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英语戏剧的教学探索——牛津英语第一模块第二单元案例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忠
张秀萍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3期11-12,38,共3页
戏剧是理想的语言学习资源。戏剧以其个性化的语言、丰富的潜台词和动作性而吸引读者。戏剧人物由于个性、身份、地位、文化修养的不同,对社会的认识和采取的态度不同,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由此引起的跌荡起伏的情节对学生也...
戏剧是理想的语言学习资源。戏剧以其个性化的语言、丰富的潜台词和动作性而吸引读者。戏剧人物由于个性、身份、地位、文化修养的不同,对社会的认识和采取的态度不同,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由此引起的跌荡起伏的情节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人物
牛津英语
案例分析
教学探索
模块
学习资源
吸引读者
文化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分解技术与案例评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鄂傲君
《地理教学》
2012年第6期23-26,共4页
地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目标分解,其实就是将相对宽泛的内容目标具体化。做好基于地理课程标准的目标分解过程,就是把上位的内容目标细化为更下位、更具体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的分解依据,首先是基于课程标准,其次是依据学情,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分解技术
教学目标
地理
案例
目标分解
分解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概念图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龚遵群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40,共5页
阅读能力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者来说意义重大,阅读课的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作为一位高中英语教师,我一直在思索一些问题:我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可以有什么突破?...
阅读能力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者来说意义重大,阅读课的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作为一位高中英语教师,我一直在思索一些问题:我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可以有什么突破?我怎样才能科学地践行新课改的要求:既教授他们知识与能力,又教会他们过程与方法?我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阅读教学策略?我的难题在接触了概念图理论和英语任务型阅读理解题型后迎刃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阅读课教学
高中英语教学
概念图
应用
基础教育改革
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能力
英语学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感官理论与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
被引量:
1
4
作者
黄祖明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5期35-39,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内感官理论,并结合实例讨论了符合内感官理论的教学策略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内感官理论
教学策略
匹配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中学案编制的常见误区与技术指导
5
作者
鄂傲君
《地理教学》
2010年第14期20-22,共3页
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种客观需求。在高中地理校本教研的过程中,不少地理教师注意强化教学过程中教的环节与学的环节的整合,积极尝试将教案设计转向学案的编制,从着重教的过程设计逐步向关...
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种客观需求。在高中地理校本教研的过程中,不少地理教师注意强化教学过程中教的环节与学的环节的整合,积极尝试将教案设计转向学案的编制,从着重教的过程设计逐步向关注学的过程设计转变。因此,如何提高学案编制的科学性,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学、定向、评价、反馈功能,值得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制
技术
误区
中学
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
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法目标的编制与课堂教学设计的组织实施
6
作者
丁玉祥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2年第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课堂教学设计
组织
编制
标的
学法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课程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学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
7
作者
鄂傲君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2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中学地理
以学生为主体
可持续发展
综合性学习
课程目标
素质发展
地理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与人体相关的英语习语集锦
被引量:
1
8
作者
刘忠
张秀萍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3,共3页
词汇使用的频度往往与其所对应的事物或概念使用的频度成正相关。由于有关人体各个部分的词汇使用频率高,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创造了许多与之相关的习语。但须注意,这些习语虽然与许多汉语的成语表达相似,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学...
词汇使用的频度往往与其所对应的事物或概念使用的频度成正相关。由于有关人体各个部分的词汇使用频率高,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创造了许多与之相关的习语。但须注意,这些习语虽然与许多汉语的成语表达相似,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学习时不可望文生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习语
人体
中西方文化
概念使用
使用频率
望文生义
频度
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一样的“闲愁”——《唐诗宋词选读》教法研究之一
被引量:
1
9
作者
蔡建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1-34,共4页
诗歌是用“愁”堆砌起来的,离别之愁.相思之愁,怀乡之愁,亡国之愁,还有说不清其实说得清的“闲愁”。翻开书卷,它会绵延而来,弥漫天地,哀伤处令人心悸,深沉处让人回味。这样的诗句,从《诗经》到唐宋诗词,我们可以信手拈来,...
诗歌是用“愁”堆砌起来的,离别之愁.相思之愁,怀乡之愁,亡国之愁,还有说不清其实说得清的“闲愁”。翻开书卷,它会绵延而来,弥漫天地,哀伤处令人心悸,深沉处让人回味。这样的诗句,从《诗经》到唐宋诗词,我们可以信手拈来,“出自北门,忧心殷殷”(《邶风·北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的《闺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之十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法研究
唐诗宋词
选读
《秋浦歌》
《虞美人》
唐宋诗词
《诗经》
“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名词动词化的趋势与规律
10
作者
刘忠
张秀萍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6期70-72,共3页
名词动词化是人们为了追求信息的高效传递的结果。名词动词化现象古汉语就有,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中的“饭”就解释为吃饭。在现代语言中名词动词化现象更是不胜枚举,如歌词“幸福着你的幸福,快乐着你的快乐”中前一个“幸福...
