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叶绿素荧光技术探究不同温度对微囊藻光合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章熙东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72,共3页
叶绿素荧光作为光合作用关键生理过程的天然探针,为洞察植物光合效率提供了无损且灵敏的手段。将叶绿素荧光技术引入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开展定量实验,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该技术,利用便携式藻类荧光仪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 叶绿素荧光作为光合作用关键生理过程的天然探针,为洞察植物光合效率提供了无损且灵敏的手段。将叶绿素荧光技术引入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开展定量实验,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该技术,利用便携式藻类荧光仪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为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技术 藻类荧光仪 光合作用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中的不能承受之虞
2
作者 诸荣会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学校管理 学校建设 组织纪律观念 集体主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人物”语言的魅力——“凡人微光”学习任务群(第4课时)教学设计
3
作者 蒋兴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68,共4页
【教学设想】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凡人微光”,其中四篇文章都是文学文本,从学习任务群的角度说,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据此,笔者创设了“‘凡人微光’主题学习分享会”的学习情境,从如下三个任务... 【教学设想】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凡人微光”,其中四篇文章都是文学文本,从学习任务群的角度说,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据此,笔者创设了“‘凡人微光’主题学习分享会”的学习情境,从如下三个任务展开学习:“任务一:凡人小事——讲述人物故事,感知人物精神;任务二:凡中见奇——欣赏人物描写,交流阅读感受;任务三:不同凡想——结合生活体验,分享学习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收获 主题学习 阅读感受 人物描写 人物故事 创意表达 文学阅读 生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跨学科考查的核心指向——以近三年全国中考语文跨学科试题为例
4
作者 蒋兴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2-76,共5页
《新课标》颁布以来,中考语文跨学科考查备受学界关注。考察近三年全国中考语文跨学科试题发现,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是其考查核心。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测评流程为:依循测量宗旨提炼测评主题——选择文本资源——创设情境——编... 《新课标》颁布以来,中考语文跨学科考查备受学界关注。考察近三年全国中考语文跨学科试题发现,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是其考查核心。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测评流程为:依循测量宗旨提炼测评主题——选择文本资源——创设情境——编制复杂问题。把握这一流程,有助于教师测评、跨学科试题的命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考查 复杂问题 时代语境 能力指向 测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能力提升:批注式阅读的实践方向 被引量:3
5
作者 余一鸣 姚树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23,共4页
批注式阅读,把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及时体现在文本上,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从自由式批注出发,经过小组分享和班级讨论,最后形成文章。让学生对自己的批注进行思考和反思,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利于师生真正沉... 批注式阅读,把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及时体现在文本上,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从自由式批注出发,经过小组分享和班级讨论,最后形成文章。让学生对自己的批注进行思考和反思,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利于师生真正沉浸在课堂文本学习之中,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课堂批注 质疑式批注 能力培养 论点成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串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核心素养中的运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徐婷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5-37,共3页
理性思维是学生通过生物学习应获得的核心素养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问题串”的教学形式,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核心素养。
关键词 理性思维 问题串 生物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色花》教学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柳咏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4-57,共4页
[教学创意] 《金色花》是泰戈尔《新月集》的代表作品。这是一篇散文诗,这是一篇表现着浓烈的、圣洁的母子之情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寄托着泰戈尔对逝去的亲爱的妻儿的缅怀诗。借助母子形象歌颂圣洁之爱是《新月集》里不少作品的共同主... [教学创意] 《金色花》是泰戈尔《新月集》的代表作品。这是一篇散文诗,这是一篇表现着浓烈的、圣洁的母子之情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寄托着泰戈尔对逝去的亲爱的妻儿的缅怀诗。借助母子形象歌颂圣洁之爱是《新月集》里不少作品的共同主题。教学中,要深人文本细处,通过比读手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之精美,通过抓住人物语言引导学生更细致地解读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对“爱与被爱都同样幸福”的理解与实践,并以篇带类。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新月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色花》 教学设计 《新月集》 人物形象 代表作品 引导学生 人物语言 教学创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冉月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1,共2页
70年代,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指出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已经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受。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在学业上表现出能够坚持、轻易不放弃,低自我效能感的... 70年代,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指出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已经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受。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在学业上表现出能够坚持、轻易不放弃,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则表现出学习态度消极且自卑。该理论被提出后,教育教学领域开始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有学者从归因观来讨论,认为教师要给学生进行归因指导。有教育家从学习策略角度来研究,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技能来帮助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笔者尝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理论 英语教学 学生 归因指导 学习策略 70年代 心理学家 学习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作文教学的课程价值观权衡——与孙国萍老师商榷 被引量:2
9
作者 余一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20,共3页
有幸读到《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4期孙国萍老师《中学作文教学课程价值的初步思考》一文,孙老师是一线教师,对当下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言之有据,不乏高见。本人也是从教三十年的语文教师,学习之余有钦佩之心也有疑惑之处,在此讨... 有幸读到《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4期孙国萍老师《中学作文教学课程价值的初步思考》一文,孙老师是一线教师,对当下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言之有据,不乏高见。本人也是从教三十年的语文教师,学习之余有钦佩之心也有疑惑之处,在此讨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作文教学 课程价值观 老师 《中学语文教学》 权衡 一线教师 教学现状 语文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趣学文言故事——《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柳咏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57,共4页
