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来源类型和形成因素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永利 李明华 +3 位作者 程英升 方淳 施海彬 范海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 分析手术不能切除的肝细胞肝癌(HCC) ,化疗栓塞前后形成肝外侧支动脉(ECAs)的来源类型和形成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患者,手术不能切除的肝癌,形成39支肝外侧支动脉供血,接受化疗栓塞术前后的病史、肝脏的电子机算机断层扫描... 目的 分析手术不能切除的肝细胞肝癌(HCC) ,化疗栓塞前后形成肝外侧支动脉(ECAs)的来源类型和形成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患者,手术不能切除的肝癌,形成39支肝外侧支动脉供血,接受化疗栓塞术前后的病史、肝脏的电子机算机断层扫描片(CT)和肝脏血管数字减影片(DSA) ,研究HCC的ECAs来源类型与肝癌在肝内的部位、肝癌的大小和接受化疗栓塞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CAs来源类型分别源于胸廓内动脉(5 .1 %)、右肋间动脉(7.7%)、胃左动脉(1 2 .8%)、右膈下动脉(38.5 %)、大网膜动脉(2 .6 %)、右肾上腺或肾包膜动脉(1 0 .3%)。形成ECAs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化疗栓塞的次数、肿瘤在肝内的部位、肿瘤的直径和化疗栓塞方式。绝大多数ECAs形成于多次化疗性栓塞后:化疗栓塞3~4次后,容易出现肝外动脉供血(1 7.9%) ;5~6次后,出现的概率显著增加(5 6 .4 %)。肿瘤位于肝脏表浅部位容易形成ECAs(71 .8%) ,常为肝脏相邻部位:前、后及右腹壁、右膈顶和右肾。肿瘤的直径在5~1 0cm时(76 .9%)。结论 ECAs来源类型与肝癌的肝内部位有密切关系。ECAs的形成与肿瘤的多次化疗栓塞、肿瘤的大小和肿瘤在肝内的部位有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外动脉供血 来源类型 形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群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lu298Asp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狄群 占伊扬 +1 位作者 程蕴琳 丁小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人群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Glu2 98Asp多态性的分布 ,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及住院病例中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95例为研究组 ,同时选择性别、年龄与研究组相匹配的体检...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人群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Glu2 98Asp多态性的分布 ,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及住院病例中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95例为研究组 ,同时选择性别、年龄与研究组相匹配的体检正常者 95例作为对照组 ,分别测定他们的空腹血脂、身高、体重及坐位血压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检测eNOS基因Glu2 98Asp多态性 ,并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 研究组Glu Asp基因型构成比为 2 6 3 % ,对照组为 1 2 6 % ,两组eNOS基因Glu2 98Asp构成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χ2 =5 67,P <0 0 5)。 2 98Asp等位基因频率研究组为 1 3 2 % ,对照组为 6 3 % ,两组等位基因频率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 (χ2 =5 0 6 ,P <0 0 5)。结论 eNOS基因Glu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狄群 占伊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其病因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遗传基础上加之饮食、职业、环境及肥胖、吸烟等后天因素作用下 ,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现今研究认为高血压源于多种遗传基因 ,本文针对高血压的多个...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其病因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遗传基础上加之饮食、职业、环境及肥胖、吸烟等后天因素作用下 ,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现今研究认为高血压源于多种遗传基因 ,本文针对高血压的多个候选基因分别论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候选基因 常见 失代偿 后天因素 正常血压 研究进展 反映 新进展 遗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47
4
作者 王美青 潘寅兵 钱燕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6-1129,共4页
有研究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24h内约65%患者存在中等程度的疼痛,23%的患者经历重度疼痛。LC术后疼痛主要由内脏痛、腹壁切口痛和右肩部疼痛组成,其疼痛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较为复杂。使用单一镇痛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镇痛需... 有研究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24h内约65%患者存在中等程度的疼痛,23%的患者经历重度疼痛。LC术后疼痛主要由内脏痛、腹壁切口痛和右肩部疼痛组成,其疼痛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较为复杂。使用单一镇痛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镇痛需求,因此,LC术后镇痛的方法仍需完善。本文从疼痛的原因、机制等方面对LC术后疼痛进行分析,并就LC术后镇痛的常用药物、镇痛方法及多模式镇痛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疼痛 临床镇痛 术后镇痛 右肩部疼痛 多模式镇痛 重度疼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哮喘的现代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0
5
作者 殷凯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804-805,共2页
关键词 难治性哮喘 诊断 治疗 临床类型 临床特征 病因 胃食管反流 过敏原 副鼻窦炎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激素应用对SLE合并心肌损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戎其飞 苏恩本 +2 位作者 陈子庆 张晓军 杜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813-814,共2页
目的 探讨大剂量激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肌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本实验用双抗夹心酶联法(ELISA)检测了 10 2例SLE ,SLE病人分为SLE大剂量激素应用组 (34例 ) ,维持量应用组 (17例 )和未用激素组(5 1例 )。结果  10 2例SLE病人c... 目的 探讨大剂量激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肌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本实验用双抗夹心酶联法(ELISA)检测了 10 2例SLE ,SLE病人分为SLE大剂量激素应用组 (34例 ) ,维持量应用组 (17例 )和未用激素组(5 1例 )。结果  10 2例SLE病人cTnI的阳性率为 16 7%(17/ 10 2 )。SLE大剂量激素应用组、SLE维持量应用组和未用激素对照组的cTnI阳性率分别为 5 9%(2 / 34 )、 17 6 %(3/ 17)和 2 3 5 %(12 / 5 1) ;其中大剂量激素应用组与未用激素对照组卡方检验具有显著意义 (P<0 0 5 )且计量cTnI非参数检验表明 ,SLE大剂量激素应用组与未用激素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激素能明显治疗SLE的心肌损伤。SLE病人的心肌损伤与激素治疗有关 ,提示SLE的心肌损伤主要是免疫损伤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合并症 心肌损伤 治疗 激素应 心脏肌钙蛋白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