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大会学术综述
1
作者 徐之顺 黄明理 顾建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8-262,共5页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是省内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公共学术交流平台,迄今已举办7届。第七届学术大会2013年10月启动,先后举办了6个学科专场、4个学术聚焦、4个区域专场和1个学会综合专场,系列活动收到论文5000多篇,有30位外省...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是省内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公共学术交流平台,迄今已举办7届。第七届学术大会2013年10月启动,先后举办了6个学科专场、4个学术聚焦、4个区域专场和1个学会综合专场,系列活动收到论文5000多篇,有30位外省知名专家、104位省内专家作了主题演讲,263位学者作了交流发言,100位专家作了精彩点评。学术大会集中展示了江苏社科界的学术精神、学术责任、学术成果和学术水平,凝聚了社科五路大军和省市县三级社科联的智慧和力量,促进了理论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梦 江苏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刘崧生同志在江苏省第三次人口科学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
作者 刘崧生 《江苏社会科学》 1984年第6期45-46,共2页
各位代表: 我代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向江苏省第三次人口科学讨论会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次人口科学讨论会是我省人口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计划生育工作者和有关的人口工作者,对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研究所得成果的交流会,也是... 各位代表: 我代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向江苏省第三次人口科学讨论会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次人口科学讨论会是我省人口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计划生育工作者和有关的人口工作者,对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研究所得成果的交流会,也是近年来人口科学方面研究成果的交流会。到会的有九十五位代表,会议收到了内容丰富、水平较高的论文六十多篇。这是一次盛会。预祝这次人口科学讨论会园满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科学研究 江苏省 哲学社会科学 讨论会 人口普查资料 计划生育工作者 联合会 内容丰富 分析研究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丰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秘书长王淮冰同志的发言
3
作者 王淮冰 《江苏社会科学》 1980年第11期3-5,共3页
同志们:我是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参加这个年会应该是带论文来的,今天是空手而来,因此首先要检讨。今天到这儿来,主要是受省社联和省社会科学院领导同志委托,代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向江苏省图书馆学会一... 同志们:我是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参加这个年会应该是带论文来的,今天是空手而来,因此首先要检讨。今天到这儿来,主要是受省社联和省社会科学院领导同志委托,代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向江苏省图书馆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表示热烈的祝贺。一是视贺年会的科研成果取得了丰收;二是祝贺我们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会 江苏省 哲学社会科学 联合会 社会科学院 图书馆工作 大丰收 论文 三个方面 年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社会科学》创刊25周年暨传统学术期刊的现代转型与发展”研讨会综述
4
作者 史拴拴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9-272,共4页
2015年12月20日,由江苏省社科联主办、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江苏社会科学》创刊25周年暨传统学术期刊的现代转型与发展"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中宣部出版局、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领导以及... 2015年12月20日,由江苏省社科联主办、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江苏社会科学》创刊25周年暨传统学术期刊的现代转型与发展"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中宣部出版局、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领导以及《新华文摘》、《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孔子研究》、《山东社会科学》等多家刊物的负责人3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哲社版 中宣部出版局 南京大学学报 《新华文摘》 清华大学学报 综合性社科 综合性期刊 学术研究 苏州大学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
5
作者 朱步楼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14,共7页
关键词 江泽民 哲学 社会科学 学科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媒体使用对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巢乃鹏 秦佳琪 +1 位作者 吴颖文 葛蓝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86,共7页
本文利用"2016年江苏省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调查中苏州、连云港、扬州三市的问卷数据,结合被访者移动媒体素养的调查数据,探究移动媒体的接入和使用对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等... 本文利用"2016年江苏省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调查中苏州、连云港、扬州三市的问卷数据,结合被访者移动媒体素养的调查数据,探究移动媒体的接入和使用对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等因素在移动媒体接入、使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是否使用移动媒体对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对人文社会科学态度以及运用能力均产生显著影响。在控制人口因素的影响后,移动媒体信息获取功能的熟悉程度对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三个方面均有显著影响,而使用移动媒体获取信息的频率只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影响显著,移动媒体使用时间对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三个层面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媒体 接入沟 使用沟 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社会”概念的本体论及现实意义──兼论马克思人学与科学的统一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天庆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5期81-88,共8页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早期社会概念对“存在”所作现实的、对象性的、有机整体的构成和本质穿透;分析了其本体论的本质直观“肯定辩证法”对“社会实践”直接性与中介性相统一的把握,从而沟通了本体论与认识论、沟通了人学与科学;认为正...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早期社会概念对“存在”所作现实的、对象性的、有机整体的构成和本质穿透;分析了其本体论的本质直观“肯定辩证法”对“社会实践”直接性与中介性相统一的把握,从而沟通了本体论与认识论、沟通了人学与科学;认为正确理解这种社会概念,对当今改革实践仍具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存在 本质直观 直接性与中介性 人学与科学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创业类人才项目绩效评价结构模型及指标体系研究——以江苏省“双创计划”创业类人才项目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军海 施学哲 王品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65,107,共8页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各级政府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和产业转型升级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人才计划。如何检验和评估人才计划实施成效,进一步推动人才计划提质增效、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是一个具有重...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各级政府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和产业转型升级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人才计划。如何检验和评估人才计划实施成效,进一步推动人才计划提质增效、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针对人才计划中的创业类人才项目,以江苏省“双创计划”创业类人才项目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对“双创计划”政策文本资料和25个创业类人才项目访谈数据进行开放式、主轴式和选择式编码,借助“过程+结果”双绩效观,提炼创业类人才项目绩效评价的EVG结构维度模型,以此为基础构建创业类人才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一研究对于科学标准地量化评价创业类人才项目的发展质量,进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人才集聚措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创业类人才项目 EVG结构维度模型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双创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学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感
