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导引下^(32)P-磷酸铬-聚-L-乳酸粒子植入治疗兔VX2肺肿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潘栋辉 杨敏 +3 位作者 徐宇平 王立振 刘璐 黄培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背景与目的新型放射性植入剂32P-磷酸铬-聚-L-乳酸(32P-CP-PLLA)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适用于实体肿瘤的近距离放射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兔VX2肺肿瘤经32P-CP-PLLA粒子瘤体间植入近距离治疗前后PET/CT显像及病理学的变化,分... 背景与目的新型放射性植入剂32P-磷酸铬-聚-L-乳酸(32P-CP-PLLA)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适用于实体肿瘤的近距离放射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兔VX2肺肿瘤经32P-CP-PLLA粒子瘤体间植入近距离治疗前后PET/CT显像及病理学的变化,分析32P-CP-PLLA粒子植入对荷VX2肺癌兔肿瘤生长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24只荷瘤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1组-3组为治疗组;4组为对照组。在CT导引下经皮穿刺将总放射性活度为93MBq、185MBq和370MBq的32P-CP-PLLA粒子分别植入1组、2组和3组肿瘤组织内。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分别在治疗后第0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进行18F-FDG PET/CT显像,观察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的变化。最后1次PET/CT显像后处死荷瘤兔,取出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比较肿瘤细胞形态和凋亡基因(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第0天时,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SUVmax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第14天,1组、2组和3组SUVmax值分别为1.1±0.19、0.80±0.10和2.85±0.15,均较对照组(5.61±0.50)明显下降。第7天-第14天时,1组和2组SUVmax较第3天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且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治疗后第3天-第14天,3组SUVmax较第0天显著上升,并在第7天达到峰值,后明显下降。同期3组SUVmax明显低于对照组SUVmax。HE染色显示近粒子处的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坏死程度随剂量的增加而严重。3组可见坏死组织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而1组-2组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bcl-2表达强度低于对照组,bax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cl-2/bax比值明显下调(P<0.05)。凋亡基因的表达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32P-CP-PLLA粒子持续照射可直接杀伤VX2肿瘤细胞从而抑制其葡萄糖代谢功能。远离粒子处虽可见存活肿瘤细胞,但凋亡基因表达明显异于对照组。32P-CP-PLLA粒子可通过电离辐射诱导bcl-2和bax基因参与VX2移植瘤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18F-脱氧葡萄糖 PET/CT 32P-CP-PLLA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生物体内PQQ-DA痕量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毛师师 周杏琴 +2 位作者 钦晓峰 徐希杰 谢敏浩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2-487,共6页
以磁性Fe_3O_4为内核,对磁性纳米粒子表面进行包裹和修饰,制备了对吡咯并喹啉醌-多巴胺(PQQ-DA)具有高识别性、高选择性的磁性纳米分子印迹材料,并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测定了生物体内PQQ-DA的含量。结果显示,PQQ-DA在0.02... 以磁性Fe_3O_4为内核,对磁性纳米粒子表面进行包裹和修饰,制备了对吡咯并喹啉醌-多巴胺(PQQ-DA)具有高识别性、高选择性的磁性纳米分子印迹材料,并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测定了生物体内PQQ-DA的含量。结果显示,PQQ-DA在0.02~0.1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6 6,检出限为0.2×10^(-11) mg/mL,加标回收率为88.7%~95.5%,相对标准偏差为2.6%~3.2%。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生物体内PQQ-DA痕量产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分子印迹 吡咯并喹啉醌-多巴胺(PQQ-DA)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 固相萃取 痕量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对色谱法研究吡咯并喹呤醌与D-丝氨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杏琴 钦晓峰 +1 位作者 张建康 曹国宪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6-200,共5页
