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异戊二烯化关键酶GGPPS结合小分子筛选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齐雅玲 卢悟广 +7 位作者 种丹阳 刘佳 孙倩 徐晓军 曹鹏 方雷 李朝军 薛斌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92,共6页
蛋白质的基本翻译后修饰包括磷酸化、糖基化、乙酰化、棕榈酸化等^([1]),而异戊二烯化修饰是蛋白质的基本翻译后修饰之一,属于蛋白质的脂质修饰^([2]).甲羟戊酸途径中的关键分支酶——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酶(Geranylgeranyl diphosph... 蛋白质的基本翻译后修饰包括磷酸化、糖基化、乙酰化、棕榈酸化等^([1]),而异戊二烯化修饰是蛋白质的基本翻译后修饰之一,属于蛋白质的脂质修饰^([2]).甲羟戊酸途径中的关键分支酶——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酶(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ase,GGPPS)能够催化法尼基焦磷酸盐(Farnesyl diphosphate,FPP)生成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盐(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GGPP),介导蛋白质异戊二烯化的平衡^([3]).导致包括胰岛素抵抗^([4])、胰岛功能失调^([5])、生殖代谢异常^([6])等各种疾病的发生.GGPPS作为调节蛋白质异戊二烯化的重要靶点,因其在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稳态中的重要作用,促使构建筛选模型得到靶向GGPPS的小分子治疗药物,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实现EGFP荧光标记GGPPS原核蛋白的纯化以及表达,结合微量热泳动技术进行GGPPS结合天然化合物小分子的筛选模型构建.根据筛选模型对于检测蛋白稳定荧光的要求,分别构建含有GGPPS和EGFP基因的重组pET28a质粒以及对照质粒pET28a-EGFP.筛选高水平分泌表达GGPPS-EGFP-His蛋白的菌株,并对该菌株的目的基因整合位置及拷贝数进行测序.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BL-21菌株大规模培养,表达的目的蛋白上带有His标签,利用镍(Ni)柱的亲和层析原理纯化获得重组蛋白GGPPS-EGFP-His,测定蛋白浓度留存.随后基于微量热泳动技术进行小分子结合筛选.重组GGPPS蛋白与梯度浓度化合物小分子在红外激光作用下发生热泳动,通过中心区域荧光检测可得出GGPPS与小分子化合物的结合状况.重组表达质粒GGPPS-EGFP-His经电泳及测序鉴定构建正确.纯化获得的重组蛋白纯度约为80%,在微量热泳动实验中,经GGPPS底物小分子法尼基焦磷酸(Farnesyl pyrophosphate,FPP)浓度梯度测试呈现良好结合.重组蛋白GGPPS-EGFP-His能够在微量热泳动技术下显示与小分子底物FPP的结合,该系统的构建对于筛选出GGPPS结合天然化合物小分子以及靶向GGPPS的小分子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PPS重组蛋白 微量热泳动 小分子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痰方对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及慢性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晓倩 沈山梅 +8 位作者 毕艳 瞿伟 王勇 房其军 金玺 石欢 韩小娟 李丽蓉 朱大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1期2541-2544,I0012,共5页
目的:建立由脱氢表雄酮诱导的PCOS大鼠模型,观察健脾化痰方对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及慢性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3日龄雌性SD大鼠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6 mg/100 g体重/天,建立PCOS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 目的:建立由脱氢表雄酮诱导的PCOS大鼠模型,观察健脾化痰方对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及慢性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3日龄雌性SD大鼠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6 mg/100 g体重/天,建立PCOS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中药组(健脾化痰方)和二甲双胍+中药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为期28 d。另设10只同龄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结束时,行腹腔糖耐量实验,测定0分、120分血糖及胰岛素水平;隔日将大鼠麻醉后下腔静脉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白细胞介素-6(IL-6)、内脂素(visfatin)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卵巢的组织学改变及排卵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LH、LH/FSH、血糖、胰岛素、HOMA-IR、IL-6、PED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卵巢组织HE染色光镜下可见各级发育期卵泡及黄体减少,囊性扩张的卵泡增多,卵巢颗粒细胞层数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T、LH、LH/FSH、血糖、胰岛素、HOMA-IR、IL-6、PEDF、visfati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FSH、SHB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卵巢HE染色光镜下见囊性扩张的卵泡明显减少,黄体及各级发育期卵泡增多,卵巢颗粒细胞层数增厚。结论健脾化痰方对PCOS大鼠具有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低慢性炎症因子水平的作用,并能够改善卵巢功能、恢复排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健脾化痰 胰岛素抵抗 慢性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油对人肺腺癌细胞LTEP-a-2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贤钦 窦环 +2 位作者 宋玉仙 公伟 侯亚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6-147,共2页
