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麦类作物耐湿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曹旸 蔡士宾 +2 位作者 朱伟 熊恩惠 方先文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AS CSCD 1996年第6期48-49,共2页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麦类作物耐温性研究进展概括和总结,指出:(1)麦类作物湿害症状多种多样,前期主要是出苗率低,苗瘦苗弱;中期主要是植株矮化,功能叶黄化,分蘖大量死亡,成穗率下降,根系受到伤害,而后期则表现叶片早衰早枯,...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麦类作物耐温性研究进展概括和总结,指出:(1)麦类作物湿害症状多种多样,前期主要是出苗率低,苗瘦苗弱;中期主要是植株矮化,功能叶黄化,分蘖大量死亡,成穗率下降,根系受到伤害,而后期则表现叶片早衰早枯,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灌浆速度减慢,产量因此而受损;(2)湿害首先起因于根系缺氧,根系活力下降,吸收和功能减弱.其次无氧呼吸等产生的有毒物质在土壤中积累,对根系正常生长产生毒害作用.随着根系吸收功能的下降以及土壤中营养成分的淋失,地上部水分和营养供应不足,给植株的正常生命活动带来严重影响;(3)在麦类作物的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对湿害的敏感性不同。小麦在孕穗期最为敏感,而大麦则在拔节期和抽穗期;(4)温度是湿害程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温度越高,湿害越严重;(5)作物耐湿性是可遗传的,并且这种遗传性在麦类作物的种和品种间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类作物 耐湿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粳稻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才林 汤玉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35-341,共7页
对 BT、D、L、UP、H、P 和 IW7种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表现,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不育细胞质对 F_1代的多数性状有表现负效应的趋势;不同的细胞质,或虽然细胞质相同,但细胞核的遗传背景不同,其细... 对 BT、D、L、UP、H、P 和 IW7种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表现,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不育细胞质对 F_1代的多数性状有表现负效应的趋势;不同的细胞质,或虽然细胞质相同,但细胞核的遗传背景不同,其细胞质效应的表现有很大差别。文中对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表现特点和原因以及如何对其控制和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杂交 不育细胞质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亲缘系数分析江苏花生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志德 沈一 +3 位作者 刘永惠 谢吉先 张祖明 王州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16-19,共4页
为评价花生品种的遗传差异性,本研究应用亲缘系数对江苏审(认)定的28个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71.2%品种间组合存在亲缘关系,供试品种亲缘系数(COP)变异范围在0~0.750之间,平均为0.238。同一系列品种间平均亲缘系数并不高,... 为评价花生品种的遗传差异性,本研究应用亲缘系数对江苏审(认)定的28个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71.2%品种间组合存在亲缘关系,供试品种亲缘系数(COP)变异范围在0~0.750之间,平均为0.238。同一系列品种间平均亲缘系数并不高,部分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不同年代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均较远,2000年以后品种间亲缘系数仅为0.079 3。通过COP值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2.3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5个类群,类群内品种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江苏花生品种的遗传相似性不高,品种遗传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亲缘系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花生品种系谱分析及农艺性状的演变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志德 俞春涛 +2 位作者 谢吉先 张祖明 刘永惠 《花生学报》 2011年第2期20-23,共4页
分析了江苏省历年来审定(鉴定)的28个花生品种系谱及其农艺性状的演变。结果表明:江苏花生育成品种共涉及34个亲本,其中,18个亲本来自江苏,23个亲本是育成品种,伏花生和徐州68-4是江苏花生品种的骨干亲本。在筛选优良地方品种基础上,二... 分析了江苏省历年来审定(鉴定)的28个花生品种系谱及其农艺性状的演变。结果表明:江苏花生育成品种共涉及34个亲本,其中,18个亲本来自江苏,23个亲本是育成品种,伏花生和徐州68-4是江苏花生品种的骨干亲本。在筛选优良地方品种基础上,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江苏花生育成品种其株高和侧枝长呈增加趋势,2000年以后又明显降低;单株结果数、单株生产力持续增加,百果重和百仁重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总分枝数、出仁率和粗脂肪含量变异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花生 系谱分析 性状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根来 蒋荷 +1 位作者 吴竞仑 蒋国龙 《盐碱地利用》 CAS 1991年第1期1-5,共5页