名词动词化是人们为了追求信息的高效传递的结果。名词动词化现象古汉语就有,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中的“饭”就解释为吃饭。在现代语言中名词动词化现象更是不胜枚举,如歌词“幸福着你的幸福,快乐着你的快乐”中前一个“幸福”和“快乐”就是例证。“Google”和“百度”本来是互联网上的两个搜索引擎,也有被动词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动词化
“快乐”
GOOGLE
现代语言
搜索引擎
“百度”
古汉语
幸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意象的应答——《唐诗宋词选读》教法研究之二
11
作者
蔡建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1,共4页
“杨柳”这个意象的内涵是什么呢?诗词选修的学习中。老师常这样问学生。应该是送别,感情一般是缠绵、哀怨的,学生总能快速而准确地回答.足见老师对诗词基本意象内涵的反复强调是有效果的。一提“月亮”,往往是游子“思乡”,一提...
“杨柳”这个意象的内涵是什么呢?诗词选修的学习中。老师常这样问学生。应该是送别,感情一般是缠绵、哀怨的,学生总能快速而准确地回答.足见老师对诗词基本意象内涵的反复强调是有效果的。一提“月亮”,往往是游子“思乡”,一提“菊花”,往往是隐士“不畏权贵,追求淡泊”。借助于意象的解读,学生理解了诗词的内在情感。这是诗词鉴赏的基本任务。除此以外,我们会重视诵读,炼字,尤其重视表现手法的鉴赏,虚实结合,化静为动,托物言志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教法研究
唐诗宋词
诗词鉴赏
选读
应答
“杨柳”
“月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苏教版《〈史记〉选读》教法研究之四
12
作者
蔡建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43,共5页
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屈原为什么“自投汨罗”?侯赢为什么“北乡自刭”?还有屈原、李广、田光、程婴、公孙杵臼,他们有机会生。但是选择了死。有些人应该去死的,韩信“胯下受辱”,管仲“幽囚受辱”,司马迁宫刑受辱,但是他...
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屈原为什么“自投汨罗”?侯赢为什么“北乡自刭”?还有屈原、李广、田光、程婴、公孙杵臼,他们有机会生。但是选择了死。有些人应该去死的,韩信“胯下受辱”,管仲“幽囚受辱”,司马迁宫刑受辱,但是他们选择了生。从直接的因果联系上看,有些问题好回答,有些并不好回答甚至无法回答.因为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涉及生死观的大问题。就如同哈姆雷特说的,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司马迁的理想人格,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有意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尤能培育他们在更广视阈内的思考的能力、思辨归纳的能力,进而有所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法研究
死亡
苏教版
选读
史记
因果联系
哈姆雷特
理想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花”的隐喻——《唐诗宋词选读》教法研究之四
13
作者
蔡建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0,共4页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元好问《颍亭留别》),这是“无我之境”。我们在这里看不到“我”,只看到了事物的一种情态。那么“我”在哪儿昵?在寒波的“淡淡”、白鸟的“悠悠”中。还有一种“无我之境”则借物隐喻,托物言志。北...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元好问《颍亭留别》),这是“无我之境”。我们在这里看不到“我”,只看到了事物的一种情态。那么“我”在哪儿昵?在寒波的“淡淡”、白鸟的“悠悠”中。还有一种“无我之境”则借物隐喻,托物言志。北宋中期以后的咏物词较为突出,比如陆游《卜算子·咏梅》(选人《唐诗宋词选读》第十一专题),表面写梅花的孤芳自赏.实际表达自己历尽坎坷依然痴心不改的高贵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宋词
教法研究
选读
隐喻
“无我之境”
托物言志
北宋中期
“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格不高而韵远——《唐诗宋词选读》教法研究之三
14
作者
蔡建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39,共4页
翻开盛唐诗歌.你会马上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刚健气息,触摸到洋溢于字里行间的自信与开放。这是时代的印记,这种印记既是诗词表现的内容,更是它的风格特征、审美情趣。同样,提到宋词或某一位词人,我们就会想到婉约与豪放。然而,不论...
