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7年-2010年江苏省高致病性PRRSV分离株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建泉 钱琨 +3 位作者 顾丙泉 王明珍 金文杰 秦爱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2-57,共6页
为了了解江苏省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在2007年-2010年从江苏不同地区采集病料,利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检测。结果发现江苏地区所有毒株都属于美洲型毒株,且Nsp2基因都存在不连续的30个氨基酸的缺... 为了了解江苏省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在2007年-2010年从江苏不同地区采集病料,利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检测。结果发现江苏地区所有毒株都属于美洲型毒株,且Nsp2基因都存在不连续的30个氨基酸的缺失,缺失氨基酸的位置为481位和533位~561位。病毒分离株PRRSV RD2007的全基因组序列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分离株RD2007与国内其他高致病性毒株JXA1、HUN4、HEB1、HUB1及SY0608有很高的同源性,其中全序列与JXA1同源性高达99.1%,同时ORF5基因与国内高致病性代表毒株具有共同的变异特征。试验结果提示江苏省流行毒株与国内其他高致病性PRRSV可能来源于共同的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非结构蛋白2 开放阅读框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某鸡场CAstV、CIAV和REV感染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姜泊宇 褚珊珊 +3 位作者 武宗仪 程晓薇 秦爱建 钱琨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78-80,共3页
为研究鸡星状病毒(Chicken-origin astrovirus,CAst 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在江苏某鸡场的流行和混合感染情况,采集该鸡场1日龄雏鸡... 为研究鸡星状病毒(Chicken-origin astrovirus,CAst 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在江苏某鸡场的流行和混合感染情况,采集该鸡场1日龄雏鸡的脏器,应用PCR和RT-PCR检测CAst V、CIAV和REV的单独感染以及混合感染情况。结果显示:1日龄雏鸡CAst V、CIAV、REV单独检出率分别为45%、37.5%和0%,其中CAst V和CIAV双重感染率为25%。表明该鸡场CAst V阳性率较高,提示养禽企业需增强对该病毒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V CIAV REV 混合感染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群禽腺病毒江苏分离株(FAVI-JS)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1
3
作者 何秀苗 张科 +3 位作者 秦爱建 金文杰 刘岳龙 陈溥言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5,共4页
通过形态学、致细胞病变和序列比较等对一株疑为I群禽腺病毒江苏分离株FAVI_JS进行了鉴定 ,试验结果表明 :该病毒为球形、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 ,直径为 70nm~ 80nm ;不具有凝集鸡、鸭、鹅红细胞的能力但可以凝集大鼠红细胞。在鸡胚肾... 通过形态学、致细胞病变和序列比较等对一株疑为I群禽腺病毒江苏分离株FAVI_JS进行了鉴定 ,试验结果表明 :该病毒为球形、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 ,直径为 70nm~ 80nm ;不具有凝集鸡、鸭、鹅红细胞的能力但可以凝集大鼠红细胞。在鸡胚肾细胞 (CEK)上可致细胞变圆 ,折光性增强等病变 ;通过PCR方法扩增出的FAVI_JSL、R、ITR三个片段 ,经过测序分析并与GenBank上发表的属于血清I型的CELO病毒、FAV_1、FAV_A和血清 8型的禽腺病毒 (FAV_8)全基因组的相应序列比较 ,FAVI_JS与I群禽腺病毒各毒株在三个片段上同源性都很高 ,其中与血清I型的同源性高达 96 %以上 ,在根据对遗传上具有重要意义的ITR序列绘制的遗传进行树分析 ,FAVI_JS与Ⅲ群禽腺病毒EDS、Y81G4株明显属于不同的分支 ,而与群禽腺病毒 ,特别是与血清I型的禽腺病毒更接近 ,这些结果证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群禽腺病毒 江苏分离株 FAVI-JS 分离 鉴定 形态学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腺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何秀苗 秦爱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2期22-24,共3页
腺病毒载体已成为近年来在基因治疗和重组疫苗研究方面的热点 ,文章较详细地叙述了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基础、腺病毒载体的构建方法和各类动物腺病毒载体的研究现状以及腺病毒载体在应用时遇到的免疫学问题。并依据现有的腺病毒活载体的研... 腺病毒载体已成为近年来在基因治疗和重组疫苗研究方面的热点 ,文章较详细地叙述了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基础、腺病毒载体的构建方法和各类动物腺病毒载体的研究现状以及腺病毒载体在应用时遇到的免疫学问题。并依据现有的腺病毒活载体的研究现状 ,讨论了动物腺病毒载体的发展趋势 ,提出在人类腺病毒载体应用遇到的免疫学问题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腺病毒载体 构建方法 发展趋势 免疫反应 基因载体 基因治疗 重组疫苗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部分地区鸡胚源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沈海玉 窦新红 秦爱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9-115,共7页
