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产业集群的演进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0
1
作者 丁荣余 钱志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37,共5页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企业群落 ,经历了从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从集中办企业到集中做产业两次跃升。现今产业集群呈现出产业链条化、企业生态化、经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发展产业集群要根据区域经济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对...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企业群落 ,经历了从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从集中办企业到集中做产业两次跃升。现今产业集群呈现出产业链条化、企业生态化、经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发展产业集群要根据区域经济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 ,经济发达地区以建设专业化开发园区为突破口 ,着力于制定规划、开拓国际化经营、提升技术水平。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发展“一地一品”特色产业为突破口 ,着力完善发展环境 ,建设专业市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专业化园区 特色产业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加快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林康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5,共3页
全球服务业产业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中服务业比重超过60%,呈不断上升趋势,服务外包是国际服务业转移的重要形式。为顺应这种变化和发展趋势,国家商务部提出建设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南京市是全国11个服务外包... 全球服务业产业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中服务业比重超过60%,呈不断上升趋势,服务外包是国际服务业转移的重要形式。为顺应这种变化和发展趋势,国家商务部提出建设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南京市是全国11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江苏发展服务外包的基础和条件,提出要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并从推动服务外包发展的政府层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外包 离岸外包 国际服务业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开放新格局 实现发展新突破——江苏开放型经济适应新常态,实现提质增效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郑晓荣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而新一轮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必须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准确把握国际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开放,主动融入国家开放战略,着力建设市场化、法制化...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而新一轮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必须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准确把握国际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开放,主动融入国家开放战略,着力建设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新环境,积极创建全方位、高水平、深层次的开放新格局,创新创优,提质增效,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提质增效 江苏 新常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江苏经济的持续发展实践看制度创新的路径择优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荣华 张步甲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7-60,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形成了具有明显江苏特色的发展模式和制度创新之路。该文在回顾了江苏改革开放30年来制度创新的经验后,认为江苏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方向是围绕发展确立改革理念;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的主体是各级党政领导、基层干...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形成了具有明显江苏特色的发展模式和制度创新之路。该文在回顾了江苏改革开放30年来制度创新的经验后,认为江苏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方向是围绕发展确立改革理念;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的主体是各级党政领导、基层干部和群众。文章最后从理论上加以归纳和辨析,认为精英人物在制度形成和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制度创新的精英主要表现为精英集团和精英个体,许多典型事例是制度创新的重要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实践 制度创新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空间布局研究 被引量:53
5
作者 张长宽 陈君 +3 位作者 林康 丁贤荣 袁汝华 康彦彦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6-212,共7页
在分析江苏沿海滩涂资源量与围垦现状的基础上,在滩涂开发布局要遵循海岸演变的自然规律,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改变辐射沙脊群总体动力格局、不影响港口岸线与深水航道、不妨碍入海河口泄洪排涝能力的前提下,科学确定滩涂围垦布局.江苏... 在分析江苏沿海滩涂资源量与围垦现状的基础上,在滩涂开发布局要遵循海岸演变的自然规律,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改变辐射沙脊群总体动力格局、不影响港口岸线与深水航道、不妨碍入海河口泄洪排涝能力的前提下,科学确定滩涂围垦布局.江苏沿海滩涂共划分为6大垦区,分别为绣针河口—灌河口、扁担港口—东台河口、方塘河口—东凌港口及遥望港—连兴港4个沿岸边滩垦区和辐射沙脊群核心区、辐射沙脊群南翼2个岸外沙脊垦区;垦区空间布局主要以高滩为主,维持潮流通道畅通,在保护现状港口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潜在港口资源,有效地增加海岸线长度,保证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 围垦 空间布局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围垦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51
6
作者 陈君 张长宽 +2 位作者 林康 丁贤荣 袁汝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9,共7页
在分析江苏沿海滩涂资源量与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沿海滩涂开发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沿海滩涂开发利用规划.根据科学开发、综合开发、分层次开发、市场化开发和可持续开发的原则,确定了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 在分析江苏沿海滩涂资源量与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沿海滩涂开发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沿海滩涂开发利用规划.根据科学开发、综合开发、分层次开发、市场化开发和可持续开发的原则,确定了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总体功能定位;通过整合沿海资源,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合理布局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错位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基地、新型港口工业区、生态休闲旅游区和宜居的滨海新城镇.同时,从建立园区模式、引导产业转移、盘活存量滩涂、明确农业定位、加强港口建设等几方面提出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的主要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资源 围垦开发 海岸带资源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区域化与江苏沿江区域空间重构 被引量:11
7
作者 甄峰 明立波 +2 位作者 张敏 孙军 简博秀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1-35,共5页
