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兰诗》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熊言安 姜若虚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52,共5页
一、《木兰诗》的版本和时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木兰诗》,是历代影响最大的版本。《乐府诗集》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傅增湘旧藏配补宋本①、上海图书馆藏宋本残本一卷、南京图书馆藏残本八卷。可惜上图、南图所藏的残卷... 一、《木兰诗》的版本和时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木兰诗》,是历代影响最大的版本。《乐府诗集》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傅增湘旧藏配补宋本①、上海图书馆藏宋本残本一卷、南京图书馆藏残本八卷。可惜上图、南图所藏的残卷中并无《木兰诗》,傅本中亦阙《木兰诗》所在之卷。所以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包含《木兰诗》的《乐府诗集》,是傅本中配补的元本及元至正集庆路儒学刊本。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乐府诗集》点校本,此书虽然仍有不少缺点,②仍不失为目前最好的整理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教学建议 《乐府诗集》 综述 图书馆藏 中华书局 郭茂倩 版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花源记》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被引量:4
2
作者 兰石洪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4-58,共5页
一、《桃花源记》创作时间 关于创作时间.有学者认为此文系陶渊明太元年间所作。如近人梁启超、古直据“晋太元中”作此推断。其实文中“后遂无问津者”表明此文为追述之笔,二人推断未免武断。
关键词 《桃花源记》 教学建议 综述 创作时间 陶渊明 梁启超 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登高》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被引量:3
3
作者 付振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4,共4页
杜甫《登高》是传颂千古的名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一直保留的篇目。但正因为知名和重要,教学中反而容易出现一些习焉不察的问题。故综述历代研究状况,并给出教学建议,以为参考。
关键词 教学建议 《登高》 综述 杜甫 中学语文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德潜评《武侯庙》辨正 被引量:1
4
作者 熊言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42,共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思考题中选有《武侯庙》一诗,在引用清人沈德潜评价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此诗与杜甫的《蜀相》进行比较,说说二诗在表现内容、艺术手法上的异同。①这个问题设计得颇有价值,遗憾...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思考题中选有《武侯庙》一诗,在引用清人沈德潜评价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此诗与杜甫的《蜀相》进行比较,说说二诗在表现内容、艺术手法上的异同。①这个问题设计得颇有价值,遗憾的是配套《教师教学用书》对《武侯庙》一诗存在的瑕疵认识不够,导致对问题的解答失之浅显。其次,《教师教学用书》所引萧涤非先生关于“英雄”一词的理解值得商榷。再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潜 《教师教学用书》 中国古代诗歌 辨正 课后思考题 散文欣赏 选修教材 高中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脊轩志》对《泷冈阡表》抒情方式的借鉴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贺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34,共3页
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造诣极深,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散文三大家”,有“今之欧阳修”“明文第一”之誉。归有光推崇欧阳修的散文,其散文多受欧阳修的影响。比如他的名篇《项脊轩志》深受欧阳修《泷冈阡表》抒情方式的影响。... 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造诣极深,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散文三大家”,有“今之欧阳修”“明文第一”之誉。归有光推崇欧阳修的散文,其散文多受欧阳修的影响。比如他的名篇《项脊轩志》深受欧阳修《泷冈阡表》抒情方式的影响。我们通过对《项脊轩志》的深度阅读,以求探明中学语文经典之作的共通处,为教师和学生研究、解读教材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脊轩志》 抒情方式 散文创作 借鉴 欧阳修 中学语文 学生研究 归有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醉翁亭记》“顶真式”结构艺术探析
6
作者 程宇静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7-49,共3页
