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电阻抗分析的家畜体成分检测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燕军 张建民 +5 位作者 杨坚 周树泽 吴伟伟 俞亮 龚道清 缪宏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57-3070,共14页
在畜禽的养殖与育种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生长期的畜禽个体进行体成分检测,分析其生长状况,但在养殖过程中缺乏对畜禽体成分进行精准测量的方法。生物电阻抗分析生物组织的成分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无创无害等优点,在对畜禽进行体成分... 在畜禽的养殖与育种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生长期的畜禽个体进行体成分检测,分析其生长状况,但在养殖过程中缺乏对畜禽体成分进行精准测量的方法。生物电阻抗分析生物组织的成分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无创无害等优点,在对畜禽进行体成分测量和肉质检测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生物电阻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重点讨论了测量电极以及电极分布方式、生物电阻抗测量系统的技术进展以及在测量畜禽体成分时的准确度等。总结了目前生物电阻抗技术的不足,展望了未来测量电极和生物电阻抗测量系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生物电阻抗技术在智慧畜牧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技术 体成分测量 测量电极 快速电阻抗测量 高精度阻抗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I与IGFBP-1基因对京海黄鸡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秀华 王金玉 +4 位作者 张跟喜 魏岳 顾玉萍 俞亚波 施会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2-158,共7页
旨在对IGF-I和IGFBP-1基因部分SNPs与鸡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试验以京海黄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2个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IGF-I基因外显子3序列的... 旨在对IGF-I和IGFBP-1基因部分SNPs与鸡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试验以京海黄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2个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IGF-I基因外显子3序列的60bp处有A→G的点突变,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613,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387;IGFBP-1基因外显子2序列的21bp处有A→T的点突变,104bp处有T→C的突变,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CC、CD和DD 3种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为0.558,D等位基因频率为0.442。IGF-I基因BB基因型个体4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AA和AB型个体(P<0.05);IGFBP-1基因DD基因型个体8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4、12和16周龄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推测这些SNPs对京海黄鸡生长性状具有一定的影响,应用于鸡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加快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海黄鸡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 遗传多态性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3
作者 董理月 范作堃 +7 位作者 唐美慧 汤建强 于海亮 张涛 张跟喜 谢恺舟 赵振华 戴国俊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3-1271,共9页
【目的】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及盲肠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7个半同胞家系黄羽肉鸡在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根据球虫敏感性指标筛选出抗性和易感家系,组成抗性组和易感组,分别... 【目的】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及盲肠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7个半同胞家系黄羽肉鸡在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根据球虫敏感性指标筛选出抗性和易感家系,组成抗性组和易感组,分别在感染期和恢复期比较分析不同抗性组间的生产性能、免疫器官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差异。【结果】无论是感染期还是恢复期,抗性与易感鸡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料重比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感染的不同时期,抗性组、易感组和对照组鸡胸腺、脾脏等7种免疫器官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恢复期免疫器官指数高于感染期。此外,感染期抗性组与易感组鸡均出现盲肠黏膜坏死,肌层不完整、断裂等病理变化,易感组鸡盲肠上皮可见球虫配子;而恢复期抗性组鸡盲肠组织结构逐渐恢复至正常,易感组鸡盲肠组织各层结构仍呈现明显变性或坏死。【结论】无论处于感染期还是恢复期,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抗性或易感鸡的生产性能均降低且肠道形态发生改变,但处于恢复期时,抗性鸡能逐渐恢复至健康状态,而易感鸡盲肠则出现不可逆的损伤。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恢复后对鸡的生产性能和肠道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黄羽肉鸡 抗性 生产性能 肠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不同球虫抗性鸡群体炎性相关因子的影响
4
作者 唐美慧 Areej Arif +8 位作者 董理月 于海亮 汤建强 范作堃 张涛 张跟喜 谢恺舟 赵振华 戴国俊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46,共8页
