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苏省耕地集聚连通性时空特征与分类优化策略
被引量:
5
1
作者
施釉超
金晓斌
+4 位作者
梁鑫源
韩博
应苏辰
王世磊
周寅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8-248,F0003,共12页
耕地的集中连片和空间连通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像元—邻域—连片”三级尺度嵌套视角,综合考虑耕地面积、形状、结构和连通性等特征,构建耕地集聚度和连通性特征测算体系,探究了2000-2020年江苏省耕地格局时空演化规...
耕地的集中连片和空间连通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像元—邻域—连片”三级尺度嵌套视角,综合考虑耕地面积、形状、结构和连通性等特征,构建耕地集聚度和连通性特征测算体系,探究了2000-2020年江苏省耕地格局时空演化规律和分类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耕地集聚度从中部向北部和南部递减,98.94%的县域以不同程度下降。2)江苏省耕地连通性从中部至北部形成以宝应县和宿豫区为中心的连通性优势带,南部区域则有所下降。3)根据耕地集聚度和连通性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可将江苏省划分为6个类型区,并提出相应的耕地利用和改善策略。该研究为综合测算耕地的集聚度和连通性特征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明确了耕地优化管理的策略,对于指导区域耕地保护与高效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优化
集聚度
连通性
尺度嵌套
多维测度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区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逻辑解析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
2
2
作者
金晓斌
施釉超
+2 位作者
吴舒心
施晓辉
赖明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16,共8页
探索跨区域全域整治的资源整合逻辑与协同发展路径,对缓解传统土地整治范围局限、城乡要素联动不足和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全域整治要素构成及其跨区域流动的动力机制,明确了以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协作为核心的...
探索跨区域全域整治的资源整合逻辑与协同发展路径,对缓解传统土地整治范围局限、城乡要素联动不足和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全域整治要素构成及其跨区域流动的动力机制,明确了以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协作为核心的实践策略,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探讨跨区域全域整治在土地资源优化、农业产业提升、生态价值保障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等的阶段性成效。研究表明:(1)乡镇内部的全域整治通过整合城乡资源要素和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融合、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乡镇间则通过区域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和产业协调,推动要素流动与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和城乡高质量融合。(2)宁波市作为全国首个市域全域整治试点,通过实施子项目工程建设,激发了乡村活力,促进市—区县—镇域多元要素流动,实现了空间优化和功能提升。(3)跨区域全域整治不仅依赖资源配置,还需通过政策调控、市场协同和机制改革,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资源合理流动与高效配置,同时加强基层组织参与,确保整治工作的可持续性与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域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逻辑解析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集成多维特征的长三角地区耕地利用稳定性评价
3
作者
杨逸
金晓斌
+2 位作者
梁坤宇
王世磊
周寅康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81-290,F0003,共11页
耕地利用的稳定性对于经济发达区的粮食安全、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意义。该研究基于融合耕地数据,集成“数量结构-空间格局-利用情况”的三维度特征,构建耕地利用稳定性评价体系,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探究了该区域2000—2020年耕地...