为调查江苏部分地区未出壳鸡死胚中沙门氏菌感染情况,试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鉴定、MLST分型对来自13家种鸡场的2433个未出壳的鸡死胚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并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确定分离株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程度和多重耐药性。结果显示:... 为调查江苏部分地区未出壳鸡死胚中沙门氏菌感染情况,试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鉴定、MLST分型对来自13家种鸡场的2433个未出壳的鸡死胚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并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确定分离株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程度和多重耐药性。结果显示:未出壳鸡死胚沙门氏菌感染率为3.00%,其中鸡白痢沙门氏菌占50.68%(37/73)、肠炎沙门氏菌占41.10%(30/73),同时分离到少量海德尔堡沙门氏菌、科特布斯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占4.11%(3/73)、1.40%(1/73)和2.74%(2/73);鸡白痢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海德尔堡沙门氏菌、科特布斯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对应ST92、ST11、ST15、ST582和ST19型;分离株对萘啶酸、链霉素等耐药率较高,分别达86.30%(63/73)和82.19%(60/73),对头孢他啶、厄他培南、氨曲南、阿米卡星表现为敏感,且存在多重耐药性,多重耐药菌株占71.23%(52/73)。结果表明:江苏省部分养鸡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沙门氏菌感染,尤其是鸡白痢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分离株耐药情况较为严重,需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沙门氏菌 鸡胚 多位点序列分型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羊种布鲁氏菌复方新诺明耐药株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6
作者 杨晓雯 宁文晴 +3 位作者 周师众 袁雅琴 侯雪新 丁家波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5-1472,共8页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已分离获得布鲁氏菌复方新诺明耐药株,快速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耐药株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目前国内外尚无布鲁氏菌复方新诺明耐药株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羊种布鲁氏菌复方新诺明耐受株的快速检测方法。...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已分离获得布鲁氏菌复方新诺明耐药株,快速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耐药株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目前国内外尚无布鲁氏菌复方新诺明耐药株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羊种布鲁氏菌复方新诺明耐受株的快速检测方法。基于前期的研究筛选最小抑菌浓度较高的我国羊种布鲁氏菌分离株,利用基因组测序分析全基因组SNPs并筛选SNPs位点,利用MGB探针建立荧光定量检测羊种布鲁氏菌复方新诺明耐药株。研究发现,羊种布鲁氏菌2型标准株可作为耐药株分析的参考株,且64个SNPs和InDels为耐药株特有;12个突变位点可用于建立耐药株快速检测方法;利用染色体1中2014308位点的A/G多态性建立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最低能检测2×10^(1)CFU菌量,可用于临床样品是否含有复方新诺明耐药株的检测。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羊种布鲁氏菌复方新诺明耐药株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为我国布病耐药株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种布鲁氏菌 复方新诺明 全基因组SNPs MGB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0年江苏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T-PCR检测及部分Nsp2基因序列分析
7
作者 钱琨 顾丙泉 +2 位作者 王明珍 金文杰 秦爱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1-6,共6页
本研究参考GenBank已发表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Nsp2基因序列,在高致病性病毒Nsp2基因缺失区的两端保守区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建立并优化了能够区分经典PRRSV和... 本研究参考GenBank已发表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Nsp2基因序列,在高致病性病毒Nsp2基因缺失区的两端保守区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建立并优化了能够区分经典PRRSV和高致病性PRRSV的RT-PCR诊断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2007~2010年间江苏地区的45份可疑临床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临床病料阳性率为40%,所有毒株均属于高致病性毒株。对PRRSV阳性病毒的Nsp2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所有18株PRRSV均属于美洲型毒株,与中国高致病性PRRSV代表毒株JXA1、WUH1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82.2%~97.6%、80.4%~95.3%。此外,18株病毒的Nsp2共同存在不连续的30个氨基酸缺失,缺失位置与同期中国高致病性PRRSV具有相同的特征。通过本研究掌握了江苏地区2007~2010年间PRRSV流行情况及Nsp2基因变异特征,为地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RT-PCR NSP2基因 基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地区奶牛源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与红霉素诱导的克林霉素耐药检测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强 黄攀 +5 位作者 王倩倩 陈培华 马莉 房丹 金文杰 秦爱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7-81,共5页