我国是世界上第四盐碱地大国,有盐碱耕地1亿亩,盐碱荒地和潜在盐渍化的土壤3亿多亩。在目前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不断发展、耕地连年减少、人口继续增长的情况下,积极开发利用盐碱土地资源已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级政府和科技界的高度... 我国是世界上第四盐碱地大国,有盐碱耕地1亿亩,盐碱荒地和潜在盐渍化的土壤3亿多亩。在目前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不断发展、耕地连年减少、人口继续增长的情况下,积极开发利用盐碱土地资源已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级政府和科技界的高度重视。盐碱地的改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耐盐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花生品种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志德 刘永惠 +1 位作者 沈一 谢吉先 《花生学报》 2012年第3期7-10,共4页
休眠性是作物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本研究对31个刚收获的花生品种(系)进行发芽试验,以评价不同品种的休眠特性。结果表明,发芽率和萌发率都可以作为评价种子休眠性的指标。不同品种种子发芽率的变异范围为0~71.11%,20个品种(系)的发芽... 休眠性是作物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本研究对31个刚收获的花生品种(系)进行发芽试验,以评价不同品种的休眠特性。结果表明,发芽率和萌发率都可以作为评价种子休眠性的指标。不同品种种子发芽率的变异范围为0~71.11%,20个品种(系)的发芽率低于10.0%,其中,徐9641等6个品种(系)的发芽率为0,表现为较强的休眠性;启海花生的发芽率为71.11%,休眠性较弱。相关分析表明,种子休眠性强弱与荚果、籽仁形状和小叶长度有关,长粒型种子和小叶较长的品种休眠性较强,而与其他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品种 种子休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优势利用研究进展──Ⅰ.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优势与亲本的关系
7
作者 孙加祥 汤陵华 +2 位作者 朱庆森 薛艳凤 蔡一霞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7,共7页
栽培稻籼粳亚种间F1代杂种优势与双亲关系极为密切,不同类型组合间差异甚大。本文从籼粳稻的细胞质效应差异性、籼粳稻的生态型组合的差异性、不同分化程度的亚种组合差异性等几方面总结了近一二十年来水稻各有关的经济性状与生物性状... 栽培稻籼粳亚种间F1代杂种优势与双亲关系极为密切,不同类型组合间差异甚大。本文从籼粳稻的细胞质效应差异性、籼粳稻的生态型组合的差异性、不同分化程度的亚种组合差异性等几方面总结了近一二十年来水稻各有关的经济性状与生物性状在籼粳亚种间F1代利用中的遗传特点的研究,并重点分析了生育期、株高、充实度3个性状,以期为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时亲本的选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亚种间 F1 优势 亲本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小麦Wx基因的遗传特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姚金保 姚国才 +1 位作者 杨学明 王书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0-42,共3页
为了明确糯小麦杂交后代Wx基因的分配规律及糯性籽粒出现的频率,以同时缺失Wx-A1、Wx-B1和Wx-D1基因的H9908、EH为纯糯亲本,普通小麦扬麦158、苏麦6号、济南17和豫麦50为非糯亲本,配制了16个(8对正反交)杂交组合,采用0.2%I2+2%KI碘液对... 为了明确糯小麦杂交后代Wx基因的分配规律及糯性籽粒出现的频率,以同时缺失Wx-A1、Wx-B1和Wx-D1基因的H9908、EH为纯糯亲本,普通小麦扬麦158、苏麦6号、济南17和豫麦50为非糯亲本,配制了16个(8对正反交)杂交组合,采用0.2%I2+2%KI碘液对杂种F1单株籽粒剖面染色,鉴定了糯性籽粒的分离特点。结果表明,在16个组合间糯性籽粒出现的频率为1.20%~1.61%,非糯与全糯的比例符合63∶1的理论比例;独立性测验表明,糯性籽粒在8对正反交组合间出现的比例差异不显著,全糯质与非糯质基因紧密连锁。文中还对糯小麦品种的选育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小麦 WX基因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糯质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淼平 任丽娟 +3 位作者 蔡士宾 余桂红 张旭 马鸿翔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5,共6页
为了建立简便实用的小麦Wx蛋白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采用6对SSR和STS引物对16个已知Wx蛋白类型的小麦品种(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的验证和比较,筛选出可采用同一PCR扩增程序、在琼脂糖凝胶上分离扩增产物、分别检测3个Wx基因的3对... 为了建立简便实用的小麦Wx蛋白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采用6对SSR和STS引物对16个已知Wx蛋白类型的小麦品种(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的验证和比较,筛选出可采用同一PCR扩增程序、在琼脂糖凝胶上分离扩增产物、分别检测3个Wx基因的3对引物。利用这些引物对扬麦158与EH-5的杂交F2代进行Wx基因型检测,获得全部27种基因型,表明这些引物可以有效用于Wx蛋白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WPAl Wx-B1 Wx-D1 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马卡小麦的强耐湿性创造新的耐湿种质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阳 蔡士宾 +1 位作者 方先文 朱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0-21,共2页