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中药宝库中的珍品。近年来对其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它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免疫力及对肿瘤等有良好的协同治疗作用。灵芝孢子油是灵芝孢子粉中的脂溶性物质,主要包含三萜类、多糖类及核... 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中药宝库中的珍品。近年来对其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它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免疫力及对肿瘤等有良好的协同治疗作用。灵芝孢子油是灵芝孢子粉中的脂溶性物质,主要包含三萜类、多糖类及核苷类等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油 LTEP-a-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CCK-8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醇提取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鹃 张伟云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半夏醇提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半夏醇提物(PTE)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共培养,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剂量组PTE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TE对其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免疫细... 目的:探讨半夏醇提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半夏醇提物(PTE)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共培养,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剂量组PTE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TE对其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cyclin D1、c-myc和β-catenin的表达。结果:PTE作用24 h、48 h和72 h对HepG2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随剂量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其中400μg/mL PTE作用72 h,其抑制率达54.7%;PTE使HepG2细胞阻滞于G0/G1期,400μg/mL剂量组的比例达到(66.5±2.1)%,与对照组(58.6±1.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TE还使cyclin D1、c-myc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其阳性面积百分比和光密度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PTE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及周期调控相关蛋白cyc-lin D1、c-myc和β-catenin的表达,并使HepG2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醇提物 HEPG2 增殖 流式细胞术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kemon在人贲门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曹国春 王会 +2 位作者 黄亚玲 王庆玲 侯亚义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3,共6页
Pokemon基因是一种转录抑制因子,它在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Pokemon在人淋巴瘤、乳胶癌、肺癌、结肠癌、前列癌以及膀胱癌中高表达.但是在贲门癌中表达水平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定量... Pokemon基因是一种转录抑制因子,它在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Pokemon在人淋巴瘤、乳胶癌、肺癌、结肠癌、前列癌以及膀胱癌中高表达.但是在贲门癌中表达水平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eal-timePCR)方法检测了56例贲门癌(EGJ)和10例正常人贲门组织标本的Pokemon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所有组织标本均表达Pokemon.但是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远离肿瘤的瘤旁组织Pokemon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的贲门组织(P=0.0002,P=0.0069).结果显示Pokemon基因可能对贲门癌的发生发展及致癌性转化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KEMON 贲门癌 RT-PCR REAL-TIME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化合物D26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增殖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萍 宋玉仙 +1 位作者 窦静杰 侯亚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2-443,共2页
