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响水县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周萍 钱素菊 +1 位作者 崔岭 王海燕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第32期20-21,共2页
为了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特对响水县2020年水稻氮磷钾肥的利用率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常规施肥与测土配方施肥两种不同施肥方式下水稻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效果。与常规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氮(N)肥利用率提高5.92%,磷(P_... 为了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特对响水县2020年水稻氮磷钾肥的利用率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常规施肥与测土配方施肥两种不同施肥方式下水稻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效果。与常规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氮(N)肥利用率提高5.92%,磷(P_(2)O_(5))肥利用率提高1.25%,钾(K_(2)O)肥利用率提高13.93%。数据证明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水稻对氮磷钾肥的利用率,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是响水县水稻产值效益的一大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磷钾 肥料利用率 测土配方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型夏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技术推广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顾文亮 张红叶 +1 位作者 孙国跃 高劲松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5期175-177,257,共4页
选择紧凑型玉米品种苏玉20、郑单958,实施以机械化播种增密晚收为核心的夏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技术,使品种配合播期、播量、肥料运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栽培措施与机械化生产技术组装集成配套,实现夏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规模... 选择紧凑型玉米品种苏玉20、郑单958,实施以机械化播种增密晚收为核心的夏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技术,使品种配合播期、播量、肥料运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栽培措施与机械化生产技术组装集成配套,实现夏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规模化,满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生产 机械化 技术 推广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粳7号品种引进及塑盘旱育精确摆栽技术推广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顾文亮 张红叶 +5 位作者 高山 钱素菊 方怀信 周钧 赵红方 李居春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6期232-235,共4页
经过4年多的品种、技术试验表明:引进的连粳7号粳稻品种具有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整齐度好,熟期转色较好,高产、抗病,米质优良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是适合本地种植的最佳优质粳稻品种。种植时应用配套的塑盘旱育精确摆栽高产栽培... 经过4年多的品种、技术试验表明:引进的连粳7号粳稻品种具有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整齐度好,熟期转色较好,高产、抗病,米质优良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是适合本地种植的最佳优质粳稻品种。种植时应用配套的塑盘旱育精确摆栽高产栽培技术,稻谷亩产量可以稳定在720 kg以上,比其他粳稻品种每亩增产50 kg以上。连粳7号塑盘旱育精确摆栽技术,在响水县及其周边生态条件相似区域具有1万hm2以上的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粳7号 品种引进 塑盘旱育 摆栽技术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水县粳稻穗基部枝梗颖花退化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
4
作者 顾文亮 高山 +3 位作者 张红叶 钱素菊 周思言 李居春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3期152-154,共3页
响水县常规粳稻发生穗基部枝梗颖花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减数分裂期受到氮素营养不足、田间缺水、封行过早、光照弱、阴雨天气时间过长等不良环境影响,使处于劣势位置的颖花营养不足或者供应受阻,导致颖花停止生长发育,发生不同程度的... 响水县常规粳稻发生穗基部枝梗颖花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减数分裂期受到氮素营养不足、田间缺水、封行过早、光照弱、阴雨天气时间过长等不良环境影响,使处于劣势位置的颖花营养不足或者供应受阻,导致颖花停止生长发育,发生不同程度的颖花退化现象。通过科学施用穗肥、保证拔节孕穗期水分供应、合理密植等措施,调节减数分裂期氮素营养供应,增强恶劣环境下的土壤供肥能力,改善处于劣势位置的颖花营养供给条件,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劣势颖花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颖花退化 原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2011年水稻高产增效创建技术路径与绩效
5
作者 贾良荣 朱顶目 +2 位作者 谢以忠 王龙生 贾良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4期117-119,121,共4页
