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长驿站 心育本色——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三余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
1
作者 何夕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年第12期40-41,共2页
"以学校的每一天造就每一个学生的本色人生",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三余中学坚持不懈的教育信念。它包含着三方面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怎样的教育平台与机会?怎样去培养自己的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了什么样的人?"学校的每一天"的状态... "以学校的每一天造就每一个学生的本色人生",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三余中学坚持不懈的教育信念。它包含着三方面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怎样的教育平台与机会?怎样去培养自己的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了什么样的人?"学校的每一天"的状态,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境界。"造就"就是"教育",就是如何去研究、思考和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与教育策略;如何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在学生个体发展目标的定位上、在学校教育活动的选择与设计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农业区位选择”的课堂诊断
2
作者 张孝伟 《地理教学》 2015年第2期27-28,共2页
最近在省教研室网站观看了一节视频课,教学内容为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选择"。以下是这节课的一段教学实录: 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了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劳动力、市场、交通、科技等,然后教师以苏州... 最近在省教研室网站观看了一节视频课,教学内容为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选择"。以下是这节课的一段教学实录: 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了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劳动力、市场、交通、科技等,然后教师以苏州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水稻为例,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实践能力 农业生产 区位选择 地理教学 诊断 课堂 培养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增长模式”一节的教学反思
3
作者 张孝伟 《地理教学》 2012年第9期23-24,共2页
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由文字转化为曲线图,是"人口增长模式"一节中重要的知识点。"图"、"文"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了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高—高—低"模... 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由文字转化为曲线图,是"人口增长模式"一节中重要的知识点。"图"、"文"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了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或四种类型(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后,我在黑板上画出这样一幅坐标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增长 教学反思 相互转化 地理学习 教学过程 曲线图 知识点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课堂教学更高质更有效
4
作者 秦晓燕 《化学教与学》 2010年第4期32-33,共2页
高质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发展,这是新课程基本理念来规定的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学手... 高质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发展,这是新课程基本理念来规定的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学手段.汲取最新的科学信息和教育动态信息,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做到课堂教学的高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 教育教学理论 现代教学手段 和谐统一 情感态度 教学观念 动态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构成化学有效学习的要素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永红 《化学教与学》 2011年第5期51-52,共2页
本文围绕新课程理念下促进学生化学有效学习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有效学习的基本特征,以及学生的化学学习状态包括的三个方面:学习准备、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其中学习准备状况良好是化学有效学习发生的前提和条件,学习过... 本文围绕新课程理念下促进学生化学有效学习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有效学习的基本特征,以及学生的化学学习状态包括的三个方面:学习准备、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其中学习准备状况良好是化学有效学习发生的前提和条件,学习过程积极主动是化学有效学习的关键特征,知情意全面发展是化学有效学习的最终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有效学习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制造悬念的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丁永红 《化学教与学》 2011年第9期28-29,共2页
创设情境制造悬念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是激发学生注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手段还可以调整教学节奏,让课堂教学张弛有度,潮起潮落。本文阐述了中学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制造悬念的内涵、意义。并围绕创... 创设情境制造悬念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是激发学生注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手段还可以调整教学节奏,让课堂教学张弛有度,潮起潮落。本文阐述了中学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制造悬念的内涵、意义。并围绕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提出了若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设情境 制造悬念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村高中政治课堂实效性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晓霞 《成才之路》 2015年第35期16-16,共1页
文章聚焦农村高中政治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三问"。从源头上思考教师的备课、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教学细节,通过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农村高中政治课堂优质高效。
关键词 农村高中 政治 高效课堂 优质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政治课应与时俱进,彰显生命的灵动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群 《成才之路》 2010年第30期97-97,共1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将育人作为发展教育的根本,但我国当前的教育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教育生机明显不足。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 与时俱进 生命 发展教育 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改革 教育规律 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痕:小初数学衔接的美好境界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菊 《成才之路》 2012年第30期93-94,共2页
教师要对小学和初中数学衔接问题进行关注,寻找当下数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要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及教学方式的灵活应用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初中数学。
关键词 数学 小初衔接 现状 成因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0
作者 胡晓杰 《化学教与学》 2010年第5期42-43,共2页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既是学生求知探究的动力.又是活化思维的催化剂。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探究未知,促使认识不断深化.同时教师也可获取教学反馈信...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既是学生求知探究的动力.又是活化思维的催化剂。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探究未知,促使认识不断深化.同时教师也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更好地掌握教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提问 学生思维 思维品质 培养 利用 教学反馈信息 教学过程 求知欲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教师,请从“给点面子”开始
11
作者 王建庆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2年第10期57-57,共1页
作为学校掌舵人,校长在事实上掌握着学校大部分的公权力。教师与校长相处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校长放在"强势"的地位上,弱者意识很浓,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有时,校长的一个无心之举——甚至自认为就"那么一说",老师就很当回事,一咀... 作为学校掌舵人,校长在事实上掌握着学校大部分的公权力。教师与校长相处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校长放在"强势"的地位上,弱者意识很浓,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有时,校长的一个无心之举——甚至自认为就"那么一说",老师就很当回事,一咀嚼,一放大,以为,校长在批评我!所以,校长要慎用威权,与普通教师相处,不妨"弱势"一点。即使非批评不可,也需与人为善,对事不对人,尽量温和一些,耐心一些,"给点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教师 批评 面子 自我保护意识 与人为善 不自觉 校长 公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讨论法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眼
12
作者 金霞 《教师》 2011年第34期55-55,共1页
所谓讨论法,就是对所学习的内容、知识、观点由教师拟出问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引下,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切磋乃至争辩,来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在政治课上运用讨论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 所谓讨论法,就是对所学习的内容、知识、观点由教师拟出问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引下,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切磋乃至争辩,来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在政治课上运用讨论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从而开启学生在政治课上的思维之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主体 独立思维能力 讨论法 课堂教学活动 口头表达能力 政治课 知识 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幽默艺术探微
13
作者 李春霞 《成才之路》 2014年第32期59-59,共1页
以幽默导入创新、突破难点、化解意外,并促进学生反思。教师要把握好幽默的时机和度。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幽默 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