为指导江苏地区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用药,本研究对2015-2018年江苏地区部分奶牛场的牛奶样品进行细菌分离,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方法和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对分离得到的葡萄球... 为指导江苏地区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用药,本研究对2015-2018年江苏地区部分奶牛场的牛奶样品进行细菌分离,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方法和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对分离得到的葡萄球菌进行了葡萄球菌D环实验,并且使用PCR技术检测了D环实验阳性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显示:218株细菌鉴定为葡萄菌属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60株;药敏试验表明,能耐三种以上药物的菌株占64.22%,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青霉素,有82.11%分离菌株耐药,耐药率最低为头孢西丁,无分离菌株对其耐药;共有6株葡萄球菌分离株D环实验阳性,同时PCR结果显示,耐药基因D环实验阳性菌株携带的均为ermA基因。本研究为临床用药与研究菌株流行趋势提供可靠数据,对临床选择合适药物和奶牛乳房炎监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诱导耐药 克林霉素 红霉素 D环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毛滴虫病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文杰 杭柏林 +4 位作者 杨洋 刘莉莉 郭佳佳 宁春妹 刘保国 《现代畜牧兽医》 2020年第2期58-61,共4页
鸽毛滴虫病一直是危害养鸽业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性疾病。文章简要介绍了鸽毛滴虫及鸽毛滴虫病的危害,主要综述了鸽毛滴虫病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希望为临床生产时间中鸽毛滴虫病的控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鸽毛滴虫病 疫苗 药物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异型高致病性鹅源禽呼肠孤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钱金涵 朱亭帆 +3 位作者 王强 马陈淑 秦爱建 金文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为了探究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某鹅场发生的1起以肝脏和脾脏出血为典型病变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病因,本试验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病死鹅肝脏和脾脏研磨液中禽呼肠孤病毒(ARV)的感染情况,将聚合酶链反应(PCR)阳性病... 为了探究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某鹅场发生的1起以肝脏和脾脏出血为典型病变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病因,本试验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病死鹅肝脏和脾脏研磨液中禽呼肠孤病毒(ARV)的感染情况,将聚合酶链反应(PCR)阳性病料进一步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血凝性和致病性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鸡胚中分离的病毒为ARV,将其命名为ARV-JSJD-2020;该病毒分离株接种鸡胚24 h后即可致其死亡;能感染Vero细胞产生细胞病变;没有血凝活性;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为10^(-4.166)/0.2 mL;动物回归试验中雏鹅24 h即出现死亡现象,肝脏主要病变为局灶性坏死;σC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分离株分类上属于水禽源呼肠孤病毒分支,但与目前疫苗株的亲缘关系较远。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得到的ARV-JSJD-2020可以为后续鹅源ARV的防控和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呼肠孤病毒(ARV) 分离 鉴定 σC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1蛋白的新型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贞琦 蒋蕙如 +8 位作者 郭艺文 谢泉 殷楠 李拓凡 万志敏 邵红霞 秦爱建 张俊 叶建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3,共7页
为研制新型鸡传染性贫血(CIA)高效疫苗以解决国内商品鸡群中普遍存在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感染问题,试验利用CRISPR-Cas9技术和Cre-LoxP系统,以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为载体,构建表达CIAV VP1蛋白的重组FAdV-4。通过间接免疫荧光... 为研制新型鸡传染性贫血(CIA)高效疫苗以解决国内商品鸡群中普遍存在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感染问题,试验利用CRISPR-Cas9技术和Cre-LoxP系统,以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为载体,构建表达CIAV VP1蛋白的重组FAdV-4。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对重组病毒进行验证,通过体外病毒生长曲线来研究其复制效率。结果显示:该重组病毒构建成功,能有效表达CIAV VP1蛋白,命名为rFAdV-4-CIAV-VP1,且发现rFAdV-4-CIAV-VP1在LMH细胞中的复制效率远低于野生型FAdV-4。研究表明构建的重组病毒rFAdV-4-CIAV-VP1为CIAV和FAdV-4的联防联控提供了二联候选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VP1蛋白 CRISPR-Cas9 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源糖原合成激酶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12