9
作者 赵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期29-34,共6页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的发展。(一) 社会主义思想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成果,早在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之际的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的发展。(一) 社会主义思想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成果,早在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之际的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用拉丁文写成《乌托邦》(Utopia,意即“乌有之乡”)一书,以对话形式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对资本原始积累中的残酷剥削的强烈抗议,同时描绘了一种消灭私有制、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共同参加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 空想社会主义者 阶级斗争 资本主义 十五世纪 资本原始积累 资产阶级 消灭私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苏沿海开发的多维取向 被引量:9
10
作者 金晓瑜 曹宝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3-206,共4页
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同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国家战略,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促共进的关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多维空间为江苏沿海开发提供了多维机遇,江苏沿海地区应当主动策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在产业转移与产业互补中完善产业定... 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同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国家战略,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促共进的关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多维空间为江苏沿海开发提供了多维机遇,江苏沿海地区应当主动策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在产业转移与产业互补中完善产业定位、在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在环境政策与项目合作中保护生态资源、在人口流动与劳动力转移中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长三角国际中心地位的确立中提升江苏沿海经济国际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沿海开发 长三角一体化 多维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间智库到社会智库:理念创新与路径重塑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西忠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26,共6页
从民间智库到社会智库的称谓变化,体现了我国智库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新形势下规范和引导社会智库健康发展、重塑发展路径,需要强化社会责任,把握社会智库发展的正确方向;加强制度供给,补齐社会智库发展最弱短板;探索有效途径,促进社... 从民间智库到社会智库的称谓变化,体现了我国智库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新形势下规范和引导社会智库健康发展、重塑发展路径,需要强化社会责任,把握社会智库发展的正确方向;加强制度供给,补齐社会智库发展最弱短板;探索有效途径,促进社会智库参与决策咨询服务;规范服务市场,完善社会智库产品供给机制;提升发展水平,打造社会智库发展高端品牌;加大支持力度,营造社会智库发展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智库 民间智库 社会智库 理念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价值取向 被引量:24
12
作者 刘德海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顺应了全球发展的新趋势和中国发展的新要求,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绿色发展的全球趋势出发,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理论价值和逻辑关系,提出将...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顺应了全球发展的新趋势和中国发展的新要求,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绿色发展的全球趋势出发,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理论价值和逻辑关系,提出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方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内涵 价值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市场与社会边界重构视野下的社会组织发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西忠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48,共6页
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边界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从政府培育"强市场",到政府建设"大社会",三元并存的社会治理模式趋于形成。要让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担当重任、成就大事,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 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边界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从政府培育"强市场",到政府建设"大社会",三元并存的社会治理模式趋于形成。要让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担当重任、成就大事,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确立社会组织参与合作共治的主体地位,实现政府部分权力、职责和功能的合理让渡,加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能力建设,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的机制体制,重构中国社会治理的微观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市场 社会 边界 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强大思政引领力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谈
14
作者 刘宝民 张伟 +1 位作者 白洁 张新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51,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特质。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以强大思政引领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特质。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以强大思政引领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职业院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传承与技能培养相结合,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人才。本刊邀请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以强大思政引领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期为职业教育战线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引领力 职业教育 思政课建设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专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朱步楼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2-97,共6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对道德建设既有着积极的影响 ,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必须立足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 ,同时按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引导和超越市场经济 ;必须强化一元化的价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对道德建设既有着积极的影响 ,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必须立足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 ,同时按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引导和超越市场经济 ;必须强化一元化的价值导向 ,着眼于引导人们确立共同的理想信念 ,着眼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着眼于培养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精神 ;必须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在多层次的道德实践中突出抓好党员干部的政治道德和行政伦理建设 ,在全社会的道德教化中突出抓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在建立道德评价体系的同时加强立法工作 ,依靠道德和法制的相互配合 ,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市场经济 价值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精神与科学生活方式的构建——从“以人为本”的消费观谈起 被引量:5
