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伟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231-2232,共2页
目的:观察1g/L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01/12门诊诊断为干眼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g/L普拉洛芬滴眼液及1g/L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应用,4次/d点眼,1滴/次。B组:1g/L玻璃酸钠滴眼液单独应用,4次/... 目的:观察1g/L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01/12门诊诊断为干眼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g/L普拉洛芬滴眼液及1g/L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应用,4次/d点眼,1滴/次。B组:1g/L玻璃酸钠滴眼液单独应用,4次/d点眼,1滴/次。试验疗程为14d。所有的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用药前及用药后14d观察患者的问卷评分、Schirmer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比较两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g/L普拉洛芬滴眼液及1g/L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应用治疗干眼症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1g/L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g/L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对于缓解症状,改善角膜情况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普拉洛芬 玻璃酸钠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近视足矫与欠矫配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耀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553-1554,共2页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足矫或欠矫配镜的近视发展程度。方法:选取2008-01/2012-09在我科就诊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32例264眼。分为足矫与欠矫两组,足矫组给予完全矫正并要求配镜后常戴,欠矫组给予低矫-0.25^-0.50D。每隔6mo复查,随访12m...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足矫或欠矫配镜的近视发展程度。方法:选取2008-01/2012-09在我科就诊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32例264眼。分为足矫与欠矫两组,足矫组给予完全矫正并要求配镜后常戴,欠矫组给予低矫-0.25^-0.50D。每隔6mo复查,随访12mo对比两组患者近视屈光度。结果:足矫组与欠矫组相比,6mo时两组间平均近视度无明显差异(P=0.0693);12mo时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3)。结论:足矫并且常戴镜患者的近视发展相对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综合验光 足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阿昔洛韦联合玻璃酸钠及氟米龙眼液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 被引量:7
3
作者 陈耀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729-730,共2页
目的:探讨口服阿昔洛韦联合玻璃酸钠及氟米龙眼液滴眼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疗效。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0例眼部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应用阿昔洛韦200 mg口服,5次/d,玻璃酸钠眼液点眼,4次/d,当... 目的:探讨口服阿昔洛韦联合玻璃酸钠及氟米龙眼液滴眼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疗效。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0例眼部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应用阿昔洛韦200 mg口服,5次/d,玻璃酸钠眼液点眼,4次/d,当发生角膜基质炎、盘状角膜炎或者角膜内皮炎时使用1g/L氟米龙眼液点眼,4次/d;对照组给予1.5g/L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眼4次/d。随访3~4 wk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在患者局部疼痛及畏光缓解时间、角膜损伤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33)。 结论:口服阿昔洛韦联合玻璃酸钠及氟米龙眼液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 阿昔洛韦 氟米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IRF4和sST2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耀华 顾佩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9-01/2021-12期间收治的94例干眼患者作为干眼组,同期选取97例行眼科检查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研... 目的:探讨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9-01/2021-12期间收治的94例干眼患者作为干眼组,同期选取97例行眼科检查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记录临床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结膜上皮细胞IRF4、sST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泪液IRF4、sST2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IRF4、sST2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干眼组治疗前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IRF4、sST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干眼患者治疗4wk后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IRF4、sST2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干眼患者治疗4wk后BUT、SⅠt显著增加,CFS评分显著降低(P<0.001)。干眼患者治疗前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IRF4、sST2水平与治疗前CFS评分均呈正相关,与治疗前BUT、SⅠt均呈负相关(P<0.001)。结论: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IRF4、sST2水平均升高,且与干眼临床指标BUT、SⅠt、CFS评分均呈显著相关性,有潜力成为干眼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 结膜上皮细胞 泪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夹持的观察分析
5
作者 朱海容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5期404-404,共1页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瞳孔夹持 术后并发症 白内障 晶状体皮质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