为了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后不同球虫抗性鸡群体对免疫、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试验将京海黄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攻毒组,根据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的相对增重率、粪便卵囊数、卵囊值、盲肠病变... 为了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后不同球虫抗性鸡群体对免疫、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试验将京海黄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攻毒组,根据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的相对增重率、粪便卵囊数、卵囊值、盲肠病变值和抗球虫指数等抗性评价指标,筛选出抗性组和易感组鸡群体,测定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不同球虫抗性鸡群体血液炎性因子和抗氧化指标以及不同组织中炎性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抗性组和易感组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活性氧(ROS)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但不同球虫抗性组间血液中SOD和CAT活性及ROS和一氧化氮(NO)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抗性组和易感组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易感组IL-1β和TNF-α浓度极显著高于抗性组(P<0.01);抗性组和易感组盲肠和胸腺中IL-6、IL-8、IL-1β和TNF-α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易感组盲肠和胸腺中IL-1β、TNF-α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抗性组(P<0.01)。抗性组与易感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2个组血液中IL-1β和TNF-α浓度与盲肠和胸腺组织中IL-1β和TNF-α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规律高度一致。结果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促进了不同球虫抗性鸡群体免疫、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京海黄鸡 抗氧化指标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TLR4基因外显子1新等位基因的分离及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潘章源 叶兰 +5 位作者 朱璟 杜子栋 黄小国 朱国强 包文斌 吴圣龙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3-167,共5页
文章采用PCR-SSCP方法对亚洲野猪、3个引进的商业化品种和10个中国地方猪品种共893个个体TLR4基因外显子1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检测,旨在系统分析国内外猪种TLR4基因的多态性,为探讨该基因在免疫和防御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依据。结果,在猪T... 文章采用PCR-SSCP方法对亚洲野猪、3个引进的商业化品种和10个中国地方猪品种共893个个体TLR4基因外显子1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检测,旨在系统分析国内外猪种TLR4基因的多态性,为探讨该基因在免疫和防御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依据。结果,在猪TLR4基因外显子1中分离到新的等位基因,共检测到3个等位基因,6种基因型。其中杜洛克检测到AA、BB、CC、AB、AC、BC基因型,有杜洛克血统的苏太猪中检测到BB、CC、BC基因型,长白猪、约克夏中检测到CC、BC基因型,野猪及所有10个中国地方猪品种TLR4基因外显子1高度保守,只检测到CC基因型,中国地方猪品种和引进品种TLR4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存在极显著的差异。3种基因型中CC型与GenBank中的序列一致,BB和AA基因型分别存在G93C同义突变位点和G194A无义突变位点,这2个变异位点与抗逆性和一般抗病力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基因 多态性 野猪 地方猪种 引进猪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海黄鸡IGFBP-1基因遗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赵秀华 王金玉 +4 位作者 张跟喜 金崇富 顾玉萍 俞亚波 施会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4-128,共5页
以京海黄鸡、AA鸡、尤溪麻鸡、边鸡等4个鸡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1,IGFBP-1)第4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对京海黄鸡生长性能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 以京海黄鸡、AA鸡、尤溪麻鸡、边鸡等4个鸡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1,IGFBP-1)第4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对京海黄鸡生长性能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在IGFBP-1第4外显子区检测到2处变异(5550T→C、5692AAT插入)。对于P3扩增片段,在尤溪麻鸡群体中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在AA鸡和边鸡品种中检测到AA和AB 2种基因型,京海黄鸡中只检测到AA基因型;对于P4扩增片段,在4个鸡品种中均检测到CC、CD、DD 3种基因型。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京海黄鸡3种基因型个体的初生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海黄鸡 IGFBP-1基因 遗传多态性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细胞生成素基因多态性对京海黄鸡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唐莹 王金玉 +4 位作者 张跟喜 葛莹 薛倩 王亚男 王永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0-174,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多态性与鸡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以378只京海黄鸡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研究MyoG基因外显子的多态性。