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对抗网络图像处理综述 被引量:18
1
作者 朱秀昌 唐贵进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共12页
2014年提出的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是近年来神经网络领域中为数不多的一项新锐技术。GAN在常见生成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判别模型,以形成巧妙的对抗学习机制,使它能够产生更高质量的图像。近年来各种改... 2014年提出的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是近年来神经网络领域中为数不多的一项新锐技术。GAN在常见生成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判别模型,以形成巧妙的对抗学习机制,使它能够产生更高质量的图像。近年来各种改进型GAN在图像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不但覆盖了几乎所有传统图像处理领域,还包括一些新应用,如图像编辑、图像翻译、风格转移等,普遍取得了胜过传统方法的良好结果。文中在简要分析GAN的系统结构、对抗生成和网络训练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为提高GAN性能、克服现存缺陷和满足不同应用而出现的多种改进型GAN,如DC-GAN、W-GAN、Big-GAN等。尽管如此,目前GAN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将来的前途不可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图像处理 生成模型 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图像处理模型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宝栋 唐贵进 +2 位作者 干宗良 崔子冠 刘峰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8-106,共9页
为了解决图像采集或视频监控应用中遇到夜视或背光等低照度的情况,文中从对数图像处理模型出发,结合色彩恒常性理论,提出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将RGB彩色图像转换到HSV色彩空间,利用对数图像处理模型(L... 为了解决图像采集或视频监控应用中遇到夜视或背光等低照度的情况,文中从对数图像处理模型出发,结合色彩恒常性理论,提出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将RGB彩色图像转换到HSV色彩空间,利用对数图像处理模型(LIP)算子改进普通空域滤波器对亮度通道进行反射分量的提取,以更好地保持图像高频信息,然后根据局部的背景亮度信息计算放大系数,在LIP模型下对每个像素的光照分量进行增强,以提高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基于人眼视觉特性,有效地提高了图像的整体对比度,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有较好的主观视觉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对数图像处理模型 RETINEX理论 低照度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inex自适应反射分量估计和对数图像处理减法后处理的低照度图像增强 被引量:11
3
作者 潘卫琼 涂娟娟 +1 位作者 干宗良 刘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27-331,共5页
在夜间采集到的图像由于受强灯光的影响,对比度较大,白天采集到的背光图像也是如此。对比度增强算法是常用的获得良好对比度图像的方法,但是这往往会造成亮区域过度增强的现象。为了解决对比度较大的这部分图像过度增强的问题,提出了一... 在夜间采集到的图像由于受强灯光的影响,对比度较大,白天采集到的背光图像也是如此。对比度增强算法是常用的获得良好对比度图像的方法,但是这往往会造成亮区域过度增强的现象。为了解决对比度较大的这部分图像过度增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etinex自适应反射分量估计和对数图像处理减法后处理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分为两部分:反射分量估计,基于对数图像处理减法(LIPS)模型的对比度增强。首先,用自适应双边滤波器代替传统的高斯滤波器来获得更精准的照明层。然后,根据最小可觉差(JND)阈值得到一个自适应因子来为对数域的照明分量加权,从而估计出图像的反射分量。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止高亮度区域的过度增强。最后,将基于标准偏差最大化的LIPS方法作用在反射层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其中LIPS的参数范围由反射图像的累积分布函数(CDF)来确定。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算法在主观评价以及客观评价方面都优于其他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分量估计 对数图像处理减法(LIPS) 最小可觉差 标准偏差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压缩感知的图像全局重构模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然 干宗良 朱秀昌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16-1422,共7页
