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凹凸棒土制备废水氨氮吸附剂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于鹄鹏 钱运华 +2 位作者 陈静 胡涛 金叶玲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8期1194-1195,1198,共3页
以凹凸棒土为主要原料,制备废水氨氮吸附剂,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添加剂含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含量10%,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1 h时,所制备的吸附剂性能指标最好,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 以凹凸棒土为主要原料,制备废水氨氮吸附剂,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添加剂含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含量10%,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1 h时,所制备的吸附剂性能指标最好,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可达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吸附剂 氨氮处理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黏土脱硫剂脱除3-甲基噻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青宁 焦林宏 +2 位作者 李澜 陈静 韩维亮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5,共6页
选用经分散剂六偏磷酸钠提纯、硝酸处理的凹凸棒黏土为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Fe系和Ag系化合物,制备凹凸棒黏土脱硫剂,用于含3-甲基噻吩的模拟汽油的脱硫。通过正交实验进行脱硫剂制备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在Fe系化合物质量分数5%、Ag系... 选用经分散剂六偏磷酸钠提纯、硝酸处理的凹凸棒黏土为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Fe系和Ag系化合物,制备凹凸棒黏土脱硫剂,用于含3-甲基噻吩的模拟汽油的脱硫。通过正交实验进行脱硫剂制备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在Fe系化合物质量分数5%、Ag系化合物质量分数0.5%、400℃焙烧4.5h的条件下制备的凹凸棒黏土脱硫剂,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使模拟汽油硫质量分数从500μg/g降至约191μg/g,脱硫率达到6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黏土 脱硫 3-甲基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黏土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释放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吴洁 丁师杰 +2 位作者 陈静 刘超 黄娟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8-653,共6页
将凹凸棒黏土(ATP)与海藻酸钠(SA)进行复合以改善SA的缓释性能。以ATP/SA复合物为球芯材料,壳聚糖(CS)为包覆材料,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凹土/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微球(ASCM),并以双氯芬酸钠(DS)为模型药物,考察了凹土添加量对复合微球溶胀... 将凹凸棒黏土(ATP)与海藻酸钠(SA)进行复合以改善SA的缓释性能。以ATP/SA复合物为球芯材料,壳聚糖(CS)为包覆材料,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凹土/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微球(ASCM),并以双氯芬酸钠(DS)为模型药物,考察了凹土添加量对复合微球溶胀性能、载药性能和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土的加入改善了微球的溶胀性能和缓释性能,而对微球载药性能影响不大。与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SCM)相比,当复合微球中ATP/SA(w/w)为20%时,其在pH6.8的磷酸缓冲溶液中2 h的累积释放率由58.8%减小到38.7%。复合微球体外释放动力学数据表明,其释药行为可以很好地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凹土的加入有效改善了SA的缓释性能,ASCM可作为缓释药物的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粘土 海藻酸钠 复合微球 缓释 ATTAPULGITE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除硫化氢的凹凸棒石基纳米氧化锌脱硫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青宁 韩维亮 +2 位作者 蒋金龙 李澜 焦林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7-763,共7页
采用沉淀法在凹凸棒石上负载纳米氧化锌,制得凹凸棒石基纳米氧化锌脱硫剂,用于高浓度硫化氢脱除。通过正交实验,以脱除高浓度硫化氢的硫容为目标,进行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以3%(质量分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为改性剂,用1%(... 采用沉淀法在凹凸棒石上负载纳米氧化锌,制得凹凸棒石基纳米氧化锌脱硫剂,用于高浓度硫化氢脱除。通过正交实验,以脱除高浓度硫化氢的硫容为目标,进行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以3%(质量分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为改性剂,用1%(质量分数)硝酸溶液酸化凹凸棒石,在温度30℃、pH值10~12下沉淀反应6h,120℃干燥,250℃焙烧3h,制得的改性凹凸棒基脱硫剂脱除高浓度硫化氢的最大硫容达到2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剂 纳米氧化锌 凹凸棒石 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ZrO_2/凹土纳米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 被引量:9
