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把研究的方法教给学生
1
作者 袁菊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2,共2页
古人写诗讲究“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诗眼”要亮;这种理念,对于“新课改”视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也是极有借鉴价值的,一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想要“面面俱到”可能就会导致“一面不到”。郑成林老师的《说“木叶”》教学设计就... 古人写诗讲究“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诗眼”要亮;这种理念,对于“新课改”视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也是极有借鉴价值的,一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想要“面面俱到”可能就会导致“一面不到”。郑成林老师的《说“木叶”》教学设计就有这种“取其一点”的胆略。《说“木叶”》是林庚先生的一篇文艺短评,这篇短评广采博取、引证丰盈,表现了作者极高的文论水平与丰厚的典故积淀。由于在文艺学方面储备不足,学生读透本文、深谙其道存在一定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诗眼 新课改 弱水三千 教学设计 读透 文艺短评 视域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理性之光烛照习作素养——统编教材与苏教版习作比对研究及教学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爱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57,共5页
习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小学生习作素养形成规律,着眼培养小学生习作的兴趣与习惯,着力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实现习作育人的目标。为帮助教师准确把握统编教材编写特点,精准施策,笔者就统编教材与苏教版... 习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小学生习作素养形成规律,着眼培养小学生习作的兴趣与习惯,着力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实现习作育人的目标。为帮助教师准确把握统编教材编写特点,精准施策,笔者就统编教材与苏教版教材的习作在编写思想、体例、内容、目标、要求等方面进行了仔细比对,并提出初步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习作 统编教材 苏教版教材 习作能力 教学建议 编写特点 理性之光 比对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涵、意义与实施建议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爱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8-22,共5页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属于发展型任务群,对应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这一内涵。设置该任务群,目标上要回归语文课程的审美创造价值定位,内容上要从孤立到统整,实施上要从片面接受到整体感悟。教学该任务群时,应根据学段...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属于发展型任务群,对应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这一内涵。设置该任务群,目标上要回归语文课程的审美创造价值定位,内容上要从孤立到统整,实施上要从片面接受到整体感悟。教学该任务群时,应根据学段内容安排和学生年龄特点,创设阅读情境,强调整体感知,设计学习任务,调动审美需要,丰富审美经验,提高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阅读 创意表达 审美创造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亚红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130,共7页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但在基础英语教育领域,涉及课程思政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不多,初中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也不熟悉,难以将其落实到教学中。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以一系列教育理论为基础,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单...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但在基础英语教育领域,涉及课程思政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不多,初中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也不熟悉,难以将其落实到教学中。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以一系列教育理论为基础,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挖掘课程思政价值,建构单元大概念体系;围绕课程思政价值,设计单元学习目标与评估证据;聚焦课程思政价值,规划课时学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初中英语 单元整体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单元教学:语文素养发展的佳境——以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爱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21,共4页
新时代的到来,呼唤新教学新设计。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变纯粹的文选型为综合型模式,必将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然而,传统的惯性势必导致教师仍旧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每个单元的课文与课文、课文与口语交际(写话、... 新时代的到来,呼唤新教学新设计。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变纯粹的文选型为综合型模式,必将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然而,传统的惯性势必导致教师仍旧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每个单元的课文与课文、课文与口语交际(写话、习作)、课文与语文园地之间有“人文主题”联系着,若教学时仍是零散地孤立地对待,语文要素等知识的碎片化教学则不可避免地存在,教学会不知不觉地偏离了语文素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年级 语文素养 大单元教学 日月潭 真实情境 语文实践 景点名称 葡萄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框架的建构 被引量:13
6
作者 钱明明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76,共3页