已有的基于分块压缩感知(Block Compressed Sensing,Block CS)的图像重构模型采用相同的测量矩阵以块×块的方式获取数据,解决了传统CS方法中测量矩阵所需存储量较大的问题,但由于采用分块重构,没有考虑到图像的全局稀疏度,出现了... 已有的基于分块压缩感知(Block Compressed Sensing,Block CS)的图像重构模型采用相同的测量矩阵以块×块的方式获取数据,解决了传统CS方法中测量矩阵所需存储量较大的问题,但由于采用分块重构,没有考虑到图像的全局稀疏度,出现了大量的块效应。本文分析了图像分块重构产生块效应的三个主要原因:块稀疏度不均匀、频谱泄漏和块尺寸受限,提出了一种基于Block CS的图像全局重构模型。该模型在编码端采用高斯随机矩阵逐块作非相关测量;在解码端,引入排序算子,重新构造测量矩阵,该测量矩阵既适合于进行全局重构,又适合于分块测量的CS观测值,并仍与图像的稀疏矩阵高度不相关,所以其可充分利用图像的全局稀疏度进行CS重构。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全局重构模型有效地消除了块效应现象,并且对块尺寸的变化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块压缩感知 块稀疏度 分块重构 全局稀疏度 全局重构 块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分块压缩感知中的自适应测量率设定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然 干宗良 +2 位作者 崔子冠 武明虎 朱秀昌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7-85,共9页
传统的图像分块压缩感知(BCS,block compressed sensing)以相同的测量率对各块进行测量,但由于图像的空间特性不同,在重构图像时出现了块效应。通过自适应为各块设定不同的测量率,该问题可得到有效的解决。然而,已有的自适应测量率设定... 传统的图像分块压缩感知(BCS,block compressed sensing)以相同的测量率对各块进行测量,但由于图像的空间特性不同,在重构图像时出现了块效应。通过自适应为各块设定不同的测量率,该问题可得到有效的解决。然而,已有的自适应测量率设定法需要在采集端获得原始数字图像,这在实际的压缩成像(CI,compressive imaging)设备中无法实现。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提出了一种更易于通过硬件实现的自适应测量率设定法。该方法利用在采集端可获得的CS测量值直接在测量域中估计各图像块的样本方差,再根据各块样本方差自适应地为每块设定测量率并实现码率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重构图像的质量优于非自适应方案,但由于测量域估计块样本方差存在偏差,使其与直接利用块样本方差真实值的自适应方案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块压缩感知 压缩成像 自适应测量 块样本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科高校院系实验室资源共享实践探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庄文芹 谢世朋 邵文泽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9-211,共3页
以理工科高校院系实验室资源共享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机制、优化实验教学资源、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实验室资源 理工科高校 创新人才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韦伯感知和导引滤波分层聚合快速立体图像匹配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天亮 戴修斌 +1 位作者 朱秀昌 罗立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92-996,共5页
该文利用韦伯定律和导引滤波提出基于代价分层聚合的快速立体匹配方法。首先提取立体图像对各彩色通道Weber描述符并初始化匹配代价。利用导引滤波增强匹配代价并提取视差候选;利用候选子集联合空间离散采样与自适应支持权重实现分层代... 该文利用韦伯定律和导引滤波提出基于代价分层聚合的快速立体匹配方法。首先提取立体图像对各彩色通道Weber描述符并初始化匹配代价。利用导引滤波增强匹配代价并提取视差候选;利用候选子集联合空间离散采样与自适应支持权重实现分层代价聚合;据此快速择优选取初始视差。视差求精中采用改进型双边滤波和对称映射后处理有效改善初始视差图中歧义区域。实验表明,该文方法能有效消除匹配歧义,获得分段平滑、高精度稠密视差;结构简单、快速高效且对光照变化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立体视觉 韦伯定律 导引滤波 分层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T压缩的JPEG图像检索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瑞祥 赵珊 鲍泓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5-227,共3页
提出一种JPEG图像检索算法,将熵解码后的DC系数差本地二值化,提取DC差向量来体现原始图像中像素的灰度分布。考虑到每个DCT块中的AC系数对图像内容的表征能力,针对每个DCT块选择前9个最大的AC系数,构造AC系数特征向量用于检索。实验结... 提出一种JPEG图像检索算法,将熵解码后的DC系数差本地二值化,提取DC差向量来体现原始图像中像素的灰度分布。考虑到每个DCT块中的AC系数对图像内容的表征能力,针对每个DCT块选择前9个最大的AC系数,构造AC系数特征向量用于检索。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检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检索 离散余弦变换 DC系数 AC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理对比度导向的图像自适应压缩感知测量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然 葛悦 +2 位作者 曾豫 孙艳歌 朱秀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94,共8页