翻开盛唐诗歌.你会马上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刚健气息,触摸到洋溢于字里行间的自信与开放。这是时代的印记,这种印记既是诗词表现的内容,更是它的风格特征、审美情趣。同样,提到宋词或某一位词人,我们就会想到婉约与豪放。然而,不论北宋南宋,不论婉约还是豪放,这个时代的基调是哀婉的,即使在“豪放派”词人的作品中,我们仍然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发自心底深处难以掩饰的悲凉和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宋词
教法研究
选读
豪放派
盛唐诗歌
风格特征
审美情趣
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广值得同情吗——《〈史记〉选读》教法研究之三
15
作者
蔡建明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12期33-35,共3页
壮志未酬的豪杰之士,总把李广作为缱绻情怀的对象:“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唐·高适《燕歌行》),“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唐·王勃《滕...
壮志未酬的豪杰之士,总把李广作为缱绻情怀的对象:“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唐·高适《燕歌行》),“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唐·王勃《滕王阁序》)。所有这些吟唱都对李广的遭遇尤其是他终生未能封侯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史记·李将军列传》的“阅读与探讨”1要求探讨“李广一生悲剧的原因”.就是想让学生体会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广
教法研究
史记
同情
选读
《滕王阁序》
《燕歌行》
《出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个句子的妙用——《〈史记〉选读》教法研究之二
16
作者
蔡建明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9期39-42,共4页
四个句子,一篇古文,而且是一篇长文,就这样教完了。乍一看,你会疑虑,古文有这种教法吗?细细想来,又禁不住赞叹起老师设计的巧妙。整节课既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又完成了专题赋予文本的学习任务,由平到奇,由浅而深,大...
四个句子,一篇古文,而且是一篇长文,就这样教完了。乍一看,你会疑虑,古文有这种教法吗?细细想来,又禁不住赞叹起老师设计的巧妙。整节课既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又完成了专题赋予文本的学习任务,由平到奇,由浅而深,大气开放而又精致严谨。这一设计为古文选修教学尤其是自读课的辅导教学创出了一条新路:以“言”带“文”,以一驭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法研究
句子
选读
史记
妙用
学生自主学习
辅导教学
学习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你可以重新选择——《〈史记〉选读》教法研究之一
17
作者
蔡建明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5期35-37,共3页
《高祖本纪》是苏教版《(史记)选读》“不虚美,不隐恶”专题的必读课文,全文共19节。学生在必修阶段从未学过这么长的古文。因此。课前给了学生比较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要求借助注释、工具书及评点读通全文。诵读全文。通晓大意并归...
《高祖本纪》是苏教版《(史记)选读》“不虚美,不隐恶”专题的必读课文,全文共19节。学生在必修阶段从未学过这么长的古文。因此。课前给了学生比较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要求借助注释、工具书及评点读通全文。诵读全文。通晓大意并归纳语段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法研究
选读
史记
《高祖本纪》
自主学习
苏教版
工具书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语戏剧的教学探索——牛津英语第一模块第二单元案例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忠
张秀萍
机构
江苏省
南京市
金陵中
学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3期11-12,38,共3页
文摘
戏剧是理想的语言学习资源。戏剧以其个性化的语言、丰富的潜台词和动作性而吸引读者。戏剧人物由于个性、身份、地位、文化修养的不同,对社会的认识和采取的态度不同,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由此引起的跌荡起伏的情节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关键词
戏剧人物
牛津英语
案例分析
教学探索
模块
学习资源
吸引读者
文化修养
分类号
G623.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分解技术与案例评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鄂傲君
机构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出处
《地理教学》
2012年第6期23-26,共4页
文摘
地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目标分解,其实就是将相对宽泛的内容目标具体化。做好基于地理课程标准的目标分解过程,就是把上位的内容目标细化为更下位、更具体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的分解依据,首先是基于课程标准,其次是依据学情,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分解技术
教学目标
地理
案例
目标分解
分解过程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概念图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龚遵群
机构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40,共5页
文摘
阅读能力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者来说意义重大,阅读课的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作为一位高中英语教师,我一直在思索一些问题:我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可以有什么突破?我怎样才能科学地践行新课改的要求:既教授他们知识与能力,又教会他们过程与方法?我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阅读教学策略?我的难题在接触了概念图理论和英语任务型阅读理解题型后迎刃而解。
关键词
英语阅读课教学
高中英语教学
概念图
应用
基础教育改革
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能力
