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1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3-238,共6页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十一五”规划 江苏省 社会发展服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一五”时期 十六届五中全会 五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强省的创造性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徐之顺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4-198,共5页
江苏实施"两个率先"战略目标对社科发展提出了由大到强的现实要求,确立了建设"五大高地"、实施"五大行动"的目标任务。实现由大到强,江苏注重推进决策咨询能力建设、学科创新体系建设、人才高地建设、发... 江苏实施"两个率先"战略目标对社科发展提出了由大到强的现实要求,确立了建设"五大高地"、实施"五大行动"的目标任务。实现由大到强,江苏注重推进决策咨询能力建设、学科创新体系建设、人才高地建设、发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江苏实践经验表明,哲学社会科学强省建设必须以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自觉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加快转变科研发展方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研究体制机制,激发工作活力;以优势学科和高素质人才为支撑,以发展特色地域文化为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科强省 两个率先 创造性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之顺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6-181,共6页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则给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和要求。“以人为本”进一步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战略地位 ;“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强调“科...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则给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和要求。“以人为本”进一步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战略地位 ;“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强调“科研为民” ;“以人为本”凸现人才的主体地位 ,强调人才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哲学社会科学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 “科研为民” 人才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十一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方向和重点课题
4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9-240,共2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十六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统一与继承发展;当前我国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化的特点及其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在...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十六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统一与继承发展;当前我国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化的特点及其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在江苏的实践探索及典型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十一五”期间 重点课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社会建设理论 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省两项课题被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5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2004年 社会科学 基金 立项 项目研究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主体社会公德意识的他律 被引量:2
6
作者 宣云凤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8,共5页
主体社会公德意识的产生最初是从公德客体的特性里寻找对自身的约束力与限制,对公德命令、规范的理解、接受也是简单的、浮浅的,道德主体遵循、服从的只是外在公德规范的“异己”的力量,因而是被动的,他律的。处于他律阶段的主体社会公... 主体社会公德意识的产生最初是从公德客体的特性里寻找对自身的约束力与限制,对公德命令、规范的理解、接受也是简单的、浮浅的,道德主体遵循、服从的只是外在公德规范的“异己”的力量,因而是被动的,他律的。处于他律阶段的主体社会公德意识具有强制性、被动性、引导性、应当性、过渡性等特征。主体只有通过自我反思,对外在的规范、要求进行取舍、过滤,使意识主体的强制性、约束性逐渐衰退,他律才逐步上升到自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社会公德意识 他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被引量:5
7
作者 徐之顺 杨斌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21,共5页
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重要渠道、发展创新的学术研究力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园地。高校要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强阵地,必须依靠党团组织,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 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重要渠道、发展创新的学术研究力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园地。高校要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强阵地,必须依靠党团组织,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同解决学生实际利益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改进管理,优化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强党建工作,以良好党风推动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理论思考——“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徐之顺 邵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0-214,共5页
"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研讨会就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展开研讨。与会学者指出,江苏等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符合近现代世界发展进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规律与要求。现代化... "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研讨会就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展开研讨。与会学者指出,江苏等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符合近现代世界发展进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规律与要求。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风险是"中等收入陷阱",表现为经济增长缺乏新动力、社会建设落后于经济增长、普遍滋长小富即安文化心理、制度不完善带来社会不稳定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坚持科学发展,彻底转变发展方式;突出创新驱动,彻底改变模仿战略;推进一体化建设,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政治文明建设,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正确发挥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导引、评价作用,要注意指标体系的普适性和区域差异性、经济社会活动的外部性,并要发挥地方比较优势,合理界定政府的发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发达地区 基本现代化 中等收入陷阱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8
9
作者 徐之顺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106,共6页
