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毒性猪病在江苏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1
作者 邓小红 余伟权 +1 位作者 张军 甘源 《今日养猪业》 2013年第4期36-38,4,共3页
当前猪场疾病威胁变得愈发严峻,新病不断出现,老病从不间断。为了做好正确而科学的疾病预估和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 2012-2013 年江苏地区常见病毒性疾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和猪流行性腹... 当前猪场疾病威胁变得愈发严峻,新病不断出现,老病从不间断。为了做好正确而科学的疾病预估和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 2012-2013 年江苏地区常见病毒性疾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和猪流行性腹泻在各个地区感染比例较高,且猪流行腹泻和猪伪狂犬病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猪细小病毒病的感染概率为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 病毒性疾病 江苏地区 猪病 猪流行性腹泻 猪圆环病毒病 猪细小病毒病 猪伪狂犬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鸭病毒性肝炎抗原和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函禄 范文明 +2 位作者 张菊英 石爱华 刘建萍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8-29,共2页
鸭病毒性肝炎(DH)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肝肿大带有出血斑点为特征。许多养鸭国家和地区均有本病的报道,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病的免疫学诊断虽有中和试验(NT)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FA),但较烦琐。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凝 抗体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部分地区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春芬 李郁 +3 位作者 魏建忠 张小飞 黄显明 廖俊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7-200,共4页
2007年3月~12月从安徽省不同地区临床疑似鸭疫里氏杆菌感染病/死鸭中分离到26株鸭疫里氏杆菌,通过细菌形态、PCR鉴定、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鉴定为鸭疫里氏杆菌。各地区分离株表现为较一致的形态特征和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 2007年3月~12月从安徽省不同地区临床疑似鸭疫里氏杆菌感染病/死鸭中分离到26株鸭疫里氏杆菌,通过细菌形态、PCR鉴定、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鉴定为鸭疫里氏杆菌。各地区分离株表现为较一致的形态特征和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对不同地区分离到的26株鸭疫里氏杆菌进行了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26株鸭疫里氏杆菌分离株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先锋噻肟、阿莫西林和罗红霉素等几种药物敏感性较高,对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的耐受率最高,对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链霉素和新霉素等均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耐药性。本研究为安徽省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药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显明 张小飞 +2 位作者 魏建忠 李春芬 廖俊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1期78-81,共4页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雏鸭一种高度致死、高度传播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以肝炎为主要特征,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DHV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3个型之间无交叉保护作用。Ⅰ型DHV呈世界性分布,并常和其他病毒、细...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雏鸭一种高度致死、高度传播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以肝炎为主要特征,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DHV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3个型之间无交叉保护作用。Ⅰ型DHV呈世界性分布,并常和其他病毒、细菌混合感染,严重影响了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Ⅰ型DVH病原学、致病机理、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和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鸭肝炎病毒 致病机理 基因结构 分子生物学诊断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繁殖障碍中草药防治技术与作用机理 被引量:12
5
作者 蒋兆春 苏德辉 +7 位作者 奚晋弗 黄夺先 瞿永前 徐筠遐 董晨红 赵永前 胡秀芳 张芸 《中兽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27,共5页