D-丝氨酸(DSer)作为一种新的神经递质存在于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吡咯并喹呤醌(PQQ)能够促进神经因子的产生和神经保护作用。采用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吡咯并喹呤醌(PQQ)与DSer反应中游离PQQ的浓度,通过化学反应动... D-丝氨酸(DSer)作为一种新的神经递质存在于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吡咯并喹呤醌(PQQ)能够促进神经因子的产生和神经保护作用。采用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吡咯并喹呤醌(PQQ)与DSer反应中游离PQQ的浓度,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PQQ与DSer的作用,为PQQ在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的信息。采用四丁基溴化铵为离子对试剂,PQQ与DSer孵育反应后各物质在Amethyst C18-P柱上的分离度较好,平均回收率为94.2%~99.3%,相对标准偏差为1.05%~2.03%。PQQ-DSer反应的平均速率常数分别为0.032 h-1(25℃)、0.07 h-1(37℃)、0.17 h-1(50℃);平均反应活化能为54.7 kJ/mol;半衰期分别为22.0 h(25℃)、9.8 h(37℃)和3.99 h(50℃)。动力学结果显示PQQ对脑内DSer的平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该方法简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对色谱 吡咯并喹呤醌 D-丝氨酸 化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排空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学艳 王立振 +1 位作者 廖中华 刘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0-414,共5页
胃排空是衡量消化道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探讨消化道疾病病因学、药物动力学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一系列成熟的检测方法已经被用来测量人体胃排空,包括插管法、实时超声、放射性显像及呼吸试验等,但这... 胃排空是衡量消化道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探讨消化道疾病病因学、药物动力学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一系列成熟的检测方法已经被用来测量人体胃排空,包括插管法、实时超声、放射性显像及呼吸试验等,但这些检测方法在实验动物及动物临床医学的应用还相对较少,正确评估实验动物胃排空能力的技术对于药物药理学、生物利用度和胃肠疾病诊断等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就常用的几个胃排空检测方法做一阐述,希望这些方法能为动物胃排空检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排空 插管法 实时超声 核素显像 呼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附睾蛋白4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艺 陈道桢 +6 位作者 王珂 许飞 赵军 黄飚 张珏 范俊 周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3-796,共4页
目的:建立人附睾蛋白4(HE4)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探讨血清HE4检测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铕标记示踪,构建HE4的双抗体夹心TRFIA,并检测了225例受试者血清HE4水平,分析血清HE4在妇科肿瘤中的诊断意义,并探讨诊断子宫... 目的:建立人附睾蛋白4(HE4)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探讨血清HE4检测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铕标记示踪,构建HE4的双抗体夹心TRFIA,并检测了225例受试者血清HE4水平,分析血清HE4在妇科肿瘤中的诊断意义,并探讨诊断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及宫颈癌的最佳参考值。结果:HE4 TRFIA工作线性范围10~10 000 pmol/L,灵敏度7.5 pmol/L,与CA125和CA199无交叉反应,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0%,与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一致。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及宫颈癌组的血清HE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子宫肌瘤组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随年龄增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的患病风险增加。HE4在上述恶性肿瘤检测中ROC^(AUG)>0.5,运用本方法测定的参考值为60 pmol/L。结论:建立了稳定、准确的HE4 TRFIA,有助于妇科肿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卵巢肿瘤 宫颈肿瘤 人附睾蛋白4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7
6