肺癌是当今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早期肺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并辅以放疗化疗。但是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大,且抗药性在一些肿瘤靶向性药物中逐渐显现。因此,亟需新的抗肿瘤药物。天然产物是小分子新药的主要来源。我们在对天然小分... 肺癌是当今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早期肺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并辅以放疗化疗。但是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大,且抗药性在一些肿瘤靶向性药物中逐渐显现。因此,亟需新的抗肿瘤药物。天然产物是小分子新药的主要来源。我们在对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的筛选过程中发现D261(从固体发酵物中提取,纯度大于95%)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且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因此,本文对D261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及其相关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NCI-H460细胞 细胞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周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 STING 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陈盛 泥艳红 +1 位作者 丁亮 黄晓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4-746,750,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刺激基因(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5例OSCC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提取组织内mRNA,采用SYBR G... 目的探讨干扰素刺激基因(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5例OSCC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提取组织内mRNA,采用SYBR Green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组织中STING、TBK-1和IRF-3的表达,并分析正常角朊细胞系和OSCC细胞系中IRF-3的表达。结果 OSCC组织内STING的表达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显著下降(P=0.014 1);OSCC组织内STING下游基因TBK-1的表达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显著下降(P=0.030 6);OSCC组织内IRF-3的表达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显著下降(P=0.0313);OSCC细胞系HSC-3与正常细胞系HaCaT细胞系相比,IRF-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09 3)。结论 STING及其下游基因在OSCC癌灶组织内低表达,下调的STING-TBK-1-IRF-3通路可能与癌症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癌 干扰素刺激基因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R-15b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泥艳红 黄晓峰 +1 位作者 侯亚义 胡勤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81-1083,1088,共4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5b(miR-15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46例经病理证实为OSCC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分别提取组织内的mRNA,采用qRT-PCR技术检测... 目的探讨microRNA-15b(miR-15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46例经病理证实为OSCC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分别提取组织内的mRNA,采用qRT-PCR技术检测组织中miR-15b的表达;分析OSCC癌灶组织内miR-15b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OSCC癌灶组织内miR-15b表达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明显下降(P=0.004 1);OSCC癌灶组织内miR-15b表达与患者WHO病理分级有关(P=0.042),而与患者性别、年龄、TNM分期、吸烟、淋巴结转移及癌灶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miR-15b在OSCC癌灶组织内低表达,且与肿瘤分化相关;miR-15b有望成为OSCC早期诊断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癌 qRT—PCR 肿瘤诊断 miR-15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FABP3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力致 李励芸 +2 位作者 齐秋锋 闻娟 陈慧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7-540,共4页