内容提要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工业文明自身演进、自我超越的必然结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是顺应民心民意、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它代表着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和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确立生态文明新目标,适应了社会主义初... 内容提要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工业文明自身演进、自我超越的必然结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是顺应民心民意、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它代表着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和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确立生态文明新目标,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新挑战,体现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战略的整体性、协调性。对此,必须倡导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执政兴国的新理念,确立生态优先方针,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生态建设的社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政与善的社会——德治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3
10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以德治国” 社会科学 定位研究 善政 中国传统哲学 伦理价值 研究成果 民主政治 当代中国 基金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科规划与社科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之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0-234,共5页
社科研究规划是一项具有政策导向性、宏观协调性和激励性的工作,它对社科研究事业具有“统筹”、整合和协调的作用。因此对具体规划部门来说,在管理上的创新与突破就显得十分重要。而面对江苏的实际状况,社科规划要出新就必须正确认识... 社科研究规划是一项具有政策导向性、宏观协调性和激励性的工作,它对社科研究事业具有“统筹”、整合和协调的作用。因此对具体规划部门来说,在管理上的创新与突破就显得十分重要。而面对江苏的实际状况,社科规划要出新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研究规划中“高原”与“高峰”、“源与流”、全国普遍性问题与地方特殊性之间问题的关系,以推动江苏社科规划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科规划 社科研究 江苏 基金投入 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 被引量:3
12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8-239,共2页
南京大学童星教授承担的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项目批准号:06&ZD025),对如何防范重大社会风险和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总结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应急管理体系 社会预警机制 国家社科基金 公共危机管理 重大项目 南京大学 社会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民生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之顺 曹达全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2-125,共4页
科学发展观开辟了民生理论认识的新境界,也指明了民生建设的方向。民生的最高历史形态是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目标;民生的本质属性可归结为最广大的民众所享有的关于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体系;民生实践应当符合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 科学发展观开辟了民生理论认识的新境界,也指明了民生建设的方向。民生的最高历史形态是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目标;民生的本质属性可归结为最广大的民众所享有的关于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体系;民生实践应当符合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而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方法则是统筹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科学发展观 理论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对社会交往行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交往行动 网络 研究成果 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哲学研究 被引量:1
15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7-238,共2页
南京大学童强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空间哲学与现代社会”(批准号06BZX073)目前结项,项目最终成果为专著《空间哲学与现代社会》,鉴定等级为良好。
关键词 哲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现代社会 南京大学 副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16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 经济全球化 建设研究 社会 国家社科基金 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2005年 重点项目 王永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制造中心”转移规律与江苏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研究
17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8-238,共1页
南京财经大学张为付博士承担的省社科基金项目“‘国际制造中心’转移规律与江苏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研究”(项目号:04EYB004)近期结项,最终成果《国际产业资本转移与中国世界制造中心研究》(专著)获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优秀成果三... 南京财经大学张为付博士承担的省社科基金项目“‘国际制造中心’转移规律与江苏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研究”(项目号:04EYB004)近期结项,最终成果《国际产业资本转移与中国世界制造中心研究》(专著)获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制造业基地 世界制造中心 转移规律 苏建 社科基金项目 南京财经大学 产业资本转移 优秀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转型期的竞争与社会风险研究
18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8-238,共1页
江苏省委党校冯必扬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转型期的竞争与社会风险研究”(项目批准号:02BSH037)近期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良好。该项目最终成果是专著《不公平竞争与社会风险》,2007年6月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该成果... 江苏省委党校冯必扬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转型期的竞争与社会风险研究”(项目批准号:02BSH037)近期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良好。该项目最终成果是专著《不公平竞争与社会风险》,2007年6月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该成果的主要观点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公平竞争 社会风险 转型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成果鉴定 省委党校 社科文献 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的唯物史观分析范式:科学特征与实践创新
19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9-240,共2页
南京财经大学何干强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范式:科学特征与实践创新》(批准号为05BJL002)目前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优秀,最终成果为专著《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范式及其应用》。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科学特征 实践 经济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南京财经大学 经济分析 成果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网络、市场权力与市场秩序的关系研究
20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0-240,共1页
南京大学汪和建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网络、市场权力与市场秩序的关系研究”(批准号:01CBH005)近期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优秀。最终成果是专著《自我行动的逻辑:理解中国人的市场实践的特性及其内在逻辑》。
关键词 市场秩序 社会网络 市场权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成果鉴定 内在逻辑 南京大学 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