采样特点的结合。针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岩心光谱扫描仪研发与产业化"支持研发的国内首台岩心光谱扫描仪CMS350A数据采集机理和获取的岩心图像及光谱数据的特点,对岩心光谱扫描数据预处理方法开展研究,提出了基于标准板的岩心扫描图像增强方法、图谱分析结合的干扰光谱识别和校正技术及岩心自动提取和拼接模型,实现了对岩心光谱扫描数据的实时、可靠处理,为后期岩心光谱分析、理化参数反演和矿物分析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光谱扫描仪 图像增强 岩心抽取 岩心拼接 光谱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