目的克隆小鼠FABP3基因的全长cDNA,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于COS-7细胞内表达。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小鼠FABP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并在3′末端连接24bp的Flag标签,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表达质粒pcD-NA3.1-FABP3和pcDNA3.1... 目的克隆小鼠FABP3基因的全长cDNA,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于COS-7细胞内表达。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小鼠FABP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并在3′末端连接24bp的Flag标签,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表达质粒pcD-NA3.1-FABP3和pcDNA3.1-FABP3-Flag,并行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构建的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其FABP3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所构建的pcDNA3.1-FABP3和pcDNA3.1-FABP3-Flag重组载体可酶切出418bp的FABP3 cDNA片段和442bp的FABP3-FlagcDNA片段,经测序证实正确。转染后的COS-7细胞经RT-PCR可扩增出278bp的目的片段,且免疫荧光分析可见特异性的FABP3及Flag蛋白表达。结论构建了FABP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ABP3和pcDNA3.1-FABP3-Flag,并于COS-7细胞中成功转录表达,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克隆 分子 遗传载体 COS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生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继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97-901,共5页
癌症患者急需新型、高效的治疗手段。课题组前期研究集中在包括溶瘤病毒和免疫治疗在内的肿瘤生物治疗,并且首次探明了病毒诱导的线粒体自噬和视黄酸诱导基因I样受体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溶瘤麻疹病毒减毒疫苗株的... 癌症患者急需新型、高效的治疗手段。课题组前期研究集中在包括溶瘤病毒和免疫治疗在内的肿瘤生物治疗,并且首次探明了病毒诱导的线粒体自噬和视黄酸诱导基因I样受体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溶瘤麻疹病毒减毒疫苗株的溶瘤作用主要是由细胞坏死介导,而非以前研究所认为的细胞凋亡。同时,研究探明了线粒体自噬在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转变过程中所起到重要的作用。上述新的发现对于溶瘤免疫治疗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文中就溶瘤病毒与细胞自噬研究进展、免疫诱导三磷酸小干扰RNA研究进展、谷氨酰胺酶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纳米材料在对抗肿瘤耐药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溶瘤病毒 免疫治疗 自噬 肿瘤代谢 免疫诱导小干扰RNA 纳米碳管 光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铁代谢与人类疾病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宽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8,共5页
铁是生命所必需的元素,而游离的铁又具有毒性。细胞内过多的铁可诱导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给细胞带来致命性损伤,所以铁在细胞内的代谢受到严格的调控。线粒体是细胞内最大的铁代谢细胞器,主要负责血红素和铁硫簇的合成。血红素和铁硫簇是... 铁是生命所必需的元素,而游离的铁又具有毒性。细胞内过多的铁可诱导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给细胞带来致命性损伤,所以铁在细胞内的代谢受到严格的调控。线粒体是细胞内最大的铁代谢细胞器,主要负责血红素和铁硫簇的合成。血红素和铁硫簇是很重要的2种辅基,参与DNA的合成与修复,蛋白的合成与折叠,三羧酸循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正常进行等重要代谢过程。线粒体内铁代谢的紊乱会严重地影响到整个细胞的铁代谢以及能量代谢,从而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文章就铁代谢和线粒体功能相关研究的工作特别是对最近1年以内发表的文章相关内容作一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硫簇 线粒体的功能 铁代谢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GPPS基因干扰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2
作者 赵银娟 来珊珊 +1 位作者 李朝军 薛斌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4-107,112,共5页
构建GGPPS基因干扰腺病毒质粒载体并加以鉴定.根据GGPPS基因序列设计GGPPS干扰序列引物,定向克隆至穿梭载体pshuttle-H1的BglⅡ和HindⅢ位点,PmeⅠ酶切线性化的pShuttle-H1-SiGGPPS干扰质粒,并与腺病毒载体(pAdEasy-1质粒)共同转化E.col... 构建GGPPS基因干扰腺病毒质粒载体并加以鉴定.根据GGPPS基因序列设计GGPPS干扰序列引物,定向克隆至穿梭载体pshuttle-H1的BglⅡ和HindⅢ位点,PmeⅠ酶切线性化的pShuttle-H1-SiGGPPS干扰质粒,并与腺病毒载体(pAdEasy-1质粒)共同转化E.coli BJ5183感受态细菌,产生重组腺病毒载体.用PacⅠ酶切线性化的回收质粒,转染293A细胞包装腺病毒颗粒,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CPE,用TCID50法测定病毒颗粒的浓度,并初步观察病毒感染PC12细胞对目的基因的干扰效率.经酶切鉴定、测序证实成功构建GGPPS基因干扰腺病毒载体.包装的腺病毒浓缩悬液滴度为1.995×107PFU/mL.GGPPS在人中具有保守性,该病毒能在人源的WRL-68细胞中成功表达,并且对GGPPS基因干扰效率达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PPS基因 干扰 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菌酸性胞外多糖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盛璐 李静 +1 位作者 陈佳萍 张伟云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研究虫草菌酸性胞外多糖(EPS-A)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体外建立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测定EPS-A对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采用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测定不同剂量EPS-A对荷瘤小鼠肝、脑... 