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这些突变位点形成的基因型与京海黄鸡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多态性与鸡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以378只京海黄鸡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研究MyoG基因外显子的多态性。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这些突变位点形成的基因型与京海黄鸡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MyoG基因外显子1上存在1个G102A突变,外显子3上存在1个T36C突变,分别形成基因型AA、AB、BB和CC、CD、DD。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型AA、AB和BB在京海黄鸡繁殖性状上无显著差异(P>0.05);基因型CC和DD在京海黄鸡开产体重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其余性状上各基因型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推测MyoG基因对京海黄鸡的繁殖性状无显著影响,为探索鸡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生成素基因 多态性 京海黄鸡 繁殖性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IGF1、IGF2基因的遗传互作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金崇富 王金玉 +4 位作者 张跟喜 杨智青 时凯 陈长宽 陈应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5-286,共2页
以IGF1、IGF2基因作为影响鸡生产性能的候选基因,采用DNA测序和PCR-SSCP技术分析2个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IGF1基因P1位点与IGF2基因P2位点对12、16周龄鸡的质量存在互作效应。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IGF1R基因 IGFBP-3基因 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家兔群体FGF5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冯凯 吴添文 +3 位作者 张蕾 何孟颉 高波 吴信生 《中国草食动物》 2012年第3期5-8,共4页
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RFLP法及PCR-SSCP法对5个家兔群体FGF5基因CDS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GF5-1A发现了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在该引物285~287位点存在TCT缺失;FGF5-3B发现了2个等位基因、2种基因型,在该引物58位点处存在T... 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RFLP法及PCR-SSCP法对5个家兔群体FGF5基因CDS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GF5-1A发现了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在该引物285~287位点存在TCT缺失;FGF5-3B发现了2个等位基因、2种基因型,在该引物58位点处存在T→C突变。所有的群体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且在所选的5个家兔群体的FGF5-1A中,A1等位基因均为优势等位基因,獭兔群体表现为中度多态,肉兔群体表现为低度多态,毛兔未检测到多态。皖系长毛兔与其他家兔群体之间分布均差异极显著(P〈0.01),九疑山兔与海狸色獭兔之间分布差异显著(P〈0.05)。该研究为FGF5基因是否能作为家兔毛质性状选育工作的分子标记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FGF5基因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鸡DMRT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与进化分析
10
作者 李泽宇 李国辉 +2 位作者 靳锴 孙红艳 李碧春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3期31-44,共14页
为了研究原鸡DMRT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物种间遗传进化和密码子偏好关系,试验选取了原鸡以及另外15个代表性物种的DMRT1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odon W软件和EMBOSS在线网站,系统分析这些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相关的7个关键指... 为了研究原鸡DMRT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物种间遗传进化和密码子偏好关系,试验选取了原鸡以及另外15个代表性物种的DMRT1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odon W软件和EMBOSS在线网站,系统分析这些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相关的7个关键指标。使用ENC-plot和PR2-plot等方法对碱基突变等潜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基于各物种DMRT1基因的CDS序列信息构建了系统发育树;通过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构建了不同物种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热图,以直观展示各物种间密码子使用的差异和相似性。结果显示,DMRT1基因偏好使用以G/C结尾的密码子,而碱基突变是导致DMRT1基因偏好性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发育树和热图表明,虽然密码子使用具有种属特异性,但由于受其他因素影响,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间密码子使用模式也会有差异。该文发现原鸡DMRT1基因的偏好性弱,其密码子在使用度上也与近缘物种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鸡 DMRT1基因 密码子偏好性 遗传进化 碱基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产物泛酸的筛选及其在原始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功能验证
11