5
作者 蒋金龙 钱运华 固旭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5-368,共4页
以凹凸棒石黏土(简称凹土)为载体,采用沉淀法制备了SO24-/ZrO2/凹土纳米固体酸催化剂;采用XRD,EDX,T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催化乙酸与正丁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以凹凸棒石黏土(简称凹土)为载体,采用沉淀法制备了SO24-/ZrO2/凹土纳米固体酸催化剂;采用XRD,EDX,T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催化乙酸与正丁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凹土晶体纤维表面高度分散的ZrO2纳米粒子与凹土的协同作用使SO24-/ZrO2/凹土纳米固体酸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在m(ZrO2)∶m(凹土)=1∶2、煅烧温度500℃、煅烧时间3h的条件下制备的SO24-/ZrO2/凹土纳米固体酸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在乙酸0.50m o、l正丁醇0.55m o、l催化剂0.6g、反应温度120℃和时间90m in的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0.34%;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重复使用4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黏土 固体酸催化剂 乙酸 正丁醇 乙酸正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u^(2+)印迹凹土/壳聚糖复合材料纯化低品位铜矿中的铜 被引量:4
6
作者 石莹莹 张强华 +3 位作者 陈静 熊清平 吴飞 肖丽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1-807,共7页
利用Cu2+印迹凹土/壳聚糖复合材料(Cu2+ions-imprinted attapulgite/chitosan composite materials,Cu2+-IICA)富集和纯化低品位铜矿中的铜,将低品位铜矿粉碎后用1 moL/L盐酸搅拌浸泡24 h,浸出液中铜用Cu2+-IICA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单... 利用Cu2+印迹凹土/壳聚糖复合材料(Cu2+ions-imprinted attapulgite/chitosan composite materials,Cu2+-IICA)富集和纯化低品位铜矿中的铜,将低品位铜矿粉碎后用1 moL/L盐酸搅拌浸泡24 h,浸出液中铜用Cu2+-IICA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法优化筛选Cu2+-IICA纯化铜的最佳静态吸附-解析和动态吸附-解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Cu2+-IICA纯化铜的静态吸附-解析最佳条件为Cu2+的初始浓度20.00 mg/mL、吸附温度25℃、pH值5.0,解析液6%HNO3(质量分数)溶液;动态吸附-解析最佳条件为上样液流速40.0 mL/h、上样液体积60.0mL、解析剂用量150 mL、解析剂流速60.0 mL/h。在最优条件下Cu2+-IICA对铜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吸附性能,矿石经Cu2+-IICA分离纯化后,铜含量由纯化前的8.06%增大到纯化后的92.78%,提高了1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土 壳聚糖 离子印迹 低品位铜矿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_2O/凹凸棒石黏土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自然光下对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东 李登好 冯良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6,共4页
用液相化学沉积法制备纳米Cu2O/凹凸棒石黏土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自然光催化剂进行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证明该材料为纳米Cu2O和凹凸棒石黏土物理混合物。研究了复合材料对模拟印染废水的... 用液相化学沉积法制备纳米Cu2O/凹凸棒石黏土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自然光催化剂进行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证明该材料为纳米Cu2O和凹凸棒石黏土物理混合物。研究了复合材料对模拟印染废水的脱色能力、复合材料的投加量、降解时间以及废水溶液的初始pH对脱色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u2O 凹凸棒石黏土 模拟染料废水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土与碳酸钙复配加填对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韩群 刘莉 +3 位作者 芮源隆 吴剑 金叶玲 陈静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5,共4页