【设计意图】 《孙权劝学》文章简短,教材注释比较丰富,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有文意上的困难。但是,因其短小,它的文学价值也容易被忽略。如何感受到它的文学魅力.则需要教师在深入解读后,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一道走进文本.... 【设计意图】 《孙权劝学》文章简短,教材注释比较丰富,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有文意上的困难。但是,因其短小,它的文学价值也容易被忽略。如何感受到它的文学魅力.则需要教师在深入解读后,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一道走进文本.品析欣赏。笔者通过反复解读和剖析,挖掘出短文里藏有的多个“三”,这些“三”包含了文章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文化背景等多项内容,于是,以“找寻三”趣学文言故事作为此设计的总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权劝学》 教学设计 故事 文言 文章结构 设计意图 文学价值 文学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兴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2,共3页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所蕴藏的丰富情感。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 诵读课文 教学目标 文意 品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正施教,上出“我”来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嗣极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3-25,共3页
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构成的许多矛盾的统一体,解决好这些矛盾,要努力处理好以下六对关系。
关键词 “我” 施教 辨正 矛盾 教师 教学 学生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有多广 素材就有多广 被引量:1
13
作者 柳咏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36,共4页
写作离不开生活。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作文素材匮乏。学生缺乏写作素材,与他们缺少生活是有一定关系的。现在的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几乎是三点一线:家庭、学校、补习班;而精神生活又几乎被“三片”(即... 写作离不开生活。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作文素材匮乏。学生缺乏写作素材,与他们缺少生活是有一定关系的。现在的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几乎是三点一线:家庭、学校、补习班;而精神生活又几乎被“三片”(即“好莱坞大片”“薯片”“芯片”)覆盖。如果不引导学生观察,他们哪能感受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也每天各具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生活 作文素材 写作素材 学生观 作文教学 学习生活 精神生活 补习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初高中一体化英语课程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霏霏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5-69,共5页
一、研究背景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频繁,但是人们常以本族文化的价值判断作为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他族文化,导致在交流过程中交际障碍和交际摩擦时有发生。中学是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对... 一、研究背景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频繁,但是人们常以本族文化的价值判断作为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他族文化,导致在交流过程中交际障碍和交际摩擦时有发生。中学是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对待各国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能够促进各文化体系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学习。文化的传播与理解离不开教育,教育活动的载体是课程。在此背景下,指向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初高中一体化英语课程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构建 初高中 交际障碍 本族文化 英语课程 一体化 中西方文化交融 正确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文本 方有天地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兴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17,共2页
语文老师,整天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来回地穿梭,在穿梭之间,深入文本,举重若轻,左右逢源,那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关键词 文本 天地 语文老师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初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后期指导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亚伟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3期56-58,共3页
在研究性学习后期指导时,成果总结上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成果展示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成果交流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这些做法对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 研究性学习 后期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讲课“四要”
17
作者 谢嗣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37-38,共2页
每年都要听各种名目的课:试讲的,汇报的,交流的,评比的,研究的,示范的……听多了便发现这些课的共性:照搬教参多,研读文本少;课件做得多,板书写得少;教师讲得多,学生讨论少;布置课后练习多,推荐课外书籍少。因此我想教师要:
关键词 教师讲课 学生讨论 课后练习 课外书籍 试讲 教参 研读 课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是理想 月是现实——巴金《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18
作者 柳咏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4-57,共4页
【教学目标】 1.培养有表现力的朗读,读出文章意境,读出作者情感。 2.了解文中运用神话传说的用意。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3.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品析文中所表现的意境。
关键词 《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 理想 巴金 文章意境 教学目标 作者情感 神话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取向:文言文单元教学的精神追求与行动阐释--基于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观察与思考
19
作者 蒋兴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40,共6页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陷于知识性、记忆性和碎片化的泥淖,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实偏向,缺少整体取向。本文基于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观察与思考,从目标、资源、任务和评价等维度,例谈文言文单元教学整体取向的精神...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陷于知识性、记忆性和碎片化的泥淖,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实偏向,缺少整体取向。本文基于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观察与思考,从目标、资源、任务和评价等维度,例谈文言文单元教学整体取向的精神追求与行动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取向 文言文单元教学 学习任务 资源开发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需要弹性
20
作者 余一鸣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校长 学校管理 弹性管理 中小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