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吴江市秸秆综合利用的经验与体会
1
作者 丁瑞芬 王雪萍 +5 位作者 高建峰 徐明芳 陈雪民 莫美英 周杏凤 严凤根 《上海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24-25,共2页
为进一步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提高示范效应,介绍了吴江市全面推进秸秆示范县建设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绩,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关键词 秸秆综合利用 做法 成绩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江市耕地质量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
作者 史东英 徐刚 +1 位作者 周杏凤 严凤根 《上海农业科技》 2012年第4期26-27,共2页
为确保吴江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初步讨论了吴江市耕地质量状况,分析了当前吴江市耕地质量降低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耕地 现状 建议 吴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地区紫云英最佳播种期和播种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文华 沈连法 +3 位作者 沈生元 高建峰 莫美英 何文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4-155,共2页
2008年、2009年,在沿太湖地区就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播种量对紫云英适合耕作的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云英产量随着播种量增加而提高,随着播种期提前而增产。紫云英耕翻还田量以27 000 kg/hm2左右为宜,既有利于机械耕翻,又有利于下茬水... 2008年、2009年,在沿太湖地区就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播种量对紫云英适合耕作的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云英产量随着播种量增加而提高,随着播种期提前而增产。紫云英耕翻还田量以27 000 kg/hm2左右为宜,既有利于机械耕翻,又有利于下茬水稻增产,还有利于用地和养地相结合。10月17日进行播种的,播种量以30 kg/hm2为宜,产量为27 540 kg/hm2,并与水稻共生期满10 d;10月24日播种的,播种量以30~37.5 kg/hm2为宜,产量为26 595~28 860 kg/hm2,并与水稻共生期满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播种期 播种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甘蓝害虫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慧英 顾东华 陆致平 《上海蔬菜》 2009年第1期69-70,共2页
我市秋季甘蓝主要害虫有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危害严重,加之其高龄幼虫的抗药性很强,一般农药不能奏效,给害虫防治工作带来了难度。为此,我们进行了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蓝害虫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 我市秋季甘蓝主要害虫有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危害严重,加之其高龄幼虫的抗药性很强,一般农药不能奏效,给害虫防治工作带来了难度。为此,我们进行了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蓝害虫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害虫 药效试验 SC防治 苯甲酰胺 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 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许露生 张伟明 +4 位作者 周杏凤 吴福观 陈林娟 陈小萍 林忠成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在机插稻和人工移栽稻两种种植方式下,笔者研究了施用硅肥与不施用硅肥处理之间水稻的产量、株型、倒伏情况和效益等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比不施用硅肥处理增产3.22%~4.08%;施硅后水稻基部节间缩短,倒伏比例减少,净增收39.19~49... 在机插稻和人工移栽稻两种种植方式下,笔者研究了施用硅肥与不施用硅肥处理之间水稻的产量、株型、倒伏情况和效益等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比不施用硅肥处理增产3.22%~4.08%;施硅后水稻基部节间缩短,倒伏比例减少,净增收39.19~49.49元/667m2,起到了增产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硅肥 应用效果 增产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特征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孔慧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3期94-95,共2页
为夺取黄瓜的优质高产,阐述了黄瓜的特征特性,同时介绍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育苗、适期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黄瓜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瓜 特征特性 无公害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防治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洪彬 周杏凤 丁海红 《上海农业科技》 2013年第2期114-114,78,共2页