在分析全球化、区域化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全球-区域作用下的再层级化现象,进而对当前的区域整合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总结。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对全球-区域动力作用下的江苏沿江地区空间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从制度、... 在分析全球化、区域化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全球-区域作用下的再层级化现象,进而对当前的区域整合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总结。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对全球-区域动力作用下的江苏沿江地区空间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从制度、经济与空间三个方面对沿江地区空间结构进行重构,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区域化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滩涂围区功能及产业布局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袁汝华 张长宽 +1 位作者 林康 茅健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0-224,共5页
为了优化江苏沿海开发滩涂区土地在产业、空间上的配置,使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合理利用,运用产业布局理论与SWOT分析法,对江苏沿海规划中的21个滩涂围区进行了功能定位,并运用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围区土地产业空间布局分析,定量给出了每一... 为了优化江苏沿海开发滩涂区土地在产业、空间上的配置,使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合理利用,运用产业布局理论与SWOT分析法,对江苏沿海规划中的21个滩涂围区进行了功能定位,并运用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围区土地产业空间布局分析,定量给出了每一围区农业、生态和工业用地类型,可作为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利用规划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围区 功能定位 产业布局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日、德三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杭海 张敏新 王超群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7-157,共11页
由于受自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以及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制约着我国总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发展。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史,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处理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们的主... 由于受自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以及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制约着我国总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发展。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史,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处理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们的主要经验:(1)明确区域开发的目标;(2)完善区域发展的法律制度,建立区域发展管理机构;(3)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4)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计划;(5)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中国要走一条具有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之路,首先要建立综合性区域协调管理权威机构;其次加强立法,填补区域协调发展的立法空白;再次加强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纵向和横向的转移支付制度;最后立足主体功能区的互补,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经济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思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解艳波 陆建康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9-256,共8页
本文从长三角地区政府层面合作的视角出发,阐述了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近年来长三角合作所取得的最新成效,重点论述了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思路,重点围绕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环境保... 本文从长三角地区政府层面合作的视角出发,阐述了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近年来长三角合作所取得的最新成效,重点论述了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思路,重点围绕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市场体系、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体化,提出了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的重点和任务,并就长三角一体化条件下江苏省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经济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以连云港市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春江 王洪波 +1 位作者 屠高 范郁尔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134-138,共5页
通过对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及其集群效应的分析,构建了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模式要素模型,指出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群 集群模式 集群效应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京杭运河航运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伟 吴苏舒 +1 位作者 丁国莹 俞冰 《水利经济》 2013年第4期70-72,76,共3页
回顾京杭运河的发展历程,阐述古今运河的功能作用,分析和研究近期航运工程建设过程中文物保护的措施与方法,结合"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和航运发展的趋势,提出京杭运河航运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的建议:传承精髓、加强保... 回顾京杭运河的发展历程,阐述古今运河的功能作用,分析和研究近期航运工程建设过程中文物保护的措施与方法,结合"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和航运发展的趋势,提出京杭运河航运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的建议:传承精髓、加强保护、配合申遗、科学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运河 航运建设 文化遗产保护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才根 陈高祥 《经济与管理》 2007年第6期22-25,共4页
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缺位”、“错位”、“越位”等失当行为,剖析政府行为与经济发展关系,针对欠发达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立足比较优势,以特色经济为导向等促进欠发达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 行为选择 政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因要素对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领导、团队、下属视角的实证 被引量:17
14
作者 胡广伟 石进 顾日红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8-438,共11页
