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临床-影像学特征鉴别儿童支原体与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文北 刘晓涵 +8 位作者 孟令建 王自豪 刘忠啸 孙潇楠 孟闫凯 康海全 茅一萍 胡春峰 徐凯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筛选能够鉴别儿童肺炎支原体(MP)与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11月因肺炎于我院儿科病房收治住院,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检查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的胸部CT图像均采用盲法、随... 目的:筛选能够鉴别儿童肺炎支原体(MP)与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11月因肺炎于我院儿科病房收治住院,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检查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的胸部CT图像均采用盲法、随机评估。影像学特征的评估包括:病变累及范围、肺叶数目,是否存在磨玻璃密度影、实变、网格影、树雾征、胸腔积液及纵隔增大淋巴结。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2例肺炎患儿,其中单纯MP肺炎87例(61.3%),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55例(38.7%)。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长高于单纯MP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患儿的白细胞计数较单纯MP肺炎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45例(81.8%)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患儿发生支气管狭窄,单纯MP肺炎患儿仅31例(24.1%)发生支气管狭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9例(34.5%)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患儿胸部CT出现网格影,而单纯MP肺炎患儿仅有11例(12.6%)出现网格影,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影像学模型预测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0%、66.7%。临床-影像学模型预测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66.7%。结论:基于BAL术前患儿的CT影像学特征有助于鉴别MP与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气管肺泡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形态学特征在多原发性肺癌及腺体前驱病变不同病理学分型中的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文北 邱慎满 +7 位作者 王梓又 鲍毓 孙潇楠 唐鑫 张磊 丁涛 孟闫凯 徐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分析多原发性肺癌(MPLC)及腺体前驱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探讨CT形态学特征在不同病理学分型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3枚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节的影像学特征由人工智能肺结节分析软件自动获得,并由影... 目的:分析多原发性肺癌(MPLC)及腺体前驱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探讨CT形态学特征在不同病理学分型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3枚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节的影像学特征由人工智能肺结节分析软件自动获得,并由影像科医生再次进行人工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结节在肺内的分布、最大径、密度、边缘(毛刺、分叶)、内部有无空腔、胸膜牵拉及肿瘤的T分期和N分期。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病理学类型病灶最大径的差异,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CT形态学特征(结节类型、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空腔)的差异。结果:37例患者中,女性占70.27%;仅有3例(8.11%)有吸烟史,所有患者均不合并肺气肿。29例(78.38%)患者具有2枚结节,8例(21.62%)患者同时检出2枚以上结节。所有病灶均为T1N0期。仅有4例(20.00%)患者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这四种不同病理学类型中,病灶最大径分别为(4.83±0.98)mm、(6.72±2.35)mm、(9.46±4.04)mm和(17.06±5.6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纯磨玻璃结节(pGGN)、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在不同病理类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6)。形态学特征中病灶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空腔在四种不同病理类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结论:MPLC及腺体前驱病变具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利用病灶内是否含有磨玻璃密度及其形态学特征能够对病灶的病理学类型进行初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肺癌 腺癌 计算机体层成像 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小视野多激发平面回波序列DWI与常规单激发平面回波序列DWI在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海妮 曾建威 +8 位作者 王冲 王梓又 刘忠啸 邱慎满 吴鹏 孟闫凯 庄银苹 孙存杰 徐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比较直肠癌小视野(rFOV)基于图像空间重建(IRIS)技术弥散加权成像(rFOV IRIS-DWI)序列与常规视野(fFOV)单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DWI(ssEPI-DWI)序列的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8月于我院进行直肠MRI检查的30... 目的:比较直肠癌小视野(rFOV)基于图像空间重建(IRIS)技术弥散加权成像(rFOV IRIS-DWI)序列与常规视野(fFOV)单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DWI(ssEPI-DWI)序列的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8月于我院进行直肠MRI检查的30例直肠癌患者资料。