目的:研究虫草菌酸性胞外多糖(EPS-A)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体外建立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测定EPS-A对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采用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测定不同剂量EPS-A对荷瘤小鼠肝、脑和血清中MDA水平及SOD活力的影响。结果:EPS-A显著提高体外培养细胞的抗H2O2氧化能力;能逆转因移植肿瘤而引起的小鼠组织中MDA的升高和SOD的降低,同时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结论:EPS-A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 酸性胞外多糖 抗氧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对卵巢颗粒细胞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文清 王道娟 王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3-458,共6页
目的雄激素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卵泡早期生长发育以及卵泡闭锁过程,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是调控卵巢局部雄激素水平的重要因素。文中探讨雄激素对卵巢颗粒细胞中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表达的影响。方法 1培养人卵巢颗粒癌细胞株(KGN),分别... 目的雄激素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卵泡早期生长发育以及卵泡闭锁过程,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是调控卵巢局部雄激素水平的重要因素。文中探讨雄激素对卵巢颗粒细胞中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表达的影响。方法 1培养人卵巢颗粒癌细胞株(KGN),分别给予含0 nmol/L DHT,500 nmol/L DHT,500 nmol/L DHT+60μmol/L flutamide的细胞培养液,提取细胞蛋白。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SHBG的表达。2脱氢表雄酮(DHEA)诱导高雄激素血症模型,12只雌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A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HA组每只皮下注射DHEA 6 mg/(100 g·d)溶于0.2 m L实验级大豆油,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大豆油。连续注射35 d后腹腔注射5%水合氯醛麻醉各组大鼠,下腔静脉取各组大鼠血液,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中SHBG的水平;剪切各组大鼠卵巢和部分肝,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中SHBG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雄激素受体(AR)及SHBG表达情况。结果与0nmol/L DHT处理24h AR表达(1.06±0.03)相比,300、400、500nmol/L DHT处理后(1.06±0.02、1.61±0.11、2.38±0.14)均升高(P<0.05);SHBG与AR表达变化一致,随DHT浓度梯度增加表达升高,但在500 nmol/L DHT处理24 h后SHBG表达升高显著(P<0.01)。与0 nmol/L DHT比较,500 nmol/L DHT处理后AR蛋白、SHBG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与500 nmol/L DHT比较,500 nmol/L DHT+60μmol/L flutamide处理后AR蛋白、SHBG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表明,与0 nmol/L DHT相比,DHT促进AR的表达,同时加入flutamide可明显抑制AR的表达。SHBG的表达与AR相一致。卵巢组织HE染色结果表明HA组与对照组相比卵巢形态发生改变,表现为多囊卵巢;卵巢免疫组化结果表明SHBG在HA组中表达高于对照组。HA组血清SHBG表达低于对照组[(2.41±0.14)vs(4.80±0.35),P<0.01]。HA组中肝SHBG表达表达低于对照组,而AR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雄激素信号通路激活后SHBG在卵巢颗粒细胞癌细胞以及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表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雄激素血症 雄激素受体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卵巢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鉴别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相关反应与复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正阳 韩小伟 +3 位作者 叶梅萍 陈思璇 张鑫 张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7-153,共7页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及后续的放化疗。GBM患者接受放疗和化疗后出现的相关反应包括假性进展、放射性坏死和假性反应,因其与肿瘤复发的...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及后续的放化疗。GBM患者接受放疗和化疗后出现的相关反应包括假性进展、放射性坏死和假性反应,因其与肿瘤复发的影像学表现相似导致在临床上常易混淆。