为了解不同药剂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选用4种药剂于菜青虫2代低龄高峰期施药,进行了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SC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每1hm2用750g,施药后3d、7d的校正防效分别达94.9%、97.9%。且对蔬菜安全,建议... 为了解不同药剂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选用4种药剂于菜青虫2代低龄高峰期施药,进行了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SC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每1hm2用750g,施药后3d、7d的校正防效分别达94.9%、97.9%。且对蔬菜安全,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 菜青虫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防治蔬菜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孔慧英 顾东华 陆致平 《上海蔬菜》 2012年第6期58-60,共3页
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是长江中下游流域菜区多年来发生较严重的害虫,其寄主范围广,幼虫世代重叠及昼伏夜出,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加之大龄幼虫抗药性强,如何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一直困扰广大菜农。... 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是长江中下游流域菜区多年来发生较严重的害虫,其寄主范围广,幼虫世代重叠及昼伏夜出,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加之大龄幼虫抗药性强,如何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一直困扰广大菜农。为此,我们开展了氯虫苯甲酰胺等不同杀虫剂防治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药效试验 药剂防治 蔬菜害虫 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 中下游流域 寄主范围 世代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水134”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杏凤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43-43,14,共2页
2009~2010年,在吴江市松陵镇开展了"秀水134"机插秧试验,该品种表现出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穗型较大、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后期熟相好、米质中等、丰产性好等优点,缺点是成熟期偏迟,同时总结了其机插秧育秧技术和大... 2009~2010年,在吴江市松陵镇开展了"秀水134"机插秧试验,该品种表现出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穗型较大、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后期熟相好、米质中等、丰产性好等优点,缺点是成熟期偏迟,同时总结了其机插秧育秧技术和大田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水134 机插秧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青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慧英 《上海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85-85,67,共2页
青椒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为夺取青椒的稳产高产,满足市场需求,总结了青椒在地膜覆盖条件下的相关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良种、培育壮苗、选好本田、适时定植、加强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 青椒 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木质素复合肥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文华 陈龙英 +5 位作者 张美仙 沈生元 林忠成 陈雪明 莫美英 穆利明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65-67,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含有木质素复合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达637.85kg/667m2,显著高于高浓度、低浓度复合肥处理。施用含有木质素复合肥处理的生物量生产、经济系数、氮素积累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等各项指标都要好于其它处理,经济效益最高达3...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含有木质素复合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达637.85kg/667m2,显著高于高浓度、低浓度复合肥处理。施用含有木质素复合肥处理的生物量生产、经济系数、氮素积累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等各项指标都要好于其它处理,经济效益最高达339.24元/667m2。说明施用木质素复合肥可延缓养分的释放,促进水稻对养分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从而提高水稻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复合肥 水稻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鱼池塘高效无公害养殖技术
12
作者 刘培作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3-85,共3页