以响水县南河镇2011年水稻万亩高产增效创建技术服务指导为材料,探讨了水稻大面积高产技术服务指导的方案设计、实施路径、平衡增产的技术措施及效益,总结了种植户对技术服务由被动接受、动摇怀疑、情绪转变、普遍认可、高兴接受、收获... 以响水县南河镇2011年水稻万亩高产增效创建技术服务指导为材料,探讨了水稻大面积高产技术服务指导的方案设计、实施路径、平衡增产的技术措施及效益,总结了种植户对技术服务由被动接受、动摇怀疑、情绪转变、普遍认可、高兴接受、收获评价的认知及情感变化过程,反映了群众对技术的认可和肯定,体现了专业技术人员无功利性服务的职业品格和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产创建 条件 技术 实施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淮北地区不同种植模式对早春鲜食大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6
作者 王龙生 方怀信 钱素菊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7期26-27,共2页
为了解不同种植模式对早春鲜食大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以台湾地区75-3毛豆为试验对象,设计早春露地、地膜覆盖、露地滴灌和垄作覆膜滴灌4种不同种植模式处理,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鲜食大豆在早春栽培时,地膜覆盖可起到保温、保... 为了解不同种植模式对早春鲜食大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以台湾地区75-3毛豆为试验对象,设计早春露地、地膜覆盖、露地滴灌和垄作覆膜滴灌4种不同种植模式处理,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鲜食大豆在早春栽培时,地膜覆盖可起到保温、保湿作用,出苗早且苗齐、苗壮。播期与播种密度相同时,鲜食大豆早春种植应用地膜覆盖和垄作滴灌技术有利于增加单株分枝数和单株鲜荚数,提高单株鲜荚质量、百荚鲜质量和理论产量。地膜覆盖和垄作滴灌是提高早春鲜食大豆产量的关键技术,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鲜食大豆 早春 产量构成 影响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水县推进水稻集中育供秧的实践与思考
7
作者 张红叶 杨力 +3 位作者 方怀信 金鑫 崔岭 王海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7期27-29,共3页
响水县是产粮大县,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紧抓粮食生产,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自2000年以来,在实施省部级水稻高产增效创建项目中,一直指导承担水稻创建示范片服务的专业化服务组织采用集中育秧技术,经过多年推广... 响水县是产粮大县,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紧抓粮食生产,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自2000年以来,在实施省部级水稻高产增效创建项目中,一直指导承担水稻创建示范片服务的专业化服务组织采用集中育秧技术,经过多年推广,集中育秧技术得到了更新,目前,全县集中育秧面积达2 000多亩,迅速推进了响水县机插秧面积的扩大,在集中育秧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集中育秧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研究探索,归纳出集中育秧技术创新点,并且对集中育秧推进措施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以便广大农技人员借鉴应用,更好的服务推进集中育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集中育供秧技术 创新推进措施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旱茬小麦冬季黄弱苗加剧的成因与预防控减措施
8
作者 顾文亮 孙佳东 +1 位作者 张红叶 钱素菊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8期99-100,共2页
淮北旱茬小麦冬季受气候变化、耕作栽培、生产组织化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黄弱苗面积比例较大,仅响水县2009年以来,冬季黄弱苗面积常年在6%以上,占旱茬小麦的43%以上,而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气候变化因素、栽培措施问题... 淮北旱茬小麦冬季受气候变化、耕作栽培、生产组织化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黄弱苗面积比例较大,仅响水县2009年以来,冬季黄弱苗面积常年在6%以上,占旱茬小麦的43%以上,而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气候变化因素、栽培措施问题、社会组织控减灾害措施落实等诸多方面。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政策性投入的宏观干预到土地使用者经营方式的微观调节,从合作组织的社会带动到农机农艺结合方式的创新应用等全方位、深层次地解决相关问题,才能做到有效预警,实现防控减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茬 小麦 黄弱苗 成因 预防 控减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生产潜力分析及对策措施
9
作者 张红叶 杨力 +2 位作者 方怀信 崔岭 金鑫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12期27-29,共3页
响水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长期以来,本县始终坚持紧抓粮食生产,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先后被国家、省政府和农业部授予"全国夏粮生产先进县"、江苏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 响水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长期以来,本县始终坚持紧抓粮食生产,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先后被国家、省政府和农业部授予"全国夏粮生产先进县"、江苏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棉油高产增效创建"工作连续5次受到省农委表彰。总结近年来粮食生产所取得的成效,分析技术服务与粮食增产之间的矛盾,通过研究探索总结出了"七个化"服务方式,以便广大农技人员借鉴应用,更好的服务推进粮食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 发展现状 障碍因素 服务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小麦生产发展的障碍因子及防治对策
10
作者 钱素菊 方怀信 +1 位作者 张红叶 崔岭 《农业工程技术》 2016年第29期67-67,70,共2页
该文简要回顾了响水县小麦生产现状,从宏观因子、技术因素等方面总结了响水小麦生产的障碍因子,客观地、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小麦发展的对策措施,为进一步指导全县小麦生产提供技术资料。
关键词 小麦 障碍因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