实验探讨了凹凸棒石黏土(凹土)、碳酸钙、滑石粉及硅灰石复配加填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复配加填较单一加填纸张的强度性能均有明显提升,其中以凹土与碳酸钙复配加填的纸张的强度性能提升最为显著。凹土与碳酸钙按1∶2比例复配,... 实验探讨了凹凸棒石黏土(凹土)、碳酸钙、滑石粉及硅灰石复配加填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复配加填较单一加填纸张的强度性能均有明显提升,其中以凹土与碳酸钙复配加填的纸张的强度性能提升最为显著。凹土与碳酸钙按1∶2比例复配,加填量为10%时纸张的抗张指数为10.8 N.m/g,与单一加填碳酸钙和单一加填凹土相比,分别提高了65.6%和56.9%。粒度考察及SEM表征分析表明,不同粒度、形状的填料复配所产生的堆砌效应是强度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凹土的高长径比及易水化特性是赋予纸张良好性能的另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土 碳酸钙 复配加填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黏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固旭 蒋金龙 刘晓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28,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凹凸棒石黏土催化剂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凹凸棒石黏土作为载体负载各种催化活性组分制备负载型催化剂的情况,并指出了在今后凹凸棒石黏土催化剂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凹凸棒石 黏土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鞣酸模板交联壳聚糖/凹凸棒粘土复合树脂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洁 张娟 +2 位作者 冯辉霞 丁师杰 许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1-84,89,共5页
以鞣酸(TA)为模板,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壳聚糖/凹凸棒粘土复合树脂(TA-CAR)。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树脂的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非模板树脂相比,TA-CAR对TA的吸附量从185 mg/g提高到232 mg/g,且具有一定的... 以鞣酸(TA)为模板,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壳聚糖/凹凸棒粘土复合树脂(TA-CAR)。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树脂的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非模板树脂相比,TA-CAR对TA的吸附量从185 mg/g提高到232 mg/g,且具有一定的吸附选择性,树脂的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可以用Langmuir方程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很好地拟合,TA-CAR较高的吸附能力归因于树脂中特异吸附位点的识别作用和表面吸附的协同作用。树脂的再生性能研究表明,凹土的加入不但提高了复合树脂的吸附量,而且显著改善了树脂的耐酸能力,可实现树脂的再生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酸 模板 壳聚糖 凹土 复合树脂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黏土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洁 蒋金龙 钱晓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9-192,共4页
以凹凸棒黏土(ATP)为载体,制备了负载H^+和AlCl_3的固体酸催化剂(分别标记为H^+/ATP,AlCl_3/ATP),比较了负载前后催化剂对乙酰水杨酸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固体酸催化剂的活性高于游离酸催化剂,其中AlCl_3/ATP催化剂的活性... 以凹凸棒黏土(ATP)为载体,制备了负载H^+和AlCl_3的固体酸催化剂(分别标记为H^+/ATP,AlCl_3/ATP),比较了负载前后催化剂对乙酰水杨酸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固体酸催化剂的活性高于游离酸催化剂,其中AlCl_3/ATP催化剂的活性最高。以AlCl_3/ATP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5%(基于水杨酸质量),n(乙酸酐):n(水杨酸)=2.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乙酰水杨酸收率达92.5%,纯度为99.5%。用FTIR和~1H NMR表征了产物结构。AlCl_3/ATP催化剂经活化再生重复使用5次后,乙酰水杨酸收率仍可达89.2%,表明AlCl_3/ATP催化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实现再生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黏土 氯化铝 固体酸催化剂 乙酰水杨酸 水杨酸 乙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黏土固载AlCl_3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水杨酸乙酰化活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洁 蒋金龙 薛银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91-797,共7页
以凹凸棒黏土(ATP)为载体,采用回流吸附法制备了AlCl3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AlCl3/ATP,并将其用于催化阿司匹林合成反应。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比表面(BET)、能谱(EDS)和Hammett指示剂等测试技术对催化剂结构、组成和酸强度进行... 以凹凸棒黏土(ATP)为载体,采用回流吸附法制备了AlCl3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AlCl3/ATP,并将其用于催化阿司匹林合成反应。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比表面(BET)、能谱(EDS)和Hammett指示剂等测试技术对催化剂结构、组成和酸强度进行了表征。以催化合成阿司匹林收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其催化性能的凹土酸处理浓度、热活化温度、催化剂用量和AlCl3负载量进行优化,并比较了载体和负载前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ATP经10 mol/L盐酸室温酸化12 h,300℃热活化2 h后对AlCl3的负载量达1.18 mmol/g,当AlCl3/ATP用量为水杨酸质量的5%时,其催化阿司匹林合成反应收率达92.5%,高于未负载的AlCl3催化剂及载体本身,且该催化剂重复使用多次仍可保持相当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黏土 负载 ALCL3 阿司匹林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土吸附剂对单宁酸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健花 刘元法 +2 位作者 宋志华 金青哲 王兴国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4,共5页