作者 朱蓓琳 邬宏恂 +2 位作者 王隽 臧亚萍 张冰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超声特征,评价其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12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9例髓样癌患者51个恶性结节。结果:结节多数纵横比<1(80%,41/51);形态不规则(86... 目的: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超声特征,评价其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12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9例髓样癌患者51个恶性结节。结果:结节多数纵横比<1(80%,41/51);形态不规则(86%,44/51);边界较清晰(63%,32/51);低回声或稍低回声(94%,48/51);钙化多见(62%,33/51)且多样,但仍以微钙化居多(52%,17/33);液化少见(8%,4/51);CDFI以Ⅳ型多见(55%,28/51);RI多<0.70(62%,29/47);弹性成像Ⅱ级或Ⅳ级(50%,6/12)。部分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36%,14/39)。结论:髓样癌具有的一些超声特征与乳头状癌、滤泡性肿瘤相类似,注意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髓样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标白藜芦醇及其小鼠体内分布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波 俞惠新 +4 位作者 谭成 林秀峰 张莉 曹国宪 罗世能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8-511,共4页
通过碘-131标记白藜芦醇探讨白藜芦醇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代谢。采用过氧化物酶法对白藜芦醇进行131I标记;经乙酸乙酯萃取纯化,以聚酰胺薄膜为支持介质,V(三氯甲烷)∶V(丙酮)∶V(乙醇)∶V(水)=4∶4∶0.5∶0.4为展开剂,测定标记物的标记率... 通过碘-131标记白藜芦醇探讨白藜芦醇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代谢。采用过氧化物酶法对白藜芦醇进行131I标记;经乙酸乙酯萃取纯化,以聚酰胺薄膜为支持介质,V(三氯甲烷)∶V(丙酮)∶V(乙醇)∶V(水)=4∶4∶0.5∶0.4为展开剂,测定标记物的标记率和放化纯;KM小鼠尾静脉注射131I-白藜芦醇(每只0.185 MBq,n=5)1。31I-白藜芦醇标记率达69.3%,萃取分离后其放化纯为95.9%,3、7和15 d后分别为92.0%、90.4%、90.1%;动物实验显示,131I-白藜芦醇在小鼠体内广泛分布,主要经肝和肾进行代谢,5 min时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1)分别为16.35、13.05,在肠中也有较高分布,10 min时%ID.g-1为11.70;甲状腺的摄取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碘标白藜芦醇标记物较稳定,可用于进一步的微量示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放射性碘标记 体内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毒素的高灵敏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润琳 计融 +4 位作者 江涛 汤鲁宏 朱海 李文新 黄飚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76,85,共4页
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方法建立快速灵敏的T-2毒素的全自动检测方法。采用T-2-BSA包被96孔板作为固相抗原,与游离的T-2竞争有限的抗T-2单克隆抗体,以Eu3+标记的羊抗鼠抗体示踪,采用间接竞争免疫分析方法在解离增强荧光免疫分析... 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方法建立快速灵敏的T-2毒素的全自动检测方法。采用T-2-BSA包被96孔板作为固相抗原,与游离的T-2竞争有限的抗T-2单克隆抗体,以Eu3+标记的羊抗鼠抗体示踪,采用间接竞争免疫分析方法在解离增强荧光免疫分析体系中建立T-2-TRFIA。同时对这一方法的稳定性、灵敏度、回收率和特异性进行考核。此方法灵敏度为0.2μg/L,测量范围0.2~500μg/L,批内变异为7.5%,批间变异为12.7%,平均回收率为89.6%。与赭曲霉毒素A、黄曲霉毒素B1、牛血清白蛋白无交叉反应。10条不同时间进行的间接竞争T-2-TRFIA的效应点均值ED80、ED50和ED20分别为2.66,6.97,29.11μg/L。同时,用TRFIA和ELISA试剂盒同时检测T-2毒素,在ELISA和TRFIA产品的共同可测范围之内,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T-2 toxin)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环保组织处理试剂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7
9
作者 戴军 谢敏浩 +3 位作者 沈海燕 王铁生 吴军 赵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9-220,共2页
关键词 组织固定液 脱蜡 中性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LR的定量荧光纳米微球免疫层析检测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艺 丁新良 +3 位作者 张珏 周彬 郭明明 黄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79,共5页
研制了一种快速、定量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用于检测水体中MC-LR含量。基于竞争法原理,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建立MC-LR免疫层析法,并对该试剂考察其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稳定性等指标。经过对免疫层析试纸条制备参数的优化,即检测... 研制了一种快速、定量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用于检测水体中MC-LR含量。基于竞争法原理,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建立MC-LR免疫层析法,并对该试剂考察其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稳定性等指标。经过对免疫层析试纸条制备参数的优化,即检测线抗原浓度、微球标记量和结合垫微球浓度的选择,加样15 min后,获得了MC-LR荧光免疫层析法的工作直线,方法灵敏度0.195μg/L,回收率99.4%,变异系数小于10%,与MC-LF交叉反应率低,与市售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试剂在37℃稳定保存6 d。