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县市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田间抗药性的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沈水男 马惠民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吴县市 小麦赤霉病菌 多菌灵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吴县市近十年单季水稻群体走势中探讨高产途径
2
作者 王介才 王正明 +1 位作者 徐雪棣 吴登宽 《上海农业科技》 1998年第3期13-15,共3页
10年来,农业科技含量日益提高,我市水稻生产从1986年理论亩产479kg,发展到90年代最高理论亩产542kg,增幅1.3成多。但年度间产量差异大,为实现“九五”期间粮食单产增一成,必须探索高产更高产栽培途径,总结历史,明确主攻点,配套新技术,... 10年来,农业科技含量日益提高,我市水稻生产从1986年理论亩产479kg,发展到90年代最高理论亩产542kg,增幅1.3成多。但年度间产量差异大,为实现“九五”期间粮食单产增一成,必须探索高产更高产栽培途径,总结历史,明确主攻点,配套新技术,实现单产新突破。1前10年水稻群体走势 从表(1)、(2)、(3)前10年苗情、叶龄、穗粒结构汇总情况看,较有规律的趋势是:基本苗从多趋少,最高1988年13.68万,到1995降至10.13万,减少26%;够苗期比较接近,幅度在7月6日~11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稻 群体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O—1型供氧剂在直播稻栽培上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公杰 张文昭 +1 位作者 金祖泉 姚雪龙 《上海农业科技》 1997年第5期11-12,14,共3页
CPO—1型供氧剂是吴县市无机化工厂生产的一种以供氧为主要作用的白色粉剂,能起到供氧源的作用,兼有磷肥的效果。由于包附在稻种上的粉衣经播后埋在土壤能缓慢放出氧气,因而可达到增加种子周围中土壤的含氧量,可促进水稻根部发育,解决... CPO—1型供氧剂是吴县市无机化工厂生产的一种以供氧为主要作用的白色粉剂,能起到供氧源的作用,兼有磷肥的效果。由于包附在稻种上的粉衣经播后埋在土壤能缓慢放出氧气,因而可达到增加种子周围中土壤的含氧量,可促进水稻根部发育,解决稻种直播因土地不平造成积水或连续阴雨而造成淤种烂芽缺苗等问题。可提高出苗率、秧苗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栽培 供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移栽密度对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孙伟强 徐雪棣 +2 位作者 王正明 钱惠中 顾泉家 《上海农业科技》 1999年第3期52-53,共2页
高产油菜必须有足够的个体数量,同时要提高群体内各个体的质量,协调个体与群体生长,促进油菜生长水平的不断提高。本试验在其他栽培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通过油菜不同移栽密度试验,试图明确移栽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寻求在目前栽培水平下的最... 高产油菜必须有足够的个体数量,同时要提高群体内各个体的质量,协调个体与群体生长,促进油菜生长水平的不断提高。本试验在其他栽培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通过油菜不同移栽密度试验,试图明确移栽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寻求在目前栽培水平下的最适移栽密度。1996~1997年度的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点设在阳澄湖镇,前茬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移栽密度 群体质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高效盖草灵防除旱地作物禾本科杂草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惠民 胡桂珍 +5 位作者 张建明 张晓红 李强 周建跃 顾一清 王华清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3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旱地作物 禾本科杂草 除草剂 高效盖草灵 安全性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得高生态肥在杂交粳稻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阙惠庭 徐红艳 +3 位作者 顾伟芳 杨秋平 王华清 朱凤根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2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稳得高生态肥 杂交粳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因种栽培”的原理与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天锡 《农业科技通讯》 1997年第9期8-9,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因种栽培 原理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大田示范多效唑拌种效果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雪棣 袁志强 《上海农业科技》 1997年第5期46-46,45,共2页
多效唑(PP_(333)、MET)是70年代末英国ICI公司研究成功的高效低毒三唑类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多种作物具有抑制顶端生长、促进分枝(分蘖)形成的作用,多点小区试验表明其在三麦生长中的作用较为明显。为了进一步验证多效唑拌种在三麦大田生... 多效唑(PP_(333)、MET)是70年代末英国ICI公司研究成功的高效低毒三唑类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多种作物具有抑制顶端生长、促进分枝(分蘖)形成的作用,多点小区试验表明其在三麦生长中的作用较为明显。为了进一步验证多效唑拌种在三麦大田生产上的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可靠依据,于秋播时选择浦庄兴建丰产方进行大田示范对比试验。结果与小区试验表现一致,具有矮化植株、促进分蘖的作用,并取得了穗粒重三增、实产比对照明显提高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多效唑 拌种 群体质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直播油菜的特点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9