鳜鱼养殖因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发展迅猛。随着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之养殖环境的恶化,苗种质量的下降等因素,造成鳜鱼病害频发。养殖户为了想保住自身的利益,在养殖过程中滥用药物的现象十分普... 鳜鱼养殖因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发展迅猛。随着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之养殖环境的恶化,苗种质量的下降等因素,造成鳜鱼病害频发。养殖户为了想保住自身的利益,在养殖过程中滥用药物的现象十分普遍,使得鳜鱼品质下降,甚至体内药物残留超标。曾一度出现:知情者对市场上的鳜鱼不敢购买,对餐桌上的鳜鱼不敢动筷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养殖 无公害养殖技术 池塘 滥用药物 集约化程度 经济效益 养殖规模 养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无公害生产技术
13
作者 蒋来喜 巢海忠 吴美方 《上海蔬菜》 2005年第6期47-48,共2页
紫苏又名赤苏、香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都有分布,常以半野生状态生长在田边、地头,现种植的为栽培种.紫苏栽培种株高160~170cm,茎直立,有分枝,嫩叶采收后马上长出新的分枝,随着生长分枝不... 紫苏又名赤苏、香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都有分布,常以半野生状态生长在田边、地头,现种植的为栽培种.紫苏栽培种株高160~170cm,茎直立,有分枝,嫩叶采收后马上长出新的分枝,随着生长分枝不断增加,茎节间较密.叶对生,卵圆形,叶缘锯齿状,叶面绿色皱缩,叶背绿色或紫色,植株具有特殊的芳香味.紫苏以嫩芽或嫩叶采收食用,或以嫩叶汁液加工成天然的色素原料,目前以腌制加工紫苏叶出口为主.紫苏种子可以榨油,是高级工业用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生产技术 紫苏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 腌制加工 西南地区 工业用油 栽培种 采收后 茎节间 唇形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群投药要点
14
作者 赵建英 《农家致富》 2011年第24期45-45,共1页
鸡只也和其他动物一样.用药时应按其个体体重来计算药量。在饲料和饮水中加入计算好的药物十分简单.但有时很难满足鸡只个体的需要,.这是因为这些药物的浓度是以鸡只正常的饮水量或采食量来计算的.所以对限饲期间的种鸡就不适合例... 鸡只也和其他动物一样.用药时应按其个体体重来计算药量。在饲料和饮水中加入计算好的药物十分简单.但有时很难满足鸡只个体的需要,.这是因为这些药物的浓度是以鸡只正常的饮水量或采食量来计算的.所以对限饲期间的种鸡就不适合例如1只商品肉鸡5周龄自由采食时.其逐日可摄入120多克的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群投药 自由采食 商品肉鸡 饮水量 计算 采食量 个体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机插秧稻田紫云英一次播种多年自繁利用技术的研究
15
作者 陈文华 沈连法 +5 位作者 沈生元 莫美英 穆利明 徐燕 庄春梅 王雪萍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41-43,共3页
通过不同时间耕翻还田处理和常规播种及未种植紫云英空白对比试验,在沿太湖地区水稻机插秧的前提下,摸索了紫云英一次播种多年自繁利用的技术,研究了翌年紫云英产量、氮肥积累以及土壤耕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间耕翻还田处理对... 通过不同时间耕翻还田处理和常规播种及未种植紫云英空白对比试验,在沿太湖地区水稻机插秧的前提下,摸索了紫云英一次播种多年自繁利用的技术,研究了翌年紫云英产量、氮肥积累以及土壤耕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间耕翻还田处理对紫云英自繁利用效果及产量、氮肥积累、土壤耕地质量的影响较大,从耕翻腐蚀、下茬水稻机插秧的种植以及养分提供和积累的综合平衡,认为5月10~20日之间耕翻还田的田块其紫云英翌年及第3年的产量、氮肥积累和土壤耕地质量提高,效果比较好,并对下茬水稻有较好的增产和增效作用。紫云英每667m2产量2008年分别为1732kg和1853kg,2009年分别为1629kg和1738kg,氮肥积累量每667m2折纯氮平均为6.109kg和6.181kg,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0.05mg/kg和0.06mg/kg,增长幅度分别为2.39%和2.65%,下茬水稻产量增产7.19%至8.28%,紫云英种子及人工播种费降低66.7%,每667m2平均效益增加20~5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自繁技术 产量 土壤耕地质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夺取晚秋蚕茧优质高产的六大关键措施
16
作者 陈建英 王佩宏 《上海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67-68,共2页
为确保晚秋蚕茧优质、稳产、高产,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六大关键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抓好桑园管理、提高桑叶质量,合理养蚕布局、夺取丰产丰收,统一消毒防病、控制病源,实行小蚕共育、确保发育整齐,突出重点环节、抓好大蚕饲养,加强簇中... 为确保晚秋蚕茧优质、稳产、高产,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六大关键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抓好桑园管理、提高桑叶质量,合理养蚕布局、夺取丰产丰收,统一消毒防病、控制病源,实行小蚕共育、确保发育整齐,突出重点环节、抓好大蚕饲养,加强簇中管理、改善蚕茧环境。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秋蚕茧 优质高产 关键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秋蚕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
17
作者 王佩宏 陈建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3期276-276,281,共2页
吴江市松陵镇养蚕生产中采用共育方式较少,分户饲养易引起晚秋蚕病暴发,造成经济损失。针对该镇晚秋蚕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包括严格消毒、桑园治虫、合理使用农药等,以期促进该县养蚕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晚秋蚕 发病原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