奶牛繁殖障碍严重影响乳业生产的发展。根据发展乳业生产的需要和祖国医学的特点,我们应用研制的中药系列制剂防治奶牛繁殖障碍共2689头,取得满意疗效。其中应用“复方仙阳汤”、“促孕酊”治疗奶牛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性不孕症5... 奶牛繁殖障碍严重影响乳业生产的发展。根据发展乳业生产的需要和祖国医学的特点,我们应用研制的中药系列制剂防治奶牛繁殖障碍共2689头,取得满意疗效。其中应用“复方仙阳汤”、“促孕酊”治疗奶牛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性不孕症528例,有效率为95%,三个情期的配种、受胎率86.85%。应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减,促进产后母牛子宫复原,试验组母牛产后发情时间较对照组提早20.17天,产后100天内的受胎率较对照组提高19.4个百分点,两者差异显著(P<0.05)。使用“清宫消炎混悬剂”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1601头,其中预防231头,三个情期的受胎率为93.4%,第一个情期的受胎率为62.7%,分别较未用药的对照组提高7.0和10.2个百分点;治疗子宫内膜炎1370头,有效率95.04%,治愈后发情配种受胎率为90.8%;西药治疗组有效率为86.4%,受胎率为80.4%,清宫消炎混悬剂的有效率及受胎率分别较西药组提高8.64、10.4个百分点。应用“祛衣散”预防胎衣不下125头,12小时内有113头顺利排出,胎衣排出率为90.4%,未用药的对照组92头,12小时内胎衣排出率78.3%,试验组较对照提高12.1个百分点。三个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障碍 作用机理 奶牛 中草药 防治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夏季猪高热性疾病调查与回顾 被引量:30
6
作者 邵国青 金星方 +4 位作者 陈建民 刘茂军 王继春 吴昀卓 王超 《养猪》 2007年第1期21-22,共2页
2002年入夏以来,华东、华南每年夏初高温季节在大多养猪地区都会发生所谓的猪无名高热病,有明显的传染性,农村个体散养户和规模化猪场都有发生。2006年已造成猪百万头以上的损失,常规的抗菌和抗虫治疗几乎无效。对其致病原因,一直... 2002年入夏以来,华东、华南每年夏初高温季节在大多养猪地区都会发生所谓的猪无名高热病,有明显的传染性,农村个体散养户和规模化猪场都有发生。2006年已造成猪百万头以上的损失,常规的抗菌和抗虫治疗几乎无效。对其致病原因,一直以来有各种诊断结果,但尚未能确定其病原。虽然疫情随着高温降低,已呈下降之势,但对周边地区仍构成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 疾病调查 热性 夏季 南方 致病原因 无名高热病 规模化猪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Ⅱ型链球菌致猪急性败血症暴发流行 被引量:7
7
作者 何家惠 徐筠遐 +8 位作者 侯继波 钱建飞 王继春 刘冬霞 诸长贵 邢进才 张宗军 陆敬刚 高式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9-109,共1页
关键词 败血症 Ⅱ型 链球菌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产气荚膜梭菌(A)型疫苗超纳滤膜浓缩工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徐为中 薛家宾 +4 位作者 诸玉梅 陈兴祥 周永银 杨龙圣 尹秀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42,共4页
采用超纳滤技术浓缩家兔产气荚膜梭菌(A)型疫苗,建立家兔产气荚膜梭菌(A)型疫苗浓缩工艺。配制家兔产气荚膜梭菌(A)型超纳滤浓缩疫苗,并对其无菌性、安全性和免疫效力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该工艺可将家兔产气荚膜梭菌(A)型灭活抗原浓缩... 采用超纳滤技术浓缩家兔产气荚膜梭菌(A)型疫苗,建立家兔产气荚膜梭菌(A)型疫苗浓缩工艺。配制家兔产气荚膜梭菌(A)型超纳滤浓缩疫苗,并对其无菌性、安全性和免疫效力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该工艺可将家兔产气荚膜梭菌(A)型灭活抗原浓缩约7倍,超纳滤膜用NaOH洗后其通量可以恢复;配制的家兔产气荚膜梭菌(A)型超纳滤浓缩疫苗无菌检验合格,安全检验家兔无不良反应,符合动物用生物制品要求;以2 mL/只的剂量免疫家兔,家兔产气荚膜梭菌(A)型超纳滤浓缩疫苗的保护率达100%,传统铝胶疫苗对照组的保护率平均为86.7%,表明超纳滤浓缩疫苗免疫效力优于传统铝胶疫苗。确定了家兔产气荚膜梭菌病(A)型疫苗超纳滤膜膜浓缩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产气荚膜梭菌 膜浓缩 免疫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肝炎弱毒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徐克勤 郭美玲 +3 位作者 吴连根 王守琴 李存 高成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7-49,共3页
鉴于我国目前尚无适用小鸭免疫的鸭肝炎弱毒疫苗,我们以琛圳引进的E52为始发毒株培育了E—85鸡胚化弱毒株,对1日龄小鸭进行的试验表明,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肝炎 弱毒疫苗 E-85弱毒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氏囊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侯艳红 钱建飞 +1 位作者 郝勤宗 裘孝良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12,25,共4页
法氏囊活性肽(囊素)是目前法氏囊组织提取物中唯一一种化学组成已被确定的活性因子,近十年来,对囊素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囊素的生物学活性、 组织定位、作用机制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法氏囊活性肽 囊素 生物学活性 作用机理 免疫增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A_(66)株部分cDNA文库的构建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瑞宏 张小飞 +1 位作者 温立斌 潘孝成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9期84-86,共3页