作者 程富富 武嵘峰 +5 位作者 耿晴晴 赵梓多 王哲 牛英杰 左其生 张亚妮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
研究旨在探究差异代谢物泛酸(PA)对鸡胚胎干细胞(ESCs)向原始生殖细胞(PGCs)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为从代谢角度解析PGCs形成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试验基于转录组学筛选出PA,通过CCK8与EdU试验探究PA及其代谢抑制剂PZ的适宜添加浓度;最后... 研究旨在探究差异代谢物泛酸(PA)对鸡胚胎干细胞(ESCs)向原始生殖细胞(PGCs)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为从代谢角度解析PGCs形成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试验基于转录组学筛选出PA,通过CCK8与EdU试验探究PA及其代谢抑制剂PZ的适宜添加浓度;最后,分别通过观察细胞形态、qRT-PCR检测PGCs特异标记基因、间接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分析等分析PA代谢在ESCs向PGCs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参与PA代谢相关的基因在ESCs与PGCs中呈现差异性表达,且富集于生殖细胞分化相关的通路(Pantothenate and CoA biosynthesis、TGF-beta signaling pathway和AMPK signaling pathway);PA和PZ的适宜添加浓度分别为20μmol/L和80 nmol/L;PA组在第6天的类胚体数目显著低于PZ组,PA组中CVH和C-KIT3的表达量显著低于PZ组(P<0.01);PA组的DDX4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PZ组(P<0.01)。结果表明添加PA抑制PGCs的形成,添加PZ促进PGCs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代谢物泛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家兔群体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外显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冒留留 潘雨来 +3 位作者 王晓明 万小颖 李碧春 吴信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3-728,共6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家兔IL-10基因外显子的多态性,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家兔IL-10与疾病抗性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根据GenBank上收录的IL-10基因序列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SSCP方法对海狸色獭兔、白色獭兔、皖系长毛兔、闽西南黑兔、九... 本研究旨在分析家兔IL-10基因外显子的多态性,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家兔IL-10与疾病抗性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根据GenBank上收录的IL-10基因序列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SSCP方法对海狸色獭兔、白色獭兔、皖系长毛兔、闽西南黑兔、九疑山兔这5个家兔群体IL-10基因的5个外显子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IL-10基因外显子3上检测到4种等位基因,10种基因型,存在3个SNPs位点;在外显子4上检测到2种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存在1个SNP位点。而外显子1、2、5对于实验群体未发现有遗传多态性。在外显子3中,D等位基因只在闽西南黑兔和九疑山兔中检测到,除海狸色獭兔和闽西南黑兔外其余群体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各群体不同基因型分布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外显子4中,A1B1基因型在獭兔群体中没有检测到;除海狸色獭兔外其余各群体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海狸色獭兔跟白兔獭兔不同基因型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余群体彼此不同基因型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果提示:5个家兔群体在IL-10基因外显子3和4中存在遗传多态性,不同家兔群体在遗传基础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IL-10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性对边鸡生长和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艳 纽广林 +3 位作者 张跟喜 张丽 丁馥香 王金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4,共4页
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边鸡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5′调控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边鸡的生长和繁殖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MSTN基因5′调控区检测到2个突变(A326G、C334G);6~8周龄,KK型的体重显著高于JJ和JL... 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边鸡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5′调控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边鸡的生长和繁殖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MSTN基因5′调控区检测到2个突变(A326G、C334G);6~8周龄,KK型的体重显著高于JJ和JL型(P<0.05);14周龄,KK和LL型的体重显著高于JL型(P<0.05);16周龄,KK型的体重显著高于JJ、JK和JL型(P<0.05);18周龄,KK型的体重极显著高于JL型(P<0.01),显著高于JJ和JK型(P<0.05),LL型的体重显著高于JL型(P<0.05),KK型的开产体重显著高于JJ和JL型(P<0.05);不同基因型对其余4个繁殖性状(开产日龄、开产蛋重、300日龄产蛋数以及300日龄蛋重)均无显著影响。结果提示,MSTN基因可能是影响边鸡生长性状的一个主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鸡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 PCR—SSCP 生长性状 繁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育种中便携交互式遗传参数计算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翁恺麒 霍蔚然 +3 位作者 张钰 张扬 陈国宏 徐琪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124,共7页