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框架不仅是教学评价观的体现,也是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基础。不同取向的评价思想产生了不同的评价框架(指标结构)设计。笔者基于52份《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分析认为,当前课堂评价框架设计有四种取向,即:... 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框架不仅是教学评价观的体现,也是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基础。不同取向的评价思想产生了不同的评价框架(指标结构)设计。笔者基于52份《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分析认为,当前课堂评价框架设计有四种取向,即:师本取向、生本取向、校本取向和例本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框架 评价框架设计 设计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大概念”统摄为突破口 被引量:6
7
作者 陈亚红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24,共5页
单元整体教学是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必然之路,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学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崔允漷a,2019)。学... 单元整体教学是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必然之路,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学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崔允漷a,2019)。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教学设计从聚焦零散的知识讲解、孤立的课时设计转向以单元为整体的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 知识讲解 立德树人 素质教育 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设计 关键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爱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共4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为: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这一语文要素的内涵是什么?与此相关联的内容有哪些?怎样据此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本文就此试作简单分析。一、语文要素概念分析1.客观的“事物”及“...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为: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这一语文要素的内涵是什么?与此相关联的内容有哪些?怎样据此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本文就此试作简单分析。一、语文要素概念分析1.客观的“事物”及“方面”包含的内容“事物”是指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物体和现象,包括天地之间的生灵万物,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大千世界的自然景物,江河湖海、高山原野、沙漠戈壁等;茫茫宇宙间的自然现象,日月星辰、风云雨雪、春夏秋冬的轮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花草树木 自然景物 天地之间 沙漠戈壁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自然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性学习的内涵理解、实施策略、价值追求——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徐迎梅 王爱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7-31,共5页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旨在培养人面向真实生活的智慧,力图唤醒人的精神力量。因此,真实性学习也是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实施路径。开展真实性学习,就是要构建真情境、设计真任务,进行真做事、真实施,关注真表现,开展真评价。在真实...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旨在培养人面向真实生活的智慧,力图唤醒人的精神力量。因此,真实性学习也是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实施路径。开展真实性学习,就是要构建真情境、设计真任务,进行真做事、真实施,关注真表现,开展真评价。在真实性学习中,让素养真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学习 任务情境 实践活动 真实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语法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亚红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0,共5页
一、引言汉语的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成书距今不到120年的时间,但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学习和使用却在“没有规则”的语境下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武和平、王品,2016)。英语语法在中国需要教吗?如何教?针对英语语法教学的争论从未停止过。
关键词 学生思维能力 《马氏文通》 语法教学 汉语口语 英语语法 书面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任务解决情境中参与学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菊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70,共2页
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今天,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成为关注的热点,虽然“教无定法”,但有一点大家基本取得了共识:成功的语文课堂一般应创设“任务解决情境”,并以此为平台引发学生的言语实践行为;教师不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 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今天,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成为关注的热点,虽然“教无定法”,但有一点大家基本取得了共识:成功的语文课堂一般应创设“任务解决情境”,并以此为平台引发学生的言语实践行为;教师不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述者”,而是“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能力的指导者”。张媛老师《老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就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并努力“让学习成为一种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学习 情境 “教无定法” 结构改革 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 实践行为 理解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质疑性思维”的教师作为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卫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1-34,共4页