入组患者均采用3.0 T MR扫描仪进行检查,均完成rFOV IRIS-DWI序列、ssEPI-DWI序列扫描。所有图像均传至Philips IntelligenceSpace Portal后处理工作站分析。由一名具有20年以上直肠癌MRI诊断经验的高级职称医生,分别在b=800 mm^(2)/s和b=1000 mm^(2)/s的DWI图像上评估2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采用5分制评分,包括总体图像质量、图像伪影、图像变形、病变对比度、图像解剖结构;客观评价包括肿瘤最大层面面积、平均最大面积、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组DWI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采用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客观评价指标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rFOV IRIS-DWI序列主观评价中的图像总体质量、变形、伪影、对比度、解剖结构均优于fFOV ssEPI-DWI序列(P<0.05)。rFOV IRIS-DWI序列、fFOV ssEPI-DWI序列的主观评价总分分别为20.6分、17.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FOV IRIS-DWI序列的肿瘤最大层面面积、平均最大面积均大于fFOV ssEPI-DWI序列(P<0.05)。结论:相对于fFOV ssEPI-DWI序列,rFOV IRIS-DWI序列能明显提高直肠癌图像分辨率,减轻磁敏感伪影和图像变形,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图像质量 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磁化率成像技术在直肠癌病理T分期的初步应用
4
作者 张海妮 孙小伶 +8 位作者 李可可 刘忠啸 王冲 曾建威 孟闫凯 庄银苹 吴鹏 胡春峰 徐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3-708,共6页
目的:探讨定量磁化率成像(QSM)技术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我院行直肠MRI检查的41例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3.0 T MR扫描仪进行检查。使用运行在MATLAB version 2018b的STI_Su... 目的:探讨定量磁化率成像(QSM)技术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我院行直肠MRI检查的41例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3.0 T MR扫描仪进行检查。使用运行在MATLAB version 2018b的STI_Suite V3.0软件包对QSM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QSM加权图像。将QSM加权图像导入FireVoxel build 394D软件进行图像分割。由一名从事直肠癌研究20年的高级职称医生,在QSM图像上选取肿瘤外侵的最大层面,参照同层面T2WI图像分割肿瘤组织。软件自动计算出肿瘤组织的磁化率直方图参数。由一名从事直肠癌研究方向10年的病理科高级职称医生,参照美国肿瘤联合会结直肠癌分期系统(第8版)评估肿瘤pT分期。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磁化率差异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组织磁化率对pT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41例直肠癌患者中,pT1-2期17例(39%),pT3-4期病例24例(61%)。磁化率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0.009(0.073)ppm。T3-4期直肠癌第50、60、70、80、90百分位的顺磁效应明显高于相应的T1-T2期直肠癌[50th:-0.102(0.056)ppm比-0.061(0.010)ppm;60th:-0.048(0.053)ppm比-0.015(0.086)ppm;70th:-0.006(0.057)ppm比0.026(0.083)ppm;80th:0.046(0.063)ppm比0.091(0.096)ppm;90th:0.096(0.085)ppm比0.159(0.110)ppm;均P<0.05]。同时,随着百分位的增加,病灶顺磁性效应降低,逆磁性效应增加。第50、60、70、80、90百分位数磁化率预测直肠癌pT1-2与pT3-4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684、0.708、0.738、0.743、0.755;灵敏度分别为0.588、0.647、0.824、0.882、0.824;特异度分别为0.875、0.792、0.583、0.583、0.375。结论:基于定量QSM技术的直方图分析在直肠癌T分期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定量磁化率成像 直方图分析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风险的磁共振成像预测
5
作者 张畅 耿天宇 +4 位作者 李晓乐 魏鑫 孟闫凯 陈高红 胡春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5年第4期516-520,共5页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术前MRI资料,构建预测术后胰瘘(POPF)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4年3月共188例行PD患者的MRI图像资料及一般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术后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术前MRI资料,构建预测术后胰瘘(POPF)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4年3月共188例行PD患者的MRI图像资料及一般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术后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POPF预测模型。采用SPSS 2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OPF阴性、POPF阳性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或χ^(2)检验。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最终纳入188名行PD治疗的患者,胰瘘发生率为29.3%,其中B级胰瘘49例,C级胰瘘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总胆红素、病理类型、胰管直径、腹内脂肪厚度(IAF)、胰腺与椎旁肌信号强度比(T1WI SIR)、动脉-延迟期强化比(ADV)是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胰管直径≤3 mm、T1WI SIR、ADV比值是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结果构建临床-影像学预测模型,计算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和74.4%。结论:建立的临床-影像学模型预测效能良好,能够有效预测术后胰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胰瘘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