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急诊科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凤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3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2015年1—12月未对急诊科护理实施风险管理时作为对照组,从2016年1—12月,急诊可护理实施风险管理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急诊科护理,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方案如下:健全急诊科...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2015年1—12月未对急诊科护理实施风险管理时作为对照组,从2016年1—12月,急诊可护理实施风险管理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急诊科护理,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方案如下:健全急诊科护理规章制度、加强对急诊科护理人员技术培训、强化风险意识、急救用药与仪器强化管理、成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结果观察组实施急诊科风险护理管理发生护理缺陷1例(0.83%),对照组为7例(5.83%),观察组发生率低(P<0.05);而急诊科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96.12±2.09)分、急诊科抢救物品情况完好98.33%、患者家属满意度99.17%,对照组分别(91.08±3.17)分、93.33%、94.17%,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认识急诊科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开展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保证抢救物品情况完好、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提升护理护理质量评分,保证急救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安全,患者家属满意度也随之增加,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理风险
管理模式
护理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运前核查单联合SBAR沟通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红艳
朱登凤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3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转运前核查单联合标准化沟通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提供依据。方法将175例急诊危重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按常规转运方法转运,观察组使用转运前核查单联合标准化沟通...
目的探讨转运前核查单联合标准化沟通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提供依据。方法将175例急诊危重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按常规转运方法转运,观察组使用转运前核查单联合标准化沟通方式转运。比较两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情况、满意度得分、转运交接耗时。结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情知晓情况和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交接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使用转运前核查单联合标准化沟通的方式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前核查单
SBAB沟通
危重患者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晓伟
刘怡
+1 位作者
袁卫
徐凤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9期166-168,181,共4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参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能够促进经股动脉介入术后护理质量的提升,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模式
经股动脉介入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诊科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凤霞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3期97-99,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2015年1—12月未对急诊科护理实施风险管理时作为对照组,从2016年1—12月,急诊可护理实施风险管理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急诊科护理,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方案如下:健全急诊科护理规章制度、加强对急诊科护理人员技术培训、强化风险意识、急救用药与仪器强化管理、成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结果观察组实施急诊科风险护理管理发生护理缺陷1例(0.83%),对照组为7例(5.83%),观察组发生率低(P<0.05);而急诊科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96.12±2.09)分、急诊科抢救物品情况完好98.33%、患者家属满意度99.17%,对照组分别(91.08±3.17)分、93.33%、94.17%,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认识急诊科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开展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保证抢救物品情况完好、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提升护理护理质量评分,保证急救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安全,患者家属满意度也随之增加,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急诊科
护理风险
管理模式
护理缺陷
Keywords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odel
Nursing defect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运前核查单联合SBAR沟通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红艳
朱登凤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
出处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3期108-110,共3页
基金
2018年度南通市市级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项目编号:MSZ18218)。
文摘
目的探讨转运前核查单联合标准化沟通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提供依据。方法将175例急诊危重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按常规转运方法转运,观察组使用转运前核查单联合标准化沟通方式转运。比较两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情况、满意度得分、转运交接耗时。结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情知晓情况和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交接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使用转运前核查单联合标准化沟通的方式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
转运前核查单
SBAB沟通
危重患者
安全管理
分类号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晓伟
刘怡
袁卫
徐凤霞
机构
江苏省
南通市
第六
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9期166-168,181,共4页
基金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JSYGY32021446)。
文摘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能够促进经股动脉介入术后护理质量的提升,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模式
经股动脉介入术
并发症
Keywords
Failure mode
Effect analysis model
Transfemoral intervention
Complication
分类号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急诊科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徐凤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转运前核查单联合SBAR沟通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徐红艳
朱登凤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李晓伟
刘怡
袁卫
徐凤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