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史建荣 王裕中 +2 位作者 陈怀谷 沈素文 朱华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8,共3页
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的PDA平板上培养油菜菌核病菌核和菌丝块,观察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最适pH值,结果表明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4~28℃,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8℃,35℃为菌丝的致死温... 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的PDA平板上培养油菜菌核病菌核和菌丝块,观察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最适pH值,结果表明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4~28℃,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8℃,35℃为菌丝的致死温度,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4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菌核萌发 菌丝生长 温度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晚粳新品系88122对褐稻虱抗性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肖英方 顾正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0-32,共3页
粳稻新品系 88122对褐稻虱表现中抗.褐稻虱对88122的取食量明显少于感性品种,存活率和产卵量均为在感性品种上的60~70%;褐稻虱在88122上的虫口数量上升慢,主要控制在发生前期.因此,褐稻虱一般发生年份,88122上的虫量达不到防治指标,但... 粳稻新品系 88122对褐稻虱表现中抗.褐稻虱对88122的取食量明显少于感性品种,存活率和产卵量均为在感性品种上的60~70%;褐稻虱在88122上的虫口数量上升慢,主要控制在发生前期.因此,褐稻虱一般发生年份,88122上的虫量达不到防治指标,但在大发生年份,后期褐稻虱虫量仍可达到防治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晚稻 褐稻虱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_1对4种杀虫剂的增效及延长残效期的研究
3
作者 韩丽娟 王强 +3 位作者 顾中言 黄祥麟 许小龙 于淦军 《华东昆虫学报》 1995年第1期75-80,共6页
SV_1是一种增效范围较广的农用增效剂.对多种杀虫剂具有增效作用。经室内毒力测定,与敌百虫混用对棉铃虫、粘虫和二化螟的增效比值分别为2,93倍、2.43倍和2.7倍;与氧化乐果、久效磷和氰戊菊酯混配对棉蚜、褐稻虱和萝... SV_1是一种增效范围较广的农用增效剂.对多种杀虫剂具有增效作用。经室内毒力测定,与敌百虫混用对棉铃虫、粘虫和二化螟的增效比值分别为2,93倍、2.43倍和2.7倍;与氧化乐果、久效磷和氰戊菊酯混配对棉蚜、褐稻虱和萝卜蚜的增效比值分别为1.63—10.67倍。杀虫毒力随着加入SV_1成分的增加而提高。一般常用农药与SV_1混配之比需要1:3以上才明显增效。防治钵栽棉蚜通过系统观察,在防治效果相仿情况下,SV_1可使氧化乐果药效延长9天,久效磷药效延长7天,氰戊菊酯药效延长6天以上。SV_1可以成为生产上与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混用的增效剂优势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1 杀虫剂 增效 延长残效期 农药增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对棉花的为害及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秦厚国 叶正襄 +1 位作者 黄水金 李华 《中国棉花》 2000年第4期24-25,共2页
1996~ 1 998年连续 3年采用人工接虫的方法 ,测定了斜纹夜蛾对棉花的为害损失。结果表明 ,1头斜纹夜蛾幼虫一生能吃掉 3.61片棉叶、0 .97个棉蕾、0 .37朵花、啃坏 0 .2 7个棉铃。棉花受害损失随虫量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增加 ,其回归关系为... 1996~ 1 998年连续 3年采用人工接虫的方法 ,测定了斜纹夜蛾对棉花的为害损失。结果表明 ,1头斜纹夜蛾幼虫一生能吃掉 3.61片棉叶、0 .97个棉蕾、0 .37朵花、啃坏 0 .2 7个棉铃。棉花受害损失随虫量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增加 ,其回归关系为 Y= 0 .587e0 .3 3 6x。根据防治费用、棉花价格等 ,计算出棉花四代斜纹夜蛾 3龄高峰期平均每株有幼虫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防治指标 棉花害虫 为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飞虱来源的水稻条纹病毒病害特异性蛋白基因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8
5
作者 任春梅 程兆榜 +3 位作者 季英华 熊如意 范永坚 周益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2-138,共7页