欧阳修《醉翁亭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它的艺术成就前人评论已比较充分,但是文中还存在着一种艺术技巧至今无人指出,这就是贯穿全文尤其是首末两段的“顶真式”结构艺术。本文拟对文中的这一艺术技巧加以探析,并指出其... 欧阳修《醉翁亭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它的艺术成就前人评论已比较充分,但是文中还存在着一种艺术技巧至今无人指出,这就是贯穿全文尤其是首末两段的“顶真式”结构艺术。本文拟对文中的这一艺术技巧加以探析,并指出其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翁亭记》 结构艺术 顶真 艺术技巧 中国文学史 经典作品 艺术成就 艺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7
作者 温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7-51,共5页
一、《水调歌头》的主题 历来对东坡词《水调歌头》的诠释甚众,其主题理解的差异大多在于上片的几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由此导致的对全篇主题理解的分歧,... 一、《水调歌头》的主题 历来对东坡词《水调歌头》的诠释甚众,其主题理解的差异大多在于上片的几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由此导致的对全篇主题理解的分歧,可概括为三类:(一)含有政治寄托。多数人持此说。清黄苏说:"缠绵惋恻之思,愈转愈曲,愈曲愈深。忠爱之思,令人玩味不尽。"(《蓼园词选》)清张惠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调歌头》 教学建议 综述 明月 东坡词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阁夜》“夷歌”考辨 被引量:2
8
作者 姜若虚 李秋霞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0-43,共4页
杜甫《阁夜》诗是其七律名篇之一,历代均给予很高的评价.明胡应麟将其列为“老杜七言律全篇可法者”之一,推上七律“千秋鼻祖”的高度。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将之收入选修内容。
关键词 《阁夜》 考辨 中学语文教材 选修内容 胡应麟 人教版 七律 名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应作何解?——兼评对辛弃疾《菩萨蛮》一词的误读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振军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3-45,共3页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全词语言不假雕琢,感情沉郁悲凉,含蓄蕴藉,历来得到词家和学者很高的评价。如: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评日“忠愤之气,拂拂笔端”,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其...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全词语言不假雕琢,感情沉郁悲凉,含蓄蕴藉,历来得到词家和学者很高的评价。如: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评日“忠愤之气,拂拂笔端”,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其“血泪淋漓,古今让其独步。结二句号呼痛哭.音节之悲,至今犹隐隐在耳”,梁令娴编《艺蘅馆词选》录梁启超语“《菩萨蛮》如此大声镗鞯,未曾有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萨蛮》 辛弃疾 《白雨斋词话》 误读 含蓄蕴藉 陈廷焯 梁启超 词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老与人争席罢”正解
10
作者 李秋霞 姜若虚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42,共3页
王维七律《积雨辋川庄作》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人教、粤教等中学语文教材均将此诗列人选修内容。此诗第七句“野老与人争席罢”目前在学界存在两种解读。流行的解读认为:“争席”,用《庄子·杂篇》“杨朱见老子”典故(以下简... 王维七律《积雨辋川庄作》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人教、粤教等中学语文教材均将此诗列人选修内容。此诗第七句“野老与人争席罢”目前在学界存在两种解读。流行的解读认为:“争席”,用《庄子·杂篇》“杨朱见老子”典故(以下简称《庄子》典),象征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中学教材采用此说。①本文认为此解读是错误的,正确的应是陈贻锨、黄瑞云所提出的“争席”做争名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雨辋川庄作》 正解 中学语文教材 《庄子》 选修内容 人际关系 中学教材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游〈书愤〉诗义再探》商榷
11
作者 刘洪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49,共2页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7期发表了朱吲伟老师的《陆游(书愤)诗义再探》一文(以下称“朱文”),在这篇文章中,朱老师对学术界关于陆游《书愤》一诗有争议的几个问题做了一番梳理,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然而,在关于此诗结句...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7期发表了朱吲伟老师的《陆游(书愤)诗义再探》一文(以下称“朱文”),在这篇文章中,朱老师对学术界关于陆游《书愤》一诗有争议的几个问题做了一番梳理,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然而,在关于此诗结句有无以诸葛亮自比这一牵扯到本诗主旨的关键问题上,笔者觉得朱老师的说法似可商榷。今不揣谫陋,撰此小文,就教于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义 陆游 《中学语文教学》 《书愤》 老师 学术界 诸葛亮 朱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