英语学习者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H319.4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感官理论与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
被引量:
1
4
作者
黄祖明
机构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5期35-39,共5页
文摘
本文简要介绍了内感官理论,并结合实例讨论了符合内感官理论的教学策略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内感官理论
教学策略
匹配教学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中学案编制的常见误区与技术指导
5
作者
鄂傲君
机构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出处
《地理教学》
2010年第14期20-22,共3页
文摘
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种客观需求。在高中地理校本教研的过程中,不少地理教师注意强化教学过程中教的环节与学的环节的整合,积极尝试将教案设计转向学案的编制,从着重教的过程设计逐步向关注学的过程设计转变。因此,如何提高学案编制的科学性,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学、定向、评价、反馈功能,值得深入思考。
关键词
编制
技术
误区
中学
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
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法目标的编制与课堂教学设计的组织实施
6
作者
丁玉祥
机构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2年第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课堂教学设计
组织
编制
标的
学法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课程专家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学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
7
作者
鄂傲君
机构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2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中学地理
以学生为主体
可持续发展
综合性学习
课程目标
素质发展
地理知识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与人体相关的英语习语集锦
被引量:
1
8
作者
刘忠
张秀萍
机构
江苏省
南京市
金陵中
学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3,共3页
文摘
词汇使用的频度往往与其所对应的事物或概念使用的频度成正相关。由于有关人体各个部分的词汇使用频率高,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创造了许多与之相关的习语。但须注意,这些习语虽然与许多汉语的成语表达相似,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学习时不可望文生义。
关键词
英语习语
人体
中西方文化
概念使用
使用频率
望文生义
频度
词汇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一样的“闲愁”——《唐诗宋词选读》教法研究之一
被引量:
1
9
作者
蔡建明
机构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1-34,共4页
文摘
诗歌是用“愁”堆砌起来的,离别之愁.相思之愁,怀乡之愁,亡国之愁,还有说不清其实说得清的“闲愁”。翻开书卷,它会绵延而来,弥漫天地,哀伤处令人心悸,深沉处让人回味。这样的诗句,从《诗经》到唐宋诗词,我们可以信手拈来,“出自北门,忧心殷殷”(《邶风·北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的《闺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之十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关键词
教法研究
唐诗宋词
选读
《秋浦歌》
《虞美人》
唐宋诗词
《诗经》
“愁”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名词动词化的趋势与规律
10
作者
刘忠
张秀萍
机构
江苏省
南京市
金陵中
学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6期70-72,共3页
文摘
名词动词化是人们为了追求信息的高效传递的结果。名词动词化现象古汉语就有,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中的“饭”就解释为吃饭。在现代语言中名词动词化现象更是不胜枚举,如歌词“幸福着你的幸福,快乐着你的快乐”中前一个“幸福”和“快乐”就是例证。“Google”和“百度”本来是互联网上的两个搜索引擎,也有被动词化的趋势,
关键词
名词动词化
“快乐”
GOOGLE
现代语言
搜索引擎
“百度”
古汉语
幸福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意象的应答——《唐诗宋词选读》教法研究之二
11
作者
蔡建明
机构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1,共4页
文摘
“杨柳”这个意象的内涵是什么呢?诗词选修的学习中。老师常这样问学生。应该是送别,感情一般是缠绵、哀怨的,学生总能快速而准确地回答.足见老师对诗词基本意象内涵的反复强调是有效果的。一提“月亮”,往往是游子“思乡”,一提“菊花”,往往是隐士“不畏权贵,追求淡泊”。借助于意象的解读,学生理解了诗词的内在情感。这是诗词鉴赏的基本任务。除此以外,我们会重视诵读,炼字,尤其重视表现手法的鉴赏,虚实结合,化静为动,托物言志等等。
关键词
意象
教法研究
唐诗宋词
诗词鉴赏
选读
应答
“杨柳”
“月亮”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苏教版《〈史记〉选读》教法研究之四
12
作者
蔡建明
机构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43,共5页
文摘
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屈原为什么“自投汨罗”?侯赢为什么“北乡自刭”?还有屈原、李广、田光、程婴、公孙杵臼,他们有机会生。但是选择了死。有些人应该去死的,韩信“胯下受辱”,管仲“幽囚受辱”,司马迁宫刑受辱,但是他们选择了生。从直接的因果联系上看,有些问题好回答,有些并不好回答甚至无法回答.因为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涉及生死观的大问题。就如同哈姆雷特说的,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司马迁的理想人格,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有意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尤能培育他们在更广视阈内的思考的能力、思辨归纳的能力,进而有所发现。
