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活动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国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ICU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10月ICU收治患者71例为对照组,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分析CAUTI发生原因,改进规范留置尿管和手卫生护理措施。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4月收治的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ICU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10月ICU收治患者71例为对照组,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分析CAUTI发生原因,改进规范留置尿管和手卫生护理措施。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4月收治的7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2组CAUTI发生率,评价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观察组CAUTI发生率9.0%(7/78),低于对照组的22.5%(1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品管圈活动前提高(P<0.05或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ICU患者CAUTI发生风险,提高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手卫生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中心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君君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6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中心的实践与效果。方法2017年1—12月对110例患者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18年1—12月实施风险管理方案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原有护理基础之上加入风险管理...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中心的实践与效果。方法2017年1—12月对110例患者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18年1—12月实施风险管理方案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原有护理基础之上加入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好98.33%、护理满意度99.17%高于对照组的83.64%、92.73%(χ2=4.57,6.05,P<0.05);观察组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处置失误2.50%、透析过程不良事件3.33%、护理投诉0.83%低于于对照组的9.09%、10.91%、6.36%(χ2=4.67,4.80,5.47,P<0.05)。结论血液透析室出现护理风险事故的风险较高,通过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依从性好及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人员处置失误、透析过程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护理风险 管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云 刘君君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4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l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1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 目的:探讨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l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1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GSES(自我效能感量表)的评分、对血液透析知识的掌握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及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依从率。结果:治护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GSES的评分、对血液透析知识的掌握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及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依从率均更高(P<0.05)。结论: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综合护理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云 罗燕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24期82-83,86,共3页
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析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 2016年1—12月该院血透室10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该院血透室1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风险护理干预:设立风险管理组、完善各项制度并积... 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析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 2016年1—12月该院血透室10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该院血透室1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风险护理干预:设立风险管理组、完善各项制度并积极引导医护人员落实、规范血液透析护理操作流程、持续护理教育培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模式、加强对血液透析仪器以及设备维护。结果观察组护士血透操作考核成绩(95.23±3.22)分、患者血液透析知识掌握评分(90.22±3.34)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8.25±1.03)分、患者治疗护理依从88.82%高于对照组的(88.87±7.34)分、(80.22±8.59)分、(91.56±4.28)分、76.47%(t=4.38,5.56,4.76,χ~2=5.22,P<0.05);护理不良事件1.96%低于对照组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P<0.05)。结论针对行血液透析患者予以风险管理,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