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核苷酸序列设计4对引物。以RNAiso Reagent试剂抽提含DHV A66鸡胚尿囊液总RNA,用TakaRa RNA PCR Kit(AMV)Ver3.0试剂盒进行RT-PCR扩增,将所得PCR产物回收并克隆于pMD18-T载体、转化感受... 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核苷酸序列设计4对引物。以RNAiso Reagent试剂抽提含DHV A66鸡胚尿囊液总RNA,用TakaRa RNA PCR Kit(AMV)Ver3.0试剂盒进行RT-PCR扩增,将所得PCR产物回收并克隆于pMD18-T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菌DH5а,利用氨苄青霉素筛选阳性克隆子,经EcoRⅠ和SalⅠ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取重组阳性质粒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近期GenBank登录的3株Ⅰ型DHV核苷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与03D株、H株、5886株鸭肝炎病毒的核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8%、96.3%、96.2%,表明成功构建了DHV A66株部分cDNA文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A66株 CDNA文库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蓬添加剂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苏德辉 蒋兆春 +3 位作者 徐筠遐 奚晋弗 胡秀芳 董晨红 《中兽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7,共4页
以一年蓬、女贞子、墨旱莲等中草药配制成饲料添加剂,饲喂哺乳母猪三批计69头表明,仔猪白痢发病率为11.11~20.95%,较对照组低30.99~32.13个百分点,45日龄成活率为88.19~99.05%,较对照组高4.86~19.24个百分点,断奶窝重为56.77~92... 以一年蓬、女贞子、墨旱莲等中草药配制成饲料添加剂,饲喂哺乳母猪三批计69头表明,仔猪白痢发病率为11.11~20.95%,较对照组低30.99~32.13个百分点,45日龄成活率为88.19~99.05%,较对照组高4.86~19.24个百分点,断奶窝重为56.77~92.75公斤,较对照组高4.93~19.47公斤;窝增长速度为5.52~8.52倍,较对照组高0.82~1.15倍。7~21日龄总泌乳量为27.96公斤,较对照组高15.2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生产性能 饲料添加剂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Ⅰ.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纯化及电镜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罗函禄 徐汉祥 +1 位作者 范文明 潘乃珍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0年第3期1-3,25,共4页
用鸭病毒性肝炎病毒ATCC标准种毒致死的来杭鸡胚胚体匀浆作为提纯病毒的原始材料,采用五种不同方法纯化病毒,用电镜观察确定病毒纯化程度。结果,以“氯仿去脂-冻融交替处理-PEG反透析-DEAE_(32)纤维素色谱-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效果最... 用鸭病毒性肝炎病毒ATCC标准种毒致死的来杭鸡胚胚体匀浆作为提纯病毒的原始材料,采用五种不同方法纯化病毒,用电镜观察确定病毒纯化程度。结果,以“氯仿去脂-冻融交替处理-PEG反透析-DEAE_(32)纤维素色谱-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效果最好。电镜观察,病毒颗粒呈球形,无囊膜,细微结构清晰,直径20~27nm,背景中杂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 病毒 纯化 电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凝抑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侯继波 何家惠 +3 位作者 惠艳华 于漾 王秀花 邓碧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2,共3页
用A型魏氏梭菌滤液处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使其产生血凝性,成功建立IBV血凝抑制试验方法(IBV-HI)。血凝效价为1∶256~1∶1024。抗原在2~8℃的保存期至少为5个月。用该抗原对IBV标准阳性血清、SPF鸡血清、其它鸡病标准阳... 用A型魏氏梭菌滤液处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使其产生血凝性,成功建立IBV血凝抑制试验方法(IBV-HI)。血凝效价为1∶256~1∶1024。抗原在2~8℃的保存期至少为5个月。用该抗原对IBV标准阳性血清、SPF鸡血清、其它鸡病标准阳性血清以及含M41株病毒的灭活苗免疫的鸡血清进行检测,证明IBV-HI试验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强,可用于疫苗质量控制和疫苗免疫效力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血凝抑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轮状病毒肠炎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福南 张书霞 +2 位作者 贺子仪 丁再棣 何家惠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87-90,共4页
采用光镜、扫描和透射电镜对轮状病毒引起的肠炎进行了检查。光镜检查结果证实,病变主要局限于小肠,表现为绒毛变得短而粗,并发生水肿,绒毛互相融合,隐窝增生,固有层淋巴样细胞增生。扫描电镜检查发现,绒毛排列不整齐,绒毛萎缩和固有层... 采用光镜、扫描和透射电镜对轮状病毒引起的肠炎进行了检查。光镜检查结果证实,病变主要局限于小肠,表现为绒毛变得短而粗,并发生水肿,绒毛互相融合,隐窝增生,固有层淋巴样细胞增生。扫描电镜检查发现,绒毛排列不整齐,绒毛萎缩和固有层裸露。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证实,病毒的复制位于细胞浆,病毒颗粒从内质网膜上发芽,然后进入扩张的内质网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轮状病毒 肠炎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新城疫活疫苗耐热保护剂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道华 侯继波 +2 位作者 何家惠 于漾 肖琦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15,共2页
