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中医治疗体会 被引量:7
1
作者 夏卫明 黄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339-340,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物联合应用中的相互作用及禁忌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凤歧 季信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30-31,共2页
药物的联合应用是临床医师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有些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收到比单用其中任何一种都达不到的治疗效果。但有些药物联合应用,往往能产生不良后果,甚至会引起致命反应。因此,熟悉药物的相互作用,对于每位临床医师、药师都具有... 药物的联合应用是临床医师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有些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收到比单用其中任何一种都达不到的治疗效果。但有些药物联合应用,往往能产生不良后果,甚至会引起致命反应。因此,熟悉药物的相互作用,对于每位临床医师、药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治疗疾病时,这些药物在人体内所产生的药理变化。药物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 联合用药 相互作用 禁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合并安眠药中毒4例诊治体会
3
作者 黄燕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292-293,共2页
有机磷合并安眠药中毒4例诊治体会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226200)黄燕南单纯有机磷农药中毒在我们基层医院中比较常见,但有机磷合并安眠药中毒却不多见,且各类医学杂志也尚少报道。现就1976~1988年在我院内科收住的4... 有机磷合并安眠药中毒4例诊治体会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226200)黄燕南单纯有机磷农药中毒在我们基层医院中比较常见,但有机磷合并安眠药中毒却不多见,且各类医学杂志也尚少报道。现就1976~1988年在我院内科收住的4例该病患者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 安眠药 药物中毒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邓月 张健 +7 位作者 程寅 张森森 梁才全 杨子轩 陶绮蕾 刘环海 彭浒 范静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62-1067,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上海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变应原特征与发病季节。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AR专病门诊的AR疑似患者1570例。抽取患者血清1 mL,采用变应原特异... 目的回顾性分析上海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变应原特征与发病季节。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AR专病门诊的AR疑似患者1570例。抽取患者血清1 mL,采用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印迹法)检测22种变应原特异性IgE及总IgE水平。将AR患者按年龄分为5~16岁、17~39岁、40~64岁和≥65岁组,比较各组变应原阳性率。记录每月检出≥1种变应原阳性AR患者的例数,分析变应原阳性季节分布。结果1570例AR疑似患者中单纯血清总IgE升高者143例(9.1%),≥1种变应原阳性AR患者共1182例(75.3%),其中单一变应原阳性的AR患者491例(41.5%),≥2种变应原阳性者691例(58.5%)。22种变应原中,尘螨(包括屋尘螨和粉尘螨)是最常见的变应原(715例,60.5%),其次为青霉素(239例,20.2%)、梧桐类(167例,14.1%)。1182例AR患者中17~39岁人群占比最高(61.0%,721例)。5~16岁组尘螨阳性率高于17~39岁、40~64岁和≥65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5、6、8、9、10和11月为AR的发病高峰,≥1种变应原阳性AR患者例数分别为(175±21)、(156±16)、(259±31)、(172±15)、(176±14)、(164±4)和(204±32)例,高于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36个月的平均值[(97±4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尘螨阳性检出时间主要集中在5、6、7、8、9和11月,尘螨阳性AR患者例数分别为(64±11)、(113±21)、(68±18)、(76±15)、(70±11)和(89±21)例,高于36个月的平均值[(52±3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上海地区AR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的变应原是尘螨,17~39岁人群占比高,4-6月、8-11月是AR患者就诊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变应原 流行病学 免疫球蛋白E 年龄分布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毒枣联合抗痨药治疗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25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瑞彬 黄周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267-267,共1页
关键词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中医药疗法 狼毒枣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软脉酊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朱赛男 许菊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9期2295-2295,共1页
[目的]观察活血软脉酊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122例化疗性静脉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活血软脉酊沿静脉炎部位湿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3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1.9%,对照... [目的]观察活血软脉酊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122例化疗性静脉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活血软脉酊沿静脉炎部位湿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3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1.9%,对照组为6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活血软脉酊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明显优于应用50%硫酸镁湿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静脉炎 活血软脉酊 硫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溶排石汤治疗肾结石35例小结
7
作者 黄瑞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5期45-46,共2页
肾结石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有时发病急重,属西医急腹症,归中医淋症、腹痛、腰痛等范畴。笔者从1988年至1992年自拟消溶排石汤治疗本病35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35例中,男28例,女7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6岁,平均5... 肾结石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有时发病急重,属西医急腹症,归中医淋症、腹痛、腰痛等范畴。笔者从1988年至1992年自拟消溶排石汤治疗本病35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35例中,男28例,女7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6岁,平均52岁;职业:工人9人,农民5人,干部21人;病程最短1天,最长20余年。其中右肾结石24例,左肾结石6例,双肾结石5例。结石最大1.8×0.8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消溶排石汤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疮滋阴六法
8
作者 黄瑞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117-118,共2页
口疮滋阴六法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226200)黄瑞彬口疮是颊腭唇舌发生点状溃疡的一种病证,心、肺、脾、胃,肝、肾阴虚是其重要的病因,笔者运用补心养阴、润肺滋阴、健脾拯阴、濡胃益阴、柔肝育阴、资肾填阴六法,辨治本证,疗... 口疮滋阴六法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226200)黄瑞彬口疮是颊腭唇舌发生点状溃疡的一种病证,心、肺、脾、胃,肝、肾阴虚是其重要的病因,笔者运用补心养阴、润肺滋阴、健脾拯阴、濡胃益阴、柔肝育阴、资肾填阴六法,辨治本证,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补心养阴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疮 滋阴法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胸水的诊治 被引量:4
9
作者 郭耀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66-68,共3页
肝性胸水在肝硬变合并腹水病人中的发病率约为10%,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肝性胸水常以右侧多见,但也见于左侧或双侧。根据国内报道268例中右侧占76.5%,左侧占11.9%,双侧占11.6%。微量腹水或无腹水的病人也可发生肝性胸水。
关键词 胸水 肝性 肝硬变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血清标志物诊断的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耀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116-118,共3页
由于原发性肝癌(PLC)早期诊断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肝癌血清标志物诊断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今将近年进展总结如下。
关键词 肝肿瘤 诊断 甲胎蛋白 血清铁蛋白 凝血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病并发症38例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洪元 季信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18-19,共2页
1990年1月~1992年8月,我们收治伤寒病77例(均经伤寒免疫学和/或细菌学检查证实),其中38例发生了并发症(49.3%)。现将具有并发症的38例报告如下,并就近年伤寒病并发症的特点及某些常见并发症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伤寒 并发症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部肿瘤的超声检查
12
作者 陈慧颖 丁国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71-871,共1页
关键词 喉部肿瘤 超声波诊断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的临床妙用
13
作者 黄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7期665-666,共2页
四逆散方出《伤寒论》,由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和解表里,调理肝脾,疏解郁滞、宣达枢机之功效。故凡肝胆,脾胃,胸腹、胁肋等诸疾、脉弱者,用之多效。笔者临症恒用四逆散加减化裁,治疗多种疾病,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四逆散方出《伤寒论》,由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和解表里,调理肝脾,疏解郁滞、宣达枢机之功效。故凡肝胆,脾胃,胸腹、胁肋等诸疾、脉弱者,用之多效。笔者临症恒用四逆散加减化裁,治疗多种疾病,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一、心悸(频发室性早搏)高××,女,40岁,职员。1991的4月2日就诊。原有室性早搏,情绪忧郁即发。近因事不遂,以致心悸少寐。胸闷叹息,两肋作胀,嗳气则舒,舌淡红、苔薄白、脉弱而结代,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频发室性早搏 和解表里 脉弱 加减化裁 胁肋 结代 临症 肝气郁滞 广郁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