利用马卡小麦的强耐湿性创造新的耐湿种质曹阳蔡士宾方先文朱伟(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近10年来,南方冬麦区在小麦耐湿性鉴定中筛选出一批耐湿品种资源,但缺乏强耐湿种质。异源六倍体带壳种之一的马卡小麦... 利用马卡小麦的强耐湿性创造新的耐湿种质曹阳蔡士宾方先文朱伟(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近10年来,南方冬麦区在小麦耐湿性鉴定中筛选出一批耐湿品种资源,但缺乏强耐湿种质。异源六倍体带壳种之一的马卡小麦的耐湿性状,为我们展开了利用其耐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资源 耐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稻苏御糯、龙睛糯的矮化选育及利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竞仑 蒋荷 +2 位作者 王根来 蒋国龙 汤陵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8,共3页
特种稻苏御糯、龙睛糯品质极佳,以其色、香、糯等享誉省内外。但两品种植株较高易倒,感病,产量偏低,应用上受到限制。本研究在保持苏御糯和龙睛糯原有质优、香浓、色紫等特色的基础上,对两品种进行了矮化抗倒、提高单产选育,取得了显著... 特种稻苏御糯、龙睛糯品质极佳,以其色、香、糯等享誉省内外。但两品种植株较高易倒,感病,产量偏低,应用上受到限制。本研究在保持苏御糯和龙睛糯原有质优、香浓、色紫等特色的基础上,对两品种进行了矮化抗倒、提高单产选育,取得了显著效果。选育后的矮秆苏御糯、龙睛糯品系,株高矮化30厘米左右,亩产水平提高100千克左右,并明显提高了对白叶枯病、稻瘟病的抗性。经省内外多点示范试种,均获成功,可在南方稻区作为搭配品种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稻 苏御糯 龙睛糯 矮化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甘薯综合加工利用及其前景 被引量:8
12
作者 邱瑞镰 林长平 +1 位作者 胡建勋 刘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89年第4期34-39,共6页
我国甘薯资源十分丰富,常年种植面积约1亿亩,总产约1亿多吨,均居世界首位。甘薯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居第四位,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60年代前甘薯主要用作粮食和饲料,其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甘薯逐渐转变为工业原料。目前,甘薯综... 我国甘薯资源十分丰富,常年种植面积约1亿亩,总产约1亿多吨,均居世界首位。甘薯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居第四位,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60年代前甘薯主要用作粮食和饲料,其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甘薯逐渐转变为工业原料。目前,甘薯综合加工利用已形成一个新型行业。以甘薯为原料加工的各类产品日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因此,发展甘薯综合加工利用,可以做到物尽其用,扩大产品的用途,提高产品价值,增加国民收入,繁荣城乡经济,从而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加工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肉甘薯新品种——渝紫263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启堂 付玉凡 +1 位作者 杨春贤 谢一芝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紫肉甘薯 渝紫263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株型的划分标准及其剖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章履孝 陈静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0-31,共2页
玉米株型育种日益受到育种家的重视,农民也逐渐讲究选用紧凑型玉米,以获取高产。玉米的株型,按其紧凑的程度,有紧凑、松散和中间类型之分。这种划分试图从总体上反映叶片与茎秆之间夹角的大小、叶片的下披程度、叶片的长宽、茎秆的高度... 玉米株型育种日益受到育种家的重视,农民也逐渐讲究选用紧凑型玉米,以获取高产。玉米的株型,按其紧凑的程度,有紧凑、松散和中间类型之分。这种划分试图从总体上反映叶片与茎秆之间夹角的大小、叶片的下披程度、叶片的长宽、茎秆的高度、雄穗的大小及其上述器官着生方位和相互配置疏紧的情况。但至今仍缺少一种严密的表达方法,没有量的指标。有时把涉及性状很多,内涵复杂的株型过分简化,仅仅以单个性状的特点加以概括。如把茎叶夹角小称之上冲(举),等同于紧凑型;把夹角大称之平展,表示松散型。即便如此,也没有夹角小到何种程度为紧凑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株型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粳稻产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志德 张兆兰 +2 位作者 仲维功 杨杰 张美娟 《作物研究》 1999年第4期10-11,共2页
通过对1995~1997 年度江苏省杂交中粳稻区试组合的产量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间存在较复杂的相关。就产量构成三因素而言,与产量相关程度顺序为千粒重> 穗数> 每穗实粒数,直接通径系... 通过对1995~1997 年度江苏省杂交中粳稻区试组合的产量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间存在较复杂的相关。就产量构成三因素而言,与产量相关程度顺序为千粒重> 穗数> 每穗实粒数,直接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为每穗实粒数> 千粒重> 穗数。高产育种应着重于每穗实粒数的提高,即选育穗型较大,结实率较高的组合较易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粳稻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技术分析与评价花生资源的品质性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永惠 沈一 陈志德 《花生学报》 2013年第2期21-27,共7页
