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34
1
作者 苏永萍 吴伟 +2 位作者 俞濮阳 孙艺梅 夏君钰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62,68,共4页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内部审计作为公立医院"监管者"的角色,在助推医院科学运行、防控经济风险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在厘清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定位的基础上,从内部审计面临的困境入手,提出了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内部审计作为公立医院"监管者"的角色,在助推医院科学运行、防控经济风险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在厘清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定位的基础上,从内部审计面临的困境入手,提出了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实施路径:坚持监督与服务并举,拓展审计内容,维护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推动审计关口前移,强化审计工作的整改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内部审计 审计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筑医院治安防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建荣 马念祖 +1 位作者 缪旭东 王建军 《中国医院》 2005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在新形势下医院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新形式。方法:采取警院共建方式,实施治安防范网络工程,简称“六五三三”工程,即6项动态管理措施、5项工作机制、3支队伍、3套制度。结果:初步建成适合医院自身特点的防控体系,医患双方的自... 目的:研究在新形势下医院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新形式。方法:采取警院共建方式,实施治安防范网络工程,简称“六五三三”工程,即6项动态管理措施、5项工作机制、3支队伍、3套制度。结果:初步建成适合医院自身特点的防控体系,医患双方的自我保护及安全防范意识明显增强,治安案件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警院共建治安防范网络工程,是构筑医院防控体系和创建平安医院的有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安防控体系 治安防范 治安案件 构筑 工作机制 新形势 队伍 医院 施治 自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审计在防范公立医院运行风险中的作用——在医生多点执业背景下 被引量:2
3
作者 苏永萍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67,共3页
医生多点执业对公立医院运行产生了一些新的风险。对此,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对医生多点执业下公立医院运行的关键风险点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防范措施,助推建立医生多点执业的相关配套措施,促进多元办医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医生多点执业 医院内部审计 医院运行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靠信息系统规范医院银联交易管理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娟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63,共2页
医院信息系统(HIS)在医院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各家医院银联交易管理方法不一,无法从源头上杜绝套现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对此,医院必须依靠信息系统管理平台,规范医院银联交易管理。
关键词 银联交易 HIS/POS一体化 医院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业务技术建设 促进医院达标上等
5
作者 汪开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1995年第5期262-264,共3页
加强业务技术建设 促进医院达标上等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26001)汪开我院是一所市级综合医院,现有床位615张,职工928人,其中卫技人员720人,占总人数的77.6%,高级64人,中级147人,享有国家特殊... 加强业务技术建设 促进医院达标上等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26001)汪开我院是一所市级综合医院,现有床位615张,职工928人,其中卫技人员720人,占总人数的77.6%,高级64人,中级147人,享有国家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院共设有48个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技术 三级医院 达标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医院儿科院内感染现状分析与对策
6
作者 王兴红 曹金海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1996年第5期246-247,共2页
农村医院儿科院内感染现状分析与对策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26001)王兴红江苏省南通市卫生局(226001)曹金海医院内感染是指病人入院后发生的感染。当前医院内感染是困扰医疗质量提高和住院病人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 农村医院儿科院内感染现状分析与对策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26001)王兴红江苏省南通市卫生局(226001)曹金海医院内感染是指病人入院后发生的感染。当前医院内感染是困扰医疗质量提高和住院病人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我市中心卫生院儿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内感染 儿科 农村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吉桧媛 朱冬燕 +6 位作者 王梁 曹月姣 徐倩 韩珍真 高静 卢红建 陈伟观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7-235,共9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每组各21例。4组患者在病情平稳后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肌力训练、转移训练、坐站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以及日常活动能力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等,1次/d,5 d/周,持续3周。rTMS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TMS,每个脉冲频率1 Hz/s,持续12 s,间隔2 s,共1200个脉冲,累计1400 s;1400 s/次,1次/d,5 d/周,持续3周。RAGT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AGT,3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3周。联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rTMS治疗结束后立即接受RAGT治疗,方法与单用rTMS或RAGT相同。分别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E)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运动范围测试、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价4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运动范围和步行功能。结果(1)4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灶侧别、病程、患侧下肢Brunnstrom分期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治疗前FMA-LE量表评分分别为(14.4±2.9)、(13.6±3.0)、(13.5±2.8)、(14.3±3.0)分,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治疗后FMA-LE评分分别为(20.4±2.4)、(23.1±3.1)、(22.8±2.4)、(27.1±3.4)分,4组患者FMA-LE量表评分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和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83.102、6.535、23.522,均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4组患者治疗后FMA-LE量表评分均升高(均P<0.05);治疗后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FMA-LE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联合组评分高于rTMS组和RAGT组(均P<0.05)。