应用冻干制品加速热稳定性试验,测试三组冻干保护剂配方对鸡新城疫(LaSota株)活疫苗的耐热保护效果。结果表明3号配方的耐热保护效果理想,主要表现为剩余水份含量低,37℃保存不萎缩,各种温度下保存病毒损失量低。
关键词 新城疫活疫苗 耐热保护剂 热稳定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轮状病毒免疫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继煌 江杰元 +2 位作者 何孔旺 沈江萍 黄宝顺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2-63,共2页
研究证实,轮状病毒是近年来广泛流行于黄淮平原地区的黄犊牛腹泻症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作者先后从安徽、河南两地的腹泻黄犊牛粪样中分离出3株适应MA-104细胞的轮状病毒株,通过人工发病试验证实它们对剥夺初乳的黄犊牛有致病作用.我们... 研究证实,轮状病毒是近年来广泛流行于黄淮平原地区的黄犊牛腹泻症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作者先后从安徽、河南两地的腹泻黄犊牛粪样中分离出3株适应MA-104细胞的轮状病毒株,通过人工发病试验证实它们对剥夺初乳的黄犊牛有致病作用.我们用牛轮状病毒BRV014高代细胞培养物,通过非肠道途径,在黄犊牛腹泻流行区免疫孕期母牛,较有效的控制了黄犊牛腹泻症的发生.材料与方法(一)病毒及免疫物牛轮状病毒BRV014株系从安徽省界首县黄犊牛腹泻粪样中分离.病毒经胰酶预处理后,接种MA-104细胞单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 轮状病毒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兔肺炎病灶中分离出霉形体 被引量:2
18
作者 毛洪先 金洪效 +4 位作者 邵国青 钱健飞 李保全 樊素琴 夏庆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6,共2页
在集体饲养的兔场,普遍存在一种兔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流鼻液,打喷嚏,呼吸促迫等,尤其长毛兔症状表现更为明显。根据对有的兔场死亡兔的解剖观察统计,在早春和秋冬寒冷季节,可引起发病兔15%以上的死亡。
关键词 肺炎 霉形体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鸡疱疹病毒A抗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和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钱建飞 陈溥言 蔡宝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6,共4页
火鸡疱疹病毒(HVT)感染细胞培养上清,经饱和硫酸铵沉淀,粗提HVT-A抗原,以该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三次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与SP_(210)骨髓瘤细胞在PEG1000作用下融合。以间接ELISA筛选阳性细胞株,获得了3株分泌抗HVT-A抗原的特异性单克... 火鸡疱疹病毒(HVT)感染细胞培养上清,经饱和硫酸铵沉淀,粗提HVT-A抗原,以该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三次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与SP_(210)骨髓瘤细胞在PEG1000作用下融合。以间接ELISA筛选阳性细胞株,获得了3株分泌抗HVT-A抗原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3株McAb均属于IgG_1,无荧光抗体特性和沉淀反应特性,腹水ELISA效价均在1:100000以上。以马立克氏病毒(MDV)GA株A抗原(GA-A)进行ELISA抑制试验表明,这3株McAb是针对HVT-A和GA-A相同抗原决定簇的McAb。可望应用于MDV及HVT的临床检测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鸡 疱疹病 A抗原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宫消炎混悬剂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药理药效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蒋兆春 苏德辉 +9 位作者 奚晋弗 王道福 胡秀芳 董晨红 宋金斌 戴杏庭 徐魁梧 高端正 蔡宜才 谷俊林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12,共3页
根据子宫内膜炎病因病理特点,运用中兽医理论,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腐排脓的中药研制出“清宫消炎混悬剂”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1102例。其中治疗971倒,有效率达91.3%(887/971),3个情期受胎率为90.8%(805/887);用于产后预防子... 根据子宫内膜炎病因病理特点,运用中兽医理论,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腐排脓的中药研制出“清宫消炎混悬剂”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1102例。其中治疗971倒,有效率达91.3%(887/971),3个情期受胎率为90.8%(805/887);用于产后预防子宫内膜炎231头,有效率为91.8%(212/231),受胎率为93.4%(198/212)。治疗前后细菌检查表明“清宫消炎混悬剂”对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治疗后子宫内分泌物的细菌数由治疗前的平均1735个/ml 降至248.4个/ml。同时药敏试验、抗炎免疫药理试验及激素含量的测定,进一步佐证了本制剂的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炎 牛病 清宫消炎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