本研究借助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293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了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等多项品质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生种质资源的粗脂肪含量平均为51.44%,蛋白质含量为25.73%,总氨基酸含量为27.01%,油亚... 本研究借助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293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了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等多项品质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生种质资源的粗脂肪含量平均为51.44%,蛋白质含量为25.73%,总氨基酸含量为27.01%,油亚比(O/L)变幅在0.56~5.26之间。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将21项品质性状综合成5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蛋白质和氨基酸因子、饱和脂肪酸负因子、不饱和脂肪酸因子、饱和脂肪酸正因子及粗脂肪因子,这5个因子反映了原始数据信息量的87.34%,可用于花生品质的综合评价。不同地理来源花生资源品质性状差异明显,其中,南方花生区资源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北方花生区资源具有较高的粗脂肪含量,而江苏资源与南北方区资源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品质性状 近红外光谱技术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食味粳稻南粳5055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才林 张亚东 +2 位作者 朱镇 陈涛 赵庆勇 《农家致富》 2012年第3期24-25,共2页
南粳5055(原名宁5055)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粳13杂交,经数代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与半糯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于2005年培育而成的优质粳稻。
关键词 优质粳稻 食味品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江苏省农科院 条纹叶枯病 粮食作物 优质高产 糯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水稻材料的筛选及干花的制作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艳平 汤陵华 方先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0期102-102,105,共2页
以太湖流域水稻地方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观察,从1 500份水稻资源中挑选叶片、稻穗颜色或株型特异的适用于观赏水稻栽培的种质20多份;并以稻穗颜色特异的品种为材料,在抽稻期剪取稻穗,初步尝试水稻干花的制作。
关键词 观赏水稻 筛选 干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孕穗期耐湿性的形态指标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蔡士宾 曹旸 《作物品种资源》 1990年第4期27-28,共2页
对14个小麦品种连续3年进行孕穗期耐湿性鉴定,结果表明:1)处理结束后15天左右各品种的叶片衰变情况表现出极大的差异;2)主茎绿色叶片的湿害指数分别与主穗结实粒数和单株粒重的湿害指数呈极显著相关;3)品种的耐湿表现主要由品种本身的... 对14个小麦品种连续3年进行孕穗期耐湿性鉴定,结果表明:1)处理结束后15天左右各品种的叶片衰变情况表现出极大的差异;2)主茎绿色叶片的湿害指数分别与主穗结实粒数和单株粒重的湿害指数呈极显著相关;3)品种的耐湿表现主要由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所支配。因此叶片枯衰程度可以作为简易的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孕穗期 耐湿性 形态指标 耐湿育种 湿害指数 叶片枯衰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广亲和性的测验种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和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0年第4期298-302,共5页
三个籼稻品种IR_(36)、南京11、南特号和三个粳稻品种巴利拉、秋光、早沙粳被指定为广亲和性的测验种.研究指出: (1) 同类测验种具有相似的鉴定效果,但南京11、南特号、秋光和早沙粳在它们的某些测交中,给F_1以超常的抽穗期; (2) 南特... 三个籼稻品种IR_(36)、南京11、南特号和三个粳稻品种巴利拉、秋光、早沙粳被指定为广亲和性的测验种.研究指出: (1) 同类测验种具有相似的鉴定效果,但南京11、南特号、秋光和早沙粳在它们的某些测交中,给F_1以超常的抽穗期; (2) 南特号与一些粳型广亲和品种杂交,都表现半不育性; (3)秋光和早沙粳与一些籼型品种有特异亲和性.作者建议:关于杂交,如用全部测验种有困难,可选择个别测验种.巴利拉和IR_(36)是筛选和鉴定广亲和性比较适合的测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广亲和性 测验种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