(3)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治疗前BBS评分分别为(25±5)、(25±6)、(25±6)、(26±6)分,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治疗后BBS评分分别为(30±5)、(34±6)、(35±6)、(43±6)分,4组患者BBS评分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和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57.204、6.377、59.140,均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后BBS评分均升高(均P<0.05);治疗后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联合组评分高于rTMS组和RAGT组(均P<0.05)。(4)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治疗前前后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分别为(7.3±0.8)、(7.4±0.8)、(7.4±0.8)、(7.6±0.7)分,治疗后前后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分别为(8.8±0.7)、(9.3±0.7)、(9.4±0.7)、(9.9±0.6)分;治疗前左右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分别为(7.1±0.7)、(7.2±0.8)、(7.2±0.8)、(7.3±0.7)分,治疗后左右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分别为(8.3±0.8)、(8.9±0.9)、(9.0±0.9)、(9.7±0.8)分;4组前后向、左右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和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前后向:F值分别为818.773、3.834、6.075,左右向:F值分别为1935.147、3.114、40.516;均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后前后向、左右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均升高(均P<0.05);治疗后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联合组评分高于rTMS组和RAGT组(均P<0.05)。(5)rTMS和时间(OR=1.948,95%CI:1.465~2.590)、RAGT和时间(OR=2.043,95%CI:1.529~2.728)、联合组和时间(OR=4.376,95%CI:3.116~6.146)交互效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治疗前分级作为参照,4组患者治疗后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948,95%CI:1.592~2.383,P<0.01);以对照组为参照,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患者Holden步行功能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TMS联合RAGT可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 卒中 下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乳腺癌多学科协作诊疗实践
8
作者 周佳琦 刘浩然 +1 位作者 王俊 苏颖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5-809,共5页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在乳腺癌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为药师参与乳腺癌MDT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合并症患者抗肿瘤方案的选择、药物相互作用的评估、不良反应的处理和抗骨转移方案的优化等,评估临床药师在乳腺癌...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在乳腺癌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为药师参与乳腺癌MDT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合并症患者抗肿瘤方案的选择、药物相互作用的评估、不良反应的处理和抗骨转移方案的优化等,评估临床药师在乳腺癌MDT中的重点工作内容和效果。结果 临床药师在乳腺癌MDT中给予合理的用药建议,协助医师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合理用药。结论 临床药师融入MDT团队中,与各学科形成优势互补,有助于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乳腺癌 多学科协作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9
9
作者 钱明 王学建 +1 位作者 汪志峰 陈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601-2603,共3页
颅脑外伤为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及重物砸伤等,脑外伤后常导致患者出现颅内高压,去骨瓣减压是治疗脑外伤后颅内高压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患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颅骨缺损及手术后脑积水形成是... 颅脑外伤为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及重物砸伤等,脑外伤后常导致患者出现颅内高压,去骨瓣减压是治疗脑外伤后颅内高压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患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颅骨缺损及手术后脑积水形成是去骨瓣减压手术常见的并发症[1]。由于诊断标准的差异,术后脑积水的发生概率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手术时间 骨瓣 颅内高压 颅骨缺损 脑室腹腔分流术 分流管 减压手术 轻度意识障碍 脑室端引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张珀璇 张丽华 +2 位作者 陈冬梅 冯新云 王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527,共3页
目的:评价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改善睡眠的效果。方法:将228例连续收治的新发脑卒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除采取常规护理外,对干预组患者采取针对睡眠障碍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心理护理、认知行... 目的:评价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改善睡眠的效果。方法:将228例连续收治的新发脑卒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除采取常规护理外,对干预组患者采取针对睡眠障碍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心理护理、认知行为疗法等。比较入院时和第4周时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觉醒次数、催眠药物使用情况,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共有61.8%(141/228)的患者PSQI总分大于7分。治疗后干预组入睡时间减少,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减少,PSQI分量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睡眠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非常普遍。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睡眠障碍 护理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微创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朱华 郑兵 +8 位作者 陈新凤 顾栋华 潘晓东 陆明 陈建刚 张冰 王振誉 潘彬 钱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50-853,共4页