GBM治疗相关反应与肿瘤复发的准确诊断与鉴别有助于及时评估患者疾病进展、制订治疗方案和提高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预后和远期生存期至关重要。本文简要阐述了磁共振常规成像和高级成像技术如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弥散峰度成像、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成像、动态对比增强成像、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波谱、酰胺质子转移成像等在鉴别GBM治疗相关反应与复发中的应用进展。本文将帮助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理解GBM复发与治疗相关反应影像学表现的差异以及相关血流动力学、代谢水平及组织微结构的差异,进而提高GBM患者总体预后,也为后续磁共振新技术在该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治疗相关反应 假性进展 放射性坏死 假性反应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壬基酚在大鼠睾丸支持细胞中的分布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旭萍 高子燊 +1 位作者 于红霞 韩晓冬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1-228,共8页
壬基酚(NP)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类雌激素作用,它的高稳定性和脂溶性的特点使其能够在有机体,特别是脂肪组织内聚集,对人类的生殖系统产生毒害作用,因其分子结构与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很相似,故与磷脂分子有很高的亲和力.为了探讨N... 壬基酚(NP)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类雌激素作用,它的高稳定性和脂溶性的特点使其能够在有机体,特别是脂肪组织内聚集,对人类的生殖系统产生毒害作用,因其分子结构与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很相似,故与磷脂分子有很高的亲和力.为了探讨NP对生殖细胞的毒理机制,了解其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建立大鼠睾丸支持细胞NP含量的高效气相色谱及质谱(即GC/MS)检测方法,观察NP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睾丸支持细胞,通过带有CY3标记的抗体对其质膜上特异表达的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支持细胞.然后用10μmol/L和20μmol/L的NP分别作用细胞3 h6、h1、2 h2、4 h后,超声破碎,并对10μmol/L NP处理的样品用改进的三步离心法进行细胞质膜分离,GC/MS方法检测NP在细胞中的总含量,以及细胞膜中NP含量占细胞中的总含量的比例.结果显示培养的细胞均呈现绿色荧光,都表达FSHR.两步离心的质膜分离方法,膜纯度为33.22%,改进的三步离心法膜纯度为78.60%.另外,分别在10μmol/L和20μmol/L NP浓度下,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NP在细胞中的总含量逐渐增加至12 h,在24 h时突然下降至3 h的水平.细胞膜中NP含量占细胞中的总含量的比例,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由此得出结论是:FSHR可以作为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鉴定指标;三步离心的质膜分离方法得到的膜纯度远远高于两步离心法;虽然NP与磷脂分子有很高的亲和力,但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NP并没有停留在细胞膜里,而是能够穿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并主要分布在细胞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刺激素受体 免疫荧光 壬基酚 高效气相色谱及质谱 支持细胞 细胞质膜分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mycin类天然产物抗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怡 姜成燕 +1 位作者 焦瑞华 蒋爱芹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4-343,共10页
研究Antimycin类天然产物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特异性生长抑制和杀伤作用.三种结构类似的天然产物Antimycin⁃1,⁃2和⁃3对MDA⁃MB⁃231细胞生长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34±0.07,160±20和180±50 nmol·... 研究Antimycin类天然产物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特异性生长抑制和杀伤作用.三种结构类似的天然产物Antimycin⁃1,⁃2和⁃3对MDA⁃MB⁃231细胞生长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34±0.07,160±20和180±50 nmol·L^(-1),Antimycin⁃1活性是Antimycin⁃2和Antimycin⁃3的一百多倍.10 nmol·L^(-1)的Antimycin⁃1就可有效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药物处理细胞24和48 h后的抑制率分别达到约80%和90%.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10和100 nmol·L^(-1)的Antimycin⁃1都不同程度地杀伤MDA⁃MB⁃231细胞,1000 nmol·L^(-1)的Antimycin⁃1甚至使细胞几乎消溶,只留下突起的核和胞质残骸.而同样浓度药物造成的乳腺正常细胞MCF⁃10A和结肠癌细胞HCT116形态的改变不明显.1和5 nmol·L^(-1)的Antimycin⁃1对细胞集落抑制率分别达到52%和95%.20和50 nmol·L^(-1)的Antimycin⁃1也明显改变MDA⁃MB⁃231细胞核形态,核呈畸形,皱缩严重,核膜破损.5,10和100 nmol·L^(-1)的Antimycin⁃1处理MDA⁃MB⁃231细胞12,24和48 h引发细胞凋亡和坏死数量增加,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5,10和20 nmol·L^(-1)的Antimycin⁃1处理MDA⁃MB⁃231细胞6,12和24 h后,没有观察到对细胞周期时相的明显影响.20 nmol·L^(-1)的Antimycin⁃1处理MDA⁃MB⁃231细胞12,16,20和24 h后,引起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随处理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以上结果证明,纳摩尔级的Antimycin⁃1能有效抑制和杀伤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MYCIN MDA⁃MB⁃231 MCF⁃10A I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结直肠癌患者碱基切割修复基因胚系突变及与腺瘤样息肉基因体细胞突变的关系研究