耕地利用的稳定性对于经济发达区的粮食安全、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意义。该研究基于融合耕地数据,集成“数量结构-空间格局-利用情况”的三维度特征,构建耕地利用稳定性评价体系,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探究了该区域2000—2020年耕地利用稳定性的分区状况及其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融合数据显示,2000—2020年间长三角地区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上海市减少约49%,浙江省减少约30%,江苏省减少约19%,安徽省减少约18%。2)20年间各单维度稳定性均呈“北高南低”格局,但演变路径各异。数量结构在南部微弱增强,在北部显著下降;空间格局在北部地区显著提升;利用情况逐步形成“北聚高-中过渡-南聚低”的分布特征。3)根据耕地利用稳定性多维度特征,长三角地区适度优化区、优先提升区、潜在发展区和重点调控区占比分别为37.99%、9.42%、15.91%和36.69%,面对自然与人为的双重挑战及区域发展需求,应针对各分区主导问题实施差异化调控措施。该研究为耕地利用稳定性的多维度评价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对于指导经济发达区稳定耕地保护与高效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稳定性
多维特征
经济发达区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省耕地集聚连通性时空特征与分类优化策略
被引量:
5
1
作者
施釉超
金晓斌
梁鑫源
韩博
应苏辰
王世磊
周寅康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8-248,F0003,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271259,No.42371284)。
文摘
耕地的集中连片和空间连通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像元—邻域—连片”三级尺度嵌套视角,综合考虑耕地面积、形状、结构和连通性等特征,构建耕地集聚度和连通性特征测算体系,探究了2000-2020年江苏省耕地格局时空演化规律和分类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耕地集聚度从中部向北部和南部递减,98.94%的县域以不同程度下降。2)江苏省耕地连通性从中部至北部形成以宝应县和宿豫区为中心的连通性优势带,南部区域则有所下降。3)根据耕地集聚度和连通性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可将江苏省划分为6个类型区,并提出相应的耕地利用和改善策略。该研究为综合测算耕地的集聚度和连通性特征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明确了耕地优化管理的策略,对于指导区域耕地保护与高效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耕地
优化
集聚度
连通性
尺度嵌套
多维测度
江苏省
Keywords
cultivated land
optimization
agglomeration
connectivity
scale nesting
multi-scale measure
Jiangsu Province
分类号
F32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U984.18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区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逻辑解析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
2
2
作者
金晓斌
施釉超
吴舒心
施晓辉
赖明华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江苏省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
土地学会
国土
综合
整治
产业
研究
院
江苏省
土地开发整理
中心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16,共8页
基金
江苏自然资源智库开放合作项目(ZK24005)。
文摘
探索跨区域全域整治的资源整合逻辑与协同发展路径,对缓解传统土地整治范围局限、城乡要素联动不足和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全域整治要素构成及其跨区域流动的动力机制,明确了以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协作为核心的实践策略,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探讨跨区域全域整治在土地资源优化、农业产业提升、生态价值保障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等的阶段性成效。研究表明:(1)乡镇内部的全域整治通过整合城乡资源要素和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融合、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乡镇间则通过区域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和产业协调,推动要素流动与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和城乡高质量融合。(2)宁波市作为全国首个市域全域整治试点,通过实施子项目工程建设,激发了乡村活力,促进市—区县—镇域多元要素流动,实现了空间优化和功能提升。(3)跨区域全域整治不仅依赖资源配置,还需通过政策调控、市场协同和机制改革,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资源合理流动与高效配置,同时加强基层组织参与,确保整治工作的可持续性与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跨区域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逻辑解析
实施路径
Keywords
cross-regional
comprehensive land consolidation
analytical framework
strategic approaches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集成多维特征的长三角地区耕地利用稳定性评价
3
作者
杨逸
金晓斌
梁坤宇
王世磊
周寅康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81-290,F000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1284,42271259)
江苏省自然资源科研课题(2024001)
江苏自然资源智库开放合作项目(ZK2501)。
文摘
耕地利用的稳定性对于经济发达区的粮食安全、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意义。该研究基于融合耕地数据,集成“数量结构-空间格局-利用情况”的三维度特征,构建耕地利用稳定性评价体系,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探究了该区域2000—2020年耕地利用稳定性的分区状况及其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融合数据显示,2000—2020年间长三角地区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上海市减少约49%,浙江省减少约30%,江苏省减少约19%,安徽省减少约18%。2)20年间各单维度稳定性均呈“北高南低”格局,但演变路径各异。数量结构在南部微弱增强,在北部显著下降;空间格局在北部地区显著提升;利用情况逐步形成“北聚高-中过渡-南聚低”的分布特征。3)根据耕地利用稳定性多维度特征,长三角地区适度优化区、优先提升区、潜在发展区和重点调控区占比分别为37.99%、9.42%、15.91%和36.69%,面对自然与人为的双重挑战及区域发展需求,应针对各分区主导问题实施差异化调控措施。该研究为耕地利用稳定性的多维度评价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对于指导经济发达区稳定耕地保护与高效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耕地利用
稳定性
多维特征
经济发达区
长三角地区
Keywords
cultivated land use
stability
multi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economically developed region
Yangtze River Delta
分类号
S-01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苏省耕地集聚连通性时空特征与分类优化策略
施釉超
金晓斌
梁鑫源
韩博
应苏辰
王世磊
周寅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跨区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逻辑解析与实施路径
金晓斌
施釉超
吴舒心
施晓辉
赖明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集成多维特征的长三角地区耕地利用稳定性评价
杨逸
金晓斌
梁坤宇
王世磊
周寅康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