本研究研制的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灵敏、稳定、准确,可快速、定量检测水样中MC-LR含量,操作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层析 微囊藻毒素 纳米微球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T MRI及Micro-PET无创检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中娟 邓钢 +5 位作者 黄洪波 李爱梅 居胜红 赵瑞 金晖 魏晓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7.0T小动物MRI及Micro-PET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行性。方法取10只46周龄ApoE-/-小鼠建立老年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取5只模型于鼠尾静脉注射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前、后12h、24h、36h行MR扫描(应用7.0TMR仪);另5只模型... 目的探讨7.0T小动物MRI及Micro-PET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行性。方法取10只46周龄ApoE-/-小鼠建立老年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取5只模型于鼠尾静脉注射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前、后12h、24h、36h行MR扫描(应用7.0TMR仪);另5只模型于鼠尾静脉注射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1h、2h、3h后行Micro-PET显像;取腹主动脉行病理检查。结果老年ApoE-/-小鼠高脂喂养6个月后,7.0TMRI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鼠尾静脉注射SPIO后36h发现鼠腹主动脉及两侧髂动脉血管壁T2W像上环形高信号较未注射SPIO前变薄,血管腔较前增宽。鼠尾静脉注射18F-FDG行Micro-PET检测,发现在3h左右腹主动脉及两侧髂动脉区域有放射性浓聚。病理示腹主动脉壁内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巨噬细胞的聚集。结论7.0TMRI及Micro-PET可成功检测巨噬细胞丰富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助于判断斑块的易损性,为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巨噬细胞 磁共振 Micro-PET APOE-/-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浆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HPLC荧光检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邹美芬 周杏琴 +2 位作者 钦晓峰 徐希杰 曹国宪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81-984,共4页
采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老年痴呆患者(AD)血浆中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天门冬氨酸、谷氨酸、γ-氨基丁酸、甘氨酸)的含量。用Hanbon反相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流动相A为四氢呋喃-甲醇-0.05mol/... 采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老年痴呆患者(AD)血浆中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天门冬氨酸、谷氨酸、γ-氨基丁酸、甘氨酸)的含量。用Hanbon反相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流动相A为四氢呋喃-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pH6.0)(体积比2:35:63);流动相B为90%甲醇;采用二元梯度洗脱。天门冬氨酸、谷氨酸、γ-氨基丁酸、甘氨酸的检出限分别为0.21、0.01、0.05、0.02pmol/L,在对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75~0.999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8%、1.24%、1.12%和1.35%,回收率为98%~99%。AD患者血浆中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甘氨酸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老年性痴呆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邻苯二甲醛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化发酵灵芝胞外多糖的组成与结构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珏 沈洁 +1 位作者 刘昱均 夏咏梅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7-553,共7页
从灵芝深层发酵液中获得的灵芝胞外多糖,经硫酸化后其抑癌活性大幅提升。硫酸化后,灵芝胞外多糖的结构和构象都发生一定的变化。经单糖组成分析和光谱初步解析,硫酸化灵芝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 从灵芝深层发酵液中获得的灵芝胞外多糖,经硫酸化后其抑癌活性大幅提升。硫酸化后,灵芝胞外多糖的结构和构象都发生一定的变化。经单糖组成分析和光谱初步解析,硫酸化灵芝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其摩尔比为9∶3∶2∶4∶48;其主链可能是以α-D-Gal(1→6)为主或混杂有α-D-Gal,Rha,α-D-Glc,α-D-Man以及Ara为侧链,其硫酸基团可能接在C-3、C-4、C-6位上。硫酸化前灵芝多糖的构象主要为单螺旋结构,而修饰后呈三维螺旋结构,x-衍射亦证实其结构的有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多糖 硫酸化 多糖硫酸酯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谷物中的玉米赤霉烯酮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智鸿 黄飚 +3 位作者 屠蔷 高蕾 张珏 王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6849-6851,共3页