【目的】利用计算机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设计一套比较完整、操作便捷、结果可靠的遗传参数估计软件,满足普通育种工作者和中小型畜禽场一般育种工作需要。【方法】采用C#6.0语言和B/S架构进行软件设计,开发一套遗传参数计算器并通... 【目的】利用计算机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设计一套比较完整、操作便捷、结果可靠的遗传参数估计软件,满足普通育种工作者和中小型畜禽场一般育种工作需要。【方法】采用C#6.0语言和B/S架构进行软件设计,开发一套遗传参数计算器并通过网页发布。【结果】目前,该遗传参数计算器软件版本V1.0拥有遗传力模块、遗传相关模块、重复力模块与单性状BLUP估计育种值模块,可通过扬州大学Internet以http://58.192.130.43:8000/网址访问。【结论】该计算器打破了现有软件复杂的数据格式,实现了遗传参数估计和育种值估计的整合,有利于指导育种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参数 快捷计算器 畜禽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CD8α基因克隆及不同禽类分子进化分析
15
作者 徐琪 黄正洋 +6 位作者 孙志明 陈阳 赵文明 张扬 李秀 段修军 陈国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49-1956,共8页
采用RT-PCR和LD-PCR技术克隆了5个鸭种(金定鸭、樱桃谷北京鸭、番鸭、绿头鸭和斑嘴鸭)CD8α基因编码区序列,结合GenBank中已有禽类(红色原鸡、北京油鸡、斑胸草雀和火鸡)的CD8α序列,采用Jmodeltest最适核苷酸替代模型筛查,使用DAMBE V4... 采用RT-PCR和LD-PCR技术克隆了5个鸭种(金定鸭、樱桃谷北京鸭、番鸭、绿头鸭和斑嘴鸭)CD8α基因编码区序列,结合GenBank中已有禽类(红色原鸡、北京油鸡、斑胸草雀和火鸡)的CD8α序列,采用Jmodeltest最适核苷酸替代模型筛查,使用DAMBE V4.5.2对核苷酸替换(转换/颠换)的饱和性进行检测;并采用最大似然法检测各位点承受的选择压力。测序结果表明,不同鸭种间仅发现少数点突变,其编码区序列相当保守;AIC信息量准则检验结果发现9种禽类CD8α基因的最优核苷酸替代模型为"GTR+G",核苷酸替换的饱和性检测结果表明序列的核苷酸替换并未饱和;应用MEGA 5.0构建了禽类CD8α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树,不同禽类CD8α基因大致划分为3类;"位点-特异"模型检测到7个受到正选择作用的位点,其中4个位于功能重要的区域。本研究成功地克隆了鸭CD8α基因编码区序列,并发现不同禽类CD8α基因在分子进化中是保守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禽类CD8α基因进化历程、结构与功能变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Α 克隆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酸及其下游脂肪酸氧化代谢在鸡ESCs向PGCs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16
作者 赵梓多 武嵘峰 +4 位作者 耿晴晴 程富富 王哲 吴一凡 张亚妮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42,共6页
本文旨在探究差异代谢物泛酸(PA)和脂肪酸氧化(FAO)在鸡胚胎干细胞(ESCs)向原始生殖细胞(PGCs)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为从代谢角度解析PGCs形成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采用BMP4诱导体系,基于课题组前期对泛酸及其抑制剂(PZ)和脂肪酸氧化激活... 本文旨在探究差异代谢物泛酸(PA)和脂肪酸氧化(FAO)在鸡胚胎干细胞(ESCs)向原始生殖细胞(PGCs)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为从代谢角度解析PGCs形成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采用BMP4诱导体系,基于课题组前期对泛酸及其抑制剂(PZ)和脂肪酸氧化激活剂(BMS)/抑制剂(Per)的最适添加浓度,设置5个分组:Control组、PA+BMS组、PA+Per组、PZ+BMS组、PZ+Per组。通过观察细胞形态、qRT-PCR检测PGCs特异标记基因、间接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分选等探究泛酸代谢及其下游的脂肪酸氧化在ESCs向PGCs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细胞形态观察结果显示,诱导至第6天,PZ+BMS组的类胚体数目显著升高(P<0.01),PA+Per组显著减少(P<0.05);qRT-PCR结果显示,CVH和C-KIT在PZ+BMS诱导组中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在PA+Per组中的表达量则显著降低(P<0.01);间接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分选结果显示,PZ+BMS组DDX4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A+Per组DDX4阳性细胞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以上结果表明,抑制泛酸代谢并激活脂肪酸代谢能够促进PGCs的形成,该研究为利用代谢物完善PGCs的体外诱导培养体系提供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酸 脂肪酸氧化 PG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鸡肌肉中的残留消除规律 被引量:17
17
作者 谢恺舟 张小杰 +5 位作者 陈学森 谢星 孙瑛瑛 张跟喜 王金玉 陈国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98-1305,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鸡肌肉中的残留消除规律。鸡肌肉样品经丙酮、二氯甲烷提取,饱和正己烷脱脂,氮吹仪吹干浓缩后,以乙腈-磷酸二氢钠溶液(0.01mol.L-1,含0.005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三乙胺)(体积比35∶... 本试验旨在研究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鸡肌肉中的残留消除规律。鸡肌肉样品经丙酮、二氯甲烷提取,饱和正己烷脱脂,氮吹仪吹干浓缩后,以乙腈-磷酸二氢钠溶液(0.01mol.L-1,含0.005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三乙胺)(体积比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在激发波长225nm、发射波长285nm处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测得鸡肌肉中氟苯尼考、氟苯尼考胺的检测限分别为1.5和0.5μg.kg-1(S/N=3)、定量限分别为5和2μg.kg-1(S/N=10)。