为探明凹凸棒土吸附剂吸附单宁酸的吸附过程和机理,采用拟一级速率方程和拟二级速率方程,研究其吸附动力学;根据van′tHoff方程,研究其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符合拟二级速率方程;温度升高吸附速率常数和初始吸附速率均先增加后减小... 为探明凹凸棒土吸附剂吸附单宁酸的吸附过程和机理,采用拟一级速率方程和拟二级速率方程,研究其吸附动力学;根据van′tHoff方程,研究其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符合拟二级速率方程;温度升高吸附速率常数和初始吸附速率均先增加后减小,单宁酸初始质量浓度增加则吸附速率常数和初始吸附速率均减小;凹凸棒土吸附剂对单宁酸的吸附是物理吸附过程,体系放热,自由度减小,吸附放热约20 kJ/mol,吸附由静电作用、疏水作用、氢键共同作用而发生。由此可见,此凹凸棒土吸附剂对单宁酸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可有效吸附单宁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吸附剂 单宁酸 吸附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凹土为载体的新型益生菌制剂的制备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玉萍 黄颖娟 +2 位作者 吴洁 陈静 游庆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41-144,共4页
以提纯凹土作为益生菌载体,研究了不同吸附条件对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10mL菌体(菌悬液浓度为10^9CFU/mL)与3mL凹土(34.08mg/mL)混合,在pH6.5,35℃吸附40min,三种菌体的最大吸... 以提纯凹土作为益生菌载体,研究了不同吸附条件对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10mL菌体(菌悬液浓度为10^9CFU/mL)与3mL凹土(34.08mg/mL)混合,在pH6.5,35℃吸附40min,三种菌体的最大吸附率分别为89.08%、84.24%和89.42%。吸附后经冷冻干燥制备新型益生菌制剂,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活菌数可达2.98×10^9、4.33×10^9和6.21×10^9CFU/g,存活率分别为95.1%、92.2%和95.9%。新型益生菌制剂在人工模拟肠胃环境下释放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活菌数分别在肠环境下4、6和4h达到最大,并且在3-15h内均能维持在10^8-10^9CFU/g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凹土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土和有益微生物菌液对淮安红椒连作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旭琴 陈伯清 +3 位作者 彭莉 朱园园 杨万里 谭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91-494,共4页
在分析淮安红椒连作10年大棚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变化基础上,研究了早春和秋延迟红椒施用有益微生物菌液、凹土+有益微生物菌液后连作土壤中有机质、有效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露地相比,红椒连作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 在分析淮安红椒连作10年大棚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变化基础上,研究了早春和秋延迟红椒施用有益微生物菌液、凹土+有益微生物菌液后连作土壤中有机质、有效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露地相比,红椒连作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脲酶、蔗糖酶、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有益微生物菌液能够显著促进红椒对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的吸收和利用,降低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能够显著改善根际土壤微生态,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凹土和有益微生物能够进一步促进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降低连作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使土壤酶活性更接近露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益微生物 凹土 连作 土壤养分 土壤酶 酶活性 淮安红椒 连作障碍 土壤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土吸附单宁酸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健花 宋志华 +2 位作者 金青哲 刘元法 王兴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5-257,260,共4页
采用凹凸棒土对水体中单宁进行吸附实验研究,比较了不同凹凸棒土样品的吸附效果,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体系pH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凹凸棒土的吸附性能明显较凹凸棒土原土、酸活化土以及其商品... 采用凹凸棒土对水体中单宁进行吸附实验研究,比较了不同凹凸棒土样品的吸附效果,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体系pH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凹凸棒土的吸附性能明显较凹凸棒土原土、酸活化土以及其商品化吸附剂产品的吸附性能理想;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凹凸棒土吸附50mL浓度为1000μg/mL单宁酸较理想的条件为吸附剂用量0·10g、吸附温度20℃、吸附时间30min、体系pH6·0,此时吸附剂对单宁酸的单位吸附量约为220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单宁酸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改性凹土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辉霞 张娟 吴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8-392,共5页
