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
|
江苏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强省的创造性实践与启示 |
徐之顺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3
|
“以人为本”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
徐之顺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4
|
附:“十一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方向和重点课题 |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5
|
我省两项课题被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6
|
论主体社会公德意识的他律 |
宣云凤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7
|
论高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徐之顺
杨斌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8
|
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理论思考——“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 |
徐之顺
邵军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9
|
科学发展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
徐之顺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10
|
善政与善的社会——德治的定位研究 |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1
|
社科规划与社科研究 |
徐之顺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2
|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 |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3
|
论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民生 |
徐之顺
曹达全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4
|
网络对社会交往行动的影响 |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5
|
空间哲学研究 |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6
|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7
|
“国际制造中心”转移规律与江苏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研究 |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8
|
我国转型期的竞争与社会风险研究 |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9
|
经济学的唯物史观分析范式:科学特征与实践创新 |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20
|
社会网络、市场权力与市场秩序的关系研究 |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