作者 翁贝 崔洲昊 +2 位作者 邵红霞 秦爱建 钱琨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88,共8页
为制备针对家禽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单克隆抗体以及了解不同细胞中GSK-3β蛋白的基础表达量,试验利用原核表达纯化的GSK-3β蛋白免疫BALB/c小鼠,真核表达GSK-3β蛋白间接免疫荧光筛选杂交瘤阳性细胞,并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不同... 为制备针对家禽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单克隆抗体以及了解不同细胞中GSK-3β蛋白的基础表达量,试验利用原核表达纯化的GSK-3β蛋白免疫BALB/c小鼠,真核表达GSK-3β蛋白间接免疫荧光筛选杂交瘤阳性细胞,并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不同禽源细胞(LMH细胞、DF-1细胞、CEF细胞)中GSK-3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共获得3株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分别命名为4C1、5B11和8G9,其中4C1和5B11仅能结合禽源细胞中的GSK-3β,而8G9和禽源以及人源的GSK-3β都能反应;单克隆抗体4C1介导的Western bolt显示在LMH细胞中GSK-3β蛋白丰度相对最高,而RT-qPCR显示其中LMH细胞中GSK-3β基因转录水平较低。研究成功制备了禽源GSK-3β的单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家禽GSK-3β的生物学功能提供良好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K-3Β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鹅星状病毒ORF2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13
作者 张辛耘 陈连颐 +5 位作者 任丹 谢泉 万志敏 李拓凡 叶建强 高巍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4,共8页
为建立检测新型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抗体快捷特异方法,本研究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GAstV重组ORF2蛋白,并以纯化的ORF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的摸索,建立了一种检测GAst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 为建立检测新型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抗体快捷特异方法,本研究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GAstV重组ORF2蛋白,并以纯化的ORF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的摸索,建立了一种检测GAst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证明,建立的间接ELISA仅与GAstV阳性血清反应,而与其他鹅易感病毒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且批间和批内重复性变异系数均低于10%;在灵敏度分析中,ELISA检测的灵敏度可达IFA的4倍;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ELISA方法与IFA检测的符合率达89.8%。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在杆状病毒中成功表达了GAstV的ORF2蛋白,且建立了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的间接ELISA方法,为GAstV的临床感染检测和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准确、快速和经济的检测方法,为开发临床适用的检测试剂盒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星状病毒 重组杆状病毒 ORF2蛋白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构建及其免疫效果评估
14
作者 万志敏 李亚锋 +9 位作者 孙建文 姜文杰 赵喆泓 汤婷 谢泉 李拓凡 邵红霞 秦爱建 钱琨 叶建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3,共9页
为构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的二联疫苗候选株,试验通过CRISPR/Cas9和Cre-Loxp系统,以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表达EGFP蛋白的重组病毒FAdV4-EGFP为载体,构建能够稳定表达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的重组血清4... 为构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的二联疫苗候选株,试验通过CRISPR/Cas9和Cre-Loxp系统,以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表达EGFP蛋白的重组病毒FAdV4-EGFP为载体,构建能够稳定表达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腺病毒;并通过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Westernblot试验以及SPF鸡保护性试验等方法,探究此重组病毒体外生物学特性并评估其为鸡提供的保护力。结果显示:研究成功构建能稳定表达H7N9禽流感亚型病毒HA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腺病毒,命名为FAdV4-H7;FAdV4-H7能在LMH细胞高效复制,并能在LMH细胞传代15次后仍能稳定表达HA蛋白;FAdV4-H7不仅高度致弱,而且能诱导机体产生高滴度针对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I抗体和FAdV-4的中和抗体,能为SPF鸡提供足够保护来抵抗致死性FAdV-4感染。研究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重组病毒FAdV4-H7,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FAdV-4的联防联控提供了二联苗候选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 HA蛋白 重组血清4型腺病毒 CRISPR/Cas9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15