压缩感知以部分随机变换代替全变换,仍可确保图像的高精度复原,可用于铁路系统中无线监控终端实现低复杂图像编码。传统图像压缩感知以相同的测量率实施分块测量,而由于分块稀疏度不同,常导致重建图像具有块效应,无法确保良好的率失真... 压缩感知以部分随机变换代替全变换,仍可确保图像的高精度复原,可用于铁路系统中无线监控终端实现低复杂图像编码。传统图像压缩感知以相同的测量率实施分块测量,而由于分块稀疏度不同,常导致重建图像具有块效应,无法确保良好的率失真性能。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图像纹理特征引导图像压缩感知,在感知端实施自适应测量。利用像素八连通区域内的最大梯度度量各像素的纹理变化程度,生成纹理特征图,利用纹理特征图计算各块纹理对比度,并以此为依据自适应设定各块的测量率,以块纹理对比度加权图像重建模型的目的函数,集中优化纹理细节的区域。实验结果表明,与由块方差、边缘特征主导的自适应测量方法相比,本文所提算法可确保较好的重建图像主观视觉质量,且率失真性能优于传统压缩感知重建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压缩感知 自适应测量 纹理对比度 自适应全局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彩色化的单幅彩色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杰 朱秀昌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2,共7页
对单幅彩色图像进行超分辨率(Super-resolution,SR)重建,一般是将原始RGB图像转换为YUV图像,对亮度分量Y进行SR,而对色度分量U、V只进行简单的插值。因为图像插值很容易产生边缘模糊和锯齿,本文用彩色化算法对低分辨率的U、V分量进行处... 对单幅彩色图像进行超分辨率(Super-resolution,SR)重建,一般是将原始RGB图像转换为YUV图像,对亮度分量Y进行SR,而对色度分量U、V只进行简单的插值。因为图像插值很容易产生边缘模糊和锯齿,本文用彩色化算法对低分辨率的U、V分量进行处理,并提出一种基于彩色化的迭代反投影(Iterative Back-projection,IBP)方法,改善了传统基于插值的IBP算法对边缘图像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得到图像的客观质量和主观质量既优于传统的基于双立方插值处理的SR彩色图像,也优于其它以彩色化为基础进行色度图像处理的SR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图像 超分辨率重建 彩色化 迭代反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压缩感知的静止图像压缩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然 武明虎 +2 位作者 郑海波 崔子冠 朱秀昌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9,54,共7页
受功耗、成本和无线传输环境的限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采集图像的节点并不适合采用传统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JPEG2000。为了适应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轻编码、重解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的... 受功耗、成本和无线传输环境的限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采集图像的节点并不适合采用传统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JPEG2000。为了适应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轻编码、重解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的静止图像压缩方案。该方案在编码端进行分块测量,分块测量次数根据图像的边缘信息自适应地分配;在解码端则利用分块观测数据进行整帧重建。仿真实验表明,与已有的基于CS的图像压缩方案相比,该方案可有效地降低CS测量成本,并可在重建时消除图像的边缘模糊与块效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无线传感器网络 静止图像压缩 图像重建 分块自适应测量 平滑投影Landweber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局部可信视差的立体图像误码掩盖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贵进 朱秀昌 刘天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1-786,共6页
为解决立体图像传输的差错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可信视差的掩盖方法。首先,考虑到存在丢失块,并结合像素间色彩空间相似程度和几何空间距离接近程度等因素,设计了基准点偏置的窗口用于自适应权重的视差匹配;然后根据视差连续性原则... 为解决立体图像传输的差错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可信视差的掩盖方法。首先,考虑到存在丢失块,并结合像素间色彩空间相似程度和几何空间距离接近程度等因素,设计了基准点偏置的窗口用于自适应权重的视差匹配;然后根据视差连续性原则和左右一致性约束,得出局部的可信视差;最后采用"胜者为王"(Winner-Takes-All)策略估计丢失块的视差,并根据此视差提取相应块来进行误码掩盖.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掩盖算法相比,该算法在计算复杂度相当的情况下,无论在重建图像的PSNR还是主观质量上均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图像 误码掩盖 基准点偏置 自适应权重 胜者为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字符串匹配技术的图像检索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珊 郑清洁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7-121,共5页
