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投入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异质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何宜丽 李婧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6-92,共7页
[目的/意义]通过深入分析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为优化创新资源投入,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基于2004-201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利用Theil熵与Moran I指数验证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 [目的/意义]通过深入分析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为优化创新资源投入,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基于2004-201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利用Theil熵与Moran I指数验证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与空间集聚特征;构建Hansen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于低门槛值时,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在高低门槛之间,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减弱,人员方式的创新投入的影响不再显著;高于高门槛值时,创新投入的影响效应进一步减弱,人员方式的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仍然不显著;研发经费投入的影响效应强于研发人员投入。由此认为区域经济增长需要创新投入,但必须充分考虑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创新投入 空间集聚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相关视角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省际数据为样本 被引量:83
2
作者 李婧 何宜丽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54,共13页
本文利用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测度知识溢出,在空间相关视角下构建基于不同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十年期间各地区域创新绩效和知识溢出水平显著提高,... 本文利用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测度知识溢出,在空间相关视角下构建基于不同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十年期间各地区域创新绩效和知识溢出水平显著提高,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在不同空间因素作用下,知识溢出均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地理距离和社会距离都是影响知识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其中地理距离的作用更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影响显著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关 知识溢出 区域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制造业创新绩效提升路径——技术标准与政府支持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一平 蒋伏心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31,共7页
基于2009—2018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为样本构建平衡面板模型,深入研究开放式创新与行业创新绩效之间理论关系,并探讨技术标准与政府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间呈倒“U”型关系;技术标准会产生负向的调节作用,且... 基于2009—2018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为样本构建平衡面板模型,深入研究开放式创新与行业创新绩效之间理论关系,并探讨技术标准与政府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间呈倒“U”型关系;技术标准会产生负向的调节作用,且增强了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政府支持能够产生正向的调节作用并削弱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研究可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制造业 技术标准 政府支持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夏靓莹 蒋伏心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54,共4页
基于2009—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实证考察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进一步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发现,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 基于2009—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实证考察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进一步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发现,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存在单门槛效应,在补贴强度跨越门槛值后,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减弱;在补贴强度约束下,补贴的资助效果呈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 高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非线性影响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流动与区域创新的动态空间收敛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钺 白俊红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4-1382,共9页
在充分考虑创新活动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运用动态空间面板分析技术,从地区差异和时间差异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资本的区际流动对我国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创新生产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在东部和中西地区具有明显的差异... 在充分考虑创新活动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运用动态空间面板分析技术,从地区差异和时间差异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资本的区际流动对我国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创新生产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在东部和中西地区具有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的创新生产呈现出高-高或者高-低集聚的特征,而中西部地区则呈现出低-低或者低-高集聚的态势;全国、东部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创新发展均呈现出发散的趋势,且资本的流动显著地推动了全国及东部地区创新活动的区域发散,而对中西部地区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收敛 资本流动 动态空间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科技服务业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被引量:5
6
作者 蒋伏心 华冬芳 刘利平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5-39,共5页
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有关键的支撑推动作用,面对"十三五"规划期创新经济的要求,科技服务业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性。体制方面,"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顶层设计,实现"动力... 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有关键的支撑推动作用,面对"十三五"规划期创新经济的要求,科技服务业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性。体制方面,"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顶层设计,实现"动力强、方向正、效率高、规范严、可持续"的体制目标。政府行为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建立"市场决定、科学激励、有效管理、创新模式、多链融合"的发展机制,促进科技服务业快速、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体制改革 机制创新“十三五”规划期 政策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众创空间核心资源的配置研究——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华冬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21,共6页