作者 万志敏 龚简汐 +7 位作者 赵喆泓 汤婷 李亚锋 谢泉 李拓凡 邵红霞 秦爱建 叶建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39,共6页
为建立快速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清学方法,试验利用前期制备的两株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试验以及对活禽市场采集的48份咽拭子样品的检... 为建立快速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清学方法,试验利用前期制备的两株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试验以及对活禽市场采集的48份咽拭子样品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该ELISA方法只与H6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应,而与H1、H3、H4、H5、H7、H9、H10、H12等其他亚型禽流感病毒,血清4型禽腺病毒、血清8b型禽腺病毒、血清3型鸭腺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鹅星状病毒、小鹅瘟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以及禽白血病病毒均无交叉反应;该ELSIA方法可检测2.32×10^(4)TCID50/mLH6亚型禽流感病毒,批间和批内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ELISA方法和RT-PCR方法对活禽市场采集的48份咽拭子样品检测结果一致,进一步检测攻毒鸡的咽拭子显示该方法可有效检测咽拭子中H6亚型禽流感病毒。研究表明,基于两株单克隆抗体建立的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H6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亚型禽流感病毒 单克隆抗体 血凝素蛋白 双抗体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4型禽腺病毒Fiber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圆梦 王伟康 +5 位作者 李拓凡 万志敏 邵红霞 秦爱建 叶建强 谢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9,共9页
为建立特异的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血清学抗体检测技术,试验将FAdV-4纤突蛋白基因fiber-2克隆至载体pET-28a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Fiber-2,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His-Fiber-2,以纯化的His-Fiber-2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Fiber-2抗... 为建立特异的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血清学抗体检测技术,试验将FAdV-4纤突蛋白基因fiber-2克隆至载体pET-28a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Fiber-2,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His-Fiber-2,以纯化的His-Fiber-2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Fiber-2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重复性、稳定性、灵敏性试验,并与BioChek FAdV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建立的ELISA仅与抗FAdV-4阳性鸡血清发生反应,与检测的抗其他病原的血清以及SPF鸡血清均无反应性,批间重复性与批内重复性良好,其变异系数分别在4.345%~6.983%和4.326%~9.391%之间,包被酶标板保存12个月后,变异系数为4.4%~10.0%,其检测灵敏度是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8~32倍,是基于包被GST-Fiber-2蛋白ELISA的2倍;建立的ELISA对FAdV-4灭活疫苗免疫的鸡血清检出率高于BioChek试剂盒,两者对临床感染FAdV-4的鸡血清的检测结果一致。研究表明,试验构建的基于重组蛋白His-Fiber-2的检测FAdV-4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为临床上FAdV-4感染监测以及疫苗的免疫评价提供了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4型禽腺病毒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四种抗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5
17
作者 金文杰 秦爱建 +4 位作者 郑志明 黄训良 邵红霞 刘岳龙 张永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1-404,共4页
氨基糖苷类药物曾经是临床最为常用而有效的抗生素,长期应用与不合理使用使得该药物效果不尽理想。本研究参照GenBank中耐药基因相关序列,设计引物,结果从禽源大肠杆菌基因组中扩增出4种抗氨基糖苷类药物基因aadA1、strA、strB、aph(3... 氨基糖苷类药物曾经是临床最为常用而有效的抗生素,长期应用与不合理使用使得该药物效果不尽理想。本研究参照GenBank中耐药基因相关序列,设计引物,结果从禽源大肠杆菌基因组中扩增出4种抗氨基糖苷类药物基因aadA1、strA、strB、aph(3′),经pGEX-T-easy和pET32a载体克隆和序列分析,证明扩增获得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参考序列同源性达到97%以上。对分离保存的216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检测,结果表明:aadA1阳性率高达49.1%,strA和strB的阳性率分别为56%和65.7%,aph(3′)的阳性率为16.2%;近三分之二的被检菌株携带有2种以上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被检菌株对链霉素耐药率为68.9%,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38.9%。