16
作者 方心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3-159,共7页
本文认为,从个人生活方式看,真正的“以人为本”中应当有一个长远的眼光;一个符合人类、自然延续发展需要的“可持续”观念。今天,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急速到来,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在变,多元化的冲击使得我们的“文化认同”... 本文认为,从个人生活方式看,真正的“以人为本”中应当有一个长远的眼光;一个符合人类、自然延续发展需要的“可持续”观念。今天,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急速到来,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在变,多元化的冲击使得我们的“文化认同”出现了危机,心理状态的分解,个体自我价值与外部表现价值的分裂,行为与道德观的分离,情感、欲望与信念的分裂。这一系列的因素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向我们的道德观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认为要使“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能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中,就有一个价值观的追求和道德精神的引导问题,有一个精神需求与生活方式相匹配的问题,即科学生活方式的构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可持续 问题 工业化 信息化 外部表现 构建 科学生活方式 道德观 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运行逻辑、辩证意蕴与价值旨趣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斌 徐之顺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1-214,共4页
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关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从本体论层面探讨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就要把握马克思主义观的实践性、变革性、人民性的运行逻辑,揭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面向实践、指导实践的思想源泉... 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关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从本体论层面探讨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就要把握马克思主义观的实践性、变革性、人民性的运行逻辑,揭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面向实践、指导实践的思想源泉和理论动力;从认识论视阈把握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就要从理论与实践、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等基本范畴中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关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观的辩证思维路径和方法论意蕴;从价值论场域阐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就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与工具性的完美契合,深刻揭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当代所具有的理想目标的真理性价值、科学思想的方法论价值和指导中国发展的实践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马克思主义观 运行逻辑 辩证意蕴 价值旨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实践、批判: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认知逻辑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斌 徐之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8-34,237,238,共9页
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人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观点、态度和方法,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认知逻辑包含对马克思主义的本体内容、实践指向、批判路径的逻辑把握。本体认知逻辑是指在正本清源中不断发掘和确认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认知... 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人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观点、态度和方法,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认知逻辑包含对马克思主义的本体内容、实践指向、批判路径的逻辑把握。本体认知逻辑是指在正本清源中不断发掘和确认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认知逻辑是指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把握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批判认知逻辑是指在辩证否定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和真理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马克思主义观 认知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设中的社会资本问题:概念辨析及其实际运作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晓晔 刘心怡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49,共6页
由于社会资本探讨社会纽带的连接方式,与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关系"有几分相似,从而导致学者在研究中国乡村问题时很容易将两者合并,由此得出当前乡村建设困境是因传统关系网络结构变化而导致的社会资本衰落。但就其起源来看,社... 由于社会资本探讨社会纽带的连接方式,与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关系"有几分相似,从而导致学者在研究中国乡村问题时很容易将两者合并,由此得出当前乡村建设困境是因传统关系网络结构变化而导致的社会资本衰落。但就其起源来看,社会资本对应着公民社会的框架,而"关系"则在中国家庭本位中展开。前者注重个体的理性和自愿联结的公民性特征,后者则带有相对固化的关系特征。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关系"蕴含着社会资本的可能性,但并不必然产生社会资本。"关系"是否有可能转化为社会资本,取决于参与者的意愿、目的以及参与者能否从网络中摄取到社会资源。只有厘清乡村建设中社会资本的含义,才能为培育乡村社会资本提供建设性方向,并对乡村建设产生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社会资本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面向新世纪的治国方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进 陈明芬 金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55-61,共7页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指出:必须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项根 本性的治国方略。法治国家的提出体现了党的治国原则和治国思路的深刻转变,它表明治理国家 的基本方法是运用宪法和法律,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在国...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指出:必须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项根 本性的治国方略。法治国家的提出体现了党的治国原则和治国思路的深刻转变,它表明治理国家 的基本方法是运用宪法和法律,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 个领域具有最高权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既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又有着时代的紧迫 性,必须抓紧落实。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着力抓好以下工作: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健全司 法制度,坚持司法公正;完善行政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