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团体心理治疗改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子洋 刘伟 +2 位作者 万超 程晓宇 沈凯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4051-4055,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的作用,为强制隔离戒毒机构有效开展心理矫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6—12月,将江苏省句东强制隔离戒毒所88名男性戒毒人员,以年龄为因素进行分层随机化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的作用,为强制隔离戒毒机构有效开展心理矫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6—12月,将江苏省句东强制隔离戒毒所88名男性戒毒人员,以年龄为因素进行分层随机化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名。治疗组接受自我认知、珍惜生命、承担责任、自信心、意志力、感恩、情商、减压、潜能、人生信念、积极心理、人生目标等12个主题组成的团体心理治疗,分"解冻""变革""重冻"3步骤实施,1次/周,封闭2 d,8 h/d,持续6个月。对照组同期采用常规戒毒方法,主要包括劳动和思想改造。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干预前,88名戒毒人员SCL-90强迫症状、人际敏感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及平均评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干预后,治疗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及平均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际敏感评分低于全国常模(P<0.05)。干预后,治疗组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及平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及平均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可改善戒毒人员SCL-90评分,帮助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恢复心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疗法 戒毒人员 团体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