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1
作者 杨晓霞 《教育界》 2025年第7期41-43,共3页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凝聚着丰厚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地理学科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地理教师应积极利用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各地...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凝聚着丰厚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地理学科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地理教师应积极利用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各地的风土人情形成更为透彻的认知。教师要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用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地理教学 综合素养 初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物学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策略探究
2
作者 茆慧敏 《教育界》 2025年第6期38-40,共3页
劳动教育是实现五育并举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实践性较强;生物学课堂则为学生搭建了实际操作的平台。初中生物学教学融合劳动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生物学核心... 劳动教育是实现五育并举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实践性较强;生物学课堂则为学生搭建了实际操作的平台。初中生物学教学融合劳动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对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教学 劳动教育 劳动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分析型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
3
作者 王露露 《教育界》 2025年第6期32-34,共3页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案例分析是教师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方式。在案例分析型课堂上,教师将生活中的案例与学生所学的内容连接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和技能。在案例分析型课堂...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案例分析是教师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方式。在案例分析型课堂上,教师将生活中的案例与学生所学的内容连接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和技能。在案例分析型课堂上,教师应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能够有效实现案例分析型课堂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案例分析型课堂 “教—学—评”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绘本拨动小学生数学思维之弦
4
作者 储杰 《教育界》 2024年第11期5-7,共3页
培根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说明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给他们更多锻炼思维的机会。因此教师可将绘本与数学教学融合起来,借... 培根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说明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给他们更多锻炼思维的机会。因此教师可将绘本与数学教学融合起来,借助绘本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他们通过生动的画面、有趣的人物、简洁的语言迸发思维的火花,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绘本 数学思维 问题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育”并举视角下小学美术情境创设分析
5
作者 吴冬梅 《教育界》 2023年第36期134-136,共3页
“五育”并举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五育”并举的目标,小学美术教师应突出美术课程的美育功能,并在美术课程中适当渗透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文章分析了小学教师如何通过情境开展“五育”... “五育”并举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五育”并举的目标,小学美术教师应突出美术课程的美育功能,并在美术课程中适当渗透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文章分析了小学教师如何通过情境开展“五育”并举的美术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和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影响,树立高远的志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小学美术 教学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有效路径
6
作者 田乐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0年第11期37-37,共1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这个要求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出了具体的落实路径,即强调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需要以学...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这个要求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出了具体的落实路径,即强调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重点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阅读,需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一、尊重个性特点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同,进入学校之前其各自的学习潜能与特点就以不同的个性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行为 阅读实践 尊重个性 学会阅读 引领学生 学习潜能 个性体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