关键词
教法研究
死亡
苏教版
选读
史记
因果联系
哈姆雷特
理想人格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花”的隐喻——《唐诗宋词选读》教法研究之四
13
作者
蔡建明
机构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0,共4页
文摘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元好问《颍亭留别》),这是“无我之境”。我们在这里看不到“我”,只看到了事物的一种情态。那么“我”在哪儿昵?在寒波的“淡淡”、白鸟的“悠悠”中。还有一种“无我之境”则借物隐喻,托物言志。北宋中期以后的咏物词较为突出,比如陆游《卜算子·咏梅》(选人《唐诗宋词选读》第十一专题),表面写梅花的孤芳自赏.实际表达自己历尽坎坷依然痴心不改的高贵品质。
关键词
唐诗宋词
教法研究
选读
隐喻
“无我之境”
托物言志
北宋中期
“我”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格不高而韵远——《唐诗宋词选读》教法研究之三
14
作者
蔡建明
机构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39,共4页
文摘
翻开盛唐诗歌.你会马上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刚健气息,触摸到洋溢于字里行间的自信与开放。这是时代的印记,这种印记既是诗词表现的内容,更是它的风格特征、审美情趣。同样,提到宋词或某一位词人,我们就会想到婉约与豪放。然而,不论北宋南宋,不论婉约还是豪放,这个时代的基调是哀婉的,即使在“豪放派”词人的作品中,我们仍然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发自心底深处难以掩饰的悲凉和无奈。
关键词
唐诗宋词
教法研究
选读
豪放派
盛唐诗歌
风格特征
审美情趣
韵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广值得同情吗——《〈史记〉选读》教法研究之三
15
作者
蔡建明
机构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12期33-35,共3页
文摘
壮志未酬的豪杰之士,总把李广作为缱绻情怀的对象:“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唐·高适《燕歌行》),“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唐·王勃《滕王阁序》)。所有这些吟唱都对李广的遭遇尤其是他终生未能封侯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史记·李将军列传》的“阅读与探讨”1要求探讨“李广一生悲剧的原因”.就是想让学生体会这一点。
关键词
李广
教法研究
史记
同情
选读
《滕王阁序》
《燕歌行》
《出塞》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个句子的妙用——《〈史记〉选读》教法研究之二
16
作者
蔡建明
机构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9期39-42,共4页
文摘
四个句子,一篇古文,而且是一篇长文,就这样教完了。乍一看,你会疑虑,古文有这种教法吗?细细想来,又禁不住赞叹起老师设计的巧妙。整节课既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又完成了专题赋予文本的学习任务,由平到奇,由浅而深,大气开放而又精致严谨。这一设计为古文选修教学尤其是自读课的辅导教学创出了一条新路:以“言”带“文”,以一驭万。
关键词
教法研究
句子
选读
史记
妙用
学生自主学习
辅导教学
学习任务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你可以重新选择——《〈史记〉选读》教法研究之一
17
作者
蔡建明
机构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5期35-37,共3页
文摘
《高祖本纪》是苏教版《(史记)选读》“不虚美,不隐恶”专题的必读课文,全文共19节。学生在必修阶段从未学过这么长的古文。因此。课前给了学生比较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要求借助注释、工具书及评点读通全文。诵读全文。通晓大意并归纳语段内容,
关键词
教法研究
选读
史记
《高祖本纪》
自主学习
苏教版
工具书
学生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英语戏剧的教学探索——牛津英语第一模块第二单元案例分析
刘忠
张秀萍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分解技术与案例评析
鄂傲君
《地理教学》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概念图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龚遵群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内感官理论与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
黄祖明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中学案编制的常见误区与技术指导
鄂傲君
《地理教学》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学法目标的编制与课堂教学设计的组织实施
丁玉祥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学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
鄂傲君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与人体相关的英语习语集锦
刘忠
张秀萍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不一样的“闲愁”——《唐诗宋词选读》教法研究之一
蔡建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名词动词化的趋势与规律
刘忠
张秀萍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意象的应答——《唐诗宋词选读》教法研究之二
蔡建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苏教版《〈史记〉选读》教法研究之四
蔡建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杨花”的隐喻——《唐诗宋词选读》教法研究之四
蔡建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格不高而韵远——《唐诗宋词选读》教法研究之三
蔡建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李广值得同情吗——《〈史记〉选读》教法研究之三
蔡建明
《中学语文教学》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四个句子的妙用——《〈史记〉选读》教法研究之二
蔡建明
《中学语文教学》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你可以重新选择——《〈史记〉选读》教法研究之一
蔡建明
《中学语文教学》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