通过观察和分析上尿路结石微创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探讨及时治疗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的措施。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集应用钬激光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微创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病例,... 通过观察和分析上尿路结石微创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探讨及时治疗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的措施。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集应用钬激光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微创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病例,对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29例患者进行分析。上尿路结石微创治疗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29例患者中,尿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15例,失血性休克6例,液体吸收综合征6例,导管误入静脉系统2例。经过及时积极的救治,1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余2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应充分认识上尿路结石微创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危害,预防是关键。早期发现、及时规范化处理可以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微创手术 术后严重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郑艳莉 范玉平 +3 位作者 刘曼华 韩云 陶潜 吴爱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43-747,共5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45T/G及+276G/T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58例GDM孕妇(GDM组)、128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GIGT组)及120例糖耐量正常孕...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45T/G及+276G/T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58例GDM孕妇(GDM组)、128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GIGT组)及120例糖耐量正常孕妇(对照组)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位点(+45T/G和+276G/T)进行分析,并随访分析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相应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①单核苷酸多态性+45T/G:3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GIGT组的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携带G等位基因(杂合子TG型+纯合子突变GG型)的GDM组和GIGT组孕妇,其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携带G等位基因(野生TT型)者(P<0.05);②单核苷酸多态性+276G/T:3组间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携带突变T基因(杂合子GT型+纯合子突变TT型)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无突变T基因(野生GG型)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45T/G与GDM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亦与其妊娠结局有关;单核苷酸多态性+276G/T与GDM的发生及妊娠结局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脂联素 基因多态性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铁蛋白和胱抑素C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伟 徐又佳 +3 位作者 崔胜宇 朱新辉 刘巍 严春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分析探讨绝经后体检女性血清铁蛋白、胱抑素C与骨密度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9年4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有完整临床资料的492例绝经后体检女性,年龄55~80岁。留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铁蛋白(SF)、血清胱抑素(Cys-C)... 目的分析探讨绝经后体检女性血清铁蛋白、胱抑素C与骨密度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9年4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有完整临床资料的492例绝经后体检女性,年龄55~80岁。留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铁蛋白(SF)、血清胱抑素(Cys-C)、血肌酐(Scr)、甲状旁腺素(PTH)、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ⅠNP)和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等指标,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左髋股骨颈、总股骨和腰椎1-4骨密度,分析血清铁蛋白和胱抑素C与骨密度相关性及骨质疏松症发生相对风险。结果本组人群骨质疏松发生率46.5%,不同骨密度组年龄、体重、BMI、SF、Cys-C、25OHD、PⅠNP和β-CTX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铁蛋白和胱抑素的四分位数分组中,年龄、体重、BMI、Scr及各部位骨密度T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控制年龄、体重、BMI、Scr、25OHD和PⅠNP等指标后,高血清铁蛋白和胱抑素C组骨质疏松相对风险分别为2.272(95%CI:1.090~4.727)和2.224(95%CI:1.047-4.723)。结论血清铁蛋白和胱抑素C升高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重视绝经后女性血清铁蛋白和胱抑素C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 骨质疏松症 血清铁蛋白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乳对晚期肺癌癌性胸水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茅国新 高志兰 +2 位作者 翟明之 王靖南 周治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3-74,共2页
榄香烯乳对晚期肺癌癌性胸水的治疗作用茅国新,高志兰,翟明之,王靖南,周治平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南通市226001)编者按:由大连金港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国家二类抗肿瘤新药──榄香烯乳注射液经卫生部批准已试用... 榄香烯乳对晚期肺癌癌性胸水的治疗作用茅国新,高志兰,翟明之,王靖南,周治平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南通市226001)编者按:由大连金港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国家二类抗肿瘤新药──榄香烯乳注射液经卫生部批准已试用2年,Ⅲ期临床工作已告结束并通过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癌性胸水 药物疗法 榄香烯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预防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徐 宋杰 狄伟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8-299,共2页
瑞芬太尼是新型的超短效“阿片受体激动药,目前广泛应用于全麻手术中。但临床证实大剂量或长时间使用会诱发痛觉过敏。布托啡诺是”阿片受体激动药,对“受体有拮抗作用。本研究观察布托啡诺是否能有效地抑制瑞芬太尼停药后的痛觉过敏... 瑞芬太尼是新型的超短效“阿片受体激动药,目前广泛应用于全麻手术中。但临床证实大剂量或长时间使用会诱发痛觉过敏。布托啡诺是”阿片受体激动药,对“受体有拮抗作用。本研究观察布托啡诺是否能有效地抑制瑞芬太尼停药后的痛觉过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觉过敏 瑞芬太尼 布托啡诺 阿片受体激动药 麻醉后 预防 拮抗作用 过敏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5
16
作者 钱明 赵伟 蔡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889-3891,共3页
目的:比较小骨瓣显微手术与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46例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3 d的意识... 目的:比较小骨瓣显微手术与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46例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3 d的意识状况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总体的血肿清除率、术后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轻、中型基底区出血采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后6个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重型基底节区出血采用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后6个月疗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骨窗显微组与开颅手术组比较,手术时间[(92.5±11.8)min vs.(122.0±13.1)min]、手术出血量[(84.9±10.9)m L vs.(202.2±18.0)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该综合患者病情、出血量等情况,采取对患者最为有利的手术方式,更有利于术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减轻残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出血 传统开颅术 小骨窗开颅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10