作者 孙伟强 徐雪棣 +6 位作者 王正明 王新泉 张维官 林水元 王永兴 张金木 钱惠中 《上海农业科技》 2000年第5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套种 油菜 套直播 播种期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效果
10
作者 马惠民 沈龙元 +4 位作者 胡桂珍 彭青 张建明 包建昌 沈水男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2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蔬菜害虫 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 杀虫剂 田间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思想观念 调整技术思路 实现水稻生产优质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11
作者 王正明 徐雪棣 +2 位作者 吴登宽 孙伟强 黄日峰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4期8-11,共4页
关键词 水稻生产 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 优质品种 配套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布局结构 拓宽种植模式
12
作者 孙伟强 王正明 +1 位作者 徐雪棣 吴登宽 《上海农业科技》 1999年第3期67-67,34,共2页
今年秋播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后,经济作物面积将有较大规模的扩大,现将各种类型的主要种植模式介绍如下:1水稻肥床旱育秧专用秧田的主要种植模式1.1旱育秧、火青菜、早萝卜、油菜育秧、芹菜 旱育秧于5月中旬播种,6月中旬移栽;火青菜在旱... 今年秋播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后,经济作物面积将有较大规模的扩大,现将各种类型的主要种植模式介绍如下:1水稻肥床旱育秧专用秧田的主要种植模式1.1旱育秧、火青菜、早萝卜、油菜育秧、芹菜 旱育秧于5月中旬播种,6月中旬移栽;火青菜在旱育秧移栽后即可播种,每亩播种量2~2.5kg,7月中旬采收,亩产量600kg左右,亩收入1500元左右;早萝卜(“短叶13号”)7月中旬播种,9月上中旬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布局植物 作物 优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粳稻“八优161”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13
作者 王公杰 钱志华 姚雪龙 《上海农业科技》 1997年第3期4-6,共3页
“八优161”杂交粳稻,是上海农科院用“8204A×R161”选育而成的,我市已有三年种植历史。1994年在黄埭镇汤浜村参与杂粳大品比,产量第一,达600kg以上;1995年示范250亩,面积最多的黄埭卫星丰产方70亩,单产达615kg。其中大队农技员朱... “八优161”杂交粳稻,是上海农科院用“8204A×R161”选育而成的,我市已有三年种植历史。1994年在黄埭镇汤浜村参与杂粳大品比,产量第一,达600kg以上;1995年示范250亩,面积最多的黄埭卫星丰产方70亩,单产达615kg。其中大队农技员朱永华种的0.4亩产量最高,亩产达769kg。1996年全市扩大示范约1255亩,其中渭塘镇渭南丰产方150亩,理论产量758kg。11月4日由苏州市农业局、市科委、吴县市科委、农业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粳稻 八优161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禾草克防除蔬菜田杂草效果初报
14
作者 马惠民 彭青 沈龙元 《上海农业科技》 2000年第4期61-61,71,共2页
关键词 蔬菜田 化学除草 精禾草克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油菜“苏油1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
15
作者 孙伟强 徐雪棣 +2 位作者 王正明 韩国珍 张维官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5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双低油菜 苏油1号品种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高效复混肥及增效剂在萝卜上的肥效试验
16
作者 徐红艳 阙惠庭 +1 位作者 朱凤根 顾伟芳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2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多功能高效复混肥 增效剂 萝卜 肥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苏麦6号”施肥水平试验探析
17
作者 徐雪棣 王正明 +5 位作者 林水元 孙伟强 姚雪龙 张月兴 王新泉 王龙元 《上海农业科技》 2000年第5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白皮小麦 苏麦6号 施肥量 耐肥水平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钾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徐雪棣 王正明 《上海农业科技》 1998年第6期53-54,共2页
生物钾是细菌性肥料,施入土壤后通过细菌活动,将土壤中原来固定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的磷、钾转化成可被当季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钾、磷,促进作物的生长。几年来,我市水稻生产上已应用一定面积,起到了明显的增产作用。但在二麦生产上... 生物钾是细菌性肥料,施入土壤后通过细菌活动,将土壤中原来固定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的磷、钾转化成可被当季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钾、磷,促进作物的生长。几年来,我市水稻生产上已应用一定面积,起到了明显的增产作用。但在二麦生产上的应用尚未起步。为探索生物钾在我市三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应用的可能性,选择郭巷、北桥两镇进行了生物钾拌种,基施不同使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钾 小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杂草群落演变及防除对策
19
作者 戈廷安 沈龙元 +5 位作者 李强 胡桂珍 张晓红 何水龙 沈子良 赵大男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稻田杂草 群落演变 除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