对来自江苏、云南、山东、河北等地灰飞虱来源的21个水稻条纹病毒分离物的病害特异性蛋白(sp)基因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序列测定表明,所有分离物的sp基因大小相同,均由53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78个氨基酸和1个终止密码子.采用DNAS... 对来自江苏、云南、山东、河北等地灰飞虱来源的21个水稻条纹病毒分离物的病害特异性蛋白(sp)基因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序列测定表明,所有分离物的sp基因大小相同,均由53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78个氨基酸和1个终止密码子.采用DNAStar软件进行分析,21个RSV分离物核苷酸和推导的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1%~100%和95.5%~100%.与已报道水稻来源的27个RSV分离物一起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RSV-sp基因核苷酸序列变异相对较大,除灰飞虱来源的或者云南来源的分离物相对独立成组外无明显的规律性.从功能上分析,其遗传多样性首先与寄主相关,从寄主角度可以划分为灰飞虱和水稻两个寄主群;其次与地缘相关,在灰飞虱寄主群中可以分成中国云南及云南以外的两个地理亚群,在水稻寄主群中可以划分为中国云南和云南以外的多个地理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sp基因 遗传多样性 寄主群 地理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吡嗪酮可湿性粉剂对菜蚜生物活性及防治效果初报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存政 肖英方 +1 位作者 顾正远 徐尚成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9-40,共2页
菜蚜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以成、若蚜刺吸植株汁液,导致叶片失水卷曲、发黄,植株矮小、萎蔫。受害的大白菜、甘蓝往往不能正常包心结球。蚜虫还传播多种病毒病,其排泄的蜜露可引起霉污病,严重影响蔬菜的质量和产量。25%... 菜蚜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以成、若蚜刺吸植株汁液,导致叶片失水卷曲、发黄,植株矮小、萎蔫。受害的大白菜、甘蓝往往不能正常包心结球。蚜虫还传播多种病毒病,其排泄的蜜露可引起霉污病,严重影响蔬菜的质量和产量。25%吡嗪酮WP是一种新的药剂,具有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蚜 生物活性 防治效果 吡嗪酮可湿性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枯萎病的综合防治 被引量:7
7
作者 夏正俊 肖庆璞 +1 位作者 顾本康 吴蔼民 《中国西瓜甜瓜》 CAS 1995年第3期23-23,22,共2页
西瓜枯萎病的综合防治夏正俊,肖庆璞,顾本康,吴蔼民(江苏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210014)西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所引致。病原菌借助土壤传播,在土壤中存续时间长,为害重;过去多采用长期轮作避病的方法... 西瓜枯萎病的综合防治夏正俊,肖庆璞,顾本康,吴蔼民(江苏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210014)西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所引致。病原菌借助土壤传播,在土壤中存续时间长,为害重;过去多采用长期轮作避病的方法,但这与现行农村有限的调茬条件极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D535防除大豆田杂草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陆秋华 于惠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6-37,共2页
XRD535是美国陶氏化学太平洋有限公司研制的苗后除草剂,能抑制杂草茎和根的分生组织。使之停止生长而死亡。为评价XRD535的除草效果和对大豆的安全性,为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我们以盖草能、稳杀得为对照品种,于1989年在江苏省江宁县进行... XRD535是美国陶氏化学太平洋有限公司研制的苗后除草剂,能抑制杂草茎和根的分生组织。使之停止生长而死亡。为评价XRD535的除草效果和对大豆的安全性,为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我们以盖草能、稳杀得为对照品种,于1989年在江苏省江宁县进行了试验。 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江宁县淳化乡杨家村大豆田。土壤为砂壤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前茬为马铃薯。试验田主要杂草有11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杂草 XRD535 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蛇床子素水乳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存中 张存政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5期7-9,共3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蛇床子素进行分离定量,本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04, 变异系数0.41%;平均回收率为99.86%;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9。