17
作者 田国才 黄胜 +1 位作者 龚沈初 崔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angioma ,CA)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A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5例CA共检出 19个病灶。CA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 ,单发多见 (13 /15 )。 15例C... 目的 :探讨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angioma ,CA)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A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5例CA共检出 19个病灶。CA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 ,单发多见 (13 /15 )。 15例CT和MRI平扫均发现所有病灶。CA的CT平扫均表现为高或稍高密度 ;CA的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 9个 ,高信号 7个 ,混杂信号 3个 ;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 ,16个病灶周围伴有低信号环 ,无占位效应 ;CT和MRI增强扫描无或轻度增强。结论 :CA有典型影像表现 ,CT和MRI平扫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MRI优于CT ,是首选和最佳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CA 脑实质 平扫 病灶 海绵状血管瘤 信号 高密度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时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韩煜雯 郑艳莉 +1 位作者 韩云 薛莉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4480-4484,共5页
目的探讨适时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7月于南通市第一人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28例。根据产妇自愿原则进行... 目的探讨适时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7月于南通市第一人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28例。根据产妇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其中14例产妇选择剖宫产术前适时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球囊阻断术组),14例产妇要求直接剖宫产术(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共输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差值、分娩孕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术后D-二聚体水平、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球囊阻断术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总共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孕周、术后APTT、术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阻断术组产妇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时地在剖宫产术前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总共输血量及子宫切除率,改善妊娠结局,但球囊释放后仍有产后出血的风险,需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介入治疗来进一步改善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侵入性胎盘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与常规吗啡镇痛用于心外科术后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仲吉英 狄高梅 +2 位作者 安建雄 陈雷 刘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心外科术后静脉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PCA)与传统间断肌肉注射镇痛(CAT)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184例心外科术后病人分为 PCA组和 CAT组,其中 PCA组 98例,CAT组 86例。PCA组用药... 目的:对比研究心外科术后静脉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PCA)与传统间断肌肉注射镇痛(CAT)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184例心外科术后病人分为 PCA组和 CAT组,其中 PCA组 98例,CAT组 86例。PCA组用药为50μg/ml的芬太尼,单次剂量25μg,锁定时间 6分,不给病人负荷剂量。拔除气管导管后病人感到疼痛时开始PCA,直到拔管后72小时。 CAT组在病人需要镇痛时酌情肌肉注射吗啡10 mg。分别在拔除气管导管后 4、12、24、48、72、96及 120小时,对病人进行随访并记录有关疼痛及副作用等各项指标。 结果:PCA组疼痛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CAT组,但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显著高于CAT组。 结论:芬太尼PCA用于心脏术后镇痛的疗效,优于常规间断肌肉注射吗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病人自控镇痛 心脏外科手术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复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永 郭啸鸣 +3 位作者 李胜利 朱向阳 董政协 黄怀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09-2511,共3页
目的:评估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发的特点及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BPPV的诊断依据体位变动诱发短暂眩晕的临床特点结合变位试验。根据受累半规管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管石复位法(CRP)治疗。对治愈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目的:评估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发的特点及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BPPV的诊断依据体位变动诱发短暂眩晕的临床特点结合变位试验。根据受累半规管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管石复位法(CRP)治疗。对治愈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如出现特征性短暂发作性眩晕且变位试验阳性则认为复发。观察复发的特点.计算复发率,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20例BPPV患者.随访1-42个月,平均(13.1±10.7)个月。复发率为20.9%(46/220),65.2%(30/46)的首次复发发生在6个月内。首次复发的部位累及相同半规管的有15例(32.6%),累及同侧不同半规管的有21例(45.7%),累及对侧或两侧的有10例(2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天数(OR1.032,95%CI 1.009-1.055.P=0.006)、CRP次数(OR1.587,95%CI 1.104-2.279,P=0.013)和外伤史(OR3.687,95%CI 1.196-11.363.P=0.023)是影响BPPV复发的因素。病程〉3d较病程≤3d(OR2.791,95%CI 1.215-6.410,P=0.016).病程〉7d较病程≤7d(OR3.834,95%CI 1.801-8.158,P〈0.001)的患者均更易复发。结论:BPPV患者在CRP治愈后复发率较高。大部分复发累及同侧不同半规管和对侧,对于复发的患者必须反复仔细行变位试验检查两侧的各个半规管。及早诊断并给予有效的CRP治疗可能有利于减少BPPV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管石复位法 预后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