有关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研究很少,更缺乏领导、团队、下属等人因要素对其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公职人员的大样本调研数据,用领导意愿、团队认同、下属认同分别表征领导、团队、下属三角色对电子政务服务建设工作... 有关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研究很少,更缺乏领导、团队、下属等人因要素对其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公职人员的大样本调研数据,用领导意愿、团队认同、下属认同分别表征领导、团队、下属三角色对电子政务服务建设工作的认识与支持程度,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领导意愿、团队认同、下属认同对随需应变能力、服务传递能力、内容服务能力的影响呈现互为消长的变化规律;另外,领导意愿和团队认同主要是通过随需应变能力和服务传递能力来影响内容服务能力,下属认同不仅直接影响内容服务能力也通过服务传递能力间接对其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反映了领导、团队与下属对该工作关注视角的不同,上下级关注视角的延伸和互动可能是改善我国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服务能力 领导意愿 团队认同 下属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PS模型沙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薛伟 雷雪婷 +1 位作者 俞冰 吴苏舒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9-663,共5页
为了解新型PS模型沙的特性,通过试验,对PS模型沙的物理特性、沉速及起动流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S模型沙的颗粒形状、球度、三轴形状系数、密度及水下休止角都与原型沙相接近,可以采用张瑞瑾公式和唐存本公式的改进公式计算PS模... 为了解新型PS模型沙的特性,通过试验,对PS模型沙的物理特性、沉速及起动流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S模型沙的颗粒形状、球度、三轴形状系数、密度及水下休止角都与原型沙相接近,可以采用张瑞瑾公式和唐存本公式的改进公式计算PS模型沙的沉速和起动流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模型沙 几何特性 沉速 起动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SWOT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春江 Surendra P.Singh +2 位作者 Sammy Comer 范郁尔 屠高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9-193,共5页
针对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提出了国家政策支持、健全创新体系、加强资金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市场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等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对策,使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对... 针对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提出了国家政策支持、健全创新体系、加强资金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市场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等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对策,使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科技创新 SWOT分析法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登辉 林康 王旭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26,共4页
该文运用江苏省投入产出表数据和经济普查数据,通过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比较劳动生产率增长和收入增长的同步性和匹配性,分析各行业的收入增长空间,提出各部门收入增加的分类途径和政府配套政策,以更好地推进收... 该文运用江苏省投入产出表数据和经济普查数据,通过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比较劳动生产率增长和收入增长的同步性和匹配性,分析各行业的收入增长空间,提出各部门收入增加的分类途径和政府配套政策,以更好地推进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劳动报酬 各部门分类指导 收入倍增计划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结构下的“三农”问题及其出路:苏南模式的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军 吴豪杰 曲福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74,共5页
围绕城市工业化战略形成的城乡非均衡制度安排是新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改革开放初期以土地承包制、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标志的农村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城乡间的非均衡关系,但并没有改变二元结构的性质。在市场化、产... 围绕城市工业化战略形成的城乡非均衡制度安排是新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改革开放初期以土地承包制、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标志的农村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城乡间的非均衡关系,但并没有改变二元结构的性质。在市场化、产权改革、国际化背景下形成的新苏南模式通过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加快了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多元化,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并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新苏南模式下的"三农"问题已经由过去二元结构下城乡对立的质的差别转变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下的量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结构 “三农”问题 苏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地区农村住房建设主要做法、问题与建议——以无锡市锡山区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雪高 顾瑾 王嵩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3期12-15,共4页
农村住房翻建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重要举措。苏南地区特别是无锡市锡山区通过采取村庄规划引领、强化用地管理、注重村貌特色、撬动资本投入、考核督察推进等措施,使其农村住房翻建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但仍然存在部... 农村住房翻建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重要举措。苏南地区特别是无锡市锡山区通过采取村庄规划引领、强化用地管理、注重村貌特色、撬动资本投入、考核督察推进等措施,使其农村住房翻建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但仍然存在部分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渠道较单一、时间紧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需要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提升社区硬软条件、建立健全投入机制、探索创新农村宅基地制度等途径强化推进农房翻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地区 农房建设 人居环境 生态宜居 措施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内加强省际间经济合作 被引量:2
20
作者 杭海 张敏新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75,共4页
该文以江苏省为范例,探讨了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在更高层次和更广泛范围的合作和共赢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指出省际间的经济合作,既是东部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优化资源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有力措施。文章认为,省... 该文以江苏省为范例,探讨了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在更高层次和更广泛范围的合作和共赢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指出省际间的经济合作,既是东部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优化资源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有力措施。文章认为,省际间经济合作来源于企业、地方政府和中央三个层面的驱动力,使省际间经济合作呈现多渠道、宽领域、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态势。最后对加强省际间经济合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间 经济合作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