“批判性思维”不只是、不只有“质疑性思维”一种。今天讨论“批判性思维”问题,自然要有更广阔的胸襟和视域,有更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当然,也不宜走向另一端,以为此种思维运作过程中不可以或不适合进行质疑,及其基于此而开展的辩论或... “批判性思维”不只是、不只有“质疑性思维”一种。今天讨论“批判性思维”问题,自然要有更广阔的胸襟和视域,有更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当然,也不宜走向另一端,以为此种思维运作过程中不可以或不适合进行质疑,及其基于此而开展的辩论或驳论。可以说,质疑仍然是、亦必须是“批判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和主要的“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阅读教学 驳论 质疑性思维 运作过程 方式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与审美价值取向下的儿童生活课程立意
13
作者 邢晔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58,共10页
基于儿童生活论域,考察童年生活变迁,我们发现:当代儿童的生活,普遍陷入了各方催逼早熟的成长困境、交往空间匮乏的发展困境、控制作为道德的精神困境。为此,需要重构“属于儿童的课程”,凸显游戏与审美的价值取向。在这样的课程立意下... 基于儿童生活论域,考察童年生活变迁,我们发现:当代儿童的生活,普遍陷入了各方催逼早熟的成长困境、交往空间匮乏的发展困境、控制作为道德的精神困境。为此,需要重构“属于儿童的课程”,凸显游戏与审美的价值取向。在这样的课程立意下,课程开发以儿童为本体、基点和路向,展开重建童年的行动路径:一是再构课程空间,二是重塑课程功能,三是改良课程生态。指向游戏与审美,重建自在的童年,对贯彻落实儿童发展纲要,构建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镜鉴价值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 审美 价值取向 儿童生活 课程立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注阅读的当代演绎
14
作者 袁菊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20,共3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用腾越豪迈之笔吟唱的一首理想追求的浪漫之歌,她是一扫六朝以来绮靡诗风的代表作。
关键词 《梦游天姥吟留别》 演绎 当代 阅读 批注 理想追求 代表作 诗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凭言探意 明言达意
15
作者 袁菊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71,共2页
段老师的《北冥有鱼》教学设计最大的亮点就是“凭言探意”。教者具有较强烈的“珍言惜意”意识,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感言会意、明言达意、言意共生”。众所周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李维鼎教授在《语文言... 段老师的《北冥有鱼》教学设计最大的亮点就是“凭言探意”。教者具有较强烈的“珍言惜意”意识,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感言会意、明言达意、言意共生”。众所周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李维鼎教授在《语文言意论》一书中提出一个重要观点:语文的本质应该寓含“言、意”这两大要素,这一说法得到语文界的普遍认可;我们的教学理应做到——立足“言”之本、求索“意”之魂、润泽“人”之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界 言意共生 语文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设计 语文的本质 学生学习过程 达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改革与审美鉴赏的成功尝试
16
作者 袁菊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75,共2页
《促织》与《变形记》虽然写作时间相差200年,但都有“人”变异为“物”的中心情节。为此,柴老师将这两则中西名篇组合成一个“联读”课案设计,引导学生从情节到主旨、从手法到社会文化、再到审美差异的对比研读,可谓剥茧抽丝、层层推... 《促织》与《变形记》虽然写作时间相差200年,但都有“人”变异为“物”的中心情节。为此,柴老师将这两则中西名篇组合成一个“联读”课案设计,引导学生从情节到主旨、从手法到社会文化、再到审美差异的对比研读,可谓剥茧抽丝、层层推进。无疑,这是一篇体现“新课改新教学理念”的好的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鉴赏 新课改 层层推进 《变形记》 写作时间 新教学理念 《促织》 审美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合的就是最好的
17
作者 袁菊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2-73,共2页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虽然它只有短短418字,但其“只下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是何简贵!”(清•刘熙载)。该文语气委婉而寓含正义感,文字经济而富有说服力,历来是中学生学习驳论文的...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虽然它只有短短418字,但其“只下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是何简贵!”(清•刘熙载)。该文语气委婉而寓含正义感,文字经济而富有说服力,历来是中学生学习驳论文的典范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驳论文 著名文学家 正义感 中学生学习 刘熙载 王安石 说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庾南:新中国班主任工作的“活化石”
18
作者 冯卫东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年第4期104-113,共10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李庾南老师60余年来一直坚守三尺讲台,一肩担两责(数学教师和班主任),她是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创下"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班主任"吉尼斯纪录。在其所肩负的两种职责中,她...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李庾南老师60余年来一直坚守三尺讲台,一肩担两责(数学教师和班主任),她是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创下"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班主任"吉尼斯纪录。在其所肩负的两种职责中,她因教改实验及其自创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而产生重要影响,相形之下班主任工作则略显"黯然",也较少有人对此进行专门和深入的研究。可以用"活""化""石"对她的班主任生涯及其特点加以刻画:灵动显活力,善"化"能融通,含"刚"(刚性)受敬畏。呼吁人们加强对她以及更多老一代优秀班主任的研究,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庾南 班主任 “活化石” “活” “化” “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