近年来,随着创业分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众创空间如何配置核心资源,选择适合的运营模式,实现差异化发展成为现实难题。基于此,文章依据资源基础理论,沿着"资源-战略-绩效"的逻辑框架,梳理众创空间的核心资源,基于对无锡38家众... 近年来,随着创业分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众创空间如何配置核心资源,选择适合的运营模式,实现差异化发展成为现实难题。基于此,文章依据资源基础理论,沿着"资源-战略-绩效"的逻辑框架,梳理众创空间的核心资源,基于对无锡38家众创空间的案例调查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寻众创空间核心资源配置的有效路径。研究发现,众创空间存在基础设施、产业链资源、龙头企业资源、金融资源、运营团队能力五大核心资源,可以形成四种合理有效路径。运营主体应结合自身核心资源现状,选择垂直产业型、联合办公型、企业平台型或投资孵化型的核心资源配置运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创空间 核心资源 运营效率 模糊集定性分析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腾 蒋伏心 韦朕韬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2-71,共10页
文章以财政分权制度为逻辑起点,深入研判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内在作用机理与影响机制,并基于2010-2017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考察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影响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财政分权... 文章以财政分权制度为逻辑起点,深入研判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内在作用机理与影响机制,并基于2010-2017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考察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影响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可以显著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在地区层面,财政分权可以显著促进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财政分权主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与政府行政效率、社会福利水平与成果分配共享、资源利用效率与环境污染三条路径显著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而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结构与稳定性产生了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优化我国财税体制纵深改革、加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与高效益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质量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风格演进、环境动态性与团队创新绩效——从单元到双元视角 被引量:4
9
作者 宋端雅 李金生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100,共6页
本文基于双元理论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运用元分析技术探索了领导风格的适应性演进过程。结果表明:单元领导有效性存在局限,其中交易型领导正向影响团队创新行为,变革型领导正向影响团队创新构想的诞生;双元领导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显... 本文基于双元理论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运用元分析技术探索了领导风格的适应性演进过程。结果表明:单元领导有效性存在局限,其中交易型领导正向影响团队创新行为,变革型领导正向影响团队创新构想的诞生;双元领导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显著优于单元领导,同时促进团队创新行为与创新构想的产生。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单元领导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正向调节双元领导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单元领导有效性存在较强的环境限制,而双元领导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带来积极的效果。该结论对于团队领导者学习领导风格与模式、改善团队绩效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领导 双元领导 团队创新绩效 环境动态性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企业如何有效进行要素资源分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一个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盛宇华 蒋舒阳 韦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7,共8页
依托创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构建了一个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运用2010-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通过Mplus软件检验了投资挤占、资源冗余、行业周期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创业企业投资挤占能够显著降低... 依托创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构建了一个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运用2010-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通过Mplus软件检验了投资挤占、资源冗余、行业周期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创业企业投资挤占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绩效,而资源冗余在其中起中介作用。按流动性进一步分析资源冗余发现,投资挤占会造成低流动资源冗余的增加和高流动资源冗余的减少进而负向影响创业企业绩效。最后,对于周期性行业中的创业企业,行业周期性会加剧企业投资挤占与低流动资源冗余的正向关系,同时又会减弱投资挤占与高流动资源冗余之间的负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企业 资源分配 投资挤占 资源冗余 投资效率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亚林 王欢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3-154,共2页
本文在分析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6-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农业资本投入量都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效应,农业劳动投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反向相关性,且... 本文在分析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6-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农业资本投入量都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效应,农业劳动投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反向相关性,且东中西部之间存在差异。最后,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新常态下商贸流通业发展能更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农业经济增长 新常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研发与企业绩效:基于网络资源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甄珍 周政 李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99,共7页
从网络资源观出发,验证了政企联结类型、网络资源调用频率及其交互项对外源性研发和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企业可调用的网络资源总量取决于两类因素,一是网络联结,二是网络资源调用频率。前者决定了潜在、单次可调用的网络... 从网络资源观出发,验证了政企联结类型、网络资源调用频率及其交互项对外源性研发和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企业可调用的网络资源总量取决于两类因素,一是网络联结,二是网络资源调用频率。前者决定了潜在、单次可调用的网络资源质量和数量,后者决定了特定时间内企业利用网络联结调用资源的平均次数,反映了企业调用网络资源的需求或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研发 政企联结类型 网络资源调用频率 网络资源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风险传染的波动性研究——基于金融网络动态关联的视角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欣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0-56,共17页
在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前提下,建立资金融通的金融网络结构可以降低个体机构的破产概率,但转移的风险会通过网络节点之间的关联度和正反馈效应实现交叉传染,从而增加整个市场奔溃的概率。文章通过DCC-MGARCH模型和无向有权型网络阐释了包... 在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前提下,建立资金融通的金融网络结构可以降低个体机构的破产概率,但转移的风险会通过网络节点之间的关联度和正反馈效应实现交叉传染,从而增加整个市场奔溃的概率。文章通过DCC-MGARCH模型和无向有权型网络阐释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多元金融机构在内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时变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机构的动态关联能够较好解释系统性风险的波动性,且我国的金融市场符合无标度网络的风险传染特征。其中,银行部门的市场中介地位不断强化,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联系日益紧密,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在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中应强调关联度指标的重要性和金融机构的网络属性,构建具有风险包容性的金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风险传染 金融网络 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付制度对农机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基于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宗毅 章淑颖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1-108,共8页