基于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建立了玉米赤霉烯酮(ZEN)的ZEN-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0.8 ng/m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5.1%和8.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1.2%;抗ZEN单克隆抗体与玉米赤霉醇的交叉反应度为... 基于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建立了玉米赤霉烯酮(ZEN)的ZEN-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0.8 ng/m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5.1%和8.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1.2%;抗ZEN单克隆抗体与玉米赤霉醇的交叉反应度为12.3%,而其与赭曲霉素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黄曲霉素B1无交叉反应;相关试剂在4℃存180 d后各检测参数基本无变化;该方法与商品ELISA试剂盒对同一样品ZEN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43 2。说明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稳定性较好,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ZEN的大量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ZEN) 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 真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素对甲状腺癌BCPAP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震 郑婕 +2 位作者 张莉 赵俊杰 俞惠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共5页
研究芹菜素对人乳头状甲状腺癌BCPAP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芹菜素在24h对BCPAP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12.5,25.0,50.0μmol/L芹菜素分别在24,48,72h对BCPAP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明场细胞形态学照片分... 研究芹菜素对人乳头状甲状腺癌BCPAP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芹菜素在24h对BCPAP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12.5,25.0,50.0μmol/L芹菜素分别在24,48,72h对BCPAP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明场细胞形态学照片分析,对比不同浓度芹菜素对BCPAP细胞形态的影响,评价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CPAP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表明,不同浓度(12.5~100.0μmol/L)芹菜素对BCPAP细胞的毒性有明显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24h的IC50值为40.65μmol/L。芹菜素对BCPAP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有显著影响,高浓度芹菜素强烈抑制BCPAP细胞数目的增长。芹菜素可使BCPAP细胞周期的构成发生明显的变化并诱导细胞凋亡。芹菜素对BCPAP细胞有较明显的细胞毒性和生长抑制作用,其抑制机制可能是使BCPAP细胞生长停滞在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使得细胞生存率下降,从而抑制细胞活性和数目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BCPAP细胞 芹菜素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均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彬 高雷 +3 位作者 金坚 陈蕴 黄飚 赵卫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38-342,共5页
目的:利用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多克隆抗体,采用纳米均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技术(AlphaLISA)建立间接竞争DON定量检测方法。方法:DON-BSA包被发光微粒,生物素化羊抗兔抗体与包被有链霉素的感光微粒共同构成检测试剂,优化检测... 目的:利用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多克隆抗体,采用纳米均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技术(AlphaLISA)建立间接竞争DON定量检测方法。方法:DON-BSA包被发光微粒,生物素化羊抗兔抗体与包被有链霉素的感光微粒共同构成检测试剂,优化检测条件并评价检测性能。结果:该方法的灵敏度为0.007ng/mL,检测范围为0.007~100ng/m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5%。不同样品添加回收实验:玉米、小麦、啤酒回收率分别为84%~110%、67%~100%、74%~100%。结论:DON-AlphaLISA是目前DON检测中最灵敏的方法之一,该分析方法稳定性好,可测范围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烯醇 生物毒素 纳米均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Alpha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增殖显像剂^(18)F-FLT的合成和标记 被引量:6
17
