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学内容的确定——以《与诸子登岘山》备课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金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8-40,共3页
拿到一篇陌生的文本进行阅读教学,究竟应该如何确定教学内容?怎样才能设计出一堂富有创意的课案?这是许多青年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在与一些青年教师的交流中,不少教师觉得自己已经把文本解读得很细很透,但对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 拿到一篇陌生的文本进行阅读教学,究竟应该如何确定教学内容?怎样才能设计出一堂富有创意的课案?这是许多青年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在与一些青年教师的交流中,不少教师觉得自己已经把文本解读得很细很透,但对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抓住文本的核心价值,凸显语文学科的本质,依然一头雾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文本解读 《与诸子登岘山》 备课 青年教师 阅读教学 核心价值 语文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吃透教材编写意图,落实任务群教学
2
作者 徐金国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66,共2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与呈现。”[1]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精神,2024年版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采用了“活动·探究”的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与呈现。”[1]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精神,2024年版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采用了“活动·探究”的方式编排,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按照活动任务单元的形式设置了“体会人与动物的关系”“亲近动物,丰富生命体验”和“记叙与动物的相处”三个学习任务,逐层进阶,形成一个“学习任务群”,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形式设置 学生核心素养 语文教材 学习任务群 落实任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教材编写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著阅读应导向真阅读深阅读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金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22,共3页
一、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是“放羊式”阅读。所谓“放羊式”,就是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和语文教材编排,只是给学生明确每学期的阅读任务,然后在阅读课上直接把学生带到阅览室,任由学生自由阅读。教师既不做教学前的精心备课,
关键词 名著阅读 深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 导向 阅读教学 教材编排 阅读任务 自由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眸与展望——兼谈四十年高考作文题的守正与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金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17,共4页
最近几年,随着6月7日l上午首场语文考试结束,高考作文题的揭晓,各地都会形成报刊、网络、电视以及各种社交平台等诸多媒体对高考作文题集体围观的现象。参与围观热议的,往往既有专家学者、作家教授、文化达人、教育名家,也有广大... 最近几年,随着6月7日l上午首场语文考试结束,高考作文题的揭晓,各地都会形成报刊、网络、电视以及各种社交平台等诸多媒体对高考作文题集体围观的现象。参与围观热议的,往往既有专家学者、作家教授、文化达人、教育名家,也有广大的一线教师和家长,甚至还有影视明星、网络“大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作文题 创新 展望 语文考试 专家学者 一线教师 影视明星 多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闲笔不闲有真意,留白无字胜有字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金国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3-64,共2页
王正升老师的《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通过对文中的“留白之笔”“闲来之笔”和“神来之笔”进行品读,努力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达成读者与作者“共情”的教学目标,可谓是一个有智慧、有特色的设计。
关键词 留白 《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设计 闲笔 深度对话 教学目标 品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料助读 以文解诗
6
作者 徐金国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66,共1页
古诗词教学向来被很多语文教师视为畏途。主要是因为古诗词高度凝练地反映生活,传达情感,虽然文辞简短,却想象丰富,意蕴丰厚,文化含量十足。中学生由于阅读积累不足、人生阅历不够,加之文学文化常识的相对薄弱,对古诗词的学习往往是浅... 古诗词教学向来被很多语文教师视为畏途。主要是因为古诗词高度凝练地反映生活,传达情感,虽然文辞简短,却想象丰富,意蕴丰厚,文化含量十足。中学生由于阅读积累不足、人生阅历不够,加之文学文化常识的相对薄弱,对古诗词的学习往往是浅尝辄止,难以深入。吕娟老师的《过零丁洋》教学设计,以多步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体悟情感。在文本研读板块,运用资料助读、以文解诗的教学策略,给学生搭建起学习的支架,引领学生顺着支架步步深入,洞悉文本语言背后的奥秘,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依诗而教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诗 助读 古诗词教学 《过零丁洋》 传达情感 文本语言 中学生 语文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好教读课文这个“例子”
7
作者 徐金国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68,共2页
叶老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1])蒲峻老师的教学设计,由教读课文《紫藤萝瀑布》“1”篇出发,依据状物散文的文本特质,整合课内与课外两篇同类散文《小桃树》和《... 叶老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1])蒲峻老师的教学设计,由教读课文《紫藤萝瀑布》“1”篇出发,依据状物散文的文本特质,整合课内与课外两篇同类散文《小桃树》和《囚绿记》,组成一组文章展开教学,在对多文本的阅读比较辨析中,教给学生阅读状物散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材 举一反三 《囚绿记》 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 状物散文 读课文 文本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样小说别样教
8
作者 徐金国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70,共2页
阅读这篇《溜索》教学设计,笔者以为有两点值得学习和借鉴。一、依文而教,学习重点突出《溜索》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小说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一篇散文化的小说,讲述了一群马帮汉子溜索过怒江的故事。小说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 阅读这篇《溜索》教学设计,笔者以为有两点值得学习和借鉴。一、依文而教,学习重点突出《溜索》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小说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一篇散文化的小说,讲述了一群马帮汉子溜索过怒江的故事。小说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甚至没有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但就是这样一篇“说得少,说得淡,说得轻”的小说,一经作家阿城的讲述,便有了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读课文 散文化 教学设计 离奇曲折 人物形象 学习和借鉴 九年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片化阅读”的学情亟须关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书桂 徐金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1-52,56,共3页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特别是各种社交网络平台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沉浸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与写作中,久而久之,不自觉地养成了一种以扫描式、散点式、娱乐化和浮浅化为主要特点的"碎片化阅读"习惯。这种"碎...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特别是各种社交网络平台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沉浸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与写作中,久而久之,不自觉地养成了一种以扫描式、散点式、娱乐化和浮浅化为主要特点的"碎片化阅读"习惯。这种"碎片化阅读"方式因为阅读主体常常采取零散、无序、跳跃、快速扫描的方式获取自身关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主体 碎片化 学情 网络平台 数字化 中学生 自媒体 不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融合理念下的“探究酸雨的危害”实验教学
10
作者 王琪 《生物学教学》 2022年第5期60-62,共3页
融合化学、数学、信息技术、语文、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技能或方法,借“他山之石”,对“探究酸雨的危害”实验进行改进,帮助学生主动构建重要概念。
关键词 多学科融合 实验改进 探究酸雨的危害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