为提高图像检索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字符串匹配技术的图像检索算法。该算法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及方块编码(BTC)的原理首先对图像进行分割,构造对表征图像内容有意义的图像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字符出现的概率对字符表征意义的重要性... 为提高图像检索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字符串匹配技术的图像检索算法。该算法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及方块编码(BTC)的原理首先对图像进行分割,构造对表征图像内容有意义的图像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字符出现的概率对字符表征意义的重要性,把图像特征动态映射成字符串形式,然后采用字符串匹配技术进行图像检索。该算法不仅利用了图像中的边缘及纹理分布,而且将字符串匹配技术引入到图像检索中,在提高检索率的同时又加快了检索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检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 方块编码(BTC) 字符串匹配 视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进化规划的图像分水岭分割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珊 王水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5-267,282,共4页
为了解决分水岭算法的过分割问题,提出用一种结合进化规划的控制标记符提取技术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的分水岭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基于进化规划的生灭过程,对传统分水岭分割中的图像目标区域进行重新标记,根据新标记的区域特点,重新设置图... 为了解决分水岭算法的过分割问题,提出用一种结合进化规划的控制标记符提取技术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的分水岭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基于进化规划的生灭过程,对传统分水岭分割中的图像目标区域进行重新标记,根据新标记的区域特点,重新设置图像目标区域的控制标记符。然后通过分水岭变换,实现图像的区域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有效解决分水岭算法的过分割问题,又保留了各种重要的目标区域,可以得到较满意的图像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分水岭算法 进化规划 控制标记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界平滑性准则的立体图像误码掩盖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贵进 朱秀昌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49,共5页
为解决立体图像的差错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平滑性准则掩盖方法。首先根据视差相关性为丢失块选择参考块,然后结合像素间色彩空间相似程度和几何空间距离接近程度为它们进行自适应权重的视差匹配,接着给出了边界平滑性的代价函数,并... 为解决立体图像的差错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平滑性准则掩盖方法。首先根据视差相关性为丢失块选择参考块,然后结合像素间色彩空间相似程度和几何空间距离接近程度为它们进行自适应权重的视差匹配,接着给出了边界平滑性的代价函数,并据此度量选择最平滑边界的块作为初步的掩盖效果,最后再次利用边界平滑性准则判断丢失块的属性,并根据其属性采用不同算法对之前的初步掩盖内容进行调整。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算法,该算法在主、客观质量上均具有较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图像 边界平滑性 误码掩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方向参数的双三次图像内插方法
16
作者 刘婧 朱秀昌 +1 位作者 干宗良 崔子冠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04-1212,共9页
传统的双三次内插方法仅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估计丢失的像素,易在边缘或纹理区域产生抖动、振铃等现象。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提出一种新的使用方向参数的双三次图像内插方法。对待内插的像素,首先在其邻域计算水平、垂直、45°和135°... 传统的双三次内插方法仅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估计丢失的像素,易在边缘或纹理区域产生抖动、振铃等现象。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提出一种新的使用方向参数的双三次图像内插方法。对待内插的像素,首先在其邻域计算水平、垂直、45°和135°四个方向的梯度,以提取图像局部边缘的强度和方向。对强边缘上的像素,直接沿边缘方向采用对应方向的双三次内插模型估计像素值;否则,先分别沿梯度较大的两个方向采用相应方向的双三次内插模型估计像素,然后采用适当的权系数对所得结果加权平均。此外,为减小计算复杂度,方法中还根据图像局部方差的大小,动态使用双线性内插方法。相比于双三次内插,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保存图像边缘和细节;同时,提出的方法还能够实现任意倍数的放大。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边缘导向的图像内插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主观和客观效果,同时计算复杂度并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次内插 局部梯度 方向参数 边缘强度 任意倍数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模式的立体图像误码掩盖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丽娟 朱秀昌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3,共5页