各试验组京海黄鸡分别按体质量以25.0、50.0和100.0mg.kg-1.d-1剂量给药,每天1次,连续5d内服给药后,休药第1天时,鸡肌肉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的残留量均达到峰值,且残留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大而增大,随休药期的延长而降低。休药第7天时,鸡肌肉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产物氟苯尼考胺的总残留量均低于MRLs(100μg.kg-1);休药第11天时,鸡肌肉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产物氟苯尼考胺的总残留量均低于检测限;氟苯尼考、氟苯尼考胺在鸡肌肉中的残留量及其总残留量均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氟苯尼考胺 鸡肌肉 残留消除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诱导条件下猪小肠上皮细胞TLR4及其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变化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孙丽 夏日炜 +4 位作者 殷学梅 喻礼怀 朱国强 吴圣龙 包文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95-1101,共7页
本试验通过0.1和1μg·mL-1浓度的LPS诱导处理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分别在2、4、6h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LR4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CD14、MyD88、TNF-α、IL-1β和IFN-α)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初步探讨猪小肠上皮细胞... 本试验通过0.1和1μg·mL-1浓度的LPS诱导处理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分别在2、4、6h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LR4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CD14、MyD88、TNF-α、IL-1β和IFN-α)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初步探讨猪小肠上皮细胞受到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侵扰发生炎症反应的相关分子反应机理。结果发现,两种浓度的LPS均使得所检测的TLR4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诱导后4~6h的表达量急速上升,且高浓度的LPS诱导处理后各基因表达量上调倍数明显高于低浓度LPS诱导时各基因表达量上调倍数,高浓度的LPS对机体肠道的刺激引起了更为强烈的免疫反应,使正常机体更快地产生炎症反应。由此推测,大肠杆菌侵染猪肠道后将释放LPS,TLR4作为LPS的受体,受LPS诱导其表达量上调,进而引起TLR4信号途径的信号传递,传递过程中由于MyD88的依赖机制,MyD88表达量上调相对稳定,再经过级联免疫放大效应,大量的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导致炎症及腹泻水肿病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基因 信号通路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f5基因8个SNPs位点与京海黄鸡生长和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唐莹 王金玉 +5 位作者 张跟喜 樊庆灿 陈学森 张涛 魏岳 施会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3-870,共8页
旨在探讨Myf5基因与鸡生长繁殖性状的关联性。本研究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Myf5基因在京海黄鸡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对这些多态位点进行单倍型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Myf5基因外显子处共检测到8个SNPs位点。在379只京海黄鸡的群体中形成了9... 旨在探讨Myf5基因与鸡生长繁殖性状的关联性。本研究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Myf5基因在京海黄鸡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对这些多态位点进行单倍型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Myf5基因外显子处共检测到8个SNPs位点。在379只京海黄鸡的群体中形成了9种单倍型。最小二乘分析结果显示,在生长性状方面,单倍型组合H1H5对8和12周龄体重影响显著(P<0.05),单倍型组合H2H6则对12和14周龄体重影响显著(P<0.05);在繁殖性状方面,单倍型组合H1H5在开产体重上为优势单倍型组合,显著高于单倍型组合H1H4和H2H4(P<0.05),极显著高于单倍型组合H1H3(P<0.01)。就300d蛋重均值来说,单倍型组合H1H3为劣势单倍型组合;对300d的产蛋数数据分析显示,单倍型组合H1H3的300d产蛋数极显著高于H1H4(P<0.01)。因此,京海黄鸡Myf5基因外显子的多态性对其生长和繁殖性状都有一定影响,为探索鸡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海黄鸡 Myf5基因 生长和繁殖性状 SNPS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抗球虫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20
作者 林雨鑫 孙明明 +1 位作者 戴国俊 张菁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0-214,共5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减少疾病损失、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实施无公害生产的抗病育种研究已成为趋势。文章就目前鸡球虫病的防制现状,鸡球虫病预防的药物和疫苗的研究开发,特别是对鸡球虫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尽管...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减少疾病损失、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实施无公害生产的抗病育种研究已成为趋势。文章就目前鸡球虫病的防制现状,鸡球虫病预防的药物和疫苗的研究开发,特别是对鸡球虫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尽管鸡球虫病的预防目前仍以药物和疫苗为主,但从长远来看,通过鸡球虫病的抗病育种,从而培育抗病鸡新品种或新品系将成为疾病防控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球虫 药物 免疫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