关键词 蛇床子素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控措施(下)
10
作者 魏利辉 王晓宇 《农家致富》 2020年第6期32-33,共2页
三、灰霉病的病害循环在灰霉病的病害循环中,散落在田间的菌核以及植株病残体上的菌丝为初始菌源。菌核可直接萌发产生菌丝,菌丝再发育成分生孢子梗,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同时菌核也可以直接萌发形成子囊盘,产生子囊孢子。植株的花、叶、... 三、灰霉病的病害循环在灰霉病的病害循环中,散落在田间的菌核以及植株病残体上的菌丝为初始菌源。菌核可直接萌发产生菌丝,菌丝再发育成分生孢子梗,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同时菌核也可以直接萌发形成子囊盘,产生子囊孢子。植株的花、叶、茎和果实都可以被侵染。如果条件适宜,会在侵染的部位再次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灰色霉层),通过水、风、农事操作等方式传播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事操作 分生孢子梗 病残体 子囊孢子 子囊盘 灰霉病 传播扩散 病害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控(下)
11
作者 魏利辉 《农家致富》 2020年第10期34-35,共2页
2.发生规律白腐病菌的小菌核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可直接从植株根部或近地面处侵入,引起葱、蒜、韭菜等百合科蔬菜发病,病部又产生菌丝,然后纠集在一起形成褐色组织紧密的小菌核。3.防控要点(1)农业防治。实行3~4年轮作,或与水田轮作,切... 2.发生规律白腐病菌的小菌核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可直接从植株根部或近地面处侵入,引起葱、蒜、韭菜等百合科蔬菜发病,病部又产生菌丝,然后纠集在一起形成褐色组织紧密的小菌核。3.防控要点(1)农业防治。实行3~4年轮作,或与水田轮作,切忌连作;早春追肥提苗,以增强蒜株抗病力;发现病株及时挖除,最好掌握在形成菌核前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防治 植株根部 菌核 灌溉水 抗病力 韭菜 连作 大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控(上)
12
作者 魏利辉 《农家致富》 2020年第9期34-35,共2页
一、大蒜叶枯病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梗。叶片:多从下部老叶尖端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叶色逐渐减褪,叶面出现灰白色稍凹陷的圆形斑点。病斑扩大后变为灰黄色至灰褐色,空气湿度大时为紫黑色,表面密生黑褐色霉状物,形状... 一、大蒜叶枯病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梗。叶片:多从下部老叶尖端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叶色逐渐减褪,叶面出现灰白色稍凹陷的圆形斑点。病斑扩大后变为灰黄色至灰褐色,空气湿度大时为紫黑色,表面密生黑褐色霉状物,形状不整齐,有梭形和椭圆形,且大小不一,小的直径仅5~6毫米,大的可扩展到整个叶片。发病部位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扩展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湿度 霉状物 老叶 发病部位 初期病斑 危害症状 大蒜叶枯病 上部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控措施(上)
13
作者 魏利辉 王晓宇 《农家致富》 2020年第5期32-33,共2页
一、灰霉病危害特征灰葡萄孢菌是一种死体营养型植物病原真菌,它可以侵染200多种植物,引起灰霉病。条件适合时,灰霉病菌可大量繁殖,并在危害部位如花、叶、茎及果实上产生灰色霉层。病原菌引起作物的果实和叶片腐烂和枯萎,严重时导致绝收。
关键词 灰葡萄孢菌 危害部位 灰霉病菌 植物病原真菌 危害特征 大量繁殖 蔬菜灰霉病 营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玉米苗期地下害虫防治要点
14
作者 孔令杰 《农家致富》 2020年第6期31-31,共1页
一、田间危害症状1.蝼蛄蝼蛄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可危害各种作物幼苗,在土中咬食萌动的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咬断处往往呈丝麻状,并至幼苗萎蔫而死,造成缺苗断垄。有蝼蛄活动时,常可在地面见到被它们穿成的隧道,这些隧道使得幼苗和土壤分... 一、田间危害症状1.蝼蛄蝼蛄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可危害各种作物幼苗,在土中咬食萌动的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咬断处往往呈丝麻状,并至幼苗萎蔫而死,造成缺苗断垄。有蝼蛄活动时,常可在地面见到被它们穿成的隧道,这些隧道使得幼苗和土壤分离,失水干枯而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苗断垄 作物幼苗 杂食性害虫 玉米苗期 危害症状 蝼蛄 土壤分离 咬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使用石硫合剂清园技术
15
作者 刘凤权 《农家致富》 2022年第3期28-29,共2页
石硫合剂是一种用于农业生产上的广谱性杀菌、杀虫、杀螨药剂,由生石灰、硫磺加水熬制而成,具有用料简单、价格低廉、作用多、防效好等多种优点,是春季果园清园最常用的药剂。
关键词 石硫合剂 广谱性 清园 防效 生石灰 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