提出一种针对立体图像传输的差错掩盖方法,该方法根据图像不同的局部特性,结合立体双通道图像间的相关性误码掩盖模式和通道内图像误码掩盖模式的优势,可得到较好的掩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与使用通道内误码掩盖方法相比... 提出一种针对立体图像传输的差错掩盖方法,该方法根据图像不同的局部特性,结合立体双通道图像间的相关性误码掩盖模式和通道内图像误码掩盖模式的优势,可得到较好的掩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与使用通道内误码掩盖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错误隐藏性能,PSNR平均提高1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码掩盖 相关性 双模式 立体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局部均值的彩色图像去噪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全占 司丹丹 +1 位作者 胡园园 干宗良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22期81-84,共4页
传统的彩色图像去噪算法通常是分层处理的,而忽略了彩色图像RGB通道之间的相关性,因此基于RGB通道联合相似度估计提出了一种新的彩色图像非局部均值去噪方法。在用非局部均值滤波对彩色图像进行去噪时,首先以目标像素为中心确定其支撑区... 传统的彩色图像去噪算法通常是分层处理的,而忽略了彩色图像RGB通道之间的相关性,因此基于RGB通道联合相似度估计提出了一种新的彩色图像非局部均值去噪方法。在用非局部均值滤波对彩色图像进行去噪时,首先以目标像素为中心确定其支撑区域,然后根据多通道联合相似度估计确定权重,最后采用逐块滤波的方法对每一层进行滤波。并且针对彩色图像中含有的高斯噪声提出了一种新的噪声参数估计方法。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算法比传统的去噪算法在PSNR和FSIM方面都有提高。因此可以看出在图像去噪过程中考虑三通道之间的相关性是必要的,同时也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局部均值 彩色图像去噪 RGB通道 相似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极光图像分类算法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彦枝 陈昌红 谢晓芳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93,共8页
极光包含丰富的磁层和日地电磁活动以及能量耦合等空间物理信息,是一种自然放光现象。对极光图像的正确分类有助于探索太阳与地球及地球自身磁场的奥秘。文中针对极光图像分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改进的算法,首先采用迁移学习将在... 极光包含丰富的磁层和日地电磁活动以及能量耦合等空间物理信息,是一种自然放光现象。对极光图像的正确分类有助于探索太阳与地球及地球自身磁场的奥秘。文中针对极光图像分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改进的算法,首先采用迁移学习将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训练过的VGG16网络用于极光数据库,然后结合VGG16和密集连接的思想提出一种改进的Dense-VGG网络,用该网络提取极光图像的特征,并实现极光图像的自动分类。在中国北极黄河站拍摄的两个极光数据库上进行了实验,其中8 001幅准确率达到96.54%,38 044幅准确率达到98.99%,证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极光图像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光图像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密集连接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颜色空间与多网络融合的水下图像增强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宇康 唐贵进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56,共13页
受不同水质、不同深度以及成像设备的影响,水下成像质量往往较低,有低对比度、颜色失真、细节模糊等问题。因此,文中在RGB颜色空间的基础上引入了HSV颜色空间,并与残差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相结合,实现了双颜色空间与多个子网络的有机融合,... 受不同水质、不同深度以及成像设备的影响,水下成像质量往往较低,有低对比度、颜色失真、细节模糊等问题。因此,文中在RGB颜色空间的基础上引入了HSV颜色空间,并与残差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相结合,实现了双颜色空间与多个子网络的有机融合,弥补了单一颜色空间训练过程中信息丢失、特征提取不全的问题,在保证增强效果的同时提高了整个算法的泛化能力。实验在多个数据集上进行,与众多算法做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指标的比较,使用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MSE)、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以及无参考水下图像质量评价指标,水下图像质量评价(Underwater Image Quality Measures,UIQM)等主流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实验表明,该算法不论是在主观还是客观评价上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图像 图像增强 卷积神经网络 颜色空间转换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