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厚文养正 以美立教——南京市宁海中学品质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践 |
刘宏业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2
|
文化渗透: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终极追求 |
刘宏业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3
|
“结构化+表现性”:语文知识教学向素养培育转化——以《鹊桥仙》吟唱教学为例 |
吴锐
陈罡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基于学科素养的中学英语语篇解读新探 |
孙国良
刘晋霞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5
|
研究与拓展:单篇教学“研习”的重要路径 |
刘宏业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资料助读 巧设情境——《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
刘宏业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7
|
诚信文化的一次精神苦旅——从文章结尾探寻《信客》的主旨 |
刘宏业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8
|
“删节”不宜忽,得失寸心知——由《核舟记》一文的删节看教材编选得失 |
刘宏业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9
|
重演绎还是重归纳,这是个问题——与赵克明老师商榷 |
刘宏业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0
|
敌人的炮弹为什么总是炸不到老妇人——以《蜡烛》为例谈文学作品中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关系 |
刘宏业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1
|
诗意的思念——巴金《月》细读 |
刘宏业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2
|
一词经纬 层层深入——《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
刘宏业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3
|
初中数学实验的教学误区及矫正方法 |
伍银平
卜以楼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4
|
高考语文深度复习的实践与思考 |
刘宏业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5
|
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特点及教学建议 |
刘宏业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6
|
地理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初探 |
俞飞虹
|
《地理教学》
|
2011 |
3
|
|
17
|
语篇分析: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 |
刘宏业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8
|
父辈的奋斗史 子女的成长史——从叙事学角度再读《台阶》 |
刘宏业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9
|
以“言”解“文”,促进文言深度学习--《鸿门宴》教学设计 |
华乐菲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20
|
追求阅读教学的“三昧” |
刘宏业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