作者 陆春雄 王正武 +1 位作者 蒋泉福 吴春英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制备肿瘤增殖显像剂3’-脱氧-3’-氟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deoxy-3-’fluorothymidine,18F-FLT),合成了标记前体3-N-t-叔丁氧羰基-1-[5-’O-(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2’-脱氧-3-’O-(4-硝基苯磺酰基--β1)-苏戊呋喃糖]胸腺嘧啶脱氧... 为制备肿瘤增殖显像剂3’-脱氧-3’-氟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deoxy-3-’fluorothymidine,18F-FLT),合成了标记前体3-N-t-叔丁氧羰基-1-[5-’O-(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2’-脱氧-3-’O-(4-硝基苯磺酰基--β1)-苏戊呋喃糖]胸腺嘧啶脱氧核苷(N-BOC-FLT)并进行了标记。标记前体和各步合成中间体均经红外、核磁共振和质谱确证;于120℃进行亲核氟化反应,标记率为(35.2±5.8)%(经校正,n=2),用TLC和HPLC检测其放化纯度(RCP)大于95%,可满足临床研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标记 ^14F-FLT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玉米赤霉烯酮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智鸿 黄飚 +3 位作者 屠蔷 高蕾 张珏 王柯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5-909,共5页
采用基于生物素(Biotin)-链霉亲和素(Strepavidin)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技术建立了快速灵敏的玉米赤霉烯酮(ZEN)检测方法。以strepavidin包被板条,加入生物素化的ZEN—BSA,结合在板条上的ZEN—BSA与标准/样本中的游... 采用基于生物素(Biotin)-链霉亲和素(Strepavidin)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技术建立了快速灵敏的玉米赤霉烯酮(ZEN)检测方法。以strepavidin包被板条,加入生物素化的ZEN—BSA,结合在板条上的ZEN—BSA与标准/样本中的游离ZEN共同竞争限量的抗ZEN单克隆抗体,用稀土离子Eu“标记的羊抗鼠IgG进行示踪,建立了间接竞争的ZEN-TRFIA。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0.2ng/ml,测量范围是0.2~200.0ng/m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5.7%和8.3%,平均回收率为91.1%。与玉米赤霉醇的平均交叉反应是12.3%,与赭曲霉素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黄曲霉素B1无交叉反应,说明该方法的特异性较好。相关试剂在4℃放6个月后各检测参数基本无变化,说明该方法稳定。样品同时用ZEN—TRFIA和商品ELISA试剂盒测定样品ZEN含量,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664,说明该方法测量准确。ZEN—TRFIA具有测量准确、检测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操作简便、标记物稳定等优点,适合于ZEN大量筛查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ZEN)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 真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LR超灵敏均相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艺 黄飚 +2 位作者 钮伟民 赵灿培 金坚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2-437,共6页
目的基于多克隆抗体免疫分析,构建并优化一种超灵敏、均相的光激化学发光法(AlphaLISA),用以检测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含量。方法采用竞争原理,MC-LR人工抗原偶联的发光微球与标准品或样品MC-LR共同竞争限量一抗,再被二抗捕获,... 目的基于多克隆抗体免疫分析,构建并优化一种超灵敏、均相的光激化学发光法(AlphaLISA),用以检测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含量。方法采用竞争原理,MC-LR人工抗原偶联的发光微球与标准品或样品MC-LR共同竞争限量一抗,再被二抗捕获,然后再通过生物素-亲和素与感光微球形成成免疫复合物,此时感光微球与发光微球发生接近,则产生并传递能量,发出特殊荧光。选择了合适的一抗和二抗工作稀释度,比较缓冲体系和反应时间的作用,从而优化了反应条件。结果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即筛选合适的一抗和二抗反应浓度、缓冲体系和反应时间,从而构建了MC-LR AlphaLISA检测法,其总反应时间40 min,灵敏度0.006μg·L^-1,可测线性范围0.006~5μg·L^-1,变异系数小于10%,平均添加回收率107.7%,与MC-RR和MC-RY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3.2%和0.91%。结论本研究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免疫反应迅速,适用于多样本量水体的MC-LR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微囊藻毒素-LR 化学发光测定法 均相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那嗪的绿色合成工艺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晓敏 陈正平 +1 位作者 刘春仪 唐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7-571,共5页
引言丁苯那嗪(tetrabenazine,商品名Xenazine,Nitoman)(1)是用于治疗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的药物。
关键词 绿色化学 丁苯那嗪 亨廷顿舞蹈病 药物合成 水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