以壳聚糖和改性凹土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钠固化,戊二醛交联的方法制备了壳聚糖/改性凹土复合树脂微球,分别采用FT-IR和TG对树脂进行结构表征。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物,考察了树脂的缓释性能,并对最优条件下树脂释放药物的曲线进行了动力学... 以壳聚糖和改性凹土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钠固化,戊二醛交联的方法制备了壳聚糖/改性凹土复合树脂微球,分别采用FT-IR和TG对树脂进行结构表征。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物,考察了树脂的缓释性能,并对最优条件下树脂释放药物的曲线进行了动力学模型拟合。研究结果表明,CS/O-ATP树脂的吸附性能和缓释性能最佳,当戊二醛的加入量为6mL时,其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2.2%和39.88%,且缓释效果较好。CS/O-ATP树脂的药物释放规律复合Higuchi方程,表明该树脂可以作为长效药物的缓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有机改性凹土 复合树脂 缓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改性凹凸棒黏土用于乙烯/乙烷分离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涛 丁师杰 +1 位作者 刘飞 夏青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17,共4页
利用KH570硅烷偶联剂对凹土进行有机改性,用SEM、BET、FT-IR和TG-DSC技术对改性前后的凹土吸附剂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吸附剂对乙烯和乙烷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KH570与凹土表面硅羟基进行了接枝改性,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能明显提高凹土... 利用KH570硅烷偶联剂对凹土进行有机改性,用SEM、BET、FT-IR和TG-DSC技术对改性前后的凹土吸附剂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吸附剂对乙烯和乙烷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KH570与凹土表面硅羟基进行了接枝改性,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能明显提高凹土对乙烷和乙烯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对PSA回收乙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土 硅烷偶联剂 吸附剂 乙烯 乙烷 吸附分离 变压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黏土对纸张的加填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剑 陈静 金叶玲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32,共4页
比较了凹凸棒石黏土(以下简称凹土)与碳酸钙加填纸张的填料留着性能、对网下白水的影响以及对纸张理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填充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经良好水化分散后凹土纤维可与植物纤维通过氢键力紧密结合,这种作用方式与碳酸钙有... 比较了凹凸棒石黏土(以下简称凹土)与碳酸钙加填纸张的填料留着性能、对网下白水的影响以及对纸张理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填充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经良好水化分散后凹土纤维可与植物纤维通过氢键力紧密结合,这种作用方式与碳酸钙有显著区别。凹土是一种高保留填料,留着率一般在80%以上,可显著提高纸张灰分、降低网下白水浊度。凹土加填的纸张具有较好的强度性能,尤其在高加填量时纸张的强度显著优于碳酸钙加填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土 填料 留着 强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改性凹凸棒石粘土复合材料的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爱平 徐海青 +2 位作者 狄健 程晓春 丁师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80,86,共4页
为提高ABS树脂的性能,采用熔融共混法在ABS中添加不同量的有机化改性凹凸棒石粘土(OAT)制备ABS/OAT树脂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分析,讨论了OAT的添加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AT粒子在复合材料中实现了均匀稳定分... 为提高ABS树脂的性能,采用熔融共混法在ABS中添加不同量的有机化改性凹凸棒石粘土(OAT)制备ABS/OAT树脂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分析,讨论了OAT的添加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AT粒子在复合材料中实现了均匀稳定分散,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最快热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都比纯ABS提高,这表明热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粘土 ABS树脂 复合材料 热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