18
作者 顾昕 朱明 +2 位作者 周司徒 陈慧梅 王亚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7-544,共8页
取42例经过病理确认的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抽提基因组DNA,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分析,结合DNA直接测序,在全基因分析humanmutY homologue(MYH)基因胚系突变的同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细胞a... 取42例经过病理确认的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抽提基因组DNA,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分析,结合DNA直接测序,在全基因分析humanmutY homologue(MYH)基因胚系突变的同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细胞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基因体细胞突变的影响.结果42例患者中检出6例(14.29%)携带MYH基因的胚系突变,其中3例(7.14%)为MYH基因第2外显子单体型突变c.53C>T/c.74G>A(p.Pro18Leu/p.Gly25 Asp),3例(7.14%)为第12外显子的单碱基替换导致的错义突变c.972G>C(p.Gln324His).初步分析显示,这两种突变在正常对照组的检出较低,仅为3/213(1.41%)和0/59(0%).另一方面4/6例携带MYH基因胚系突变患者的癌组织样本中检出5个APC基因体细胞突变.本文结果提示,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中频繁检出MYH基因的胚系突变,其存在可能导致细胞DNA氧化损伤修复功能减弱,并使机体细胞APC基因发生突变的风险增高,从而可能参与部分结直肠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HUMAN mut Yhomologue adenomatous polyposiscoli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ksr2基因干扰腺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19
作者 梁金 沈宁 +2 位作者 徐康 李朝军 薛斌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3-107,共5页
构建小鼠cnksr2基因干扰腺病毒质粒载体并加以鉴定.根据小鼠cnksr2基因序列设计cnksr2干扰序列引物,定向克隆至穿梭载体pshuttle-H1的BglⅡ和HindⅢ位点,PmeⅠ酶切线性化的pShuttle-H1-Sicnksr2干扰质粒,并与腺病毒载体(pAdEasy-1质粒)... 构建小鼠cnksr2基因干扰腺病毒质粒载体并加以鉴定.根据小鼠cnksr2基因序列设计cnksr2干扰序列引物,定向克隆至穿梭载体pshuttle-H1的BglⅡ和HindⅢ位点,PmeⅠ酶切线性化的pShuttle-H1-Sicnksr2干扰质粒,并与腺病毒载体(pAdEasy-1质粒)共同转化E.coli BJ5183感受态细菌,产生重组腺病毒载体.用PacⅠ酶切线性化的回收质粒,转染293A细胞,包装腺病毒颗粒,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理性变化(Cell pathological effect,CPE),用TCID50法测定病毒颗粒的浓度,并初步观察病毒感染PC12细胞对目的基因的干扰效率.经酶切鉴定、测序证实成功构建小鼠cnksr2基因干扰腺病毒载体.包装的腺病毒浓缩悬液滴度为3.98×107PFU/mL.cnksr2在大鼠及小鼠中具有保守性,该病毒能在大鼠来源的PC12细胞中成功表达,并且对cnksr2基因干扰效率达50%以上.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cnksr2基因的干扰腺病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ksr2基因 干扰 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有免疫记忆——训练免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京蔓 潘宇晨 +1 位作者 窦环 侯亚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92-998,共7页
经典的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通常认为,获得性免疫具有免疫记忆,而固有免疫不具有免疫记忆。然而,最近研究发现,固有免疫在接受刺激后也能产生记忆,表现为固有免疫细胞的长期功能改变,从而在下次接受刺激时引起更为强烈的... 经典的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通常认为,获得性免疫具有免疫记忆,而固有免疫不具有免疫记忆。然而,最近研究发现,固有免疫在接受刺激后也能产生记忆,表现为固有免疫细胞的长期功能改变,从而在下次接受刺激时引起更为强烈的免疫反应,这一现象被称为"训练免疫"。研究发现,训练免疫是机体适应能力的体现,可增强宿主防御能力,其形成机制主要与固有免疫细胞内的表观遗传学重组和代谢途径改变有关。训练免疫能影响自身免疫病和自身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通过药物等手段来调整训练免疫或许可以使固有免疫系统恢复正常平衡,达到治疗效果。训练免疫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哺乳动物免疫反应中宿主防御的一种基本属性,它的提出为人类免疫反应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文综述了训练免疫的具体表现、发生机制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免疫 固有免疫记忆 表观遗传重编程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炎症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