本研究结果说明禽类细菌的耐药性与相关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基本呈正相关,临床日益严重的耐药现象与耐药基因的普遍存在有着很大的关系,提示控制禽源耐药细菌对人类健康与卫生安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MDV-1 VP22羧基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免疫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宋翠萍 陈鸿军 +1 位作者 秦爱建 张晨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制备抗血清I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VP22的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方法:在原核系统中表达VP22羧基端区域(94-243aa),获得融合表达产物GST-VP22C。将该表达产物切胶免疫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MDV-1 VP22C的mAb,... 目的:制备抗血清I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VP22的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方法:在原核系统中表达VP22羧基端区域(94-243aa),获得融合表达产物GST-VP22C。将该表达产物切胶免疫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MDV-1 VP22C的mAb,并通过ELISA、间接免疫荧光(IFA)、Western blot鉴定其特性。结果:获得了2株可稳定分泌抗MDV-1 VP22C的mAb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3F7、4E4。IFA鉴定表明,两株mAb均能与感染MDV-1的成纤维细胞反应,其中,3F7 mAb染色呈现MDV空斑,而4E4mAb呈现整个单层的细胞核荧光。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3F7能与杆状病毒表达的VP22反应,4E4不具备该特性。对3F7 mAb进一步鉴定,确定了该mAb针对的具体位置在94-193aa处,是蛋白转导域的预测位置。结论:成功地制备了抗MDV-1 VP22C的mAb,为深入研究VP22蛋白的转导功能提供了有用的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病毒 VP22羧基端 单克隆抗体 特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JS株VP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红梅 秦爱建 +6 位作者 许小琴 李迎晓 陈鸿军 叶建强 金文杰 刘岳龙 邵红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1-465,共5页
应用RT-PCR方法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JS株中扩增出VP2基因,并克隆入T-easy载体。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IBDVJS株的VP2基因与国际标准强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随后将VP2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应用RT-PCR方法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JS株中扩增出VP2基因,并克隆入T-easy载体。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IBDVJS株的VP2基因与国际标准强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随后将VP2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构建成功真核表达质粒pcD-VP2,pcD-VP2体外转染COS-1细胞,能在COS-1细胞中表达。利用pcD-VP2质粒进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雏鸡免疫14d后在体内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pcD-VP2的真核表达质粒二次免疫诱导鸡产生对IBDV强毒攻击的保护率为67%,这一结果提示VP2基因具有重要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五大地方鸡禽白血病病毒主要流行亚型鉴定及其分离株gp85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静 王波 +3 位作者 王海明 程合刚 武星辰 孙淑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1-457,共7页
通过对山东五大地方鸡(寿光鸡、芦花鸡、百日鸡、琅琊鸡、鲁西斗鸡)不同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分离株鉴定及gp85基因序列分析,探究山东五大地方鸡ALV的主要流行亚型及gp85基因分子特征。分别将寿光鸡、百日鸡、芦花鸡的无菌抗凝血和琅... 通过对山东五大地方鸡(寿光鸡、芦花鸡、百日鸡、琅琊鸡、鲁西斗鸡)不同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分离株鉴定及gp85基因序列分析,探究山东五大地方鸡ALV的主要流行亚型及gp85基因分子特征。分别将寿光鸡、百日鸡、芦花鸡的无菌抗凝血和琅琊鸡、鲁西斗鸡的卵白接种CEF培养9~10d,常规方法提取感染细胞的cDNA,用针对J亚型ALV(ALV-J)gp85基因(924bp)的引物和A^J(含囊膜蛋白env基因,2 400bp)的群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并分析其特点。本研究发现,2009—2011年间,山东五大地方鸡均存在ALV-J感染,5个ALV-J分离株gp85基因之间的相似性为98.4%~99.9%,与原型毒株HPRS-103相似性为97.8%~98.3%;均扩出内源性ALV(ALV-E)片段,与不能产生传染性病毒粒子的ev-1、ev-3、ev-6毒株相似性最高,推测为鸡基因组所携带;同时还发现,琅琊鸡、芦花鸡存在A亚型ALV(ALV-A)的感染。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1年间的山东五大地方鸡已经普遍存在ALV-J,两大品系中存在ALV-A和ALV-J共感染,同时ALV-E的片段广泛存在,这一结论揭示出山东地方鸡的禽白血病净化工作更加具有挑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鸡 禽白血病病毒(ALV) GP85基因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