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周期性单轴压应力作用下大鼠髁突软骨细胞肌动蛋白和中间丝波形蛋白的早期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煌 李松 +2 位作者 吴拓江 徐芸 陈扬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周期性单轴压应力对大鼠髁突软骨细胞细胞骨架蛋白肌动蛋白(Actin)和中间丝波形蛋白(Vimentin)的早期影响。方法利用四点弯曲加力装置对第3代大鼠髁突软骨细胞进行周期性单轴压应力加载,力值为4000μstrain,时间为15、30、6... 目的探讨体外周期性单轴压应力对大鼠髁突软骨细胞细胞骨架蛋白肌动蛋白(Actin)和中间丝波形蛋白(Vimentin)的早期影响。方法利用四点弯曲加力装置对第3代大鼠髁突软骨细胞进行周期性单轴压应力加载,力值为4000μstrain,时间为15、30、60、120、240min。同时设有不加力的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blot免疫印迹技术研究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在周期性单轴压应力作用下Actin和Vimentin的早期动态变化。结果在4000μstrain压应力作用下,细胞骨架荧光逐渐下调,60min表达最低,但120min后细胞骨架的荧光表达逐渐恢复。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在30min开始下降,Actin蛋白表达在60min明显下调,几乎消失;但120min后两种蛋白表达水平开始迅速回升。结论4000μstrain压应力刺激对大鼠髁突软骨细胞Act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存在时间效应性,表现为先下调后反馈增强的趋势,提示细胞对力学刺激的反应存在"自我调控保护"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应力 髁突 软骨细胞 肌动蛋白 中间丝波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压应力刺激下大鼠髁突软骨细胞的分离、体外培养以及差异蛋白质组学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煌 吴拓江 +2 位作者 张翔宇 马巧玲 华子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3-597,共5页
目的:观察体内压应力刺激下大鼠髁突软骨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和蛋白质表达谱。方法:对大鼠进行III类矫形力应力加载2周,观察髁状突大体形态和组织形态学;体外培养实验鼠和对照鼠软骨细胞,计数细胞收获数和细胞存活率,检测总蛋白质组学水平... 目的:观察体内压应力刺激下大鼠髁突软骨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和蛋白质表达谱。方法:对大鼠进行III类矫形力应力加载2周,观察髁状突大体形态和组织形态学;体外培养实验鼠和对照鼠软骨细胞,计数细胞收获数和细胞存活率,检测总蛋白质组学水平上差异。结果:压力刺激后的大鼠髁突软骨明显变薄,表面无光泽,缺乏弹性,重量降低(P<0.01);力学刺激后髁突软骨细胞收获率和存活率均下降(P<0.01),形态更加狭长;蛋白质组学结果主要为应激蛋白上调,信号转导蛋白活化,细胞骨架蛋白和细胞增殖代谢相关蛋白的下降。结论:经体内力学加载后,体外分离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形态、生物学活性以及在蛋白质水平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软骨细胞 力学刺激 细胞培养 大鼠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Ⅲ类矫形力装置的大鼠动物模型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拓江 闻娟 +1 位作者 马巧玲 李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建立新型的牵引下颌向后的大鼠动物模型,评价动物模型的成功性。方法:自主设计大鼠颅骨颌面支架装置,将牵引钩粘接于大鼠的下切牙上,与支架进行Ⅲ类牵引,对下颌骨颞下颌关节施加向后、向上的压力,力值约为40g,时间为0、3、7、14、2... 目的:建立新型的牵引下颌向后的大鼠动物模型,评价动物模型的成功性。方法:自主设计大鼠颅骨颌面支架装置,将牵引钩粘接于大鼠的下切牙上,与支架进行Ⅲ类牵引,对下颌骨颞下颌关节施加向后、向上的压力,力值约为40g,时间为0、3、7、14、21d;采用X线片、相片、HE染色、透射电镜以及Micro CT对大鼠髁突软骨进行影像学、组织形态以及超微结构学的观察。结果:加力后大鼠下颌就出现后退的变化,覆盖明显增大。HE结果显示,加力后大鼠髁突软骨厚度出现明显的变薄和软骨细胞的减少。透射电镜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增殖层细胞出现顺应力场方向的改变;Micro CT观察到软骨的变薄和骨小梁的应力样改变。结论:该模型能有效的牵引下颌向后,是较为理想的研究Ⅲ类矫形力作用机制的动物模型;压应力刺激下髁突软骨在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上均有明显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类 压应力 髁突软骨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