在分析"差价购机"和"全价购机"两种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支付制度演变对农机企业营运能力影响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工业企业... 在分析"差价购机"和"全价购机"两种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支付制度演变对农机企业营运能力影响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工业企业营运能力具有负向影响,且这种负向影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减弱;(2)"全价购机"取代"差价购机"成为新的补贴支付制度之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企业营运能力的负向影响也得到极大的改善,然而由于补贴资金规模加大、部分企业仍然给农户垫付差额部分补贴资金等原因,这种改善并不是逆转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购置补贴 支付制度 营运能力 差价购机 全价购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售业买方势力对商品零售价格的动态影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伍德宝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4-5,共2页
本文根据2000~2014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研究了我国零售业买方势力对商品零售价格的动态影响过程,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零售业 买方势力 价格 状态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分权是否真的加剧了雾霾污染? 被引量:72
16
作者 白俊红 聂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9-69,共11页
科学、合理地划分政府间的环境管理权力是解决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制度基础。以往研究虽然关注了中国式分权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但多是使用财政分权指标简单地刻画中国各地环境分权状况,忽视了从环境管理体系出发探寻雾霾加剧的... 科学、合理地划分政府间的环境管理权力是解决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制度基础。以往研究虽然关注了中国式分权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但多是使用财政分权指标简单地刻画中国各地环境分权状况,忽视了从环境管理体系出发探寻雾霾加剧的原因。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分省区面板数据,由各级环保机构规模与人员数量动态变化特征的角度构建环境分权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中国式环境分权对各地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适当加大环境分权程度有助于改善中国的雾霾污染状况。从三项分解指标来讲,加大环境监察分权对于改善雾霾污染的作用最为明显,环境行政分权度次之,环境监测分权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最小。(2)中国各地区的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即雾霾浓度会随着地区间风向以及湿度的变化扩散到周边地区,进而破坏了当地的空气质量。(3)中国各地区雾霾污染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某地在空气中残留的雾霾颗粒会在下一期进一步加剧该地的污染程度。因此,为解决日益严重的雾霾污染问题,可以适当加大中国各地的环境管理分权程度,赋予地方环保部门一定的环境法规制定权,下放部分"治霾"资金使用权,允许其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合理设置人员岗位与环保机构。此外在开展雾霾治理工作时,需要加强地区间"联防联控"的协同机制以及居民对当地政府环保工作的监督机制。藉此,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环境分权管理制度,加快各地雾霾治理工作,进而助推"美丽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分权 雾霾污染 动态空间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一个倒U形假说 被引量:43
17
作者 白俊红 聂亮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以往研究重点关注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却忽视了其亦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本文提出两者之间倒U形关系的假说,即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分省区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方法,对两者... 以往研究重点关注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却忽视了其亦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本文提出两者之间倒U形关系的假说,即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分省区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方法,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倒U形特征,但在全国总体以及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全国整体以及东、中部地区呈现"单阶段上升以及双阶段下降"的倒U形特征,而西部地区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过程.研究结论为中国技术进步促进环境污染改善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环境污染 倒U形 门槛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时代科技中介的环境变化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7
18
作者 华冬芳 蒋伏心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23,共5页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知识成为技术市场中的核心要素资源,技术市场中信息环境、技术环境、关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甄别成本增大、技术生命周期缩短、信任依赖的变强都对科技中介提出了新的市场分工要求。科技中介只有形成新...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知识成为技术市场中的核心要素资源,技术市场中信息环境、技术环境、关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甄别成本增大、技术生命周期缩短、信任依赖的变强都对科技中介提出了新的市场分工要求。科技中介只有形成新的技术信息数据挖掘机制、技术信息动态协同机制、技术信息信任中介机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市场功能作用。通过加快技术信息数据处理的应用场景建设,加速科技中介技术信息数据处理能力提升,强化科技中介信任担保功能作用,加大科技中介市场新功能探索的发展措施可以实现信息时代技术市场对科技中介精准的市场分工细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科技中介 技术市场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就业吸纳效应——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琴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16-17,共2页
本文运用2008-2013年相关数据,实证考察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就业吸纳效应。研究表明,整体上各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就业的吸纳效应在逐年增加,且为正向促进作用,但各地区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 本文运用2008-2013年相关数据,实证考察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就业吸纳效应。研究表明,整体上各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就业的吸纳效应在逐年增加,且为正向促进作用,但各地区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就业拉动效果最好、中部次之、西部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就业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差异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欢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133-135,共3页
新常态下长三角地区现代商贸流通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长三角经济发展进入新台阶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本文对长三角地区六省一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从发展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水平、市场化指数、对外开放... 新常态下长三角地区现代商贸流通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长三角经济发展进入新台阶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本文对长三角地区六省一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从发展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水平、市场化指数、对外开放程度、信息化水平五个方面进行差异比较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克服各地商贸流通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期有利于长三角地区六省一市现代商贸流通业的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长三角 一体化 新常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